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派士卒在太原城下大肆辱骂,杨牧之对阙千歌道:“公输门的弟子一路护送在下而来,路上某曾听闻阙女侠所带高手中有三名弟子极善挖地道,不如请此三名弟子来挫挫叛军的锐气。”
李光弼即请公输门三名弟子在城门处穿地道,待士卒于城下辱骂之时,曳其足而入地道,临城斩之,叛军大惧,皆视地而行。
史思明命部下以云梯、冲车、土山攻城。公输门弟子挖地道以迎之,叛贼的云梯、冲车等器械近城则陷入地中。
阙千歌又命其余公输门弟子率士卒制造抛石机,飞巨石迎敌。一发则毙二十余人,叛军死者甚众,乃退营于数十里外下寨。
两军又僵持数日,李光弼召杨牧之商议对策。杨牧之道:“凡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我军中有不少景教粟特人,可命其假扮为祆教教徒,诈降于史思明,彼必不为备。”
一名景教弟子假扮为祆教教徒趁夜往见史思明,是夜寒星满天,三更时分早到史思明大营,巡逻哨兵擒住,连夜报知史思明。史思明道:“莫非是奸细?”
哨兵道:“他自称是祆教教徒,有要事求见将军。”史思明便叫引将入来,问道:“汝既是李光弼军中小将,来此何干?”
景教弟子用粟特语说道:“我本祆教弟子,我等数百人被李光弼军俘虏后,不得已屈身事之。然而我等时刻不忘阿胡拉马兹达神的指示,每日默念 《阿维斯塔》经,永生永世忠于马兹达神。今将军兵临城下,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我等愿为内应,随将军击破城池,以彰显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光明之德!”
史思明见此人言辞恳切,又是粟特人,遂不见疑,也用粟特语与其约定归降之期,又连夜遣其归李光弼大营。
杨牧之命公输门弟子率士卒至叛军营四周掘地道,仅撑之以木。至约定归降之期,景教弟子果率数千人出。
史思明大喜道:“传我号令,出寨迎敌!见彼营中内应打开城门,我等率军进城,将太原城中将士、百姓杀个片甲不留!”
叛军策马出寨,怎料营中地陷,死者数千人。贼众惊乱,官兵鼓噪而出,俘虏或斩首以万计,史思明又大败,只好鸣金收兵。会安庆绪传旨命史思明归守范阳,只留蔡希德等围太原。
杨牧之对李光弼道:“打铁需趁热!史思明归范阳,此时若出击之,叛军必溃。”李光弼从其计,率死士出击蔡希德,大破之,斩首七万余级,希德遁去,太原之势稍定。
肃宗移驾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江淮运送之粮草补给、庸租等亦至汉中。长安人闻陛下车驾已至凤翔,从叛军中自拔而至凤翔者日夜不绝。
李泌入朝奏请肃宗纳杨牧之昔日所献之策,先取范阳,再克复两京。肃宗不纳,答曰:“今大军集结,粮草亦至,当乘兵锋捣其腹心。而更引兵东北数千里,先取范阳,不亦迂乎?”
李泌将杨牧之当日所言奏与肃宗道:“今以此众直取两京,必得之。然贼必再强,我必又困,非久安之策。”
肃宗不耐烦地问道:“何也?”
李泌俯首答曰:“今我军所恃者皆西北守塞及诸胡之兵,性耐寒而畏暑。关东地热,官军必困而思归,不可留也。不如先用之于寒乡,除叛军巢穴,则贼无所归,根本永绝矣!”
肃宗道:“地寒地热,此乃小节。朕切于晨昏之恋,不能待此诀矣!”于是不纳。
却说安庆绪命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攻睢阳,睢阳守将许远告急于张巡。张巡率领雷万春、项尚贤等三千人来助许远,与许远合兵只六千八百人。贾贲兵败后,盐帮第一高手南霁云知其结义长兄雷万春在睢阳,遂收得数十名散卒来投。
张巡亲迎南霁云等人入城。南霁云对雷万春道:“想当年我兄弟三人仿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曾立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如今安禄山在洛阳杀害三弟雷海青,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兄弟二人定要杀光叛贼,为三弟报仇,以慰三弟在天之灵。”
雷万春亦立誓:“不平叛贼,誓不罢休。”
尹子奇大军攻城,雷万春与南霁云禀告张巡欲带兵出城厮杀。只听项尚贤高声叫道:“要打架,怎能少得了我!”
张巡道:“南八将军乃盐帮第一高手,兼有百步穿杨之能。雷将军乃赤松山四十八寨寨主的得意弟子,博通群书,骁勇善战;项少侠是墨者行会门人,乃一代宗师墨家巨子的亲传弟子,武功高强、又极善守城。三位皆以一当十之人才,只不过敌众我寡,六千八百官兵如何能敌十三万大军?”
项尚贤朗声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墨子曰,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张巡捋着胡须思虑了半晌道:“项少侠言之有理,有功者重赏!”遂分兵三队,每对两千人,分别由雷万春、南霁云 、项尚贤率领,轮流出城厮杀。一队出城则另两队休整,如此一日与叛军战二十余合,凡一十六日,擒贼将六十余人,杀士卒二万余,官兵众气自倍,叛军遂夜遁。
由于太原之势稍定,杨牧之与阙千歌等人遂来拜见郭子仪。此时郭子仪虽已年过花甲,但仍背挺腰直,容貌秀杰,一张方圆的大脸上留着两撇舒展的胡子,浓眉大眼,身材魁伟,身着紫袍,脚穿乌皮履,神情端庄凝重,器宇不凡的气质中透露着几分忠诚与厚道。杨牧之不禁暗暗赞道:“郭将军果然好人物!”
郭子仪见杨牧之和阙千歌来拜见,笑呵呵地说:“二位年轻人不必多礼。郭某听闻杨兄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助我大唐官兵打了不少胜仗。阙女侠率公输门弟子制造机具、掘地道襄助官兵,打得叛军远遁。后生可畏啊!二位能在郭某军中效力,某喜不自胜。”
郭子仪又引景教教主伊斯与杨牧之和阙千歌相见。伊斯道:“柳大哥常在我面前提起杨兄,盛赞杨兄谋胜卧龙凤雏,今日有幸得见,真是大慰平生啊。”
杨牧之道:“在下与柳兄弟已多年未见,甚是挂念。柳兄弟宅心仁厚、文武双全,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在下听闻柳兄弟在河北助颜公平叛,亦打了不少胜战。”
阙千歌笑道:“奴家与柳承渊有过一面之缘。那年墨者行会一个名叫向上斜还是向下斜的年轻弟子与柳承渊比武争斗,正好被奴家看见。他两人武功倒不错,只不过与奴家分属公输门、儒家、墨家,各家主张各不相同。”
伊斯道:“我与摩尼教康教主、柳大哥三人义结金兰,虽比他年长,但都尊他为大哥。如今我奉柳大哥之命在此助郭令公,康教主奉柳大哥之命于河北助颜公。”
郭子仪笑呵呵地说道:“ 郭某见诸位年轻人的爱国之心,仿佛就像看到自己年轻之时的模样。杨兄弟,目前崔乾祐守河东,河东居两京之间,可扼贼要冲,若得河东则两京可图,不知杨兄弟可有法击破崔乾祐?”
杨牧之摸了摸下巴道:“要取河东,恐要全仰仗伊斯教主了。”
伊斯一脸茫然地道:“我武功低微,若两军交战,恐怕敌不过崔乾祐帐下的宇文通、独孤问俗等大将罢?”
杨牧之微笑道:“非也!非也!某听闻教主安插众多景教弟子于彼军中为细作。烦请教主传密令下去,请河东细作与官兵陷于城中者谋,俟官兵至,为内应。”
伊斯也笑道:“原来如此!我这就传密令下去。”郭子仪又连连称赞了杨牧之谋胜卧龙凤雏。
郭子仪欲引兵自洛交攻河东,分兵取冯翊,召杨牧之谋。杨牧之道:“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令公可先派人于河东、冯翊周遭查探地形。”
郭子仪从其计,派人至河东、冯翊周遭查探地形。可派出的人有去无回,不知所踪。郭子仪又召伊斯、阙千歌、杨牧之等共商此事。
伊斯道:“莫非是崔乾祐暗设伏兵,将我军派出的士卒尽数截杀?”
“不如再派几名公输门弟子和景教弟子一道出城查探查探。” 阙千歌这几日与杨牧之朝夕相处,汉语利索了不少。
此时树林中传来有人默念“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九字箴言,而后“尺八”之声响起,又一名公输门弟子应声倒地,七孔流血而亡。众不知何故,皆屏气凝神以备刺客。
欲知景教、公输门弟子为何会突然倒地,七孔流血而亡,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