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量子认知系统中将物质的本质定义为能量,即一切物质都是由能量所组合聚集和构造而成。而量子力学体系的认识框架也认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由其系统决定。也就是说,能量是相对于物质的能量,物质的一切形式是相对于能量的形式。我们眼中的实际物质存在可能是能量的相对规律反应,也就是能量与能量聚合物会必然的互相反应。而我们就生活在能量的聚合世界之中,至于其它不与能量反应的存在,哪怕其亦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能量世界体系的其它宇宙存在体系并叠加在我们的能量宇宙体系中,我们的无法感应。
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需要能量不是依附于存在且能量是独立的一种虚无运动。这时驳论便产生了,我们当今科学界仍以能量是物质运动转换的量度这一宏观能量来定义能量这一可能的存在。
倘若能量是物质本源,那么能量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运动可能将不在是能量寄托于物质存在的体现。因为我们无法解释到底是存在运动而产生能量,还是能量做为一种虚存在而独立产生运动的体现,或是能量作用于存在而产生运动的现象。如果能量是运动本身,那么我们将要重新为运动找到一个新的定义,此时运动又会与存在沾上边。如果宇宙的一切都是相对运动的组合现象体现,那么我们现有运动概念的本身到底应该是什么?是一种现象、能量还是存在?如果不搞清楚这这些概念上的关系,我想可能我们永远无法探知物质起源的真理。
至爱因斯坦后,已无人有权威去定义宇宙物质的起源,爱因斯坦虽然留下了能量起源的认识,可现在科学家们并不愿也无权对此做出挑战,这个命题被科学界尘封至今。如果爱因斯坦尚在,我想今天我们可能会看到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一同讨论宇宙物质起源的有趣场景了。但新神已立,可立者已死,我们只能等待下一次自然科学认识系统的必然更新了。
那时,我想人类应该会认识到先构建虚假认识体系的对我们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我想那时,具有相应认识的思想家们将会重新规划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理论物理将会重发生机,这样我们的实际才能不会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