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六盘山,朔风凛冽。
特别是今天,空中灰蒙蒙的阴霾笼罩着,令若隐若现的群山凭添了满目的愁云惨雾。
南宫离早早地从羊皮睡袋中爬出来,原来他和负责值更的过山梁二人一宿未睡。夜里,黑黝黝的峰岭之上不时地有斑斓的弧光闪耀天空,南宫离心中高兴,窃以为天示祥瑞,此去必有惊喜;过山梁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但他并没有半点喜悦,反而是远处不时奔突逃窜的野兽让这个猎户心里发怵。
直到天快放亮,过山梁才敢放心地瞌睡一会儿。
南宫离给火堆加了些干柴,支起吊锅把快要冻成冰坨的两个水囊中的水一点一点倒在锅里煮沸,再把携带的干粮放在炭火上烤热,准备妥当后才逐个把徒弟们叫醒。
趁着众人用餐之机,南宫离翻开黄历查看当天的宜忌,只见白纸黑字上写着:
庚申猴年十一月初七。宜:破土,安葬,祭祀,开池,塞穴,会亲友。忌:入宅、安门、出行、作灶、上梁、开光。
南宫离早年跟慧隐大师学过易经八卦,知晓基本的素数易理。算得辰时祭天,巳时启程最为吉利,即人行、龙腾、蛇伏;适合午时到达,申时破土,戌时开启。于是赶紧也喝了点热水吃些干粮,然后插上祭香,带领徒弟们拜谒山神,祈祷平安。
一切礼毕,才把过山梁喊醒,让他吃过饭就返回去找南宫飞鸿一同等待这边的消息。
向上的路果然难行,南宫离和苑羡卿在前面小心地寻找攀爬途径,仔细到每个落脚点,标明哪一处可以踩踏攀岩,哪一点存在隐患;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万无一失。
活动的山石是最大的危险,一旦抓不牢或踩不稳就会命丧山崖。好几次都险些出现滑落的情况,好在这些人身手敏捷又能互相照应才化险为夷。
天气出奇的寒冷,风象刀子一样割着他们露在外面的每一寸肌肤,然而每个人却都紧张得直冒汗!就在眼看到达缓坡时,突然听到“啊”的一声,爬在前面的苑羡卿把脚下的一块石头踩掉了下去!紧跟在后面的南宫离闻声闪避,石头堪堪从他身旁跌落砸中了十四徒的胳膊,十四的一支胳膊的被砸断,他强忍巨痛也没撒手,否则将与石头一起坠下崖去。
离十四徒最近的老六见状急忙爬过去用一只手擎住十四的裆部,上面的人把绳子放下来,又一个师兄一点一点的试探着过来把绳子帮他拦腰系好,众人合力才把十四拽了上去。
在整个过程中铁钎绳索成了攀岩的救命工具,直到爬过鬼见愁,大家才注意到自己被石棱划破的手肘和磨露的棉裤皮袄。
此刻南宫离想起过山梁临走时告诉他的话:过了一线天,从此去不还;爬上鬼见愁,人间难再留。
都说蜀道难,他们横越四川盆地,没有所说的那么难,可就这几十丈高的鬼见愁,真的比蜀道还难,难于上青天。
还好,过了鬼见愁就是缓坡,这里类似一个地质错层产生的台地,平台两侧还是一级一级的崖壁,平台中间是通向两山夹一沟的山涧。按照“六盘山水水隔山”之谒,结合图上绘出的方位,宝藏应该就在离涧底不远的山坳之中。
给十四徒的胳膊打上夹板,涂上红伤药,留下老六在原地陪护十四,其它人再啃些干粮休息了一下,又艰难地向山谷摸索下去。
一路上不断地有各种动物如被惊吓般地奔突吼窜,空中鹰旋鸟惊。
看来这里一定是人迹罕至,完全适合藏匿宝藏的地理条件。
大家从未见过这种天象地况,不免心里有些紧张,人人子弹上膛,谁也不敢掉队落伍,以防发生不测。
一行人在乱石和荆棘中艰难的跋涉,偶尔有野兽冲过来,或被乱枪打死或被枪声吓跑,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向预定地点靠近。
未时过半,南宫离带领众弟子终于抵达预定位置。按坎北、震东、离南、兑西,辨明方位后分出四拨人去寻找目标之地。
时间不长,负责震离位的人鸣枪召唤;南宫离让另一个徒弟收拾东西,自己匆忙向枪声方向奔去。
果然,东南方向的震、巽、离位稍高一点的地方分别发现五处巨石,有的兀立,有的横亘,有的两石相倚,有的多石磊堆。南宫离仔细察勘后认定一处由九块石头堆起的地方必有玄机。这时去往其它方向的人也向这里聚集,大家汇拢在一起,各个摩拳擦掌,急不可待。
南宫离让大家控制住激动的心情,先休息一下养足体力,单等申时再破石动工。
山坳里风虽小了很多,却又突然下起雪来,大雪不一会的工夫就把周围的群山染成灰白。举目向天空望去,苍茫茫,昏沉沉,混沌一片,如同进入魔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