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因为长得那样子,总是遭拒绝,在人间就是或者长相难看或者有什么不良的品行或者物质上不好都是可以幻化出这一点,但是奇怪的是只那么一会是看不出这些的,只是足能看出的是悬殊的差距,但是这就是作品的写法而已,孙悟空的长相渗透了脾气、性情,沙僧的长相渗透了性格甚至品行。总之,都成了佛祖做局顺势牟利的典范。这就看出佛祖、佛法的罪恶了。
《西游记》的意思是一开始就是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白龙马都是真佛,因为佛就在心里,就在脚下,就在眼前,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白龙马瞬间就能到雷音寺,但是唐僧不能,唐僧要十六年才到,这就是说唐僧不是师,唐僧只是在装做是师傅,徒弟也不是徒弟,其实是佛,更何况《多心经》已经说破了这一点,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像灵山塔下修。这就是说佛祖的骗局在佛经里就被揭穿了。作者这种颠倒的写法就是在讽刺如来的颠倒做派。
作者给猪八戒一宽大的肠胃,于是,一路上猪八戒为了这口吃食屡遭磨难,这就是人的生存必然,人要生存就会这样,猪八戒是作者在写作上最贴近人的形象,因为人就是要吃东西,否则就会饿死,这是根本的宿命,是在个人生活中别的宿命无法比拟的,即便是孙悟空的出生和叛逆的宿命也是无法比拟这些的,而且作者给了孙悟空这样的遭遇磨难的性情和脾气就给了孙悟空可以不吃喝的肠胃,意思是像是孙悟空这样的人是不必担心没有吃食的,但是猪八戒这样的人所要经历的现实也是可见的,虽然带有神话色彩,相比较之下只有沙悟净是最平常的,如同在人间的这类人一样,沙悟净的污点是显而易见的,等唐僧之前竟然杀生吃人,那么也就是说在取经路上沙和尚在吃食上大无畏的,大不了去吃几个活人也不会饿肚子。这名字就又有了含义,沙和尚的意思就是杀人的和尚本来就不是和尚。如此推测,沙和尚应该是更像魔。
《西游记》中地三十九回的那文殊菩萨的狮子的作孽就更体现了佛祖的狭隘和伪善,这一点上且不说为了报仇解恨,就是那三年虽然是骟了的狮子,但是恐怕同床异梦也不是什么干净了,难道在佛祖还有菩萨眼里男女的廉耻甚至纲常伦理就只是在于有没有用那骟不骟的东西做了什么事而已!足可见佛祖、菩萨的无耻、低劣、败坏!有此一劫,也足以见得取经毫无意义,无非要拆穿画皮。
观音的三个箍金紧禁,用于红孩儿、孙悟空、守山大神,守山大神的禁箍咒,意思是既然是观音山可容不得守山的造次,还是戴上禁箍咒保险,所以用禁字,红孩儿既然顽劣的孩子,索性就用金箍咒,通常大人哄孩子有时候就用这一招,再就是给孙悟空用的是紧箍咒,意思是要紧的事情的时候用或者意思还是收一收猴子的性子的。守山大神就像是保证公司、家庭、国家、社会安全、安定的人或者部门,对孙悟空就像是对于员工还有下属的管教以及约束,对红孩儿就像是对家庭以及社会的孩子一样的教育。虽然未必是好办法。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观音的能耐可以让世人看清一些门道。
师徒几人的兵器很有意思,孙悟空是棍子,这本就是佛家的兵器,却叫金箍棒,意思是那是钱的表达,意思是钱这兵器可是有多厉害,然而前面加了如意两个字就是又有了性情和心思这兵器又是多么厉害。猪八戒的兵器是耙子,也就是做农活用的,但是叫做九齿耙,意思是粮食这兵器的厉害。沙悟净的兵器是宝杖,源自树木,意思是自然这兵器的厉害。白龙马是说牲畜这兵器的厉害(因为古代人种地、出行、吃肉离不开这些)。至于唐僧就是言语甚至是名利(是师傅代表了名利,这包括恩情,但是这点与孙悟空那名声的名利不同,孙悟空的名利是实力,唐僧可是做局的产物)这兵器的厉害,竟然可以有驾驽金钱、粮食、牲畜、自然的可能。这些东西唬人的时候都是能忽悠一下,就像是猪八戒的九齿耙和变化,唬了人后,真本事可就不行了,还是孙悟空有真本事。
从另一方面,孙悟空可以看做是俗家弟子,猪八戒就是农夫,沙和尚就是拄拐杖的人,白龙马就是脚夫甚至轿夫,唐僧就是类似导师的角色。
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这句话虽有偏颇,但是在《西游记》却是很恰当,观音的鱼害了人,还是童男童女,观音收了鱼回去就了事了,但是这还不算,那些糊涂的还都在拜谢观音,这世界上的事有些就是那么好笑又可悲!
那紧箍咒又可以看作是佛祖的局或者谎言,直到最后谎言消失局没了,紧箍咒也就消失了,如果按照佛祖的颠倒,那么就是说紧箍咒其实是佛祖对孙悟空是佛的故意加害,孙悟空为了报师恩,却成了紧箍咒作用效果的累赘,这真是极大的讽刺,如此孙悟空就成了附庸,取经就成了提线木偶,孙悟空就成了木偶戏的傀儡。真是天大的笑话!
唐僧有一显著的愚钝,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一路的妖魔鬼怪吃尽了苦头,虽然心有忌惮,但是一旦遇到啥事,还是他自己那一套,孙悟空这脑袋可就开始要遭殃了,倒是在鉴别真假悟空的时候也故意念了一下,丢了袈裟也要念,这不比寒号鸟,唐僧最终还是修成了正果,虽然那是歪瓜裂枣。唐僧这愚钝就像是车轴里损坏的珠子,非要换掉才好,但是再行走一段又坏了,还是换了才好,而且屡次甚至咬牙切齿、顿足捶胸的觉得自己不应该,但是接下来还是那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