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有见过全身长满皮疹的人吗?这样的人在你面前是不是很吓人?引起一个人全身长满皮疹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这次我要说的就是其中一种原因那就是麻疹。
麻疹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曾经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是大家对于麻疹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对此在这里我就为大家好好的说说麻疹这个东西是如何危害我们人类的。
老规矩,先来一波数据: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信息,2019年全球感染麻疹的患者已超过44万人,而2019年麻疹在我国的感染人数不到三千人,也就是说患病率也只有十万分之零点二一三,这样的感染率也能说明我国在预防麻疹方面有很大的成效。麻疹是非常喜欢幼儿的,婴幼儿患麻疹与成年人患麻疹之比为9:1,可以说婴幼儿是麻疹主要的感染对象。
那么什么是麻疹呢?医书上说: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照临床特点不同,可分为典型麻疹、非典型麻疹以及异型麻疹三种。以下所讲的麻疹是指典型麻疹。
专业术语来介绍麻疹一般人可能不懂,没关系,我们直接进入症状来看看吧。
一、潜伏期:麻疹有六到十八天的潜伏期,平均约为十天。不过如果是曾经接触过麻疹患儿或者在潜伏期时接受被动免疫,比如在潜伏期时注射免疫球蛋白,这个时候潜伏期会延长三周到四周。在潜伏期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体温上升的情况。
二、前驱期:前驱期也叫作发疹前期,这一时期的时间一般只有三到四天。这段时间患者会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先是发烧,患者会出现中度发烧;其次出现咳嗽、流鼻涕、流泪、咽部充血,以眼症状突出,眼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会出现一条明显充血的横线;然后在发疹前期的最后一天到两天会出现直径一毫米灰白色小点,外围会有红色的晕圈,一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是会在一天之内增多,会累积整个颊黏膜并蔓延到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会逐渐消失,但是会留下暗红色的小点;可能还会出现皮肤荨麻疹、斑疹或者是猩红热样皮疹。当出现典型皮疹的时候就会消失;最后,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等。但是体温会有所下降。婴幼儿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
三、出疹期:出疹一般在发烧后三天到四天出现皮疹,这个时候体温可突然上升到四十度以上。会出现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在疹子之间的皮肤是正常的,但是全身会出现红色斑丘疹。病情严重的患者皮疹会融合,会出现皮肤融合、面部水肿变形。大部分皮疹按压会褪色,但是会出现淤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也会出现阑尾炎的症状。有些情况也会出现谵妄、情绪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嗜睡。
四、恢复期:在出疹后三到四天,皮疹会开始消失,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会好转,体温下降,皮肤颜色发暗。等待皮疹完全退去后,皮肤会留下糠麸状脱屑以及棕色色素,一般七天到十天之内会痊愈。
到这里是不是认为麻疹是自限性疾病,没事,就不用重视了呢?你太大意了,要知道麻疹可是会出现、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炎症。除此之外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比如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格林巴黎综合征、大脑血栓性静脉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等,还会出现偏瘫哦,偏瘫一出现,你可就完了,你下半辈子只能在床上或者在轮椅上度过了。结核病患者会导致结核病恶化。而婴幼儿会出现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导致患儿的营养状况变差,导致角膜浑浊、软化,最后会导致失明。
哇好可怕,不过麻疹病毒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麻疹病毒长得像球,外面有一层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分别是病毒血凝和溶血素,外膜内有六种蛋白和一段简单的RNA遗传物质。
麻疹病毒耐寒但是怕热,对干燥、紫外线、高温和一般的消毒剂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者空气流通的环境中半小时就会失去活力,在室温下只能存活两个小时,在五十六摄氏度的高温中半个小时就能被杀死。需要注意的是麻疹患者在出疹前六天到出疹后三天是有传染性的
麻疹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并且传染性极强,几乎接触后全都会发病。
飞沫传播:麻疹的患者在口腔、鼻部、咽部、眼结合膜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因此,在病人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病毒就可以随着飞沫排出到空气中,然后侵入到其他人的口腔、咽部、鼻部或者是眼结膜来导致传染。麻疹的患者在发病前的2天一直到皮疹出来后的5天都具有传染性,皮疹出来之前传染性是最强的,皮疹出来之后传染性逐渐减低,皮疹消退也就没有传染性了。
接触传播:当麻疹患儿吃小手手时,麻疹病毒就会依附在小手上,然后后再去拿玩具或者纸巾时,手上的麻疹病毒就会依附在那里。那么其他人使用纸巾时,病毒就会顺着呼吸道完成传播。
当麻疹病毒通过鼻腔、口腔或者眼睛进入身体时,感染首先从肺部开始。麻疹病毒擅长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肺部保护肺部不受入侵者的侵扰。而巨噬细胞表面含有麻疹病毒所需要的受体,所以麻疹病毒会感染巨噬细胞,并且对其实行全权接管,把自己的外面的一层衣服脱掉,而自己的遗传物质进入巨噬细胞体内,进行复制,当这个巨噬细胞体内完全被麻疹病毒给填满了后,麻疹病毒就会离开这个快要被摧毁的细胞,重新找寻下一个巨噬细胞,继续原来的步骤。
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不会没有动作,在身体里巡逻的自然杀伤细胞负责检查其他细胞是否有受到感染,当自然杀伤细胞在肺部巡逻时发现巨噬细胞被感染后,就会对巨噬细胞下达指令,让其自杀,所以在感染的最初十天,我们几乎不会感觉到任何症状,这就是为什么麻疹的潜伏期一般都是十天。
不过免疫细胞发现麻疹病毒战斗力那么厉害,为了降低麻疹病毒的复制作用,就会让人体的温度上升,体温上升会让免疫细胞的战斗力增强,让病毒的复制能力下降。不过由于肺部死去的巨噬细胞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呼吸系统受阻,死去的巨噬细胞会被肺部支气管的纤毛的运动变成痰或者被送到鼻腔变成鼻涕等等离开人体。这就是为什么麻疹最初的症状就是流鼻涕。
当死去的细胞越来越多,那么巨噬细胞就会前去通知免疫系统的大脑——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入侵者的样本,并且前往最近的淋巴组织,启动T细胞和B细胞,这样一来,根除感染的任务在团队协作下进行的十分高效,但是麻疹病毒有一个很阴险毒辣的策略,它们会感染树突状细胞,它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将树突状细胞作为自己的“特洛伊木马”,以便攻入我们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区域——淋巴节。
被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却依然移动到最近的淋巴节,前去通知其他免疫细胞,来到淋巴结内部,麻疹病毒便会离开并且杀死这个“特洛伊木马”然后传播并且感染附近的初始T细胞核初始B细胞。注意,初始T细胞核初始B细胞相当于沉睡的士兵,对病毒没有任何免疫能力,初始T细胞需要树突状细胞进行激活,才能进行人体免疫活动。而初始B细胞需要辅助性T细胞进行激活才能释放抗体。
麻疹感染淋巴结时,事情很严重,淋巴系统会将病毒传播到人体的各个角落。麻疹病毒会通过血管,随着血液流动感染周围的细胞,麻疹病毒会感染肝脏、肠道、脾脏、肺等器官。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出现重度高烧、头痛、虚弱,支气管炎以及皮疹。
我就拿肺来举个例子:肺部的免疫能力还算可以,能够抵抗外部入侵者的攻击。但是现在肺部的免疫能力被数以万计的麻疹病毒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并且杀死了难以估量的细胞,彻底摧毁了防御系统,这时我们每咳嗽一次,就会咳出数百万个麻疹病毒。这个时候的麻疹传染性极其强,如果这个时候去见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人,那么他有百分之九十的几率会被你感染。当肺失去了保护自己的免疫细胞时,其他的病原体是不会错失进入肺部,以及发展出能造成肺炎的严重并发感染的良机,这也是麻疹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了。
此时我们的免疫保护系统受到了麻疹病毒的破坏和扰乱,病毒被传播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从头到脚的皮肤都被感染,此时皮肤就会出现皮疹。
注意:在某些情况下,麻疹病毒会抵达并且感染大脑,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死亡的几率在五分之一以上,就算不会死亡,也是有可能出现长期的伤害。
那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认输了吗?不,这一阶段,你人体的免疫细胞是不会认输的,依旧是全力应战,击退入侵者。只要有一些树突状细胞存活足够长的时间,去激活身体的抗病毒能力,那么淋巴节中的B细胞就会生产数十亿的抗体,以及用于标记需要被摧毁的被感染细胞的微小蛋白质或者就是把病毒聚集成块,而杀伤T细胞会随着血液来到各个被麻疹病毒感染的地方,杀死被感染的麻疹病毒,一般发病两周到三周后,我们的身体就占到了上风,病毒数量大幅度下降,最终康复。
不过这个时候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的能力已经大幅度下降,需要花上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去恢复,在恢复期间,我们人体对抗其他入侵者的能力是非常脆弱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麻疹患者自愈后,没过几个月就很容易患上其他疾病的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你在对抗麻疹病毒时坚持下来了,那么从这一刻开始,你对麻疹就已经免疫了,而且是终生免疫。
不过不管怎么样,麻疹病毒造成的后果依然是导致免疫能力下降,我可不想,有什么办法能预防吗?
一、隔离患者:由于麻疹的传染了很强,因此要将麻疹患者隔离,其他人不能与麻疹患者同处一个房间。其次麻疹患者待过的除他所待的隔离用的房间外的其他地方都要进行开门通风半个小时。
二、分开清洗:与麻疹患者在一起时,除了不能同处一个房间外,衣物要分开清洗,并且在太阳下晾晒,也可以在清洗麻疹患者的衣物时放入消毒剂清洗。
三、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国所用的疫苗有麻疹减毒活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麻腮二联疫苗以及麻风二联疫苗。这四种疫苗都属于一类疫苗,属于国家免费接种的疫苗。
不过注意疫苗是需要注意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