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道
书名:从四大名著到四大名猪 作者:多多 本章字数:2080字 发布时间:2022-02-19

佛祖大概想起了自己的过往,觉得应该让唐僧再演给世人看一遍,不然世人会忘了,世人这健忘的毛病实在是不好,以至于阿尔兹海默症也是不应该存在的,不然,佛祖就成了光杆司令,唐僧不但要演还要演的鬼使神差、目不识丁甚至匪夷所思,这样才能彰显自己曾经的经历,因为佛祖觉得有孙悟空是不需要唐僧看啥的,唐僧只要念着咒语一路向西保持姿势完成睡梦就可以了,但是佛祖很无奈,金蝉子已经是肉体凡胎,要是再不当师傅就会成了受气包,遇到那几个徒弟更是没好果子,所以佛祖这一安排唐僧就是不想唐僧都不行了,佛祖觉得自己的得意之作不知道多少人欣赏,这一泯灭人性的做法,佛祖试图以试探真心掩盖,但是佛祖忘了,自己是佛祖,却也掩盖不了真实和道理,佛祖察觉后,索性再装一下,让师徒几个吃一顿仙宴就能脱胎换骨,这样更是不打自招了,佛祖觉得有点郁闷,于是,干脆再退回给人类,搞一九九归一的礼术,圆了那一时半会的不爽,但是心里还是堵着,要怎么再掩盖一下,于是,命令四大金刚,干脆追到唐僧的老家宣扬一下对唐僧的加封,这样唐僧的娘家人就不会觉得唐僧受气了,高帽子是戴上了,只是压不住太阳光。

佛祖还是供奉在庙宇里,但是唐僧师徒可是要在外面表演,孙悟空比不了关羽,所以也是没法供奉的,虽然那金箍棒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厉害了不知多少倍,但是人是不会认为有这样的衡量的标准的,人类的信仰从来都是不需要慧眼的,只需要不被雁啄了眼,所以佛祖觉得铺张浪费也是不好的,既然猪八戒那么爱吃,人类那么愚昧,那就让猪八戒吃个够,天天扫大街太不雅观,净坛使者的名头好听,换个名头就可以忽悠住了,这标牌还是能够当驴却遇到了假老虎,所以不必担心会被吃,这不比人类的节约,也不比人类的俭以养德。

在《西游记》中那个国家多少年没下雨,起因是因为给玉帝供奉的吃食被喂了狗,这让玉帝极为不爽,铺张浪费可以,但是喂了狗是不可以的,至于德行那是说着玩的,不然,人类供奉我做什么,所以玉帝一气之下堆了米山,猪八戒这次吃了个够,吃的足够全世界的狗吃上几辈子了,不知道这几辈子能养活多少灾民,玉帝觉得这亡羊补牢还是要得的,所以下了雨就当灾民没有死,那只是天意,阎王那里可不是白设的,否则喝西北风就没的赚了,问题是,这灾难是玉帝作的,那是什么天意!明明就是损坏公物的蓄意破坏、违反治安的蓄意谋杀、泯灭道德的丧尽天良却要颠倒成对自己的不敬,要敬重也要有值得尊敬的行径、品行才行,玉帝完全反了过来。不知道天要是真的知道会贬玉帝几世喂猪甚至喂狗。事实上,玉帝那座米山就是喂猪、喂狗了。玉帝也当了喂猪、喂狗的奴仆。

唐僧师徒经历了大灾大难,人类有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就是人类的典型傻逼哲学。再就是破财免灾。要是那样人类就没有刑法了。佛祖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觉得既然人类那么多的傻逼哲学,不如自己也用那些傻逼哲学回馈一下人类,所以干脆来回西游,让人类看看自己的傻逼哲学是怎么回馈自己的。但是人类似乎就看到了该去取经了,在取经了,取到经了,这就是人类的取经三部曲,人类千古不变的循环,人类就是看不见那取经到底是什么,这大概就是作者写《西游记》里佛祖设局的另一个原因,但是佛祖的狭隘不会止步于此了,因为这是歪理,因为取经还是骗局,所以佛祖又被作者取经了一回,也被读者取经了一回。

但是佛祖这段取经可是不比唐僧师徒,唐僧师徒的八十一难,难难真刀实枪,难难有血有肉,难难生不逢时,佛祖可是坐在那里游手好闲,还不时指手画脚,偶尔出行还要祸害一下苍生,搞出一场灾难,至于故意差遣观音等一路设关卡,那只是给唐僧师徒以及世人在讲笑话,但是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尤其是对于唐僧师徒简直是灾难,因为被笑话甚至是被当做笑话那是极其没有篇幅的,甚至可以说怀揣了要咬自己的蛇,明知道会被咬还是地死撑到底地揣着,否则路上的妖魔鬼怪就是见证。这就是佛祖的伎俩和手段。

佛祖这一路的布施,唯独耍戏唐僧师徒,至于那些妖魔鬼怪还有神仙眷侣之类都是过路的,一时半会就过去了,但是唐僧师徒不仅要长年累月还要经历不远万里的跋山涉水,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妖魔鬼怪接踵而至,一局接一局的耍戏,秃头上的虱子爬到了衣袖里唐僧师徒满身挠痒痒,就是抓不到,偶尔打杀几个,也是不打紧的。

佛祖觉得众生的无能或者被无能就是自己的能耐,见多识广就是通晓一切,做了局就是只手遮天,所以为了防止孙悟空一下子就成佛那就让唐僧这累赘拖累一下,这样就能平衡自己当年修行的不爽,就算是猴子再有悟性,再怎么机灵,再有本事还是要看看当你主动做什么的时候是怎么遭殃的。花果山虽然很美,阎王殿也不必担心,天宫不过一顿棍子,五指山也不过压在身上,但是取经一路上可是关门打狗,闭门造车不需要螳臂当车,但是狗咬吕洞宾还是会倒打一耙。佛祖因此在局中自得其乐,完全忘了自己已经入局。

《道德经》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游记》的提纲,整部《西游记》就是道的诠释,只不过表面上讲了佛,这一对比完全看出佛的真面目。虽然中途师徒几个杀了众多恶道,但是那只是幌子或者隐喻甚至对比的需要。道也不是道家,那几个败类在道里也是容不得的,所以借佛的手处理了了事,如此佛成了道的官差或者清道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