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卷一:梦貘
书名:老二 作者:徽然兮 本章字数:2048字 发布时间:2022-02-12

  不知是不是上天听到了他的祈祷。


  也不知是不是母亲,在冥冥之中,听懂了他的期待。


  母亲眨了眨眼。


  瞬间,吴放龙觉得太阳出来了。


  它照亮了一切未来。


  不过这样的醒来,也很不彻底。


  最起码在沉檀外祖父眼中是这样。


  他瞧着自己的妻子,眼神空洞,像是在看人,又像不是。


  好似肉体醒来,好起来。


  但灵魂没有。


  “让奶奶的喜来冲一冲,是对的,最起码随着时间近了,妈开始清醒了,对嘛?”二女儿来拜寿早,给外祖父当军师分析。


  二姨娘家里有钱,其实,外祖父完全可以叫二女儿帮帮自己。


  但传统社会,极少说,父亲问女儿要钱的。


  且二姨娘新添了女娃娃,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她又一惯大手大脚花销,也没什么积蓄。


  便是来拜寿,也就拎了些云片糕。


  不过这糕点难得,老人也爱吃,倒挑不出错。


  “对头。”这时候的外祖父,对西医失望,对中医失望,也不可避免开始求神拜佛。


  他说:“找个大师来看哈子,到底囊个回事。”


  所谓大师,是不是真的大师,没人说得清。


  但确实是从道观里请来的。


  这道观,也不知是哪年的道观,传承的哪一脉,已无人去认真追究。


  但政府都承认了道观合法。


  相比观里的道士,应该也有法律承认的道法吧!


  这道士道法如何,沉檀外祖父不清楚。


  但他一张嘴应该修得不错。


  张口便说出外祖父想听的话来。


  道士说:“病人明显遇到喜事,枯木逢春,但三魂七魄还没归位,贫道来做个法事,祛祛病邪,将三魂七魄归拢,再好生调理,就万事大吉!”


  外祖父听了很高兴,便问要多少钱才能万事大吉。


  道士嘴果真修成了精,他捻着不长的胡须,微微眯起精明,且透着世俗的双眼,他说:“这病邪不是普通病邪,应是疑难杂症,钱越多,越有能大吉的可能……”


  外祖父便把家里所剩的钱财,一并给了他。


  是想万事大吉的意思。


  只是这钱财,在道士眼里,确实算不得多。


  所以他朝着外祖父打个稽首,说:“钱意便是心意,虽说你钱意不多,但贫道知你心诚,所谓心诚则灵,贫道尽力便是。”


  二人约定,在曾外祖母大寿当晚,借着寿喜,借着高朋满座,来一场法事。


  不过做法事,还缺道具。


  要外祖父准备的东西,也不多。


  一碗百家米,一把桃木剑,一只小公鸡,一碗黑狗血。


  但这些东西,都比较难得。


  尤其当时的外祖父,家底都已经掀空。


  百家米,是要一家一粒,凑足百粒之数。


  桃木剑,得用五十年以上的老桃木。


  小公鸡,需用元阳最盛的公鸡。


  黑狗血,必用纯黑雄犬,不得有一丝杂毛。


  那日道士走后,沉檀外祖父便犯了难。


  离曾外祖母寿辰不过三四日光景,哪里能凑出这样多的稀罕物什呢?


  可难又如何?


  外祖父看看痴呆的外祖母。


  难也得想办法啊……


  “你莫灰心丧气……”外祖父对着外祖母说,“难搞是难搞,但我想办法,再说了,主席讲,人定胜天,你再撑一撑,说不定,就胜了老天爷。”


  也不知这话,是在安慰早就听不进话的外祖母,还是在安慰自己。


  但在找材料那几日,外祖母确实撑了过来。


  她一日醒个三五时辰,总是要醒来的。


  没见着,那口气落下。


  没见着,撒手人寰。


  五十年的老桃木找到了。


  在深山老林里找到的。


  外祖父不知能不能砍,便削了截枝桠,磨磨砍砍,做成剑的模样。


  小公鸡也买到了。


  顶漂亮的小公鸡,元阳盛不盛不清楚,但尾巴上那几根毛羽,生得是真的漂亮。


  油光锃亮。


  北关村很少有人家里养鸡。


  这鸡,是从谢三妹家买来的。


  钱先赊了账,等来年还上。


  就住在一排屋檐下,倒也不担心沉檀外祖父赖账。


  黑狗血也勉强要来了。


  说是勉强,是因为人家不舍得杀狗。


  村上的土狗,都是看家护院,谁舍得吃呢?


  但狗是王梦生家的。


  他知道外祖母情况,也知道现在,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求个心安罢了。


  不走这一遭,早晚还是要麻烦他去的。


  索性杀了狗,留着过年吃狗肉。


  不过那狗杀了,才发现脚趾间有一小撮白毛。


  外祖父摇摇头,不介意了,他说:“有总比没得好,跑好几个村,找不到纯黑的狗,死马当活马医吧。”


  支撑到现在,已经是在求解脱了。


  但外祖父没想到,最后难倒他的,居然是他一开始以为,最简单的百家米。


  “给不得,这个米是福气,给了你,我屋头就少了福气!”


  “我听说细娃儿要吃百家米,没听说病人还要吃这个,你莫不是哄人哦?”


  “一百家,囊个多人家,你偏偏来找我,你都看不惯我,还来求我爪子呢?怕不是给了不好,你故意陷害我。”


  ……


  这样的声音,很多,很多。


  倒不是真舍不得那一粒米。


  只是大家都觉得晦气罢了。


  又不给钱,白给的东西,谁给?


  也确实也很多不来往的人,不愿意伸手帮忙。


  尤其是很多外姓人。


  他们与吴姓族人生活在同一个村子,却又格格不入。


  生活完全两条平行线,几乎不相交。


  所以他们无动于衷。


  一直到曾外祖母大寿前一日,装米的碗,还只到一半。


  但外祖父没办法了。


  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他懊悔过,为什么不早点去请道士。


  也懊悔过,平日为什么不多与人结好。


  也怨恨过,觉得这些人嘴脸实在可恶。


  但他最难过的,还是时间不等人。


  外祖父必须得忙曾外祖母大寿的事情了。


  从那日早上,清早五点,便有喧天锣鼓声敲响着,往外祖父屋里来。


  沉檀被这震天声响吵醒,起床去看。


  站在二楼阳台里向下望。


  两队穿红袍、披红褂的男人,裹着红头巾,整整齐齐行着。


  四人锣鼓开道,四人抬匾,四人跟随替换,而后重复,再重复。


  总计三十六人,如一条红龙,飞进了外祖父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老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