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二集
吕公公嘱咐了一句,“无论谁来逼你们,都不要理睬,都要好好地活着”,芸娘站在原地,满腹心事、默然不语,倒是不甘寂寞的高翰文率先打破了沉默,下意识地问了句,“为谁活着?”吕芳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满,用不容置疑地语气高声说道,“为了朝局,该死的有些已经死了,不该死的就不能死,这是其二。”说句实在话,某些读书人比如高翰文这样的,实在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周围的一切都该围着自己转,身上充满了迷之自信和莫名的优越感,委婉点说这叫没有自知之明,直接点说就是皮痒了欠收拾。高大人你不妨再仔细琢磨琢磨,吕公公放了道长的鸽子,不辞辛苦,大半夜专程跑了一趟诏狱,就为了你这点鸡毛蒜皮的破事儿,你觉得可能吗?吕公公还特地嘱咐了一句,为了朝局要好好活着,这朝局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吗?
就算高翰文看过几本沈一石的账册,那又能如何呢,反正人都关在诏狱里了,无论是封口还是灭口,只要吕公公想,也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在吕芳眼里,高翰文肯定没有永定河里的绿毛龟稀罕,要不是看芸娘的面子,估计这会儿,吕公公就已经想送高大人上路了。有些人哪怕是中了进士,进过翰林院,可官场的规矩那是一点儿也不懂,吕公公没说话,高大人自己想座就座;吕公公说完话,高大人想搭茬儿就搭茬儿,就高大人这做派,别说是官场上下级了,就是小学生跟老师,也得被拎到走廊罚站去。不得不佩服胡宗宪的先见之明,高翰文这种人也就适合搞搞文艺工作、跟青楼的小姐姐谈个恋爱什么的,高大人他真不是做官的那块料,把他放在领导岗位上,上司、同事、下属还有他自己都膈应。
该死的有些已经死了,但还有好些没死的,比如严党那群人,该死不死,一个个都活的挺滋润的;不该死的就不能死,比如装疯卖傻的杨金水,陪着吃牢饭的芸娘,哪怕日子过得再难,也要像畜生一样的活下去,默默期待着朝局翻转的那一天,这是其二。吕公公敲打了一番高翰文,便找了个椅子慢慢坐了,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我有个习惯,除了伺候皇上,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将碗里的茶全都喝了,一滴也不剩。因为不知道明天我还能不能醒来,还能不能喝一口茶。”这里插一嘴题外话,从医学角度看,不建议男士在睡前大量饮水,一方面会明显加剧夜晚肾脏的负担,另一方面频繁起夜对前列腺也不好,所以吕公公的生活经验实在是不值的推广。
吕公公微微一笑,扫了一眼眼前这对亡命鸳鸯,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老天爷让你活着,一辈子是活,一年是活,一天也是活。我那个干儿子要说坏比谁都坏,要说他好比谁都好。你们来之前,他写信给我,说你们是天下最般配的,他说的话我懂啦。哎,我们这号人这辈子缺的就是这个,最羡慕的也是这个,有时候真希望别人般配。高翰文呐,你是个最聪明也是最糊涂的人,咱家教你一句,芸娘并不辱没你,不要想过去,也不要想今后,只要还活着,就在这所院子里,跟她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吕芳难得传递了几句鸡汤正能量,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要管过去,不要想未来,活儿在裆下就好,要过好裆下的每一天。
人性是极其复杂且矛盾的,很难用单纯的好、坏二字去评价,以杨金水为例,在海老爷眼里,无论是从沈一石那里分茶叶,还是私自贱卖国有资产,甚至是毁堤淹田,都跟杨金水脱不了关系,杨公公犯下的罪,那真是擢发难数、罄竹难书,这路人拉到西市,千刀万剐都算便宜的了;在吕芳眼里,杨金水对道长忠诚,对朋友义气,对干爹孝顺,忠孝节义四个字儿,杨金水一人就占了仨,虽然杨公公贪财、好色、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但他确实是一个不带把儿的好小伙儿,尤其是跟陈洪相比,杨金水堪称是司礼监的一股清流。杨金水信里说芸娘、高翰文最般配,其实是说自己媳妇儿的心已经被别的男人拐跑了,芸娘那点心思吕芳自然看在眼里,于是当机立断、顺水推舟,既然有趣的灵魂留不住,索性就把好看的皮囊一起打包送给高翰文了,只要能堵住芸娘上面那张嘴,啥事都好商量。
吕芳评价高翰文,说他“是个最聪明也是最糊涂的人”,确实是一语中的。高大人科举中过探花郎,又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可惜这智商和情商完全成反比,高大人考场上有多逆天,官场上就有多拉胯,这官儿当的实在是费拉不堪、不值一提。吕芳打从心底里就看不上高翰文,明着告诉他,“芸娘并不辱没你”,不吹不黑,高翰文能向杨金水、沈一石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致敬,那简直是三生有幸,更何况没有芸娘,高大人能不能活着走出诏狱,也还是未定之数。逝者如斯夫,而盈虚者如彼,吕芳劝高翰文,不要缅怀过去,那样只会徒增烦恼;也不要畅想未来,因为你已经没有了未来。高大人能做的只有接受现实而已,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过好裆下的每一天,高大人且行且珍惜吧。
吕芳话音刚落,芸娘便眼中含泪,情真意切地说道,“老祖宗,小女子既认了杨公公是干爹,老祖宗也就是我的干祖父。老祖宗刚才的话我都听进去了,不管他嫌不嫌弃我,我都愿伺候他。名也好,实也好,我会每天照看好高大人,直到哪天老祖宗叫我们死。”芸娘认吕芳做干祖父,一是名正言顺地抱住一根更粗的大腿;二是告诉高翰文,自己与杨金水之间,只有父女情深,你千万不要误会,安心接盘就好。吕芳的意思芸娘都懂,但芸娘也有自己的诉求,那就是不管高翰文心里怎么想,自己这个杀猪盘,高大人必须给接了,而且名也好,实也好,芸娘全都要。芸娘就提了这么一个条件,只要吕公公能满足,哪怕叫芸娘去死,那也是在所不辞。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干孙女就这么一个要求,何况接盘的还是高翰文,吕芳毫不犹豫地就拍板答应了,还故意冲着高大人问了句,“高翰文,她说的话你都听清楚了?”吕公公这就叫慷他人之慨,高翰文无语地盯着芸娘看了半晌,眼中满是无奈,内心虽然强烈抗拒,但身体却相当诚实,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压力面前高大人果断选择了躺平。高翰文出身苏北世家,世代书香门第,自己长得一表人才,科举中过探花、进过翰林院、当过杭州知府,潘驴邓小闲五个字儿,高大人基本占全了,妥妥的钻石王老五一枚,让高大人和芸娘逢场作戏、几度春风,结一段露水情缘那肯定没问题,可让高大人明媒正娶,给芸娘一个名分,这的确是太强人所难了。
芸娘出身青楼,先是被大老板沈一石包养,后又跟着杨金水做了四年有名无实的夫妻,中间还与自己的干儿子李玄有过一夜风流,名声不好、黑历史太多也就算了,关键是芸娘的命实在是太硬了,犹如白虎圣兽下凡一般,天克男人,但凡跟她沾上关系的,不是砍头就是自焚,要么精神崩溃、要么锒铛入狱,总之没一个能善终的。像芸娘这种情况,正常来说,要么找个命硬的老实人接盘,要么学某三字女星通倭,年过四旬、独闯东瀛、远嫁他乡,估计结果都不会太好。可芸娘却另辟蹊径,借吕公公之手,乱点鸳鸯谱,逼高翰文就范,硬是把自己嫁入了豪门,从此走向人生巅峰。所以说机会永远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尤其是趁自己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一定要帮自己多争取一些,升职、加薪、休假什么都好,千万别抹不开面子,你自己不提,领导是不会主动为你去考虑的,而且过了这村儿,后面说不定就没这店了。
吕芳来诏狱这一趟,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封住了芸娘的嘴,还笼络了芸娘的心,最后凭空白捡了一个干孙女回来,好处都让吕公公拿了,代价却全是高翰文在付,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芸娘这一波也是血赚不亏,自己借吕芳的势,彻底套牢了高翰文,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用几年青春换自己后半辈子的衣食无忧,这买卖简直不要太划算。野鸡飞上枝头,也能变凤凰,嫁给高翰文实现阶级跃迁,自己彻底洗白上岸,做个良人,这才是芸娘最好的归宿。至于高翰文,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的,让你座就座、让你闭嘴就闭嘴、让你好好活着就好好活着、让你娶芸娘就娶芸娘,高大人乖乖听话就好,这里没人care你心里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