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魏玩篇
书名:列女传 作者:小薇KING 本章字数:3838字 发布时间:2022-02-17

宋哲宗赵煦在位时,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1100年,赵煦病逝,年仅23岁。宋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宋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了一个禁止元祐法的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

 

 

 

 

 

“姐,做人呢要知足常乐,不要自寻烦恼!娘昨天还托人去为你配药呢,快别在窗前站着,小心咳嗽的老毛病犯了!”魏泰潇洒的扬扬手中的扇子,全然不在意这是寒冬腊月。

 

  “哎,东坡先生说人生忧患读书始,看来是真的。”

 

  我出神的看着外面飘飘荡荡的片片雪花,一边喃喃自语。

 

  “屁话,姐姐你就是读书的太多了,读傻了。以为自己博览群书,能耐大,会写些风花雪月的酸词,才生了这些抱怨来!”魏泰有些不耐烦了。

 

  “难道我想要和你姐夫一起去秦州也是错?我想和他举案齐眉,琴瑟相和也是错了?”我不服气的反驳他。

 

“你是世家出身的大妇,正房夫人,不是那小家小户的女子,姐夫也不是穷酸秀才,七品芝麻官,你就别说这些没出息的话了成不成!”魏泰扶着额头,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都不知道你们这些女人脑袋里装的什么东西,你昨天不还批评我在学堂闹事不对,应该用心读书,争取和姐夫那样二十一岁就得中进士,要是姐夫当年婚后每天光顾和你卿卿我我,他哪里能够年纪轻轻就光宗耀祖?”

 

“可是他现在被贬,我只是想去陪陪他……”我不服气的还想说什么,魏泰已经抬起双手作求饶状。“好了好了,人家都说我能言善辩,我看我比起你来差的太多了,怪不得子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看我还是离你远一点吧!”

 

 魏泰飞一样的逃走了,屋子瞬间安静下来,房间是那么空荡荡,似乎一开口都能听见回声,我百无聊赖的叹了一口气。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徒觉缕衣宽。在这漫漫冬夜里,我一个人孤零零守着空房,听着外面忽紧忽慢的风声,心里不觉莫名的伤感。

 

  我和曾布成亲已经十八年了,可真正在一起起的时间不过三年多的光景。南丰曾家是耕读世家,不说别的,就曾布这一代,五个儿子九个女婿都是进士,让人眼热的紧。

 

  “男人最要紧的是做大事!”这是婆婆嘴里常说的话,公公因病早逝,她含辛茹苦养大了这么多亲生的和先房的孩子,个个都出人头地,自然有骄傲的理由。而我即使从小就饱读诗书,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家族中也不会因学问好而被认可。更何况我只是一个女人,一个足不出户,不能出仕入相的女人而已

 曾布最初被任命为宣州同户参军,他说自己官小言轻,带家眷多有不便,我们开始两地分居的日子。等到他升任怀仁县令后才将我接了过去。一年后他被韩维大人看中,调到开封府任监库,我又被他送回江西老家来。

 

 “我在京城也许呆不久,过一阵子还要外放,你先回去家里呆着日子。”曾布这样对我说。

 

  曾布挺幸运,他上书言政,很快就得到官家的赏识,他开始积极参与王安石大人的变法中,官职一升再升,后来却因为直言指出市易法的不足,竟然惹恼了王大人,先他贬到了饶州,后来又是潭州,桂州,秦州,真是好一顿折腾。

 

  “王大人还和咱家是实在亲戚呢!怎么这么对你姐夫?”王安石的弟弟是曾家女婿,说起来都不是外人,不过我不敢和婆婆去说什么,只得偷偷和魏泰抱怨。

 

  “切,王大人哪里是光对姐夫不满,他是对自己不满!”魏泰嗤笑了一下。“他心里明镜似的,姐夫说的都是对的,明明是他颁布的政令太激进,弄的民间怨声载道。可他总不能自己贬自己吧?只得拿姐夫开刀,堵住那些守旧家伙的嘴了!”

 

  “你这些都看的明明白白,怎么不在学问上下功夫?”不知不觉,我又开始监督起他来。

 

  “你看姐姐你又来了,就你这样姐夫喜欢你在身边才怪呢!”魏泰皱起眉头,“朝廷诡谲多变,哪里是你一个妇道人家想的那么简单。姐夫一天天够累了,你说你陪着他能让他开心起来吗?”

 我紧紧抿着嘴唇不做声,心里暗自腹诽,我又不是那些青楼女子,自然做不出放荡不羁的勾当。

 

  “我,我这不是想着,多和他在一起,也能有个一儿半女吗?”我转过脸,心里不由有点难受。本来我就先天不足,小产过一次后身体越发不好,近些年就是年节和曾布同房那么几天,他也总是小心翼翼的,所以我一直没再怀孕,倒是婆婆派过去照顾他的几个小丫鬟先后怀孕生子,纷纷被提升当了姨娘。

 

  “那些孩子哪个不叫你母亲?他们将来有出息,诰命难道能给那些姨娘不成?你有空对那些孩子多用心一下,别没事把心思都放在外人身上!”

 

  魏泰说的外人是指张惠芝,这孩子是当年曾布当县令时的一个书吏的女儿,在一次意外中那书吏夫妇双双毙命,留下才五岁的小女孩孤苦无依,当时我膝下无子,又看着这孩子可怜,就把她认做养女,带回来悉心教导,反而对后来那些庶出的几个儿子冷淡些。这一晃几年过去了,如今惠芝已经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举止有度,诗书上虽说才气有限,但也是能提笔而就的。关键这孩子容貌出众,特别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跟会说话一样,看着就招人疼。府里上上下下都魏喜欢惠芝,唯独魏泰看着惠芝不顺眼!

 

  “那丫头心眼可大着呢!”魏泰冷哼一声!

 

  不得不说,魏泰虽然在正事上不着调,他在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上聪明的很,看人的眼光相当毒辣。

 

  “官家也年长了,宫里太后想着选些女官进宫,我看惠芝倒是很合适!”这年春节时曾布回到家里,看到越发出挑的惠芝眼前一亮,对我提出这个建议。

我心里有些不舒服,惠芝在身边陪我说说笑笑,我总算不那么寂寞,我本想着过几年在近处给她找个人家嫁的,可现在……

 

  “对了,过几天朝廷封你为鲁国夫人的诰命就下来了,我和娘说过了,你也有个准备。”曾布接着说。

 

  “是不是你快调回京城了?”我试探着问。曾布这些年受到排挤,一直在外面奔波,如今朝中能发这个封号给我,是不是意味着……

 

  “只是朝廷对你这些年来循规蹈矩,恪守妇道的表彰,不要多想。”曾布打断我的话。“又快到下场的时间了,你多看着点家里这几个孩子吧!”

 

  过完年,曾布带着惠芝离开了,我则继续留在家里侍奉婆婆,照顾孩子们。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棉飞,离人尤未归。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春色真是好啊,可是身边没有一起欣赏的人,再美的景色似乎也少了滋味吧?我看着墙边伸出几支俏皮的红杏,黯然的想着。

 

  就这么等啊盼啊,等到曾布终于成为朝中重臣将我接到京城团聚时,我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了!

 

  “夫人可真是年轻啊,皮肤这么好!真叫人羡慕!”

 

  “夫人是怎么把家里公子们教导这般出色的,教教我们呗?”

 

  “对了,听说您家四公子一心潜学,尚未婚配,不知道夫人心里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啊?”

 

  我在京城成了一众女眷们纷纷讨好的对象,每天吃酒赏戏忙的很,可是我心里并不快活。

 

  “姐,听说你昨晚又咳血了,大夫说是你思虑过重,心血两亏。不是当弟弟说你,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当初你到三十都没生孩子,姐夫才纳的妾,这些年你膝下无子,说抱小四到你身下姐夫也同意了。小四也挣气,如今也是进士,下一步又会给你挣诰命,你就好好养着身体,没事儿偷着乐吧!”魏泰一边逗着手里笼子里的蛐蛐儿一边劝我。

 

“我的身体我有数!”我不愿意让他看到我的虚弱之态,强打起精神来数落他:“你要不是当年在学堂闹事,如今朝堂会没有你一席之地?章大人几次和你姐夫说要用你,不是你推脱的吗?别以为你在外面打着你姐夫旗号做的事我就不知道,没事儿收敛一点!”

 

 “我的姐姐耶,这些年朝中新党旧党跟狗咬狗一样折腾的厉害,前几年太后一个不高兴就把蔡确大人丢到岭南了吧?蛮荒之地啊那可是,我才不参合呢。你满脑子就是情情爱爱,想不到官场上这些弯弯道道。你当姐夫真的真心对那惠芝小丫头?还不是因为她在宫里出入,能多替他打听消息?”魏泰不以为然的说。

 

  魏泰的话刺痛了我,我来到京城后才在风言风语中知道惠芝和曾布有了首尾。所以几次惠芝想要登门求见都被我拒之门外,我心里实在无法面对这个曾经我付出大量心血和感情的义女。半气半羞之间,我感觉我的身体似乎越发不好了。

 

  “嘻嘻,对了,姐,你让我给你找的那个女子找到了,过几天我就把她接来。”魏泰看我脸色不对,立刻转换了话题。

 

  魏泰说的是朱淑真,她也是官宦女子,通诗词,晓音律,画的红梅翠竹也相当出色。可惜她父母将她许配给一个俗吏,官不大,脾气却不小,一次居然将官妓带回家苟且,朱淑真无奈之下与其和离,又回了娘家。

 

  “多谢夫人将我接来!”朱淑真朝我深深施了一礼,眉眼间充满感激。她的父母并不看重她的才气,反正觉得她和离有伤脸面,对她总是冷淡淡的。

 

  看着朱淑真年轻又有些忧伤的面容,我不觉有些恍惚,她的才华在我之上,如今却落到如此地步。如果不是曾布这些年苦苦经营,爬到宰相的位置,我也不会有今天的珠翠环绕,众人奉承吧!

 

  可是我还是想让朱淑真快活着,我总觉得如我们这般的女子就应该尽情享受情爱,享受最美好的春光。

 

  “这些日子官家和那蔡京走的越发近了,我得时时刻刻盯着点,没空陪夫人,夫人玩的尽兴点!”曾布并不阻止我做些无伤大雅的事,他只是没时间陪我,或者说,是不想陪我而已。

 

  占尽京华第一春,轻歌曼舞实超群,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我每天都是让朱淑真陪我,或聊天对弈,或吟诗填词,或盛宴欢笑,或歌舞助兴。甚至看到朱淑真和一些官宦子弟说说笑笑我也没有出来阻止。

 

  “红楼斜依在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我一边听着小曲儿,一边看着船头嬉闹的年轻男女,轻轻举起杯中酒,然后一饮而尽,这酒明明是京城最好的佳酿,可是为什么喝起来竟会有一丝丝苦涩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列女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