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唇枪舌剑,赵巡抚初告捷(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76字 发布时间:2022-02-07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一集

 

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进士出身的理学之臣,平日最擅长的就是鬼扯和诡辩一道,如今却在嘴炮领域被一个举人给比了下去,实在是伤自尊了,若是王守仁先生泉下有知,都要质问他一句,“莫非你这《阳明心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盘逻辑盘不过,讲道理又理亏,上价值被打脸,喷人还差点被举报,赵贞吉要想在辩论上扳回一城,为今之计只剩下一条,那便是靠着打感情牌来做道德绑架。

 

只见赵贞吉稳了稳心神,缓缓起身踱了几步,语重心长地开始煽情,“你知道倭寇在我浙闽沿海一带杀了多少百姓,毁了多少城池!你知道我军将士没有军需,是在怎样艰难奋战!你的家人好好地待在淳安县,你想没想过被倭寇杀戮淫掠的百姓!我同意织造局把沈一石的家产转卖徽商为的什么?为的是立刻筹办军需剿倭御敌。似你这等站在岸上观船翻,以博直名,海知县,你不觉得自己大忠似伪吗?”所谓有理不在声高,赵贞吉心平气和的一番话,实则句句诛心,情绪调动的相当到位,尤其是将前线水深火热的百姓、艰苦奋战的将士与海老爷深处后方的家人相对比,这一手更是神来之笔,一番摇唇鼓舌,这“沽名钓誉、大忠似伪”的标签就给海老爷贴上了。

 

浙江百姓是真的苦,外有倭寇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内有贪官污吏刮地三尺、敲骨吸髓,还不容易盼到仗打完了,理学之臣还要再“苦一苦百姓”,这日子是没法过了;前线将士也苦,戚继光领着几千人跟几万倭寇对线,主帅胡宗宪动不动就要冲塔送人头,军需供应也是拆东墙补西墙,有这个月、没下个月的。这就好比开了一局《星际争霸》,一人单挑组了队的7家疯狂电脑,既不能守口还不能开分矿,除非是戚继光开了控制台,打了一句“Whosyourdaddy”,否则真不知道这仗到底是怎么赢的。

 

赵巡抚你摸着良心问问,百姓苦不苦你真的在乎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都只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挡不住啊。”,这话不是你亲口对胡宗宪说的!还说什么“你的家人好好地待在淳安县”之类的风凉话,人家海老爷的家人本应该好好待在海南,享受阳光、海浪和沙滩的,淳安刚发了大水这会儿又在闹瘟疫,要不是黑了心的谭大人犯坏,海老爷的家人能去淳安吗。

 

俗话说自己心里有佛,看谁都是佛,这自己心里要是有屎,自然看谁都是屎,赵贞吉自己就是大伪似忠,所以看谁都是大伪似忠。“站在岸上观船翻”这事儿赵巡抚自己就干过,前阵子才用“打鬼借钟馗”的阴招把杨金水给逼疯了;“以博直名”这种事赵巡抚也没少干,毕竟多少年都是又当又立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赵巡抚不仅贪名也贪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还都挺硬,老司机轻车熟路的不得了;讲道理,清流里面那些大佬,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是大忠似伪、大贪似清、大尾巴狼似小白兔的,个顶个都是扮猪吃老虎的行家里手,赵巡抚你对海老爷又何必太过苛责呢。赵贞吉一边对海老爷进行道德绑架,一边给自己强行洗地,最后还不忘用一副“过来人婊”的口吻对海老爷说教:大家本事同道中人,相煎又何必太急,海老爷就你那点伎俩,本巡抚一眼便看穿了,想借着给上司泼脏水的机会,让自己扬名立万、一夜爆红,门儿也没有,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赵贞吉这一波输出堪称犀利,入情入理而且入木三分,三言两语便把那个不懂规矩、举人出身的鸟知县,喷成了个不识大体、大伪似忠的伪君子。看着对面哑口无言的海老爷,赵贞吉心中也颇为满意,不由得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所以说凡事就怕认真,认真起来的理学之臣,输出能力也堪称爆表。海老爷站在原地低头思索了片刻,方才平静地答说,“中丞,既然有这般忧国忧民的心,那就一切都好说了。”铺垫完了这一句,海老爷随即变身为搜索引擎,检索了自洪武十一年至嘉靖三十七年间,海南岛遭受倭寇侵袭的详细数据,并且一字不差的念给赵贞吉听。海老爷这一大趟贯口背下来,听的赵贞吉是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赵巡抚本来以为两个人是在录《奇葩说》,搞一搞辩论、抬一抬杠、打一打嘴炮就完事了,这录到一半,节目怎么就变成《最强大脑》了,海老爷你怕不是串台了吧。


海老爷不徐不疾地背诵了一通倭寇入侵海南岛的贯口儿,听得赵贞吉满头黑线,一脸尴尬地赶紧背过身去,海老爷瞟了一眼赵巡抚的背影,郑重其事地继续说道,“赵中丞,倭寇在我的家乡杀戮淫掠远早于浙闽诸省!我更要说的是,大明正德十二年,倭寇入侵我海南之澄迈、临高,那年我四岁,家父就是死于倭寇之手!”赵巡抚刚刚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义正辞严地质问海老爷,“你的家人好好地待在淳安县,你想没想过被倭寇杀戮淫掠的百姓!”这才一转身就又被海老爷狠狠地打了脸。这就好比公共汽车上,一个老大爷指着坐在老幼病残孕专座上的小伙子,大声斥责他没有公益心、不懂得尊老爱幼,结果小伙子顺手就把自己的假腿拆下来怼在大爷脸上一样。只能说这二十年的老刑名,活儿干的实在是太糙了,一丁点背景调查都没做,就楞敢污蔑海老爷通倭,这特么的不是以卵击石吗。


赵贞吉走了几步,方才无可奈何地转过身,用一脸便秘的表情看着海老爷,这天儿算是给彻底聊死了。见赵巡抚脸色铁青、哑口无言,海老爷直接打起了悲情牌,趁势又补了一枪,“杀父之痛,锥心难忘!赵中丞刚才说我的家人好好的待在淳安,因而不知沿海百姓受倭患之苦,请大人收回此言。”这就有些尴尬了,赵贞吉要盘逻辑海老爷便陪他盘逻辑、要讲道理海老爷便与他讲道理、要上价值海老爷便给他上价值、要喷人海老爷就跟他对着喷、要煽情海老爷比他还能煽情,赵巡抚已经是手段尽出了,奈何还是被海老爷无情吊打,堂堂进士竟然被个举人喷的体无完肤,简直成了高分低能的典范,这实在是有辱斯文。

 

面色铁青的赵贞吉站在原地半晌无语,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海老爷。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让赵巡抚当着下属的面,把自己说出去的话再收回来,门也没有阿,这话要是收回来了,赵巡抚一会儿是不是还得给海老爷赔个不是?理学之臣再不要脸,那也是有官威的,既然辩论搞不过海老爷,那索性就不辩论了,还是直接上手段省事儿,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让海老爷也体会一把,什么叫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赵巡抚轻飘飘一转身,喷完人就闪,刚才的话题算是翻篇了,打了半天嘴炮也该干点不讲武德的事儿了,“既然海知县和倭寇还有杀父之仇,深知倭寇为患之甚,本院现在就派给你一件公务,七战下来,我军一举剿灭倭寇之势已经形成。当务之急就是立刻把下一批军需送往前方,这批军需就由你押运,五日内送到胡部堂军营!”

 

搞辩论搞不过海老爷,赵巡抚索性直接来了一招调虎离山,图的就是把海老爷支走,眼不见为净。因为“海知县和倭寇还有杀父之仇,深知倭寇为患之甚”,所以特地派海老爷给前线押运军粮,这逻辑也就理学之臣这脸皮才能说得出口。所谓知人善任,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让他去干合适的事儿,很明显赵巡抚认为海老爷最合适的地方,就是离杭州越远越好,王书办走了四天的路,却要求海老爷五天走完,赵巡抚只求个耳根子清净,能多拖一天也是好的。讲道理王书办才给胡总督快递了五十万两银子的军需,刚回来还没两天呢,如今这库里也没剩几个钱了,真不知道海老爷这批军需,除了寂寞还能给胡总督他送点啥。赵贞吉也是被海老爷逼的没辙了,只好先随便凑个三瓜俩枣的,赶紧把海老爷打发走,这就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苍蝇再小也是块肉,东西再少也算赵巡抚支援前线的一片心意。

 

赵贞吉边说边提笔帮海老爷填了一张出差申请单,这就叫上边动动嘴、下边跑断腿,海老爷自然不愿意被赵贞吉这般随意拿捏,反问了一句,“中丞大人,钦案不审了吗?”海老爷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赵巡抚只说过“这些都要查”,你哪只耳朵听见赵巡抚说“钦案不审了”,案子自然还是要审的,只不过不是现在审,无非是多等几天罢了,海老爷你稍安勿躁即可,又何必如此这般地猴急呢。既然海老爷不喜欢宅在驿站里,享受20两银子一天的接待标准,那便请海老爷辛苦一下出趟差,这也算是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