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土风吟罢感凄零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3370字 发布时间:2020-11-03

次日早朝, 李泌将杨牧之所献之策奏明肃宗。肃宗沉吟了半晌,暗自忖道:“太上皇诏书中有言,‘待克复上京后,朕将凝神静虑,偃息大庭,踪姑射之人,绍鼎湖之事。’如今若要继承大统,震慑诸王,恐怕要先克复两京。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朕若能克复两京,则可名正言顺将仁义之师。”于是不纳此计。

李泌退朝后将肃宗不纳之事告白杨牧之。杨牧之抬起双眸,眼神中似是有些失望,语气却依然月白风清:“一来据两京之叛军,乃敌军精锐,若与之战,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者也。二来若迫得叛军回撤,彼粮草充足,而我军长途跋涉运粮,此兵家大忌。三来叛军盘踞老巢,若久攻不下,今后大唐必为藩镇割据。如之奈何?”

是日夜晚,杨牧之惆怅不已,想到肃宗不采纳自己的计策,战事必会经年不息,想到山河破碎,李十二娘不知身在何处,于是抚琴而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未唱毕,只听奚琴声轻轻响起,先是一段引子“游子羁感”,接着是一段“家山咏叹”和“土风吟罢感凄零”,最后以“思乡情”收尾,奏毕又哀怨地唱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唱毕,一名着衿袖窄小的淡紫色胡服女子自假山后慢慢踱步而来。

杨牧之抬头一看,原来是公输门的阙千歌。只见她的面庞在月色映衬下显得愈发白皙,金发碧眼,鼻梁又高又挺。

杨牧之心想:“之前在大厅未仔细看,想不到公输门竟有如此绝色女子,更拉得一手好奚琴。”之前惆怅之情为之一扫,于是微笑道:“原来是公输门的阙女侠,某听闻贵派可用琴音伤人,想不到阙女侠不施内力拉奏奚琴,竟如此动人心弦。”

阙千歌咯咯一笑:“杨兄过奖了,奴家是被杨兄的琴声吸引而来的。想不到杨兄亦精通琴道,人人都说三国周郎精通音律,所谓曲有误,周郎顾。以奴家观之,杨兄既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又精通音律,比三国周郎高明多了。”

 “姑娘过奖了。某在西北曾听过奚人拉奏奚琴,却不似姑娘拉奏得如此动听。”杨牧之见夸,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公输门对奚琴做了些许改造,以马尾弓替代竹片弓,用羊肠弦替代蚕丝弦,因此愈发悦耳动听,并非奴家技艺高超。”阙千歌的嗓音极为迷人。

杨牧之又问道:“拉奏奚琴时,众人皆为坐姿,不知姑娘何以能站立拉奏?”

阙千歌指着琴桶底部道:“我公输门乃鲁班所创,制作一小小的腰托岂能难得住我?”

杨牧之仔细一看,原来奚琴底部装有一个纯钢打造的腰托,系于腰上,故而能直立演奏。

 “说到西北人拉奏奚琴,倒叫我想起一事。某在西北时,与于阗王尉迟胜有旧,尉迟胜乃鄂国公后人,其人对大唐忠心耿耿,且带兵有方,待某修书一封,差人送去,于阗王必带兵来助。”杨牧之话音未落,阙千歌便放下奚琴来为他磨墨。

尉迟胜收到书信后,果然亲自带兵来援。于阗百姓不忍国王离去,纷纷出城挽留。尉迟胜命其弟尉迟矅暂摄国事,并将亲生小女留在于阗,以表功成必回之决心,百姓才肯放行。

李泌召众英雄商议破敌之策,因说:“陛下不纳杨兄前日之策,不知众英雄尚有何破敌之计?”

伽晏师太手舞足蹈地道:“《孙子兵法》有载,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贫尼以为,应当将三军投之险地,便可置之死地而后生。”

湘西三邪中的赶尸人林正颖冷笑道:“师太纸上谈兵的功夫丝毫不比雄辩的功夫差啊,之前害得房琯险些全军覆没,如今还想再害众英雄么?”

“汝等湘西三邪尽是旁门左道之辈,莫非有能耐破敌么?”伽晏师太语速飞快地抢白。

“不----服-----来-----打!”落花洞主花万谷半晌才慢吞吞地吐出四个字。

草鬼婆不愿师弟在口舌上吃亏,在一旁一边把玩蟾蜍,一边用嘶哑的声音接话道:“笑话!师太用剑杀人,我草鬼婆用蛊毒杀人,都是杀人,试问有何区别?用剑杀人就是名门正派,用蛊毒杀人就是旁门左道了么?”

不等伽晏师太雄辩,草鬼婆立即转头对李泌和杨牧之道:“前日杨兄弟说安禄山军中只有胡人对其忠心耿耿,要我草鬼婆说啊,那是因为安禄山被祆教奉为光明之子,不如下蛊毒将安禄山毒死,彼军自乱。”

伽晏师太跳将过来争辩:“只杀安禄山一人毫无用处,安禄山虽死,尚有其子安庆绪在,胡人中史思明等人莫非就不能率胡人叛乱么?”

李泌道:“其实刺杀安禄山也不失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只不过安禄山身边守卫森严,若要刺杀或下蛊毒,恐不易为之啊。”

赶尸人林正颖道:“此事也不难,安禄山在洛阳喜看犀、象舞。林某不才,除了会赶尸外,亦颇会驱犀、象,我兄妹三人可扮作舞犀、象艺人,师妹趁机下蛊,必使安禄山活不过明年开春。”

湘西三邪依计行事,扮作艺人赴洛阳为安禄山舞犀、象,草鬼婆伺机将蟾蜍放出向安禄山下了“肿蛊”,舞毕,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洛阳。

安禄山中了蛊毒后,双目渐昏,来年正月(公元757年),已双目失明,蛊毒发作后全身长了毒疮,于是性格愈发暴躁,左右内侍,稍不如意便被鞭笞,重则杀之。

安禄山自双目失明后,深居宫中,军中大将经月不得见其面,大小事务皆由严庄转告。严庄虽颇受重用,也未免被安禄山鞭笞,近侍宦官李猪儿被鞭打尤多。

却说太行山庄周庄主煽动吐蕃、南诏趁乱滋扰边境,欲坐收渔人之利。南诏点苍派掌门、清平官段俭魏趁乱带兵攻陷越嶲,据清溪关。吐蕃国止贡聂赤的弟子达瓦带兵攻陷石堡城、百谷城等地。

柳承渊离开太行山庄后,与钱雨一路往河北欲援颜真卿。行至半路,柳承渊和钱雨二人被漕帮弟子团团围住,漕帮帮主韩千业喝道:“柳承渊!我漕帮与你往日无仇,近日无怨,你为何杀我漕帮弟子?”

 “韩帮主,此中怕是有何误会吧?在下从未杀过人,即便是在战场上对付叛军,也只是用曲伸棍将叛将击倒了事,从未下过杀手,韩帮主此言何意啊?”柳承渊一脸疑惑。

漕帮一名弟子向前一步道:“魔教孽子,还想抵赖,是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那日我和师兄路过太行山下,你不由分说便和我俩交手,说要报当年漕帮冤枉你偷盗《扶桑剑谱》之仇,我二人不是你的对手,师兄被你一掌打死,要不是我跑得快,恐怕也已命丧你手!”

柳承渊听完,更是惊疑不已:“韩帮主,在下敬佩您是条汉子。想当年韩帮主的先祖上柱国韩大将军十三岁便能手擒猛虎,是何等的英雄,家传的韩家刀法亦甚是精湛,在下与贵帮无怨无仇,怎会出手杀人,此事恐怕有人栽赃于我吧。”

那名漕帮弟子道:“我亲眼所见,谁栽赃你了?莫要信口雌黄。”

钱雨道:“这世间会易容术的人多了去了,若想栽赃,还不容易么?”

漕帮弟子不由分说,抢步挥刀便来砍柳承渊,柳承渊左掌一起,只用一二成力轻轻拍出一掌“君子无争”,漕帮弟子便持刀不稳,踉跄着退了两步后,摔在地上。

韩千业抽出宝刀,以韩家刀法来战柳承渊。此时韩千业已四十七岁,韩家刀法已练得纯熟,只见他缠、滑、绞、擦、抽、截、展、抹、钩、剁、砍、劈,使出浑身解数来斗柳承渊,刀法雄浑有力。

柳承渊却只是轻盈闪躲,间或松松散散地击出几掌,看似稀松平常,实则每一掌都发而皆中节,暗合中庸之道,任他韩千业刀法再凌厉,也伤不到柳承渊分毫,韩帮主反而渐落下风。柳承渊却始终不用屈伸棍,只赤手空拳招架韩帮主的宝刀。

这时只见韩千业挥刀来砍,柳承渊避开攻势,使出一招《仁心诀》中的“以和为贵”正打在韩千业手臂上,韩帮主感觉一股温润之气经手臂周游四肢百骇,显然是柳承渊将韩千业的凌厉攻势化解,以温润儒家内力中和后又还给了他。

韩帮主自知自己功夫远远不及,如若这掌柳承渊稍一使力,自己手臂经脉非震断不可,心知柳承渊有意要打和,所以才使出这招儒家的“以和为贵”。于是收刀拱手道:“这笔账暂且记下,若真有人易容乔装成柳大侠,韩某自当赔礼道歉,但来日若查明确实是柳大侠杀害帮中弟子,我韩某人定要来向柳大侠讨个公道。”

钱雨在一旁暗笑,心想:“韩帮主这见风使舵的功夫绝了,适才还直呼柳郎姓名,这会子却一口一个柳大侠,转换得如此自然,也不害臊!”

柳承渊道:“多谢韩帮主谅解!”

钱雨问韩帮主道:“奴家有个疑问,不知贵帮弟子所受之致命伤是何模样?奴家私心想着不同武功造成的伤势各异,柳郎所习乃《仁心诀》和《阴符真经》,那人虽能易容成柳郎模样,武功却万万学不来的。”

漕帮弟子道:“我师兄中掌之处,犹如烈火灼烧般惨烈不堪。”

柳承渊惊道:“莫不是中了崔家灵火烈焰掌?那年在下于太行山被黑衣人用灵火烈焰掌打伤,若不是得神医相救,恐怕早已丧命,在下追查黑衣人下落多年未果,想不到近日又冒充在下打死贵帮弟子,不知此人于我有何深仇大恨!竟三番五次要害在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