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 廿六 三 一 奉化 卢守徵
书名:鹅笼阿 作者:邹蚁白 本章字数:1455字 发布时间:2022-02-12

到溪口后,方知东北军代表已往去数日,又与吴静山、于越春错过。在京时候,翁咏霓请中研院王英石(与翁同为地学专家,亦在经济与调查部门替翁理事)委家人借我祖宅一厢暂住,昨日到访这祖宅,名“半夏院”,是本地一处大院落。老主人夫妇及几房子女盛迎,好不热闹,饭后闲聊一二,竟知少年蒋 介石也住过这厢房数月,倒是不知抬举了。


明清易鼎时,本地有一雪窦山人,是浙东的抗清英雄,写过一些诗歌。前年有人赠我一套此公诗集,西安事后,我常拿这集翻看。记得一些话语:“蓟门不可行,北望使我哀。冰雪截马角,狐狸驰蒿莱。”“昔我遘阨运,流离客关东。关东道连緜,昼夜鸣北风。”“至今思万历,父老泪潸然。气象黄虞合,华夷日月悬。”许多倒是能应明日要访的客人如今觑面的时景。


上午九时半,天连水的雾散了泰半,前往城西雪窦山,但非是去雪窦寺。雪窦寺是好去处,“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


经了自山脚开始的系列审查与盘问的麻烦后,不知是宪兵、警卫还是特务,半瘦不壮的几位,才放早已到山门前的我们一行进了院,此时已是正午。我想起诗人集子里的话,便夸他们,着:“可怜谣白马,紧急报青囊。旰食劳天子,垂衣夜未央。”他们倒也不懂我在说什么,只是碍着我在掏出蒋 介石的御笔时,还一并把翁咏霓、陈立夫、孔庸之、林青芝的手信“随意”拿出,暗地里更令方效羣打了招呼——那方氏在现地里较戴雨农一同唬人——听再烂的好话也只得笑。更何况还带了些王家主人赠我的酒食,内里又藏了一点金灿的滋润,一个下野的、清朝模壮的颓人物,如此倒也不比囚在山溪林木间的废人物更像个敌手。


既是正午了,张汉卿便留我吃饭。谁愿吃这样一餐呐!赵家的小姐挤坐在张学良主座旁,很不自在,这也不提了,要角仍是左右伴着两个着宪兵装的所谓长官,我看自己之所以会成就一届飘蓬,便是因为在这样的年月里,胡子始终都会被这片冷淡的死光景气得飞腾,似是永不能坠地了。


记得来时,翁咏霓和陈立夫都劝我,不要与张将军谈国事。这是自然,我与如此的败者也无甚国事好谈。谈谈诗可不好?毕竟他是清闲了,没有多少娱乐,偶然地读一读书,休养也会较往旧更高。便同他推荐了这一本地诗人的本地诗,在旁全程视听的“秘书”很不高兴,碎嘴里叽喳着啄着我们的耳,我便补了一句,说那蒋委员长也知晓这部诗集,还很是爱看,耳目听了,一分钟的脸上淌过了自烦闷到震惊再到缓释与略有些高兴的一整趟情绪,倒让我以为,这是蒋 介石一支无魂的分身了。


除了沈阳的旧事以及张家余在长信的一笔福利款项外,与汉卿本身是无可聊的,便与一众人陪着他在山道上散了步,看天际的云与林上的鸟雀,之后便别了,倒也没人敢来查我的身,随行的几位长信干事也不被检察,毕竟一家人,恐怕早已监令好了许多风声。


下午返回王氏家宅,读《东壁遗匮》数册。饭后散步时许,便又读书。




注:


1、本作收录于卢守徵《中国人的日记》之中,这是一本在卢守徵生前即公开出版的作品(首版于1979年初在香港公开发行),经过了卢守徵漫长的初步删改,卢守徵的秘书、第四任妻子、瀛阳人崔仁唤译作白话,尤其是本书编辑刘堙的多次修改,已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日记。卢守徵(1872-1981),宁波人,祖籍赵赴,光绪二十年进士,同盟会元老,在中华革命党时期与孙中山决裂,此后避居沈阳郊外。1924年重新加入国 民党并任监委,国 民党中间派,四一二后公开发表退党声明并下野,居四明山垂霁寺。1932年在西山派、南社、新复社等派系的牵线下与南京政府言和,再度加入国 民党,但仍旧以体弱为由拒绝复归政坛,此时卢守徵的主要社会身份是长信社会福利会监事长,中华社会福利事业倡议会理事长,常住上海市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鹅笼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