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联社会主义的灭亡已经过去40余年,我反复思考其灭亡的原因,也反复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得以留存和发展的原因。最终我得出了我想要的答案,并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有人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和灭亡是因为其党失去了国家的领导权,还有进一步看到人民选择的智者则认为其没有尊重人类对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过度重视国家军事力量的追求(苏联发展重工业的传统和这之下人民生活的贫瘠)。
但我却有了一个自以为是进一步的看法,人类本身具有生命对安逸性的追求,懒惰、贪婪、自私等人性劣根都因此而伸展,但这就是人们所普遍追求的所谓生活,满足身体和大脑的需要。人们最开始追求共 产主义也全因为此,这是人类最本质的信息思维特征,但在后来追求这一本质物质实际的途中理想和无私的信息产生并璀璨的覆盖了人们最开始的追求。资本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榨让底层人民看得到富人所拥有是物质生活信息,而自己则因此而对平等这一物质实际差而产生的外附伟大精神信息存在而产生了信仰。
而在这信仰完成其革命价值之后则快速的被生活和现实所冷却,人们发现自己原来追求的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物质享受。而一昧的为所谓的政权和意识形态所“发展”的苏联正是摆脱了这一人类实际追求的层面,希望人们自觉的奉行理想和信仰,但他们忘记了这理想和信仰正是因为人民的生活和幸福而诞生的,而不是为了本身的意义而意义。所以苏联共 产主义失败了,以至于他们放弃了自我。
而在今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人类的发展正在朝着那一方向前行,而我们只需满足人们对安逸生活的追求,给他们一个能没有顾虑的完美世界便可以了,至于权力、名誉等其他需要人与人一同遵守来产生的东西,我们将其摆弄于物质金钱之外,放置于为整个人类发展的努力和付出高台之上。因为我知道当生产力能满足人类相对的对安逸生活的追求时,那么人们便会有着对此不愿努力的平等的向往。未来的社会主义便是要建立在这一人们的心理需求之上,即除了少数拥有绝大多数资产的垄断级极富者外的人民所想要的新的理想型社会。
因为在今天某些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力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人均性溢出,人到底追求怎样的物质?这个是由人类差异性思维决定,而这差异性思维来自于确切的生产力。确切的生产力能让人知道什么是人能够生产的极致,然后便有了人对物质追求的极致。富人的乐趣便体现于此,但就快乐层面的追求而言,若抛开现在的钱权体系而言单论拥有和享受,物质所能带来的快乐又是有限的,其上限则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关系导致的物质追求差以及其所体现于整个社会层面的信息,穷人为此而现实,富人为此而感觉自己能操控穷人的现实,一种特殊的现实金钱权力体系出现了。
但这名为“现实”的权力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其压 迫下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这一对多数人民的压 迫,迎来不受现实左右的平等!这是共 产主义的初心,也是所有善于感受者和受到过这现实压 迫的人们有过的共同理想。
但我们达成这理想的世界又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人类主体是否会因此而沉沦于新的物欲横流的安逸世界之中呢?有多少人能走出自我的安逸而为这新世界而付出呢?人类的社会制度会达到一定的尽头,但对宇宙对宇宙规则的探索却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如何去引导人们做出他们应该的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理想是必须要建立在现实之上的。
所以我们要在思想的层面一同的产生符合制度符合时代的进化!让世界给那些真正愿意付出和努力的人机会,同时也不能让受到物质保障的人们如培养基中的细菌一般完全堕落,要给他们一些可以选择的事做而他们也自觉的选择自己想要的事业。
那时,我们要将我们整个的教育体系更加的完善化,减少每天的教育量,让受教者有更多的选择,增加教育的年限。加强主流的有益于人类整体的社会信息文化宣传,通过教育让人们有着自我的思想上的认识。然后再通过这认识和人类社会主流追求信息的引导,让人们能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至于能让人勇敢的做出选择并无畏的去执行的精神力量,我们只需从历史和前人的文明信息中去寻找和宣扬便可。毕竟个人的素质亦是构建人类社会整体和推助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应该有着对社会对自然对科学对历史等的广泛认识,然后他们才能通过社会所给予他们的条件去做出一番事业来。
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则一定要考虑到以上的多重因素,其最主要的便是对现实物质流转体系的构建和人们教育思想方面的构建。
前者我们可以因为今天生产力的充足而产生配额市场,而不是过去生产力低下情况下的分配制度。要给予每一个人社会总生产值三分之二的人均量,至于剩下三分之一则由政府调控进行专门的流转性奖励,来对专门的科技和进一步的生产力发展进行社会的资源再投入。而达成这一制度的物质最低要求是保障每个人所拥有的物质额度都应当能满足最低限度的物质和精神追求(多样的衣食住行和规则内的网络空间),至于额度之外的人类整体生产力无法平均满足的需求则需要人们自己积攒分配的额度和赚取社会的多余额度。通过政府特定制度调控之外的其他政府悬赏性生产工作来生产社会固定产值之外的物质配额。
世界政府首先要有自己固定的一整条生产线和强大的运输线,并由其来产生对社会上每个人的最低限度物质保障。但政府也需要每个成年身体健全的人进行最低限度的义务劳动,可以是极高效率的生产机器操控者也可以是政务服务者亦可以是其他工作。完美的工业体系以精准打印的形式组装一切生产机器,每个生产线路绝大多数都是全自动信息化管理。
政府通过对必须人力劳动的工作进行脑力和体力的双重判定并将其相对公平的进行义务劳动分配,至于过量或过少的特殊工作部分将会以多退少补的形式进行配额调整。至于某些长久的科研以及需要坐冷板凳的工作则会进行特殊选聘和学院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式科研和高配额奖励型选聘。
学院性研究是指由学校学生和老师进行自我学习性的研究和实验从而产生科研成果,至于某些特定的社会需求性技术,则由政府广招加之学院同研双重攻克。就科研工作上来讲应当是整个社会福利最高的,因为其具有长时效性和。尤其是实用的科学结构性组构研究和生产,比如精密的芯片研制和人造卫星的生产等,需要的科研人员数多,时延性长。
同时随着世界人口的必然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升,再加之未来科技探索的深入。人口的研究者转化率虽然会随生活安逸性的提升而降低,但未来我们需要扩展和继续探索的科学研究和生产面也会不断缩小。也就是会更多的诞生用已知来构建现实的构造家,而探索真理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会相对减少。固有规律和真理的原始积累时期今天已经结束,真理的世界已经所剩不多。
我们只需要更加精简且有着崇高信仰的人来继续推动着人类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而其他的则是共 产主义大同社会的维系者和享受者。
在这一未来的社会主义世界之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应当成为义务的或非义务的制度运转维系者。这维系体系中有许多的文化的物质生产的多样型工作,但绝大多数都应当是脑力工作,体力工作将会被机器所近乎完全的取代。而人们在长期的学院广泛性认识教育后,能选择自己想要社会需要的工作,能有能力也有时间去完善每一份工作。
这是对物质生产方面的工作体系构建,而文化工作方面的体系则更加的难以构建,因为其过于流俗化和群体化。尤其是在网络世界文化信息的构建和游戏以及电影等人民娱乐等多方面社会主义化,世界政府应当有相应的配额部门,进行配额调控,在一定的比例下进行选择性投入生产特殊的人民选择的电影剧本和游戏模式等,然后再经特定的人才选项给他们一个能尝试的机会,使用配额之内的资源进行文化生产,其产品由人民和政府一同进行合理性评价。因为这种需要多人一同协作同时追求高质量高社会信息的艺术文化产品不同于个体文化创作者,它们需要一种凝聚力来让人们选择做到这上面的更好,人们评价而产生的荣誉无疑于是一针良药。
至于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化信息产品在前时代的巨大积累中仍会有很多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得以在后时代中体现,所以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化产品都是免费的,而新时代的网络文化信息产品则全凭人们自主生产。根据人们的信息心理来客观估计,哪怕不是为了生活,单单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愿望和向往,仍会不断的产生许多的网络文化产品,哪怕他们不能获得具体的收益。人们的追求便是如此简单,当生活本身索然无味之后,寻找生活便是最有趣味的活动了。正如同现代的钓鱼一般,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为了饱腹而钓鱼而是为了追求一种闲情逸致的安逸生活体现而钓鱼。未来的零散型文化将会以这种形式而大量的产生,这是人们必然的对自己思维信息表达的追求,也是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赋予自己的意义,即人们不在为生活而被选择做某事,而是因为表达自己想要做的事来满足自己的生活追求。
人们因为自身的懒惰和勤劳而产生的物质配额划分是必然的,但这划分又要合理的与多劳多得相符。在市场的构建和人们工作的必然报酬情况下,配额可划分为基础性不可流转配额和市场性流转配额。前者是基础的衣食住行的保障型配额,不可在人与人之间流转,后者则充当货币的职能
配额市场的构建是未来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下的非基础物质流转和集量化信息产品流转的重要一环,因为所有技术都是共通的,所以往往不存在实体产品的竞争问题,所有产品类型都是自己领域的多样流水化的市场最高配置。当然由其精密程度和生产力水平仍要划分不同价位的市场流通级产品,但市场上的政府集群化生产产品的价格又不能出现同类产品差价极高的现象,要在一个人能通过努力而获得的接受范围之内。
同时对个人配额拥有范围的限定也是必要的,其能拥有的基础配额最高不为普通无劳者的100倍,基础配额由其家族贡献的积攒值决定,而积攒值又由其市场配额的赚取量决定。每个人拥有的市场配额亦不能超过正常义务工人发放市场配额的100倍,至于其信息产品和物质产品赚取的市场配额超出部分将会化为个人贡献值,一个家族五代内个人贡献值的积累可以提升家族性基础配额分配值。配额值由其市场贡献值决定,但不能高于基础家庭配额100倍,且小于其市场配额多余产值。
基础配额每月发放至个人账户,每日限用,市场配额每月账户减少百分之二十,市面最高流通奢侈品价格不超过普通人十倍的月基础配额。
在未来,最普遍的是基础性义务工人和网络信息创作者以及基础性义务服务者,其次便是政府义务官员和科研人员还有教育者。
在这一社会体系和其拥有的生产力之下,人们能够在仅通过极少量劳动的情况下便得以生活。同时保留市场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商品。同时未来的一切医疗体系都将免费供应给一切居民。
至于对破坏秩序的违法者,我们将对其实行流放政策,可以是信息虚拟世界的流放,在那里他们将感受饥饿、寒冷、孤独等秩序之外的困苦。如果人们不明白秩序的必然缺失性和发展性而因为秩序的某些缺点而整体的否定其,那么就让其享受无秩序的原始社会。
以上便是我对新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科技时代简单构思它的构建一定要把握住其主体——“人”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人意识的被物质性和其产生的自私性。
生命本来就是相对自私的东西,生命若想克服自己的自私是几乎完全不可能的。我们难以找到一个让自己完全为他人而活的理由,没有人会愿意为其他陌生的生命承受无端的苦难。除非他能够给自己一个与其他生命的联系而使自己不得不做出些什么,思考给不了人们这一答案,外界的信息可能会通过长期的影响人使认识到这一答案。
所以共 产主义是为满足绝大多数人私心的产物,但因为是群体所向所以亦是正义所向。当我们有足够的能满足人类自私和物欲享受的生产力时,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来最大程度的消灭社会关系矛盾,并用平等使其趋近于无。
一个社会制度不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而做出确切的改变,并且要能利用这些生产来满足人民和通过制度流转物质产物来缓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达到一种稳态,社会因此而和谐有序。当然我们还要这种社会制度能够在不断的反向推动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两者相互循环的前进。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全由社会制度来缓和,教育所宣扬的生命性和人性亦是其秩序的重要补充。其所表现的生命思维信息能更具感染力的包容和温暖一切和团结一切生命。这些都应当是未来那谓之今日理性的社会主义世界所具有的,而我们现在只需为之努力,直至那天的到来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