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杨牧之夜观星相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3143字 发布时间:2020-11-04

韩千业带着漕帮众弟子离去后,柳承渊对钱雨道:“黑衣人几次三番要害我,而且武功高强,不知是何来路?我当年被灵火烈焰掌打伤后,也是中掌之处灼烧难耐,几乎丧命。若不是被黑衣人打伤,我也不会和你失散。”

钱雨逗趣道:“奴家私心想着,炼此灵火烈焰掌之人想必越练肝火越旺,不消柳郎出手,只需到草药铺买一剂牛黄清热散来,设法让此人服下,就可让其破功了罢!”

柳承渊哈哈大笑道:“牛黄清热散?还竹叶石膏汤呢!此人武功极高,江湖中罕逢敌手!我的《仁心诀》第五重‘礼字诀’尚未炼成,目前也无十足的把握可胜此人。况且我在明,敌在暗,日后需多加小心。我追查黑衣人下落多年未果,不知此人隐匿何处,当下我俩也寻不着他,不如暂且不去理会。办大事要紧,如今叛军围困颜公,你我还是尽早襄助颜公方为正途。”于是二人继续往河北投颜真卿。

却说李泌与杨牧之、鲁伯德、阙千歌三人饮茶,李泌问杨牧之道:“湘西三邪向安禄山下蛊毒已数月,亦不知是否奏效。”

杨牧之微笑道:“某昨晚夜观星相,见有星犯昴。昴者,胡也。天道谪见,所应在人,安禄山将死矣。”

阙千歌用生硬的汉语好奇地问道:“何年何月死可知么?”

杨牧之徐徐道:“福应在德,祸应在刑。昴金忌火,行当火位,昴之昏中,乃其时也。既死其月,亦死其日。正月申寅,禄山死矣!”

安禄山爱妾段氏颇受宠幸,子凭母贵,安禄山欲立段氏之子安庆恩为太子。安庆绪惧,常对左右道:“段氏与庆恩素憎俺,若庆恩被立为太子,俺必被其所害。”

严庄和李猪儿被安禄山鞭笞无度,早已敢怒不敢言。恰逢安禄山被草鬼婆下了蛊毒,目不视物,身长痈疮。李猪儿翘着兰花指,向严庄埋怨道:“我本契丹勇士,十岁起便为范阳亲兵,安禄山竟将咱家......将咱家强行阉割,此后咱家也尽力服侍,他却视咱家为猪狗,随意打骂,着实可恨!”

严庄语气凌厉:“大燕皇帝陛下暴躁如此,若不及早行大事,它日一旦犯点小错,即刻身首异处。”李猪儿点头许诺。

严庄又对安庆绪道:“事有不得已者,时不可失。不早践大位,若被他人捷足先登,恐死无日矣!”

安庆绪听后背脊阵阵发冷,遂把心一横,低声道:“兄有所为,敢不敬从!”

是日夜晚,严庄与安庆绪持刀立安禄山帐外,李猪儿执刀直入帐中。安禄山目不能视物,李猪儿趁安禄山熟睡之际,以刀斫安禄山腹。安禄山伸手摸枕旁刀,不获,大呼:“家贼难防!”此时肠已流出数斗,遂死。

严庄与安庆绪急入帐,于床下掘一深数尺大坑,以毛毡裹其尸体埋之。宫中内侍与宫女皆被安庆绪、严庄收买,无人敢泄露半句。次日天明,严庄宣言于外道:“大燕皇帝陛下疾亟,立晋王庆绪为太子。”

两日后,安庆绪即皇帝位,尊安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

安庆绪性格昏庸懦弱,言辞无序。严庄恐众人不服,不令见人。安庆绪遂日日纵酒为乐,以兄事严庄,以严庄为御史大夫,事无大小,皆决于严庄,又厚加诸将官爵以收买人心。

安禄山的死讯传至灵武,年月日皆为杨牧之料中。阙千歌一脸崇拜地说:“杨兄真乃神人也!”

肃宗问李泌道:“广平王为元帅踰年,今欲令建宁王专征,又恐势分。立广平王为太子,何如?”

李泌道:“臣固尝言之,兵戎之事,须即区处。至于家事,当俟太上皇。否则,后代何以知陛下灵武即位之意邪?此必有人欲令臣与广平王有隙耳。臣请以语广平王,广平王亦必未敢当。”

李泌出,以告广平王李俶。广平王道:“此先生深知吾心,欲曲成其美也。”于是入宫奏道:“陛下犹未奉晨昏,儿臣何心敢当储副!愿俟太上皇还宫,儿臣之幸也。”

张良娣在后宫甚得宠,常在肃宗身边诋毁李泌。建宁王李倓闻之,告白李泌,欲谋除去张良娣,李泌不肯。

建宁王年轻气盛,看不惯宦官李辅国与张良娣相互勾结,干预朝政,排除异己。遂多次在肃宗面前诉说二人罪行。二人岂肯善罢干休,对肃宗道:“建宁王恨不得为元帅,欲谋害广平王。”

肃宗心想:“一来倓儿手握重兵,与李泌交情甚厚,常和李泌府中奇人异士称兄道弟。二来倓儿军功累累,倘若仿效当年的太宗皇帝发动兵变,如之奈何?”于是仅凭李辅国和张良娣进的几句谗言就将建宁王李倓赐死。

广平王李俶和李泌闻讯皆内惧。李俶对李泌道:“李辅国和张良娣谋害吾弟,本王必报此仇!不如及早谋划去之,否则你我性命岌岌可危。”

李泌道:“不可,王不见建宁之祸乎?”

李俶蹙眉道:“窃为先生忧之。”

李泌道:“杨牧之早有先见之明,泌已从之,曾与陛下有约,俟平京师,则去还山,可免于患。”

 “先生去,则俶愈危矣。”李俶显得忧心忡忡。

李泌道:“王但尽人子之孝。良娣妇人,王委屈顺之,亦何能为!”李俶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泌自广平王府回来后,对杨牧之道:“陛下以几句谗言便将建宁王赐死,建宁王战功赫赫、英毅才略,死得好冤啊!”

杨牧之道:“朝堂上风云诡谲、勾心斗角,此乃在下不愿入朝为官之缘由。某最不擅权谋之术,此事恐无法助先生。某只能尽力助先生平叛,俟平京师,先生可归隐名山,求仙问道。某曾为先生卜了一卦,乃天山遁卦,遁者退也。象辞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安禄山已死,但史思明仍不可小觑,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正在鏖战。”李泌突然起身,长揖为礼,道:“郭、李军中正缺一名如先生般的谋士,不知先生可愿前往朔方军中,助郭、李二将军一臂之力?”

杨牧之凝眸看了看远方,语气凛冽,浑不似素日相熟的那个温和的杨兄:“史思明残暴,每下一城,尽屠戮城中百姓,民皆苦之。杨某不才,愿赴朔方,助郭、李二将军平叛,以免生灵涂炭。”

阙千歌听闻杨牧之要赴朔方,对李泌道:“杨兄不会武功,此去朔方路途遥远,先生仅遣三五名军士护送,若途中遇到叛军,该如之何?不如让奴家率几名公输门弟子一同护送,如此方可确保杨兄安全。”

“两仪琴客”鲁伯德担心师妹安危,本不同意阙千歌长途跋涉护送杨牧之,但经不住师妹再三央求,自己又奉了师傅米掌门之命在灵武助李亨,分不开身,只好勉强答应让阙千歌带着几名公输门的高手护送杨牧之到郭、李军中。

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太行,高秀岩自大同,牛廷介自范阳,引兵共十万来犯太原。此时李光弼太原军不满万人,太原诸将皆惧,谏李光弼修筑城墙、深沟高垒以待之。李光弼拿不定主意,适逢杨牧之已抵太原,李光弼大喜,亲迎杨牧之等人于城外。

李光弼道:“那日先生离去,某若失膀臂,官兵与叛军战,节节失利,如今先生来助,某定要一雪前耻。史思明引十万大军分四路来犯,不知先生可有退敌之策?众将士劝某修筑城墙,某正踌躇无策。”

杨牧之摸了摸下巴,慢慢道:“太原城周四十里,贼垂至而兴劳役,是未见敌先自困也。莫不如于城外挖壕沟,再作土坯数十万。”李光弼从之,众将士皆不知土坯何用。

及至叛军攻城于外,杨牧之谏李光弼用土坯增垒于内,坏则补之。史思明围攻太原,外有壕沟阻拦,内有土坯围挡,数月不下,史思明对部下道:“太原城久攻不下,太行山庄周庄主资助我军攻城器具若干,今遣三千兵往取之,不得有误。”

三千胡兵依令而行。景教教主伊斯安插了不少耳目于史思明军中,早已将此事报与李光弼,杨牧之遂请李光弼遣别将埋伏于半道,截杀之,三千胡兵全军覆没。

史思明道:“李光弼军中必有高人指点,我等需小心行事。”乃选骁勇为游兵,戒之曰:“我带兵攻城北,汝等潜攻城南;我若攻城东,汝等则暗中往城西,趁隙攻城。”

杨牧之登城楼观看敌军旗号,从容对李光弼道:“胡人雕虫小技,岂能瞒得住在下。我军可增加巡逻守卫,再在四城门设瞭望塔,虽寇所不至,警逻不可少懈。”李光弼依计行事,叛军不得趁隙入内。

阙千歌欲助杨牧之,亦向李光弼献策:“我公输门乃鲁公(班)所创,公输门弟子皆有微末小技,愿尽绵薄之力。”

李光弼喜道:“鲁公乃百工圣祖,某亦听闻公输门弟子极善制造机具。若能襄助官兵,自是极好。公输门弟子苟有小技,皆可使之,某自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史思明派士卒至城下大肆辱骂,杨牧之望了望城下,又看了看公输门的弟子,计上心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