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公输门弟子背靠背以防刺客偷袭。众人见一着深蓝色夜行衣的蒙面人忽然飘过,正欲拔刀去砍,此人竟能在众目睽睽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众皆大骇。
一名景教弟子惊道:“莫非此人会隐身术?适才趁我等不备,隐身行至我等身边,先后杀死了两名同门?”话音甫毕,一枚六角暗器不知从何处突然射来,一名公输门弟子眼疾手快,一刀将暗器击落并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快撤!”
众人撤回郭子仪军中将此事告白郭子仪、杨牧之、阙千歌、伊斯等人。阙千歌惊道:“莫非此人会隐身术不成?”
郭子仪道:“老夫曾听闻世间有张果老、叶法善、罗公远三人皆会隐遁术。开元年间,当今太上皇曾欲学隐遁之术于罗公远,吾听朝中不少大臣提起过此事。”
话说当年李隆基欲学隐遁之术,罗公远道:“陛下玉书金格,以简于九清矣;真人降化,保国安人,诚宜习唐、虞之无为,继文、景之俭约,却宝剑而不御,弃名马而不乘,岂可以万乘之尊,四海之贵,宗庙之重,社稷之大,而轻狥小术,为戏玩之事乎?若尽臣术,必怀玺入人家,困于鱼服矣。”
李隆基怒骂,罗公远遂走入殿柱中,数陈玄宗之过。玄宗愈怒,命人将殿柱击破,罗公远又遁入柱脚石中,玄宗又命人将柱脚石击为数十碎片,可每片中皆有罗公远身影,玄宗将其怒斩之。
其后数岁,中使辅璆琳奉使入蜀,见罗公远于黑水道中,披云霞衲帔,策杖徐行。辅璆琳策马追之,虽见罗公远只于数十步外策杖徐行,却始终莫能及,乃大呼:“天师云水适意,岂不念内殿相识耶!”罗公远这才伫立等候。
辅璆琳下马拜谒讫,从行数里。罗公远自袖中取出蜀当归一枚,托辅璆琳呈与玄宗。适玄宗幸蜀,罗公远又于剑门奉迎銮辂,卫至成都,拂衣而去。
闲话少叙,郭子仪言毕。伊斯疑惑地问道:“莫非刺客是罗公远的弟子?竟会隐身术,这该如何是好啊?”
杨牧之道:“依诸位英雄适才所述,刺客曾念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箴言,又会隐身之术,使用六角暗器。若在下所料不差,此人应为日本伊贺流的斥侯。”
阙千歌道:“日本伊贺流的斥侯也会隐身术么?”
杨牧之慢慢说道:“某在京师曾向晁卫卿(安倍仲麻吕)请教过日本斥侯之术。斥侯习五行遁术,但并非法术。譬如水遁术,乃藏于水中,以芦苇呼吸。土遁术,乃事先掘地道、土坑以匿身。”
伊斯仍有疑虑,又问道:“何以吹奏尺八时,可使人七孔流血而亡?”
“此乃斥侯吹矢之技,彼常以毒针藏于笛中,吹而发之,见血封喉,伤口极小,不易察觉。”杨牧之答道。
郭子仪道:“彼日本小国,竟有如此绝技!不容小觑啊!”
杨牧之向众人解释:“日本斥侯之术乃传自我国汉朝时霍去病大将军所创之《霍家秘宗技》。秘宗技分为客入、侵解、坐庭、切本、隐遁、绳系、斥侯、揘毒八修。后来传入琉球、伊贺等家族流派,以隐术秘密传承。”
郭子仪抚须道:“杨兄弟既知日本斥侯之术,可有法破解?”
杨牧之忙拱手道:“晁卫卿曾提起过破解之法,不如明日在下随公输门、景教弟子一道出城查探查探。”
“不行!”阙千歌急道:“万万不可!杨兄不会武功,日本斥侯如此厉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是好?”
杨牧之心想:“阙千歌竟如此关心我的安危,倒也难得。”因此不由地看了看阙千歌,这一看正好与她目光交汇,见她碧色的眼眸中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之情。平素淡定恬静的杨牧之,竟也有些心动了。因说:“阙女侠若是不放心,可否有劳大驾亲自护送在下至河东城外查探?以阙女侠的武功,应该可保在下安全罢。”
阙千歌抿了抿嘴唇道:“也还是危险!不过如果杨兄执意要去,切记须臾不得离奴家左右,否则便去不得。”杨牧之点头允诺。
阙千歌带着公输门的高手将杨牧之围在中心,行至河东城外。杨牧之道:“斥侯隐遁之术于青天白日之下难以施行,各位英雄不必如此过分小心。”
阙千歌拦在杨牧之前面,环顾四周道:“还是小心为妙,斥侯白日里虽难以隐遁,不是还会吹矢、手里剑、撒菱等必杀技么?”
杨牧之一边笑着说:“女侠所言极是”一边查探周边地形,而后蹲下身子摸了摸地面道:“将此处挖开。”
公输门弟子将杨牧之所指之处挖开后发现竟是一个深数尺的大坑,人若在夜间隐匿于坑中,上覆树叶枯草,便难以被发现。
杨牧之凝视了林中一棵老树半晌后道:“此树恐是一棵空心树罢。只是被人不知在何处包裹了一层假树皮。”
阙千歌听后,面朝大树手持奚琴轻轻做了一个拉弓的动作,随着一声奚琴音响,大树上哗啦掉下一层假树皮,露出空心的树干,内里足足可容纳两人。
阙千歌银铃般笑道:“原来日本斥侯的木遁术就是躲在树干内啊,奴家还以为多高明呢!”
查探完地形回到军中,杨牧之将斥候之五行遁术细细说与哨探听,又让士卒将颜料研磨成细粉予哨探随身携带。若遇日本斥侯,则取颜料粉撒之,斥侯身上一旦沾染颜料粉,哨探即可按迹寻之,使斥候无处隐匿,自此之后,哨探无有被暗杀者。
景教细作在河东城中四处联络后,与河东司户韩旻等翻越河东城迎官兵入城,并杀叛贼近千人。崔乾祐得知后发城北兵以拒官兵。
郭子仪升帐坐定,遣伊斯教主率兵出击之。杨牧之道:“郭令公可再遣一名裨将至安邑县。那日在下与阙女侠外出查探地形,见安邑县距河东最近。吾料叛军若不敌,定败走安邑。彼时只需俟叛军半入,闭门击之,自可大获全胜。”伊斯和军中裨将领计去了。
当日官兵与叛军两阵相交,伊斯拍马舞十字镐而出。叛军中一名日本人打扮的将军手执忍刀拍马而出。
伊斯喝道:“我乃郭令公帐下牙将,景教教主伊斯,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那人道:“你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日本武士伊贺秀幸!今日便让你知道日本伊贺流的厉害!”
伊斯啐了口唾沫道:“呸!日本武士不助官兵竟去助那反贼为虐!”言甫毕伊贺秀幸便拍马挥刀来战伊斯,但见伊贺秀幸执刀前臂横击,出手如电,此乃一招“白猿折桂”,招式又快又准,活脱像一只白猿爬山上树,飞身折桂。伊斯不敢含糊,拍马侧身闪过伊贺秀幸的忍刀,顺手提起十字镐甩向伊贺秀幸的左耳,伊斯这招大开大合,亦有排山倒海之势。
伊贺秀幸也不示弱,拍马舞刀连续使出西域归马、野马盘蹄、 胡塞奔马三招来战伊斯,这三招皆为伊贺流绝杀之技,一招险似一招。
伊斯以景教的三位一体、 蒙圣慈光、 广度苦界三招招架,只见伊斯拍马挥镐身形似水,式式衔接无懈可击。饶是伊贺秀幸的招式再刚猛霸道也敌不过伊斯刚柔相固、随泄随收的镐法。三十合后,伊贺秀幸渐落下风,伊斯寻了个破绽,一镐将伊贺秀幸颠下马来,官兵乘势掩杀过去,斩首四千余级,俘虏五千余人。
崔乾祐望风而走,奔至安邑县,见安邑城门大开。崔乾祐不敢进,令部下徐徐进城。官兵从杨牧之计,趁叛军半入,关门以弓弩射之,全歼入门之叛军。崔乾祐未入,自白径岭亡去,官兵遂平河东。
却说尹子奇整顿军马复来攻睢阳。张巡召雷万春、南霁云、项尚贤、许远等众将士升帐议事。张巡道:“吾受国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诸君捐躯命,膏草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将士皆激励请奋。
张巡遂杀牛宰羊,大飨士卒,尽军出战。叛军见张巡只有数千兵马,大笑之。张巡于城楼上执旗为号,雷万春、 南霁云、项尚贤各率两千人直冲贼阵。但见雷万春执金锏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南霁云见叛军来围,弯弓搭箭射之,箭无虚发,贼将莫不应声而倒。
尹子奇忙令鸣金收兵,斜刺里项尚贤执陌刀领兵杀出,叛军中一名裨将正欲交锋,早被项尚贤用墨家五铦刀法一刀斩于马下。又一名叛军小将挺枪来迎,项尚贤大喝一声,突然以刀为剑,使出巨子剑法来刺叛将,小将措手不及,被项尚贤刺中腹部,翻身落马。
贼军大溃, 雷万春、南霁云、项尚贤共斩将三十余人,官兵杀叛军士卒三千余人,逐之数十里。次日,叛军又合军至城下。张巡亲自率雷万春、南霁云、项尚贤出军迎战,命许远留守睢阳城,昼夜战数十合,屡摧其锋,而叛军围攻不辍,两军僵持不下。
却说柳承渊与钱雨到得颜真卿军中,颜真卿召柳承渊与摩尼教康教主等商议:“如今史思明大军围困,官兵势单力薄,寡不敌众,该如何是好?”
欲知柳承渊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