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入:
1 白天 稻田 外景 1989年 秋
晴空万里,秋高气爽。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字,一会儿排成一字,从北边飞来。
金黄色的稻田。
农民辛勤地收割水稻。
我们看见一个三十五岁左右,瘦弱而精神抖擞的男人,王大发。他戴着草帽,颈子上搭着条湿透的毛巾,弯着腰在割稻。身后的田里堆了好几堆割下的稻子。
他把割下的水稻放到身后,继续割稻。他忽然直起腰,四处张望着。
我们听见婴儿的啼哭声。
他用毛巾擦了把汗,放下镰刀,循声而去。
2 白天 田埂 外景
一个襁褓中的女婴闭着眼睛,用力哭泣着,她的小脸涨得通红。
王大发焦急地环顾四周,除了劳作的村里邻居,没有其他人。
他抱起婴儿,来回晃着她。她的哭声逐渐停息。王大发露出了憨厚朴实的笑脸。
吕佳梅(画外):站在田埂干什么呢?
王大发回头。
他的主观视角,吕佳梅,一个二十五六岁的身怀六甲的女人,挎着篮子吃惊地看着她丈夫怀中的婴儿。
吕佳梅(继续):从哪儿抱来的?快放下。
王大发(笑嘻嘻地):恐怕是人家扔的。
吕佳梅:人家扔的,你捡起来干什么!
王大发:我不捡,就怕她活不成啊。
吕佳梅:我就要生了,现在捡个孩子回来像什么话!
王大发:她太可怜了,你看,我们还是养着吧。
吕佳梅(放下篮子):要养你自己养,我可不养!
吕佳梅生气地往回走,王大发拎起篮子紧跟着女人。
3 黄昏 池塘 外景 十年后 夏
池塘里布满了大片绿油油的荷叶,几朵鲜艳的荷花在夕阳下亭亭玉立,与没有完全成熟的莲蓬在风中摇曳。
四颗小脑袋躲在池塘边上的蒿草里,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同一个方向。
孩子们的主观视角,扎着两个麻花辫子的王大雁,十岁左右,机灵可爱,她背着缝着补丁的单肩书包,向一间茅草屋跑去。
她小心翼翼地站到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她回过头来,冲着孩子们挥了挥手,示意没人在家。
四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两个女生,二雁和小玲,两个男生,小罗和小黄,纷纷从蒿草里钻了出来。他们都背着书包,手中各拿着一根青色的小竹子。他们爬到池塘边开始用竹竿够荷叶。
大雁跑了过来,加入他们的行列之中。她徒手够荷叶,但是根本碰不到叶子。她脱下凉鞋,卷起裤腿,下到池塘里,够到一朵荷花。
小罗摘下一片荷叶。他抬头望了望茅草屋的方向。他站起来。
小罗:快跑!她回来了!
二雁,小玲和小黄立刻扔下竹竿,拔腿就跑。
大雁摘下那朵荷花,她边往岸上走边喊道。
大雁:等等我啊!别跑啊!二雁!小罗!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拿着长柄铁叉气势汹汹地向池塘跑来。
其他四个小孩消失在视线之外,只有大雁一个人一手拿着荷花,一手拎着凉鞋,一瘸一拐地走在石子路上。
老妪一把抓住大雁的辫子,抢走她手中的荷花。
老妪:是不是你家人让你来偷的啊!我倒要问问你家大人去!
4 傍晚 大雁家 外景
三间瓦房,斑驳的红色大门正对着马路,门前有个葡萄藤,上面结着青葡萄。一棵椿树默默地立在一旁,枝叶在风中摇曳。
二雁无精打采地坐在高高的门槛上等待久久没有回来的姐姐。她似乎看见什么,被吓到的样子,她推开门,从门槛与门的缝隙中钻了进去。
大雁拎着凉鞋,一边哭一边用袖子抹眼泪。她的身后跟着那个腰板挺得笔直的白发老妪。她的肩上扛着那把长柄铁叉。
老妪:我今天非要等你家人回来,问问他们是怎么教育你的!
大雁只顾着哭,没有说话。
奶奶一路小跑过来。她,六十五岁,大骨架,高个子,留着齐耳的短发,头发花白。
奶奶:怎么回事啊?
老妪:你家孙女跑到我家池塘偷荷花去了。花摘了,莲子也吃不到了啊!
奶奶走到门口,大雁躲到奶奶背后。
奶奶:偷你东西,你也不能打她啊。她还是小孩子,不懂事。
老妪:我哪敢打她哦。打她,她爸爸不要跟我拼命啊!
奶奶:算了,你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为难她了。
老妪:你也多说说你家大发,让他多管管小孩,从小偷根针,长大了那还不偷人家的金了。
老妪扛着长柄铁叉扬长而去。
奶奶(对大雁):不哭了。没打你,哭什么啊!快回家把脸洗洗,别给你妈妈看见了。
二雁从后门绕过来。
二雁:奶奶。
奶奶:后门开了?
二雁微笑着点点头,大雁向后门跑去。
5 傍晚 后门 外景
后门和厨房之间有两棵树,树中间拴着一根细钢丝。大大小小的换洗衣物在晚风中轻轻摇荡。
奶奶在收衣服。
姐妹两个人端着两把椅子出来,趴在椅子上写家庭作业。
奶奶把衣服放进家里后,便默默地离开了。
6 傍晚 大雁家 内景
大门打开了,家里一片昏暗。
吕佳梅板着脸放下锄头,打开电灯,屋子笼罩在橘色的灯光下。
姐妹两人把椅子端进来。
大雁放下椅子,把书和作业本放到屋子中间的大桌子上。
吕佳梅:(对大雁,生气地)把搓衣板找来!(对二雁)找个小棍子来。
大雁害怕地不敢抬头看妈妈的脸,乖乖地从大门后端来搓衣板,找了块平整的地放下。
吕佳梅:跪下!
大雁自觉地跪到搓衣板上,二雁把小棍子递给妈妈。妈妈接过棍子就往大雁的屁股上打。
王大发推着空板车回来。他戴着一顶褪了色的草帽,脖子上挂着一条发黑的毛巾。他匆匆把板车推到大门口,急忙进来拉住吕佳梅的手。
王大发(对大雁):快跑。
7 傍晚 村庄 外景
大雁绕着村子东跑西躲,吕佳梅拿着棍子紧追不放。
8 晚上 大雁家 内景
王大发、吕佳梅和二雁围坐在大方桌上吃青菜面。爸爸正对着大门坐着,他不时朝门口看。
王大发笑了笑,瘦削的脸庞上皱纹明显。
反打镜头,大雁用手做了个“嘘”的动作。她飞快地消失在门口。
9 晚上 厨房 内景
茅草屋堆成的厨房内一片漆黑,随着“滴答”一声,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屋内。里面狭小破旧,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农具,一口大水缸在灶台附近。
她拿起碗筷,踮起脚,揭开锅盖,捞面条。
王大发端着半碗面条走进来,大雁冲他一笑。他用自己的筷子帮她捞面,并把锅里仅有的一个鸡蛋夹到她的碗里。
王大发:没事了,去大屋吃。
大雁:妈妈不打我了?
王大发:有我在,怕什么。
10 晚上 大雁家 内景
大雁跟着爸爸走进来。她偷偷瞄了一眼妈妈。
吕佳梅正埋头吃面,没有理她。
大雁高兴地坐到桌子旁的空位上。
11 晚上 大雁家 内景
吕佳梅在收拾桌子。
大雁和二雁趴在桌子上写字。爸爸坐在桌子旁倒着翻看一本自然书。他放下书,安心地看两个女儿写作业。
王大发:认识多少字啦?
大雁:不知道,没数过。
二雁埋头写字,没有回答。
王大发:今天认什么字了?
大雁(没有抬头):蝌蚪,青蛙,还有莲花。
王大发:莲花?什么是莲花啊?
大雁(抬起头):莲花就是荷花。
大雁指着语文书上一幅荷花的图片,看着爸爸。
大雁(继续):喏,就是这个。
王大发(笑着):我家丫头,懂的比你爸爸还多啊。可会写了?
大雁:会。
大雁低头在作业本后面的封面上写了两个字“莲花”,并把本子递给爸爸看。大发拿起本子,对着灯光仔细辨认着。大雁凑过去一起看。
大雁:不对了,爸爸你看倒了。是这样看的。
大雁把本子顺过来。
大雁(指着字):乐一安莲,喝乌啊花,莲花。
爸爸放下本子。
王大发(微笑着):你爸爸认不识字,以后就靠你们了。
大雁:那你没上过学吗?
王大发:哪还有学上啊,我们那个时候饭都吃不饱。
二雁抬起头。
二雁:那你一个字都不会写啊?
王大发摇了摇头。
王大发:不会。我哪会写什么字哦。学都没上过。
二雁:你怎么这么笨啊。
大雁拿过本子,在“莲花”的上面写了几个字,递给大发。
大雁:爸爸,这是你的名字。
王大发好奇地拿起本子,指着字读着。
王大发:王-大-发。
大雁和二雁凑上去看着爸爸的名字。
大雁:对了。这下你认得字了啊。
大雁把手中的长铅笔递给爸爸,自己从文具盒里拿了根铅笔头,她拿过爸爸手中的本子。
大雁(继续):爸爸,我教你写,这样一横一横一竖一横,王。
昏暗的灯光下,王大发跟着大雁在写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