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三章 认识生命的信息感情
书名:认识之哲学 作者:夜恋幽 本章字数:4052字 发布时间:2022-02-05

对人类感情的研究本来应该属于心理学的领域。人所诞生之后所接收到的应该为人的认识体系在无形中形成了人的内在心理,而这内在心理的一定思维规律便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东西了。


因为我们现在的讲的是认识,而感情认识有是一种对我们自己本身心灵极其有益的存在,所以我们同时也要把认识伸入这一领域以扩充我们自己。


许多的心理大师和哲学大师对人类感情方面的认识已经颇有成就,《人性的弱点》《心理与生活》等都已经对人类接收信息所诞生的相对固定思维模式规律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其往往在乎与群体已经普遍存在的感情存在而不去探知其诞生的社会信息条件,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去谈感情的广大诞生因。


感情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物愿意付出的多少。这一点我想大家只要仔细一想,好像也的确是如此,这是最广义的感情表现。至于那些更复杂的感情也往往建立于此之上,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


那么为什么人会产生出为他人付出的感情呢?这一点在广大心理学家的著作中皆有解释,富兰克林效应和相似性效应都对感情的反应现象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不过其其实更像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认识论。


这些感情产生的效应其实还是建立在人的一种对外界社会信息认识的构建层面。不论是得到尊重而产生的感情,还是相似同源而产生的感情都是来源于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思考。我们接收到的社会信息有一定的统一性,我们可能会诞生类似的思考而产生共鸣。


回归最初感情的诞生,我们抛去了原始的去为繁衍而无私的哺育后代的生命基因本能,而产生了非本能感情之外的思考感情。人脑思维的日益发展和其对外界信息接收处理能力的生理上加强推动了我们思考能力的诞生,然后我们建立在这思考能力之上产生了我们相应脑域的复杂感情。


当我们开始思考第一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便产生了超脱简单基因思维本能的最初复杂大脑思维。生物思维开始产生一种最初的重要性认识,当然因为初步发展复杂性思维的生物没有完整的认识体系,所以他们往往只能由大脑潜意识的控制他们的做与行。哪怕在我们今天也不可避免这一体现,其实我们现在还有许多大脑认识领域发展不完善的现象,为人脑的感官欲 望所相对支配的行为。只是单纯的受外界信息的而储存起来,但其实我们并不能认识和使用这些外界信息,但这些外界信息已经在我们的人脑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定的本能行为认识准则。


父母最初的哺育在我们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先是被当成了一种行为准则,像是一种固定的信息教学一般。但我们诞生了一定的信息认识体系后,我们便会产生思考,当我们无法为这种行为找出个为什么且我们不知道生存与繁衍的必要性时,我们便会为其补构一个相应的回答。至于最初的回答是什么,我们便不得而知。但现在这种体现为什么的回答一定是一种血脉相承相处而诞生的“爱”,是父爱是母爱。


但这仍然是外界人类群体所产生的信息在我们人脑层面的反应,人类的几乎一切行为都逃不出这一准则。我们无法推测和找到许多行为诞生原因并不能否行为的人脑信息本质,只是我们主观观察能力并未达到对我们信息接收能力的完全解读罢了。


人们的感情来源有两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外界信息的影响,二是自我思考感受的影响。前者基础的构建了后者产生的人脑感情认识框架,然后人脑又在后者的广大思考中主观的产生了情感。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为什么产生愿意为他人付出的感情。这又与我们所谓世界观中的内容有了一致性,我们看世界包括我们所处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其诞生亦来源于外界信息的传入,我们的人脑被决定。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人的自我思考,人自我的思考在尤其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感情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看似理性的思维其实是感情诞生的最大助力之一。为什么的问题是感情的理性来源。而人类为什么的理由又被多种人类所定义的一种发展秩序所引导,这秩序它引导我们勇敢、乐观、善良等。


生命感情的诞生就是建立在这一秩序之上的发展之中,生命有了稳定的环境去感受其它的生命所思考和感受的感情。共鸣就在此产生了。当然在无序状态下人的感情亦明显而复杂,能通过物质世界的直白体现出来。我们称之为重要性,为什么而守护,因为重要。但这重要是一方长期的对另一方产生的有益行为而产生的,另一方会简单的思考为什么?当他们不能得出一个结论时往往回之以礼来告诉他们自己,这叫同盟之间的等价交换。


但很显然,我们人类现在的感情体现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简单的等价交换的感情了。尊重、爱戴等特殊的情感虽然亦有外界信息所宣扬的东西在里面,但本质上还是一种对某些英雄人物行为的认可。我们所思考的对行为的认可便是另一些感情所诞生的原因了,当然我还是要反复强调这些认可亦是外界信息在我们思维长期以来潜移默化构建的一种做为人的普遍的或特殊的世界观所产生的。


心理上的尊重是一个人对一个人行为或其他什么认可的基础标志,因为认可所以尊重。在封建社会之中,思想超然的孔子亦会向愚昧的鲁国国君跪拜行礼;苏格拉底也会承受群众愚昧的错误的审判;在任何货币运转的社会,没有人可以不认同金钱的魅力,因为这是他们在这一社会生存的基础前提;这不取决于我们独立的伟大的思维,而单单取决于我们一切在物质世界所应当尊重的有理由的一种秩序。众生的思考所汇聚而共同结缔的一种伟大生命规则。


我们的感情在这一规则范围内独立的发展着自身!但又不超脱于这一规则范围。而在这一秩序之下又诞生了两类感情体现不同的人群,他们相对而生。无私者与自私者!


我见过很多在两条路上行走的人,人们将前者设为褒义而将后者设为贬义往往是因为一种物质利益的体现,而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可与否认。当然,如果你能正确的思考,你便能找出真正值得从精神上尊重的人。因为人类的感情往往为物质世界的表象体现所迷惑,所以人的感情诞生亦会随着物质世界表象虚假性的浮沉而一同诞生与破灭。


无私者的感情往往在于其坚定的认识了世界的善,其能找到无数众生思想上的普遍善与恶。并理智的看待和包容恶,然后尊重的感受其众生的善。无私者则相反,只看到大多数的恶,不能思考其恶的原因也不愿承认其善的真实。蒙蔽自己,将自己沉 沦在自身欲 望和愚昧的堕落之海中。


两者感情的体现差距很大,但都在人类思维层面。不被行为所主宰的无私者能感受和包容几乎一切生命的思维和其行为,但其无法理解的恶行其不会包容。人类的常识构建了人之常理的恶行,凡事在此之内的罪孽都可以得到谅解。自私便是一种相对可以得到谅解的行为,我们无法对此做出较多的规定。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集合体,所以我们的感情对此也有相应的体现,但这一体现又以一种群体所要求的无私所共存同波的产生一种抽象的感情体现。


我们对他人美德的要求总是大于自己所能做出的,我们对他人在此方面的特殊感情体现便在于此。我们大多数愿意为那些我们认为高尚和善良的人,哪怕他们站在我们利益的对立面。这是人们对某些精神信息定义所产生的复杂思维结果,我们认同,所以我们诞生了这一复杂感情。因为我们往往认定我们所帮助的会有在我们困难时帮助我们的回报之心,但我们却又不是非要我们帮助之人的回报,而只是对其感情的一种回应。


我们对于自私之人又往往是刻薄的,尤其是在认识到其自私或恶之后。因为我们会在这一情况下感受不到自私或作恶之人的思想感情,其不会或不能表现出感情的外模现,所以我们便不能对其做出回应。人的自我认识也可以越过其外现感情模,而自我的为其幻想一种感情模,从而诞生一种独特的感情,这往往是不理性的主观感受结果。


颜值即正义的错误认识便是这一特殊感情的体现之一,由人类所规定的一种美而散发的想到其它的美。我们的感情往往亦如此,一见钟情的初印象会影响我们的感情判断和产生。但又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人便产生了感情。但我们会为其付出生命吗?不会!我们会在我们相应的理性之下对其产生一定的感情,但这感情的多少又为我们的理性程度决定。


我为什么要为其付出?一旦深思我们会发现其实只是我们一时思想的胡想罢了,感情会迅速的冷却。所以理性的人往往感情更加的淡泊,至少相对于普通人来讲是这样的。理性的人更讲究理由,而这理由又大多建立在物质世界之上。所以这使理性的人都看起来更加的没有感情一样,但他们总有要为之付出的东西,可能是自我也可能是其它人类所定下的他们所不愿意放弃的东西。


其实重要性往往在认识性之下,真正的认识会本质的看待一切存在,重要性便会化为普遍性而存在,我们的感情因此而广大而不是淡泊。


在现在我们很多人被日趋复杂的社会重要性所蒙蔽乃至控制,从而产生了许多扭曲的感情。可能许多扭曲感情有序的诞生发展过程是一种艺术的体现,但我们仍要否认其错误性。


为什么这个人或物对我重要?我该怎么做?这是我们每个人在理性感情之中的思考,我们不愿意任由人类社会去相对的扭曲我们的思维和感情,但我们同时也不愿意摆脱生命与生命社会的感情联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或不可缺的要接受众生思想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就好像自然界一般。我们是绝对物质的存在,我们的思维也是绝对的群体主观信息的存在。


每个人所把控的不只有外来的感情信息更有你自己所独立产生的二次感情信息,我们既然要在我们所处之境中做到我们最好的感情选择。不要妄图去超脱它,这社会所给予我们丰富的感情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我们一方面要学着去享受它,一方面要不吝惜去产生它。我们每一个思维生命都是感情的产生者,不受其影响而真诚的产生社会所需要的善的感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


但我们又不能让感情自由的流失,每一段感情都应该给予共鸣者,给予那些尚且空白的纯真者。至于怎么判断,那还是要我们理性的去认识和把控我们的感情。我们不需要完全的为那些抛弃感情的恶所负责,每一个选择都是我们自己所选择而做出的。我们无法将感情给予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将感情给予每一个走在善路上的人,互相的鼓励彼此。当然,某一天我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去教化去拉回那些迷茫的人的时候我们便要去帮助他们。


我们不能说我们只需要顾好自己便可以了,因为总会有风雨来吹灭火把,我们生命的柴木如此之长。剩余的火亦可予之彼此,在风雨中共向前行。这便是感情,把握在你手中的那一把生命信息之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认识之哲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