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无花无酒锄作田(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169字 发布时间:2022-01-28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一集

 

职场上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当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比如被莫名其妙被开除、年底考核不合格、年初承诺的业绩激励无法兑现、常年被雪藏升职加薪遥遥无期一类的,有些人总喜欢找领导一问究竟、对质一番,美其名曰“死也要死的明白”。究竟是死也要死的明白,还是死的不明不白其实都不重要,领导想要你“死”这才重要,遇到这一类的领导,犯不上跟他们死磕,实名举报什么的更是大可不必。职场上的领导从来都是好人不多、坏人不少,打工人又不是蝙蝠侠,没必要走到哪里都替单位惩恶扬善,良禽择木而栖,经济学上管这叫“劣币驱逐良币”,若认定自己是个“良币”, 就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无非是多跳几次槽而已,咬定青山不放松,总有出头的日子;若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劣币”,那就该“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抓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该怂的时候要怂、该跪舔的时候要跪舔、该躺平的时候要躺平,夹着尾巴低头做人,慢慢熬死领导,以待天下有变;若实在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劣币还是良币,讲道理大概率自己估计就时个劣币了。

 

赵贞吉话音刚落,一肚子委屈的鸡书办二话不说,赌气掉头转身就走,此处无声胜有声,鸡书办这一手的嘲讽效果极佳。鸡书办虽然只是跑龙套的命,但却有一颗当配角的心,恃才傲物、自负甚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自知之明,认不清自己的劣币本质,误把自己当作了良币。擅自质疑领导的决定,而且当着别人的面口无遮拦地说出来,此其一也;不满领导对自己的处理,与领导当面对质为自己讨说法,此其二也;在没有离职前,毫不掩饰自己对领导的不满与不屑,横生枝节白白招惹一顿打击报复,此其三也,有此三点足以证明鸡书办完全就是个劣币无疑,被赵巡抚炒了也不冤。在领导面前耍威风也要注意个择时的问题,鸡书办你人还没离职呢,就敢在理学之臣面前摆脸色,看样子这病怕是不轻阿,建议一会出了巡抚衙门直接就去敬一堂,找几个大夫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疯了。

 

凡媚上者必欺下,这是职场的铁律,这里也给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提个醒,到了单位尽量不要给那些无底线、无节操跪舔领导的人当下属,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为了能进内阁,理学之臣在媚上这方面是别具匠心、独树一帜的,当然欺下这方面也从不手软,只不过是理学之臣运气不好,不小心踢到了海老爷这块铁板而已,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一个小小的书办竟然也敢给巡抚大人摆脸色,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以后海知县、王知县怕不是要骑在赵巡抚头上拉屎了,别说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理学之臣了,就是楼主自己碰到鸡书办这路货,也得搞一出辣手摧花,给周围人提个醒。赵贞吉用眼睛狠狠剐了一眼鸡书办的背影,呵斥了一声,“站住”,随后吩咐道,“再通告下去,凡是对上官不敬者,杖一十,罚掉当月禄米。带他下去杖一十,这个月的禄米也不再发给他了。”鸡书办还想再说话被猴书办生生给拦住了,赵贞吉紧跟着又说了句,“衙门里的事,敢说出一个字,立刻拿下。”

 

这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鸡书办因为一句话工作就没了,因为赌一口气一个月的劳动补偿没了不说,还要被拉出去打屁股,要是再不长点记性,怕是要去把牢底坐穿了。实话实说,赵贞吉这一手杀鸡儆猴震慑效果那是相当的明显,画龙点睛就在最后一句话上,“衙门里的事,敢说出一个字,立刻拿下”,这句话可不是说给鸡书办听的,套用狼人杀的话来说,以后再有敢帮着狼表水、号票的,赵巡抚就直接请他吃毒。经过理学之臣这一番整顿,从此巡抚衙门的规矩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凡是”,凡是赵巡抚做出的决策,大家都要坚决拥护;凡是赵巡抚的指示,大家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如今的浙江大潮奔涌,理学之臣才是真正的砥柱中流。家务事料理完毕,赵贞吉穿着一身休闲服,迈着方步缓缓走出书房,来到后堂冲着身后捧着官服的人随口说了一句,“不换官服了,打盆热水来”,话音未落身穿官服的海老爷和王用汲二人也联袂而至,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大明这部剧里有不少资深的“双簧”表演艺术家,其中最登峰造极的就是道长,一开始演双簧,道长好歹还念几句台词,比如第一集御前会议上讨论改稻为桑的时候,演到后来道长连台词都懒得说了,直接就改敲磬了,反正是实质重于形式,道长的具体表达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底下这群人能听懂就行。赵贞吉早就和朱七商量好了,要在巡抚衙门给海瑞和王用汲演一出双簧,这一身休闲服其实就是赵巡抚的戏服,故意选了这个造型穿给海老爷他们看的。为什么要演这出双簧,赵贞吉也是迫于无奈,掰指头算算时间,海老爷在杭州驿站都待了七八天了,一天二十两的接待标准,就这么好吃好喝地伺候着,除了头天晚上提审了一次郑泌昌、何茂才,其余时间连半毛钱正事也没有。

 

沈一石茶叶案赵贞吉是主审,海瑞、王用汲是陪审,锦衣卫朱七等人会同办案,赵贞吉到任都不止十天了,杨金水也疯了七八天了,圣旨就这么一直在大堂上供着,案情方面也没有丝毫的进展,北京那边也没有任何新的指示,赵巡抚表面上神态如常,内心却是慌得一匹。消极怠工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至少得拿出个摆得上台面的理由,道长和朱七那边还好说,老恩师估计多少也能体谅自己的难处,主要是清流鹰派还有裕王那边,赵贞吉必须要给个说法。消极怠工的事,赵贞吉自己不主动说,保不准海老爷和王用汲就会帮他说,天知道这两个鸟知县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来,如果有什么负面恶评传到裕王的耳朵里,那就得不偿失了。清流之间的派系斗争由来已久,赵巡抚手下这两个鸟知县也没一个安分守己的货,为了堵住海老爷和王用汲的嘴,同时给高拱、张居正他们一个交代,赵贞吉只能让朱七同自己演这出双簧,争取名正言顺地再拖它个三五天。

 

海老爷和王用汲一大早兴冲冲地赶到巡抚衙门,心想放了这么久的风,今天可算是能开始干点正事了,两个人一路风风火火地走进后堂,正好撞见了一身休闲服的赵贞吉,赶紧抱拳拱手、行礼如仪。赵贞吉神色如常地开始寒暄,“看了一夜的案卷,也来不及换官服,大家就不要拘礼了,足下就是海知县?”海老爷答到,“回中丞,是”,赵贞吉极其敷衍地说了句,“幸会,二位请座”。赵巡抚端的是个实在人,说了“大家就不要拘礼了”,自己果然是一点儿都不拘礼,看也不看二人便自顾自地走到脸盆边,开始慢悠悠地洗起手来。看着赵贞吉这幅怡然自得、漫不经心地模样,再想一想自己这几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日子,海老爷双目如电,心中早已拉满了仇恨,赵贞吉你大清早在这里惺惺作态、故意装哔是演给谁看的。相过亲的朋友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极其重要,很多时候两个人能不能交往,互相看个两三眼就知道了,就如同海老爷与赵巡抚这般,看一眼就可以确定,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一准儿得死掐。

 

该怎么形容赵巡抚这幅做派呢,打一个比方也不一定恰当,比如有一个男导演邀请一位女演员去自己酒店房间,说是要帮她讲讲戏,结果女演员进了房间发现,导演就穿了个浴袍,大喇喇地坐在床上,嘴里叼着个雪茄,手上也没拿个剧本,这个时候什么也不用说,女演员就应该知道,今天这个戏怕是讲不成了。海老爷和王用汲这边也一样,虽然说是来巡抚衙门谈工作的,但看看赵巡抚这幅做派就应该知道,今天这工作的事怕又是谈不成了。赵贞吉专心致志地洗着手,漫不经心地说了句,“因杨公公这几天一直没露面,北镇抚司上差也没到吧?我们先在这里边谈边等。”杨公公这几天没露面是因为忙着在家里表演行为艺术;北镇抚司上差其实早就到了,只不过故意躲着不露头罢了;反正都等了这七八天了,大家再等个三五天似乎也无所谓。此时镜头给了赵巡抚左手中指上硕大的红宝石戒指一个特写,赵贞吉当初对何茂才说的一番话还言犹在耳,“好!既然你问了我,我可以告诉你,我赵贞吉在哪里为官也从来不贪!”,理学之臣平时贪不贪的先暂且不提,反正他这嘴里肯定是没几句实话。赵巡抚慢悠悠地洗完手,又开始仔细地擦脸,海老爷和王用汲对望了一眼,皆是默然无语,暗自叹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