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传菜都扯着嗓子喊小孩让路喊半天,现在背着沉檀,她都恨不得要叫吃席的人站起来让她。
“带细娃儿就回屋头带细娃儿嘛,你一哈喊我起来站到,一哈又喊,还要不要我吃饭嘛!”有男人没成家,不知带孩子苦的,便发着牢骚,抱怨她传菜都要麻烦人。
这种的,一般也都不是同村人。
妇人性子好,往往脸上陪着笑,换另一头上菜。
也有遇到同村的人在一张桌上帮腔:“你坐到别个站到,你吃席她还要传菜,还有啥子不满意呢?喊你站起来让一哈你就站起来就是噻……”
妇人最怕遇到这种情况。
好心是好心。
万一外村人是个硬茬,脾气上来,少不得要起争执。
这时她不得不两边都给笑脸:“哎哟我的错我的错,快点吃饭吧,嫩个好的菜,快点快点,动筷子!”
沉檀站在背篓里,静静听着周围的人声。
她知道自己待在背篓里是安全的,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将她包围着。
不是被爱养出的孩子,自己内心很难强大起来。
她们可能一生,都将安全感这个东西,寄托在别人身上。
就像沉檀一样,像一个物件,想整天挂在别人身上,背上。
被牵着,被抱着,时时刻刻不分离。
随着传的菜越来越多,妇人又进入到之前的节奏。
她有条不紊上菜,把样样好菜,挨桌挨桌地放到合适的地方。
沉檀大外祖父最近日子确实过得不错,这次做寿,他弄了不少硬菜。
那年头稀罕的大虾、甲鱼,居然都给他搞到了桌子上。
旁人来吃席,没有不羡慕的。
也都是开了眼界,见着大外祖父,都称赞说他孝顺,给自己老母亲涨脸面。
这样的话,沉檀听得多了,就迷糊了。
来拜寿,为什么不把这些话说给曾外祖母听呢?
总是夸大外祖父,难不成是大外祖父的寿辰吗?
到底是要祝福谁呢?
这样热闹的日子,这样好的饭菜,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热闹的。
北关村那些异姓人,那些不沾亲带故的人,便只能当做寻常日子过。
人人都去吃席,独他们不去,也会生出一种卑微心态了。
无法融入热闹中的卑微。
所以每当有大热闹时,他们要么紧闭门不出,要么早早去地里,躲过热闹。
沉檀问过外祖父:“为什么他们不吃席?”
外祖父笑笑,说:“跟他们没得关系,他们吃啥子嘛。”
“别人都吃,他们不吃,好可怜哦……”沉檀是这么理解的。
“可怜?”外祖父摇摇头,觉得好笑,“花两百块吃席才可怜呢,还不晓得啥子时候回礼……”
沉檀才晓得,原来世上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哪怕参与别人的喜事,参与别人的悲伤,只是想凑个热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且人情往来,想不去凑这个热闹,都拒绝不了。
“妈,把吃光的盘子收一哈嘛,我碗都放不下去了……”小女孩娇滴滴的声音响起。
是妇人的女儿,坐在靠边上那一桌。
那桌就是单独给小孩开的,本来要放个大人看着孩子,但大外祖父见里头就有传菜妇人的小孩,索性把这桌划给了传菜妇人,让她帮忙盯着点儿。
自家的孩子,不需要主人家吩咐,妇人也是要上心的。
上菜,菜最多的那盘,肯定是留给小孩子的。
若是干菜,且不定形状不摆盘的,像鸡爪子什么的,妇人趁人不注意,还会多拿两个放在给孩子那盘里,且都是第一个上,以防别桌的人看出什么来。
农村孩子没吃过好东西,不管什么菜,上桌就得疯抢,往往上一盘空一盘,妇人有时候干脆帮几个孩子分好,再上别桌的菜。
大人吃席还是要斯文点,晓得脸面,顶多在都不吃后,将好肉好菜打包,揣到荷包里带走。
倒不会在上菜时赶着抢。
别桌有不喝的饮料,妇人也会协商着,拿小孩子桌上的啤酒去换。
说是饮料,其实也是啤酒的一种。
呈香槟色,酒精含量低,喝起来甜甜的。
刚协商了,给孩子们搞到喝的,自家闺女又嚷着收空盘子。
七八个孩子,饮料杯子、碗、许多空盘,还有他们吃剩的骨头什么的,都堆在桌上。
新上的菜都只能往旁边放。
有的孩子吃饭养成习惯,就爱趴桌上吃,盘子一多,孩子吃完饭,两个袖子吸满了油,看着就糟心。
“等哈,还有盘菜,上了我就来……”妇人听到小女儿撒娇,忙笑吟吟应着。
“搞快点嘛!”是妇人大儿子在说话,“妹饭都不想吃了,又没得菜,全是空的盘子……”
村里总说妇人一双儿女带得好,就好在这里。
哥哥生得帅气,妹妹长得漂亮。
哥哥也有哥哥样子,总是带着妹妹玩,心疼自家妹妹。
这在农村里,尤其兄妹年纪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是很少见的。
村上听到兄妹说话的,都忍不住朝妇人投来羡慕眼光。
孩子之间不吵架,不觉得父母偏心,甚至互相照顾,那是天大的福气。
最起码能让父母省心不少。
妇人也有些娇惯女儿,把最后一盘炒青菜上了,连忙去看小女儿。
孩子确实不吃饭了,端着碗气鼓鼓站在一旁,面前摆的,全是空盘子,里头尽是辣椒、汤油。
妇人忙把盘子里的汤底油料,一并倒在深口碗中,又将盘子叠起来,通通放在传菜碟上,再拿抹布把女儿儿子那一方桌子擦得干净,笑着哄孩子几句。
见孩子脸色好些,开始小口小口吃饭,妇人又替她夹两筷子青菜,桌上还剩得有八宝肉,又夹两个给儿子。
做完这一切,她才端着满碟子空盘,往另一个厨房走。
洗碗和烧菜的,分别是两个厨房。
吃席洗碗,就十分粗糙了。
劣质洗洁精和水混在脚盆里,各色碗碟一起泡在里头,盆里的水流得满地。
厨房都是湿地,上面满是混了洗洁精、汤油的水。
妇人心下想着闺女儿子,一个不留神,险些滑倒。
还好她及时扶住门框,这才避免丢人。
腾出一只手扶门,手里的空盘免不了跌落几个。
她稳住身形后,条件反射就弯腰去捡。
连续传多盘菜,又牵挂儿子闺女,早就叫妇人忘记自己身后还背着个沉檀。
沉檀又是那样安静,不哭不闹,在背篓里头一动不动,甚至都没引起自家儿女注意。
妇人弯腰后瞬间,就意识到不好!
她感觉到背上的背篓往底下窜!
窜得更快的是沉檀!
沉檀都没反应过来,还在庆幸妇人没摔跤,哪里就知道妇人当即就要弯腰。
猝不及防,天旋地转。
沉檀头直直撞到地上,从背篓里滑出来,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