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二集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吕芳临走前特地嘱咐过了,让诸位公公今晚就待在办公室里值班,陈洪、黄锦忙完了手头的事儿,也都回了司礼监。漫漫长夜,四位公公无心睡眠,迟迟不见吕芳回来,大家只好枯坐在桌前苦等,底下人端了一盆面上来,让几位公公边吃边等,权当是宵夜了。刚才全程吃瓜的两位公公随便兑付了两口,便匆匆放下了碗筷,各自起身离开,似乎是生怕自己在陈洪身边坐久了,会让旁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职场上讲究的就是个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陈洪跳反得罪了干爹吕芳,这是明摆着的事儿,此时大家跟陈公公划清界限还来不及呢,没落井下石就算仗义了,怎么可能还往他身边凑呢。两位公公不动声色的走了,桌上就剩下陈洪和黄锦了,黄锦嫌弃地斜了一眼身旁的陈洪,二话不说端起碗就走,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前继续闷头吃面。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陈洪抬头看了看,发现桌上就只剩自己和一盆面了,心里暗自发誓,今天你们对我爱答不理,明天一准儿让你们高攀不起。俗话说倒驴不倒架,甭管心里多难受,也不能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陈洪冷哼了一声,便开始调侃黄锦,“黄公公,平常都吃三大碗,今儿怎么就吃一半碗阿?”黄锦这厮从道长那边回来,就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连饭量都比平常少了一半,估计是道长生气了,把黄公公给吓着了。黄锦心里确实有事儿,也懒得和陈洪斗嘴,一脸假笑地敷衍道,“陈公公,您就吃您的吧,别管我了。”陈洪用一副小人得志的语气回了一句,“你不吃,我再来它一大碗。”陈公公是做贼心虚、虚张声势,黄公公是满腹心事、茶饭不思,俩人是各怀怪胎、强颜欢笑,办公室的气氛一时降到了冰点。
陈洪这边刚捞完面,便瞧见吕芳进了门,忙喊了一声,“干爹,您还没吃吧”,赶紧起身换了副筷子,端着碗紧走两步来到吕芳跟前,殷勤地递上碗筷,随后乖乖地退到了一旁,陈公公您这筷子倒是换了,可这碗还是原来那个碗,这卫生吗。吕芳一点也没嫌弃,心安理得的接过碗筷,开始大口吃面,黄锦忙不迭地端来了两碟小菜,很自然地站在了陈洪身前,等着干爹问话。吕芳一边吃面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了句,“主子歇了?”黄锦满脸忧虑,一本正经地答道,“回干爹的话,万岁爷已经猜着了,儿子不敢欺瞒,没有照干爹吩咐的回话,将杨金水疯了的事儿如实奏陈了。”宫里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黄锦人还没进玉熙宫,司礼监里发生的事儿,道长就已经“猜着了”,干爹吕芳教的那几句瞎话自然不能说了,黄锦也只得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吕芳低头吃了口面,淡定地说了句,“你做得对,主子有什么旨意吗?”黄锦转过身,瞥见陈洪双手捧着个里面镂空的和阗玉球,伸手一把就夺了过来,递到吕芳面前说,“万岁爷让儿子将这个球带给干爹看,然后让我们今晚就拟旨,八百里加急送到杭州。”怪不得黄锦从玉熙宫回来就一副闷闷不乐、茶饭不思的模样,一来是,干爹交代的事儿没办成,怕干爹回来责怪;二来是,黄锦想破头也猜不出,道长给的这颗球,究竟是个啥意思,还说让今晚就拟旨,可这圣旨要怎么写,难道写让赵贞吉滚球嘛?吕芳放下碗筷,把玉球拿在手里,装模作样地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用手指着玉球,一脸严肃地问众人,“你们说,主子这是何旨意?”几位公公非常有默契地摆出了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纷纷摇头,这球里的意思别说猜不出来了,就是猜出个一二来,也得让领导先说。
“这是主子告诉我们,外重内轻呀”,吕公公一语点醒梦中人,几位公公赶忙换上一幅恍然大悟、若有所思的表情,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吕芳满意地扫了一眼众人,郑重其事地说道,“无论是江南织造局,还是尚衣监、巾帽局,这都是内,都不能护短了,该办的办,该查的查,只有胡宗宪抗倭才是大事!立刻拟旨,着在杭州的锦衣卫,立刻把杨金水押解进京,让赵贞吉署理江南织造局的差使,命他不惜一切,给胡宗宪东南前方筹措军需!”敢问吕公公一句,您是怎么从一个球里,猜出这么多玩意儿的,您老和道长这招障眼法玩的实在是妙阿!
道长随手给了个中间镂空的和阗玉球,吕公公端详了片刻就毫不犹豫地吩咐底下人拟旨,命朱七立刻把杨金水押解进京,又让赵贞吉署理江南织造局,命他不惜一切,给胡宗宪筹措军需。问诸位一个问题,道长让吕芳猜个球,就不怕吕芳猜错吗,这万一猜错了,圣旨也发出去了,后面又该怎么收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道长的意思,吕公公是百分之百不会猜错的,因为根本就不用猜,圣旨该怎么写,道长跟吕芳一早就合计好了,等时机成熟了,道长这边随便给个信号,吕芳直接照着草稿拟好旨意,再盖上传国玉玺,八百里加急发浙江就完事了。所谓的“猜个球”,其实跟签合同是一回事儿,合同内容领导和律师早就审过了,至于这合同具体什么时候签,那还得等领导点头同意才行。
虽然这一段电视剧里没有拍,但只要对道长这人足够了解,事情的真相便不难猜。二十年不上朝,成天宅在家里修仙,很明显,道长他老人家酷爱在家SOHO的办公模式,不去单位上班,不代表不做事;纵情声色犬马,一心享受生活,不代表不掌权;凡事不表态,不代表没态度。所谓深居简出、无心政事,所谓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所谓的飞元真君、忠孝帝君,所谓的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道长的这些人设、标签,统统都是用来糊弄鬼的,可没有一样是真的。贪财好色自不用赘言,最要命的是,道长生于1507年9月16日,是个典型的处女座,追求完美、控制欲极强而且还是个事儿逼,指望这种人分权、放权,安心当个甩手掌柜的,那是门也没有阿。
追求完美的人都是细节控,道长也不例外,事必躬亲,天生就是个操心的命。连孙子万历要不要戴礼冠这种小事儿,都要亲自过问;沈一石的四大箱账本,让底下人对完账,还要把历年总账摆在桌上,自己再看一遍;吩咐胡宗宪半夜带着账本去见严嵩,巨细靡遗地嘱咐了大半天,还是不放心,恨不得自己替胡总督跑一趟;搬家之前图吉利,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上贺表,收了贺表还要再数一遍,少一份都坚决不肯搬。就道长这尿性,你让他随便扔个球出去,可着底下人随便猜,猜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了拿传国玉玺往上一盖,再八百里加急给送出去,别说是处女座的了,你就是换了芸娘这种婊子做的过来,也干不出这么没心没肺的事儿来。
朱七的信送到宫里,少说也有一周时间了,道长这边没反应,分明是在等胡宗宪出手,可万一胡宗宪失手了或者说根本就没出手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总要有个应急响应预案吧。吕公公拟的这道圣旨,就是道长和吕芳早就商量好的应急响应预案,不到最后一步,这道旨意是绝不会发出去的。赵贞吉的这封奏疏,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儿稻草,道长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杨金水疯了、胡宗宪闪了、海老爷要替天收人了、赵贞吉开始找领导甩锅了,再不出手就要全线崩盘了,于是道长给黄锦扔了个球,让吕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今晚就拟旨,连夜发出去。以上这些纯属主观猜测,原著和电视剧里都没有写,孰是孰非,还是留给诸位自己去判断吧。
所以这颗和阗玉球,根本就不是用来猜的,这就是个动手的信号,只不过别人都是摔杯为号,道长这儿是扔球为号罢了,当然也不一定非要用球,理论上道长扔个啥都行,哪怕就是让黄锦带一个裤头回去,那也是个外重内轻的裤头,毕竟旨意就是那个旨意,就看吕公公怎么即兴发挥了。从始至终,这颗和阗玉球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这是写圣旨不是写清词,清词可以随便写,反正道长看完就烧了祭天,圣旨那可是要盖章存档的,你以为道长没事儿闲的,故意让吕芳去猜个球,猜个球的猜!
猜球的事情解释的差不多了,再来分析分析吕芳拟的这道旨意,外重内轻也罢,外圣内王也罢,都是一个意思,直白点说,外面的都是虚的,那是给别人看的,本就无足轻重;里面那个才是实的,这是要留给自己用的,必须举足轻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内”都没有了,还要“外”做什么,甭管轻、重、圣、王怎么排列组合,外永远都是要为内服务的,这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