出了屋门
唐吟一眼便看见了站在门口的谢颂,那挺拔的背影,倒是和小时候不太一样了。
谢颂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借住在宫里,原因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母亲当时带她去见他的时候,他正躲在一个小角落里哭。
那时天色正暗,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地板上,看起来很是可怜。
母亲转头问她“你愿不愿意去哄哄这个小哥哥?”
唐吟自然点头,哄人这件事情她可最在行了。
向母亲告退后,唐吟跑到他的身边,将自己的手帕塞到他的怀里,安慰道“别哭啦,擦擦眼泪”
哭到一半的谢颂有些发懵的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帕子,那白色的布料上边歪歪扭扭的绣了朵粉色的花。
“你等我一会儿”唐吟跑回去将自己的小玩意儿统统都拿了出来,然后一一摆到他的面前,想着法子的逗他开心,一开始谢颂不理不睬的,但后来见她没招儿了瘫坐在地上的时候,他却笑了。
唐吟那时正躺在她那堆乱七八糟的玩意里,吹着自己的刘海想着怎么搞定他,结果起来的时候发现他笑了。
她突然之间觉得莫名其妙
难不成这个人,反应比较慢?逗完了,才知道我在逗他?
但是从那时起,她便决定带着这个傻小子,一起去开展她的宏图大业。
谢颂后来一度问她为什么,她迟迟不说原因,后来才明白是因为这宫里没人和她玩儿。
而那所谓的宏图大业,其实就是打枣儿。
唐吟爱吃枣,这点谢颂可记得清清楚楚。
那段时间里,他们不是去打枣儿,就是走在打枣儿的路上,谢颂本来是不喜欢吃的,但后来在唐吟坚持不懈的带领下也渐渐喜欢了。
于是他后来出宫后,每次来看她都会给她带枣,就如现在一样。
唐吟看着他走过来,然后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袋枣“这是奶枣,尝过吗”
“没有”唐吟摇摇头,眼睛直直的盯着那袋枣。
他拿出一颗放在她的手上,红枣外包裹着一层白粉,吃进嘴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奶香。
“好吃!”唐吟细细回味着“从哪里来的?”
“前阵子父亲带回来的,家里还有一些,你喜欢吃的话,下次都带来给你”
谢颂将一袋儿全递给她,唐吟欣喜的接过,边吃边感谢着他“谢谢小屁孩儿”
“开心就好”谢颂看着她吃的一脸幸福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其实,他本比她大一岁,但只因他当时个子比她矮的缘故,看起来唐吟要比他大,又恰逢他性子温和,所以唐吟就从没叫过哥哥,反倒是一直小屁孩儿小屁孩儿的喊他。
谢颂知晓她的性子,也不生气,她不叫哥哥,他也就不唤妹妹就是了。
不过说起来,有一次唐吟还真叫了他声哥哥,好听是好听,但那天,他几乎替她抄了整整一下午的经书。
不过她也没闲着,搁旁边儿拿着刀子刻了半天的木头。
谢颂依旧还记得当时她不小心刻破自己手指的样子,圆圆的脸蛋儿上满是惊讶,那时候竟也没觉得疼,就这么直直的看着血慢慢流出来,若不是他转头看了一眼,还不知道她犯傻起来,竟如此可爱。
后来他帮她包扎,她才感觉到疼,搁旁边儿吱吱呀呀的,他问她在刻什么,她也不回答,一个劲儿反问他经书抄好了没。
说实话,谢颂当时是有些不开心的,但他没表露出来,只是默默的将情绪发泄在了抄写上,所以,当后来唐吟检查时,发现后半部分的字,笔迹明显重了一些。
为此她还奇怪了一会儿,不应该是越写越轻吗?
不过令谢颂没想到的是,唐吟一直在刻的是作为答谢他的礼物。
于是,当他收到时,他是非常开心加意外的,虽然丑是丑了点,但是这是小丫头亲自努力刻出来的,丑也丑的好看。
“这刻的是谁”谢颂问
“你呀”唐吟一本正经的答
“我?!”谢颂不敢相信的将它来来回回看了半天,发现实在是找不出一点与自己相似的模样。
“不像吗”
他望着唐吟那期盼的小眼神儿,也不好说不像,只好磕磕绊绊的夸赞道“五官都有,刻的真好”
唐吟喜笑颜开,带他去看那一地的碎木屑,和他说了半天她是怎么刻的,谢颂边听她说,边小心翼翼的将小木人儿放进了口袋。
……
“在想什么?”唐吟见他发呆,伸出手在他面前挥了挥。
“嗯?”谢颂拉回思绪,看着面前长大了的姑娘,不禁说道“想起了小时候的你”
“小时候的我?”唐吟眼睛一亮“小时候的我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的?”
“不说”
“为什么不说”
“不说就是不说”
唐吟见谢颂一脸拒绝回答的模样,叹了声气,绕着他走了过去“不说算了”
谢颂怕她生气,在后边儿悄咪咪的跟上“要不你先说说我?”
……
李公公从墙后探出来看了一眼,确认是岁安公主与谢颂无疑后,转身离开了。
不远处的凉亭中,皇上唐辙与魏丞相相对而坐,两人中间由檀木制成的桌子上,摆了张棋盘,此刻,棋局生死已定,魏丞相却迟迟不肯下子,似乎正寻找着最后的一丝生机。
皇上唐辙抬眼看了一眼他,询问道“峦疆此次来势汹汹,倘若要真打起仗来,你觉得谁带兵去最合适?”
魏丞相年事已高,在宫中当差了半辈子,威名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除了那些权重外,唐辙最看重他的是有一颗公正严明的心。
这次询问他的意见,也是想知道,他与自己的答案是否不谋而合。
思考了会儿后,魏丞相心里有了一个答案,右手拂袖落子,缓缓而道“谢颂”
此时的棋局俨然焕发出新生,唐辙暗叹道“棋是下的一出好棋,但那人,魏丞相能否给朕个缘由?”
魏丞相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沉声说道“谢颂,自小便由谢枫带着出入军营,军中之事了解甚多,此外,前些日子我国使臣易清被人关押在运城,谢颂一人敢单枪匹马闯了敌方的军营,这叫有胆,而后,又能凭一己之力将人安稳带了回来,这叫有谋!”
说到此时,魏丞相不禁连连点头,眼里一副赞赏之色“这般有勇有谋之人,以后定能成为我国的护国将军!为我国付出汗马功劳!”
唐辙听闻大笑起来“魏丞相果然是朕心腹之人,与朕的意见不谋而合啊”
老远,李公公便听到凉亭里传来的笑声,在门口候了些许,等魏丞相走了之后方才进来。
“参见皇上”
皇上见是他,便随口问道“岁安画完像了”
“回皇上,画完了,但……”李公公有些犹豫,刚刚在亭外听到了谢颂这两个字,现在说,会不会不太好?
“怎么了?”
李公公想了下,还是决定说了出来“但奴才在门口看到了谢颂公子同公主一起”
“谢颂?”唐辙意外“他来做什么?”
“好像是来找岁安公主,两人的举动较为亲近,依老奴看,谢小公子似是与岁安公主曾经相识”
听完这话,唐辙回想了一番“当年谢颂的母亲去世,朕将他带进宫来,找人看管的可是菱妃?”
李公公反应了一会儿,然后俯身说道“回皇上,老奴想起来了,当时菱妃正好来给皇上送些东西,于是皇上便将他交于菱妃照料了一段时间”
“既是这样,他们认识也是应该的”唐辙背手过去“但是,他们离得还是不要过近为好,吩咐下去,这些日子,就不要让谢颂再来宫里了”
“是”
“齐嬷嬷那边怎么样?准备妥当了吗”
“已经吩咐下去了,下午应该就可以教岁安公主了”
“好,距离峦疆的和亲使臣来还有一段时间,到时候可不能出什么乱子”
“奴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