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亮干活很是利落,第二天已经把十个人挑好了,这其中包括了跟着江柳的几个年轻人中的另外两人,只有一位承恩公家的孙子没有被挑中,其实这人有一身武艺,但是头脑不是很机灵,就让他继续跟着江柳了。
还有一人身体较为瘦弱,恐怕吃不了训练的苦,但是此人有一个异能,就是能预测天气,还是跟在江柳身边比较稳妥。
江柳又专门拨了一队服务兵,给他们搭建训练场地,提供材料,保障后勤。不过,军中只知道要训练这十个人被挑选出来训练,却不知道他们具体承担什么任务。
古先生到来之前,江柳有三天的空档,除了整顿队伍准备物资之外,亲自指导侦察排的训练。在这中间,也灵光闪现想到了几种新的作战方法,一时间心里畅快无比。
在古先生到来的前一日,江柳就已经和众人研究了几套攻城方案,势必要收复丢失的三座城。
然而,不光是江柳有疑问,边关的将士,包括牛进达也有疑问,三座城丢得蹊跷,蹊跷主要在芦洲。
芦洲守将也是和敌人顽强作战了的,主将战死,尸首被挂在城门示众。然而,据逃出来的士兵和百姓说,战事发生在夜半,一阵喊杀之后,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敌人已经进了城。一定是有人和敌人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具体是谁,却是谁也不知道。
中间的芦洲一失,另两城无法互相守望,也相继失守。难道是敌人早早就在芦洲埋下了钉子?
这钉子,现在在哪里?会不会混在逃出的士兵内?
这心思在江柳的心中打转,倒是那牛进达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将军,三城共计逃出士兵七百余人,虽说城破了,可是不甘心被俘虏,杀逃出来,投奔松洲,怎么也不能不被收留啊。
我让人统计了,这七百人里,有偏将11人,百夫长5人,偏将八人受重伤,三人受轻伤,重伤的八个人里,有两人十分严重,是同行的士兵抢出来的。至于这里面有没有奸细,暂时还不好说。
照松洲的情况来看,通敌的不太可能是普通士兵,偏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这次松洲守卫来看,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这七百人只要没有受重伤的,也参与了战斗。只是,我确实安排了人盯着,虽然说战斗到激烈的时候可能顾不上,但是一些不一样的情况还是能发现的。”
“是啊,你安排人紧盯着,对方又怎么可能露出破绽呢?能潜藏这么久,可见这人是有耐心的。不过,也可能,他留在芦洲城内,投奔了他的主子去了。重点盯受重伤的另六人吧。”
牛进达虽然不怎么理解,但是也知道江柳必定有自己的道理,点点头说:“其他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不管怎样,万事要小心。”
“大军一到,休整半日,就出发攻打芦洲,既然是从它开始丢的,就先把它收回来。”
“好,敌人夺了城去,也不好守,三城守望主要靠芦洲,恐怕,敌人的大军也主要集中在芦洲。”
斥候来报,外番的大军果然向芦洲集结了,另外分派了兵力到其他两城去。
按说,这是不符合外番的特点的,他们侵略中原,目的在于攻,绝不在于守。要不然就失去了他们夺城 的意义。
难道这芦洲城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不管有什么秘密,都得把这骨头啃下来,何况这骨头本来就是咱们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江柳信奉这句话。只是,对于外番,了解的实在太少了。
这一路上,江柳是带了翻译张腾的,张腾也把外番人的很多习惯和特性都讲了。
其中一条,江柳十分重视。就是外番国主十分喜爱招揽能人异士,一旦有天赋异禀之人,就赏赐金银美女。而这些能人异士,在这次作战中,很明显,并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
江柳曾读过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王安石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而江柳却对王安石的说法不能苟同,鸡鸣狗盗虽是小技,却也在关键时刻救了孟尝君的命。善用者可能会把这鸡鸣狗盗的本事用出大名堂来。
不得不防。
只是侦查排初建,还没有什么训练效果,撒出去,恐怕也收效甚微。原本的斥候,大多只能外部打探,真正能深入敌人内部的,几乎没有。
江柳又想起自己在前世的卧底经历来,卧底,绝不比正面和敌人刚简单,或者说,卧底的日子更难熬,危险性更大。外番的奸细恐怕也不是早早就埋伏好的,恐怕是用金银珠宝渗透的,或者是其他的投其所好。
等古先生到来,再一块儿定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