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莲想起第一天上学的情景,有过这样情景的人,都会把这情景记忆一辈子吧。
上学的第一天,穿着妈妈给做的新衣服,记得衣领上还缝着鲜红的红领章呢。斜挎着一个大大的书包,向学校走着,觉得那条小路好远好远。
其实那时的县城很小,从家里到学校并没有很远的路程,也许是那时人小的缘故吧。那时候小小的县城还没有如今宽广的柏油路,只是一条平整的土路,两边有青青的树木、小草,有一条小小的水沟,流淌着清清的溪水。
记得这一天妈妈抚摸着小夏莲小小的肩头,细细地叮咛他要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学文化、学知识,将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做一个大大的科学家。
哈哈,那时的夏莲并不十分理解什么是有学问的人,什么是大大的科学家,只是心里想那一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是一个能够给大家带来幸福的人,是一个非常值得崇拜的人。
亲爱的妈妈在夏莲幼小的心灵里就早早地埋下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种子。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夏莲都会记起这温馨的一幕,鼓励他要坚强、不要放弃。
“是的,妈妈,无论今后发生什么,我都会抱着这颗心永不放弃。”夏莲想。
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土路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宽的柏油路,路两旁耸立着的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堆砌的楼房。夏莲时常想起小时候小小土路两旁的垂柳,夏天的晚上,在路灯下和小伙伴们一起逮油壳儿郎。
县城的小伙伴们大都不是本地人,包括夏莲在内,大伙儿的父母都是从外地转来的,其中有不少知青,因为海城是一个刚刚兴建的小城镇的缘故。
就说夏莲吧,父亲是从外省来的,母亲从本地一个乡村出来的人,因此还可算做是半个海城人。
其它的小伙伴,夏莲记得有葛刚、武燕明、刘洁、张东阳、刘兵、张彬、詹志刚等等,可都是纯碎的“舶来品”。
那时小城附近几个村里的十几岁的孩子们大都各自结成一伙伙儿的。很自然地小县城里的这些小伙伴们也凑在了一块儿结成一个小小的队伍。记得小队伍里还有几个比夏莲他们年龄稍长的大哥哥,大多就被认做了小头领。
有时候他们在城边玩,就会和县城临近几个村里孩子们不期而遇。大家便会远远的互相投掷小砖头、瓦块、土坷垃。有时候夏莲他们把对方赶到对方村里,有时是对方把他们追逐到城里。
现在想想,那样的游戏可不是游戏,当时在他们心里面那可是真正的战争,那砖头瓦块就和子弹一个样,也是不长眼睛的,只不过也就是武器落后罢了。
那时候,他们年轻的心里便懂得了友谊、团结还有背叛的含义。
刘兵和夏莲是邻居。两人在一起玩的时间最长,因此也是最要好的朋友。
有一次,在夏莲的家里,夏莲和刘兵搂抱着闹,“扑通”一声,夏莲跌倒了,左脸颊一下子插到地上的一个铁壶嘴上,顿时血流如注,爸爸见了,赶紧用手那么一抹,把那翻起来的血肉抹平了,然后抱起夏莲往医院跑去。
爸爸平时是晕血的,那天不知是怎么的了,居然一口气抱着夏莲跑到了县医院,医生给处理了伤口,说:好悬,差点戳到眼睛上。
很多年后,夏莲那还算清秀的小脸蛋也没有留下很明显的疤痕,据说幸亏是爸爸及时给抹了那一下。
更多的时候,夏莲的记忆里还是一些更加美好的东西。不知为什么,这些记忆总是和夏季有关。比如,和玩伴们一起在机关大院里用大扫帚扑蜻蜓、在后院的水塘边捉青蛙、在田地里逮蚂蚱。
那时的天空好蓝、好干净。夜晚的星星、月亮也很明亮,而且空气中时不时弥漫着一股花草树木的香气。
现在想起来,其实那时候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虽然那时电视是稀罕物,电影也很少看见,就更不要说网络手机啦。
看电影就像过节一样,不仅对于夏莲这些孩子们是如此,对于大人们也是如此。特别是有公映的影片时,那时候所谓公映影片,指的是大街上的“露天电影院”。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早早地吃过晚饭,然后不分男女老幼,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当街立起的一个白颜色的电影幕布下。
有时候,由于看电影的人太多,夏莲和小伙伴们只好来在银幕反面,因此字看上去是反的,有趣得很。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节目也丰富多彩,但却很难找回那时开心的心情了。再后来,夏莲便是在小城的大礼堂里看电影,舅舅在电影队,有好电影时,就会弄几张票来。
当时一些非常优秀的译制片给夏莲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流浪者》、《大蓬车》、《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卡桑德拉大桥》、《佐罗》、《追捕》等等。
这些影片都是讲述的男子汉的故事,这些影片使得夏莲的内心世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后来又有一些这样的影视剧进入了夏莲的生活:《射雕英雄传》、《少林寺》、《霍元甲》、《武当》等。这些影视剧在夏莲和他的玩伴们中间一度掀起一阵功夫热潮来,他们暗地里练苦练武功的劲头可丝毫不比学习文化差,压腿、劈叉、下腰有模有样,均不在话下。
就拿“鲤鱼打挺”这个招式,夏莲就曾经每日里刻苦习练,最终一跃成功时的狂喜之情,至今记忆犹新。
而且由此开始,他们与其它“团伙”的战争开始升级,也就不仅仅只局限于打土坷垃仗了。值得一提的是,夏莲的那套连环腿可真是练到家了,有一天,一对三,愣是把对方踹儍了,连滚带爬的逃了。那一招一式颇有点陈真的味道。
就这样,他同这些小伙伴们一同度过了一个个快乐无忧的春夏秋冬。但是随着下乡知青返城的开始,这些外乡的小伙伴们便也大都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而一个个的分开了。这其中就包括刘兵,还有后来的齐珊和江红。
这些好伙伴的相继离开,对于小夏莲的幼小心灵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这使得一向内向的他愈加变得沉默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