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稳定了国内局势的罗马经过几次对外战争,势力范围已经遍及整个意大利,此时继续向北扩张会遇到阿尔卑斯山天险,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地中海。此时统治地中海西部的是亚平宁半岛对岸的海洋强国迦太基。
迦太基是腓尼基民族的泰尔王国在北非突尼斯附近所建立的城邦,起初是作为贩卖奴隶以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迦太基城建立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814年或者更早的时候,由于历代久远加上历史资料稀缺,具体时间无法进行考证,据推算,迦太基城最多的时候有七十多万居民,面积达3.15平方公里。
迦太基同样是贵族寡头专政体制,商业奴隶主和农业奴隶主是统治阶级,但是这两个奴隶主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这就造成日后与罗马作战时出现了战与和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迦太基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是两名,类似罗马的执政官,称之为苏菲特,每年选举产生,其选民仅限于富有的迦太基人。但是迦太基的苏菲特与罗马的执政官不同,苏菲特没有兵权。迦太基与罗马一样,设有元老院,同样是由三百人组成,元老院拥有立法权和决策权,成员任期终身制。迦太基虽然也有公民大会,但是公民大会的权利有限,,此外还有成员为一百零四人的百人会议,负责检察和审判等事物。
腓尼基人是天生的商人和航海家,所以迦太基的海军十分强大,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五列桨战舰,控制着西地中海广阔的区域和贸易要道,其庞大的商业船队通过海路贩运奴隶、金属、奢侈品、酒以及橄榄油等商品。因此迦太基城也成为了西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每年都会获得巨额商业利润。迦太基人不仅转卖各种商品,自身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其中以纺织品和染料最为著名。此外迦太基还有发达的农业,其境内的巴格达拉斯河谷地区的土地十分肥沃,拥有大量奴隶制庄园。雄厚的经济实力使迦太基的势力从北非一直延伸到伊比利亚半岛。
按照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修昔底德陷阱来看,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罗马必然会危及到现有大国迦太基的既得利益,因此双方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之后的发展也确实如此,迦太基和罗马爆发了旷日持久的三次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中的“布匿”二字来自于罗马人对迦太基人的称呼“布匿斯库”,而战争的导火索并不是两个大国的直接交锋。战争爆发前,迦太基和罗马的分界线在西西里岛,根据双方之前的协议,罗马人在西西里岛的东部拥有贸易权,而岛上的其他地区归迦太基所有。
西西里岛上有一伙玛尔美提人,他们是岛上叙拉古王国的雇佣兵。公元前288年这些玛尔美提人突然占领了西西里岛东北角的墨西拿,杀死了当地的全部男人,霸占女人为妻,宣布脱离叙拉古王国,并且以墨西拿为基地,侵袭附近的乡村和城市,包括叙拉古王国。
公元前264年,叙拉古新国王希耶罗二世继位,希耶罗二世决定清剿这伙强盗,出兵围攻墨西拿。玛尔美提人很快就抵挡不住,于是分别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救。一开始罗马人并不想帮忙,其原因是罗马也刚刚清洗了一批同样为非作歹的雇佣兵,可迦太基却同意了。韩快迦太基军队就登陆了墨西拿,击退了叙拉古军队。为了避免迦太基人进而占领整个西西里岛,罗马也不得不派兵参战。因为西西里岛距离亚平宁半岛南端非常之近,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如果丢失,此后罗马人进入地中海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罗马与冲突双方玛尔美提人和叙拉古人先后结成了同盟,使他们都退出了战斗,战争从此变成了罗马人和迦太基人对西西里岛的争夺。这也是罗马人第一次在亚平宁半岛之外的区域作战,但是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陆战并不重要,西西里岛上丘陵密布,大兵团无法展开,岛上的冲突只能是小规模的,双方都在围困对方的城市和海港,尽力阻击对方从本土赶来的援军。
公元前262年,罗马取得了进展,拿下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顿时士气大振。但是双方的胜负关键还在地中海上,而迦太基的海军占据优势,这让之前几乎不会海战的罗马人非常被动。后来罗马意外的发现了一只搁浅的迦太基三列将战舰,开始仿造,同时得到了希腊人和叙拉古人的帮助,建造出了当时最先进的五列桨战舰和三列桨战舰,最终建立起了庞大的罗马舰队。
罗马人在战舰的舰艏加装了铁钩和吊桥,这可以在海战中勾住对方的战舰,再让士兵从放下的吊桥上登上敌舰,把陆战直接搬到了海上,充分发挥了罗马人陆战的长处,这就是罗马著名的“乌鸦式战舰”。
依旧使用冲撞战术的迦太基舰队对此准备不足,外加有些轻敌,在之后的米拉海战中被罗马舰队击败,损失五十艘战舰。公元前256年,罗马舰队又在埃科诺穆斯海角海战中大获全胜,迦太基舰队再次损失近一百艘战舰。接舷战术与冲撞战术的较量中重新占据了上风。
取得海战胜利的罗马军队趁势在北非登陆,向迦太基城进发。迦太基人试图议和,但是罗马人的撤军条件过于苛刻,因此迦太基人转而重整军备,积极备战,并在迦太基城附近击败了罗马军队,俘虏了罗马的指挥官,而罗马再次组织起的五万大军和三百只战舰又在横渡地中海的时候遇到了风暴,几乎全军覆没。罗马入侵北非迦太基本土,从而迅速结束战争的计划随之破产。
公元前249年,迦太基准备反攻,并且重新占领了西西里岛大部分领土。但在公元前241年,罗马新组建的舰队以两百艘战舰在埃加迪群岛海战中再次打败了迦太基舰队。此时在战争最为焦灼的时候,迦太基内部发生了叛乱,因此迦太基人被迫求和,以便腾出手来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按照双方的合约规定:西西里岛及其附近的利怕里群岛归罗马;迦太基不得再次进攻叙拉古;并向罗马赔偿3200塔兰特,分十年还清;迦太基要无条件交还罗马战俘,但自己的战俘需要花重金赎回;两国和两国的同盟都不得互相征讨,也不得在对方疆土内征集兵源。最后一条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常规条款对以雇佣军为主的迦太基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此他们无法雇佣到罗马这样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条约签订后,罗马立马在西西里岛建立起了第一个行省。公元前238年,罗马趁迦太基雇佣军暴动的时候,又出兵强占了萨丁岛和科西嘉岛,并在公元前227年将两岛合并设立了一个行省。
至此长达23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从此罗马成为了地中海上的强国。可是由于交战双方的经济和人口都损失惨重,多年之后才得以恢复。在这场战斗中,罗马失去了七百艘战舰,迦太基也损失了五百艘战舰,每艘战舰上大约有一百名水手,而沉没的战舰至少会有一部分水手丧生,因此来推算,双方的损失至少在几万人以上,超过了亚历山大大帝全部的征战造成的损失。这个在当时的人口和生产力的条件下,如此的伤亡双方都是无法承受的。
罗马的伤亡似乎比迦太基要更大一些,根据罗马公元前三十几的人口记录,罗马总共失去了至少五万名公民,这里的公民都是指成年男性,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没有公民权的军人、雇佣军以及随军的奴隶,因此实际损失的劳动力的数字要比明面上的多得多。可是不管如何,其结果是罗马取得了胜利,这里的原因除了关键时刻迦太基出现了内乱意外,主要还是因为罗马的坚持,他们不承认失败,也不接受休战,而且罗马非常有效的吸引了贵族的私有资产投资,集中物力和财力打造舰队,并且依靠公民兵们的爱国心,征集了源源不断的水手和士兵。在迦太基方面,绝大部分有钱有势的贵族都非常小气,缺乏大局观,不肯为迦太基的整体利益多花自己一点钱,这在之后的战争中依然是迦太基方面失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