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信元年正月,因为处在国丧期,故而一切从简。
二月初,马承华和中书省接到易物司和南洋的奏报,蒲端国派使臣安吉拉朵尔等共百十人来晋国,要求商谈贸易和界务等事宜,其使臣三月初就会来到。
这还是蒲端国第一次派人来晋国商谈界务的事情,商贸的事情也来过,但这次明显是为了界务而来的。
马承华和中书省、枢密院等商议了好几天,拟定了各种应变方案,同时命令南洋永晋府以南的驻军随时做好战备,以防蒲端国挑衅。
晋国方面的底线是很明确的,现有疆界不可动摇,反而应该向南前进。贸易方面可以商量,但是也不能任由其无端索取。
三月十日,安吉拉朵儿等蒲端国使臣来到了海山洲拜见了马承华。
礼节上,双方都比较宽松,但是随后则充满了交锋。
安吉拉朵儿:“本使奉国王之命向晋国提出如下要求,请晋公过目。”
随即,奏闻由宫廷人员递给了马承华。
马承华拿起来大略看了一下,非常的无礼和傲慢,主要有:
晋国撤销洛那卡都护府;
晋国不能代表南洋诸国朝贡武国;
晋国要将从南洋获得的特产物资转卖的利润让一半给蒲端国;
晋国允许蒲端国在麻逸国故地和马斯巴岛进行贸易;
晋国将卡端岛、塔布岛、锡布岛归还蒲端国。
马承华看后,大怒,说:“洛那卡都护府是我晋国内部事务,蒲端国与之并不接壤,你们无权干涉。让渡利润,凭什么?代表南洋诸国朝贡武国天朝是天朝赐予我们的权力。卡端岛、塔布岛、锡布岛原本是无主之地,我晋国先有,先入为主,与尔等何干。贸易可以,按旧约进行,但是麻逸国故地和马斯巴岛不得进行贸易。”
当然,马承华也没有把话说绝,除了界务和朝贡方面没得商量外,贸易可以与之商量,由中书省、易物司、礼部与之商议。
从三月初到三月底,双方谈判持续了一个多月,唇枪舌剑。晋国方面主要是崔华南和田宜兴与之交锋。
晋国在谈判上采用先发制人的办法,刚开始就要求蒲端国从斑集岛、萨描岛撤军,停止对晋国昌南州的袭扰,同时开放斑集岛通商,并且要求蒲端国内的汉人必须送回晋国,蒲端国要允许晋国臣民在蒲端国内经商贸易等。
当然这只是一种谈判策略,要价高,自然讨价还价的起点就高,就方便讨价还价了。
安吉拉朵儿是熟悉汉文的,而且其使团内有部分从麻逸国故地逃过去的一些汉人和熟悉汉人风俗的麻逸人。正因为如此,谈了一个多月,没有任何的进展。再谈下去也没有必要了。
也就在谈判的时候,马承华和杜德曜、林嘉福等决定要做好打一仗的准备。并调派宁阳军左镇一个完整的步兵营、弓弩营、骑兵队和右镇火器营、攻守大营及殿前军、侍卫亲军各一部共六千人组成海山洲南洋行营,由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崔华南、宁安府水军副都统制刘永霖率领搭载战船南下集结于马杜岛一带。
四月初,蒲端国要返回了,临行时要求参观晋国的军队、战船和生产兵器的作坊等,也全部被拒绝了。
四月十日,蒲端国安吉拉朵儿等从怀远府出发返回。晋国要求必须走海路,不能经过晋国在南洋的属地。
蒲端国使臣离开海山洲后,马承华召集中书省、枢密院商议。
杜德曜:“臣认为必须对蒲端国进行一次预防性打击,理由不愁找。”
潘厮铎:“臣赞同杜相之见,对蒲端国必须打,否则长久必为后患。”
林嘉福:“臣对打击蒲端国没意见,但是最好还是后发制人。”
马承华:“打是必须要打的,几年的改革下来,南洋储备足以应付,而且也得练一练改制后的军队战斗力。如果打,怎么打?”
刘天韵:“蒲端国土地与我晋国土地隔海相望,臣建议两路打击。以天雄府和昌南州为主。天雄府以水军为主,在海上凭借我海上优势对其水师主力进行一次打击,并大造声势让其以为我要占领斑集岛。而重点在于萨描岛。以水师搭载步骑兵主力对萨描岛进行打击。拿下萨描岛不大可能,但是必须对萨描岛北部和西部进行彻底破坏。”
马承华:“这个办法可行,具体仍由前线将领指挥。”
此后的几天,中书省、枢密院又就具体事宜和粮草转运等进行了商议。
十八日,马承华下令以崔华南为南洋招讨使,刘永霖、陈忠继、李明诚为副使,督率南洋行营及镇海州、天雄府、昌南州及永晋府兵马对蒲端国进行讨伐。
以刘永霖、李明诚为西路,率水师万人出天雄府;
以崔安睿、陈忠继为东路,率水陆兵马出昌南州;
以永晋府知府于允晨、洛那卡都护府参军李寿成为后援,驻守马杜岛,随时增援各方。
也就在这几天,卸任的右相唐定飞知道了要对蒲端国用兵,让家人写信给在昌南州的唐海超,要他奋勇杀敌戴罪立功。并捐出自己和袁家还有的五万亩田产中的三万亩,以供军需。
五月初,崔华南、刘永霖等抵达了马杜岛,半个月后接到了朝廷的命令,然后分兵而行。
在马杜岛,镇海州知州贺元英也与崔华南等人商议了作战计划。刘永霖提出以镇海州派出精锐从镇海州雄武县南下,登陆卡曼港,这是蒲端国在萨描岛的重镇。
六月初,刘永霖及水师部分精锐并调永晋府水军主力抵达了天雄府集结完毕。同时,崔华南也调集其余水陆军主力抵达昌南州集结。约定于六月二十日一起向各自的目标进攻。
刘永霖是深通水战的,李明诚不擅水战,但沉稳有余,足以保障后方,可以说在西路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崔华南是崔安邦长子,他对兵务知之不多。临行前,马承华、杜德曜和崔安邦、崔安睿等人都告诉他遇到战事多听陈忠继的,只要陈忠继能立功,崔华南就有功,反之亦然。而马承华为何还要用他,一方面是对崔家的关照,对崔家在自己即位中功劳的回报,另外就是看重了崔华南为人能照顾方面和虚怀纳谏的品质。
按照马承华等人的命令,昌南州崔华南、陈忠继这一路是主力,是要完成登陆作战的。崔华南来到昌南州后,在视察昌南州防务的同时,知州陈忠继就已经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
陈忠继:“争取在海面上歼敌水师,然后登陆。如果敌军不进行海上作战,则立即登陆,采取速战速决的办法。重点是摧毁其正北部的城镇卡曼,此地虽然人口只有五六万人,但是物产丰饶,据报还有蒲端国王的一处行宫,里面必然积储不少。如果还有可能,就拿下其西南另一个重镇,名曰洛甘港。这是良港,也是要地,但距离较远。”
崔华南:“卡曼港确实是重镇,刘永霖也说过。争取两个都解决,但主要是拿下卡曼。你现在手里有多少兵力和船只可用。”
陈忠继:“属下手里全部能动用的可战的汉蕃兵力三万人,大小船只百余艘。计划分两路前进,一路从西路登陆,然后向东推进。但最好还是再有一路从镇海州最东部直接海路南下,一登陆就能抵达卡曼。这样两路夹击,胜算就会更大。”
崔华南:“不错,这个你放心。我在镇海州马杜岛的时候,已经命令贺元英派兵准备实施了。”
陈忠继:“那如此,把握就更大了。”
崔华南:“你这三万人是哪儿来的,昌南州总共也没多少人啊。”
陈忠继:“不瞒大帅,这三万人中有一万人是前右相唐定飞之子唐海超的家丁,几年前他们被发配流放来的。”
崔华南:“不错,是有这么一回事,平时他们表现如何啊。”
陈忠继:“这些人素质是不错的,可以新来的。唐海超来此后,也一心想立军功赎罪,很卖力。”
陈忠继:“那就好。”
次日,崔华南专门视察了唐海超部,上下都憋着一肚子气,训练很辛苦,精神头很好。
崔华南看后,对周围亲信说:“此战必克。”
周围随从说:“还未开打,大帅何以见得啊。”
崔华南:“士气可用,人人有不服输之心,精神的力量很可怕。”
六月十三日,崔华南在昌南州做最后部署,由陈忠继来做具体部署安排。
陈忠继讲完后,崔华南说:“陈大人,此战就由你来全权指挥,我不干涉你,我给你想尽一切提供保障,你放开的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什么事我给你兜着。”
陈忠继:“大帅,这怎么可以。”
崔华南:“各位,你们知道,我是文官出身,如果前去,必然要把宝贵的兵力抽出来保护自身,也让你们分心。我就不拖累你们,你们放心的去打吧,我等着你们凯旋。打赢了,我给你们向晋公请赏,失败了,我兜着。另外你们看。”
崔华南指着面前的几个大箱子说:“弟兄们,这是我个人给大家的。你们先拿着,不多。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卖命,谁都有老有小,尤其在这蛮荒之地,不要嫌少啊。”
陈忠继:“这怎么敢呢。”
崔华南:“都收着。”
原来崔华南在此次出征时路过永晋府,从崔家在永晋府的产业中拿出了价值二十万贯的财物,眼前的这几箱子是其中一半。
六月十五日,刘永霖率水师从天雄府出发,准备渡海进攻斑集岛。
而蒲端国方面,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蒲端国王佩克尔派水师将领拉林罗、扎安洛为正副帅,率水军两万余人共大小战船二百多艘在斑集岛北面集结,准备在这片海域与晋国一较高下。
六月十七日午后,刘永霖的水师大小战船六十多艘共万余人在斑集岛北部三十里处与拉林罗的船队迎面相遇。
刘永霖发现蒲端国的水师规模庞大,虽然船只构造和体型及火力不如晋军,而且船只上火器很少,多少枪矛等冷兵器,但毕竟敌军数量不少,晋军必须智取。
发现蒲端国水师后,刘永霖下令晋军水师向东北方向后撤,目的是要将敌军吸引到靠近塔布岛的地方。
拉林罗发现晋军后撤,立即全速追赶,但此时风向和船速均有利于晋军。
晋军在后撤的同时,刘永霖违反常规下令分兵散开。他以二十余艘速度最快的巡航战船分列两翼,自己居中率主力。
拉林罗发现后,认为这是绝佳良机,立即全速追赶。
刘永霖下令两翼的船只快速包抄其后,拉林罗见晋军分兵,依仗自己兵力和船只数量的优势也分兵。
刘永霖见状立即下令全军用乱战的方式攻击。在乱战中,晋军船只两侧和前后的火力都很强大,一艘的战斗力能够对抗敌军至少三艘的攻击。
眼见阵型大乱,晋军就发挥单舰的作战优势,立即四散开来与敌军作战。不到一个时辰,晋军就以损失六艘船只的代价击毁了敌军三十多艘船只,并有五十多艘逃窜。
局势转向了极为有利于晋军的方向,而且晋军以少量兵力竟然达成了对敌军的包围,而此时风向更是有利于晋军。
刘永霖见机下令用火箭向敌船射去,顿时刷满桐油的船帆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敌军大量船只先后着火,变成了一片火海,烧得敌军纷纷跳海,淹死不计其数。晋国水师威力极大的霹雳炮、床弩、火箭等密集地打了过来。一时间,硝烟弥漫,炮声震天,敌军被炸得死伤无数,纷纷往船舱里躲。紧接着,晋军水师的快船冲入敌船队之中,奔着敌军的主帅楼船而去,其它战船也随后攻了上去。此时,蒲端的战船连忙阻挡攻击主帅的晋军战船,彻底乱了队形。见有几条没有着火的船只还趋前抵抗,刘永霖则指挥舰队插入敌阵,令水兵靠帮跳上敌船,与敌军短兵相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刘永霖亲领兵士横杀竖砍,势如破竹,大败敌军。
整场海战持续了两个时辰多,晋军以损失十余艘战船的代价击沉敌船一百二十艘,俘虏三十艘,逃走五十艘。俘虏敌军三千多人,俘虏敌军副帅拉罗奥等高中级将领二十余人。包括统军符印与文书、器甲以及军粮均被缴获。其余晋军搬不走的,都被烧掉。
刘永霖的船队中有熟悉蒲端国文字和通晓其语言的人。之后从审问俘虏和文书中,刘永霖得知蒲端国的作战计划。
此战蒲端主要目标是晋国的天雄府,这里是麻逸国故地,物产丰饶。为此蒲端将水师主力都集中在了斑集岛方向,希望以优势兵力在海上战胜晋国,然后登陆占领天雄府,哪怕是洗劫一次也可以。为此将希望集中在水战上,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希望攻占富庶的麻逸国故地,对马斯巴岛方向虽然也投入了不少兵力,但是却并没有多少。而水师主力尽在此地,斑集岛剩下的只有陆上不多的部队了。
刘永霖当机立对,率领水军主力登陆斑集岛,攻占斑集岛北部重镇卡博城,这里是蒲端国在斑集岛最重要的稻米生产地。同时派快船立即通知在马斯巴岛的晋军。
六月二十日,刘永霖率水军顺利登陆斑集岛。
斑集岛上的民众见晋军登陆,大多落荒而逃。刘永霖率军向卡博城进军,二十二日抵达卡博城外,这个所谓的城池竟然是个空城。
刘永霖大喜,立即率军进入。将城中库存的稻米粮食共六万余石,还有兵甲器械、金银、布匹等一切物资能运走的全部运走,其余运不走的全部烧掉。之后刘永霖率军继续深入对卡博城附近三十里内进行了残酷的洗劫。人员尤其是美女、汉族人员和青壮年、工匠等全部运走,其余全部杀掉。
刘永霖:“当年名将马虎就这样过,我们也再来一次。我们本不愿如此,但是唯有如此,方能让蒲端国畏惧,使其几年内不敢北犯我国。”
二十五日,晋军登船启程返回天雄府。
在斑集岛作战五日,晋军水军和步兵深入境内近二百里,扫荡了斑集岛北部东西方向三座城镇,俘虏各类人员五千多人,掠走物资等价值约至少三十多万贯。
而在马斯巴岛方向,六月十九日,晋军主力在陈忠继率领下水陆兵马三万五千人乘大小船只一百二十艘向东南方向前行。而镇海州方向,范天喜奉命率水陆精锐六千人乘大小船只三十多艘于六月十七日南下。
六月二十日,陈忠继的大部队毫无障碍地登陆了萨描岛,战事出奇的顺利,让陈忠继都有些不敢相信。
登陆后,陈忠继率军一路狂飙。以唐海超家丁两千轻骑为前锋,向东进攻。这些家丁骑兵都是轻骑兵,装备弓箭和部分火器,战斗力极其彪悍。到次日就抵达了卡曼城。
二十二日,陈忠继大军主力两万五千人抵达了卡曼城外,开始猛攻。同时组装重型投石机。
卡曼城和行宫是一体的,虽然防守坚固,属于蒲端国的坚城,但是在晋军看来,实则不值一提。
二十五日,组装完毕,开始攻城。
重型投石机的威力巨大,发射石弹、火毬弹。卡曼城难以经受这样的攻击,坚守了两日,卡曼城被攻破。
攻陷卡曼城后,陈忠继派兵将财帛、人口等全部运往昌南州。
六月二十三日的时候,范天喜从镇海州所率领的精锐兵马五千人也登陆了萨描岛,但此时攻打卡曼城战事已经基本进入尾声。
攻下卡曼城后,陈忠继以范天喜部驻守卡曼城附近,加固整修工事城防。而自己则率主力于二十八日南下进攻洛甘城。
从卡曼城到洛甘城,沿途地形平坦,距离也不远,只有不到二百里。
南下沿途之中,有不少昔日被蒲端国俘虏的汉人或者亲汉人员都纷纷投向了陈忠继的队伍,但也有蒲端顽固和强硬人员进行不断的袭扰。
七月二日,大军抵达了洛甘城外安营扎寨。
洛甘城池比卡曼城更加坚固,而且样式构造与汉族式样极为相似,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次日,陈忠继大军开始攻城。
但是洛甘城守将罗瓦拉尼尔深通兵法,而且对汉族的各种战法都非常熟悉,加上守城兵力有一万多人,粮草丰足,足可以固守。
从七月三日到七月十五日,晋军对洛甘城攻击了接近半个月,但是仍未攻克洛甘城,反而损失了两千多弟兄。
七月十六日,陈忠继打算再进行强攻,但是陈忠继得报,说蒲端国已经从萨描岛各地调兵,向卡曼城进发。
陈忠继大惊,如果卡曼城有失,则无异于断了其后路。
陈忠继被迫下令撤军,全军火速返回卡曼城防守,沿途不与敌纠缠。
七月二十日,陈忠继大军主力两万多人全部返回了卡曼城。
二十二日,蒲端国调集萨描岛洛甘、帕瓦、帕拉等地和邻近最近岛屿的军队共六万多人向卡曼城进发,前部一万多人已经抵达了卡曼城。
就是否坚守卡曼城,陈忠继和手下将领的意见不一。
陈忠继和大多数人主张放弃卡曼城,将其焚烧,然后大军返回昌南州。
但是唐海超和范天喜及禁军将领庾山甫、杜子颖等人则力主坚守。
杜子颖是左相杜德曜的孙子,杜立阳之子,永昌十年出生,时年只有十四岁。跟随庾山甫而来,因太过年轻,加上身份特殊,庾山甫不让他参加战事,只是随军做些文牍之类或者传个话,慢慢让他熟悉军务。
杜子颖对陈忠继、庾山甫说:“副帅、诸位将军,我军万不可现在就撤。一来卡曼城还有部分财物没有运走,我们必须为运走这些争取时间,至少半个月。另外我们如果现在撤军,大部队都在海上,万一蒲端水师途中截杀,我们没有还手之力。三则如果我们撤军,会让敌人认为我们长于野战而守城不能。若其一鼓作气,越海攻击昌南州该如何。因此我军不可急于撤军。”
陈忠继:“你接着说。”
杜子颖:“晚生认为敌军先头部队不过万余人,而且远道而来。我军可集中步骑主力,在野战一鼓作气重创敌锋,挫其锐气。蒲端国这部分兵力是精锐,我们坚守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能击败他们,必将让其为之惊惧。这对我们坚守是有好处的。”
杜子颖的意见说动了陈忠继等人,陈忠继决定坚守。
七月二十三日,以庾山甫、唐海超部为主力,步骑弓弩火器人马共一万两千人与蒲端前锋部队万人在城外展开会战。
这场战斗持续了三个时辰,虽然蒲端兵勇猛,其轻步兵和长枪兵实力很不错,但是晋军弓弩、火器威力惊人,在三个时辰的战斗中,晋军以损失两千人的代价毙伤俘敌七千人,蒲端军被迫龟缩营寨内进行死守。
七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蒲端大部队抵达了卡曼城外,总计兵马六万三千人,而此时晋军的兵力只有两万五千多人,另有数千人在运输物资。排除文职和守卫人员,可以说晋军能用于守城作战的机动兵力最多不过两万,兵力上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陈忠继、庾山甫、唐海超等主要将帅的作战风格都是长于进攻,对防守经历的较少,故而他们对守城实无把握,故而他们大胆征求主张守城的杜子颖等人的意见。
从七月二十七日到八月十七日,蒲端军六万多人对卡曼城进行了猛攻。统帅就是洛甘城守将罗瓦拉尼尔。
罗瓦拉尼尔知道晋军虽然兵力不多,但装备精良,尤其在前几日的攻城中,遭到了晋军床弩和大小火炮、火铳的重创,并被晋军多次夜袭,损失了不少兵力。为此他决定改为围攻。下令筑了一道六十里长的土墙将庐州围起来,但最终也给晋军毁去。
蒲端军继续用自己制造的炮石攻击卡曼城,但是晋军这次利用城内物资,加上提前设计的木楼的基础上加设炮楼、弩台,与敌军展开攻击。如此这般的攻守战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蒲端军知道无法短期内攻下卡曼城,不得不请求国王再调兵马进攻。
也就在晋军继续坚守的这段时间里,卡曼城内的金银财帛和物资、人口等已经被全部转移到了昌南州,晋军可以撤退了。
但是此时的晋军统帅陈忠继因为守城获得了胜利,也开始变的不想撤军了,有了继续坚守甚至反攻的打算。
八月二十日,经过一番思索后,陈忠继还是决定撤军。虽然蒲端国继续围困卡曼城,但卡曼城北部邻海,属于港口城市。晋军一直控制着这个枢纽地带。而蒲端水师遭到了沉重打击,根本无力对萨描岛和马斯巴岛附近的海域进行封锁。
鉴于封锁和攻城均没有办法,罗拉瓦尼尔派人与陈忠继进行和谈。
陈忠继万分高兴,这正好为撤军赢得时间。
谈判从二十日持续到二十五日,双方最后达成阵前约定:
晋军从卡曼城撤军;
卡曼城归还蒲端国;
双方各自释放俘虏;
按照俘虏意愿进行释放;
最晚九月一日,晋军撤出卡曼城,蒲端不派兵追击。
八月二十日,晋军主力开始从卡曼城登船北撤,到九月一日,共撤走军民两万七千多人,其中军队一万九千八百余人,其余都是平民等。
九月一日,陈忠继率庾山甫、杜子颖、唐海超等最后一批人共千余人登船北撤,临走时候下令将卡曼城和国王行宫全部放火焚烧。
至此,罗拉瓦尼尔方知是上当了,但悔之晚矣。他立即派人救火,但是火势很大,卡曼城只保留住了一部分,其余都被晋军有计划的毁坏和烧毁。而城内物资则早被洗劫一空,可以说晋军给蒲端留下的连一座空城都不算,实际上几乎就是一堆瓦砾。
九月五日,晋军主力全部安然返回了昌南州。
从昌南州出发的时候,晋军共有水陆兵马三万五千人,返回的水陆兵马有两万五千余人,损失约万人。但是带回了人口上万,还有金银财帛粮食等无数,还有缴获的兵器甲仗器械等无数,可以说即便算不上是大获全胜,但也是得大于失的。
蒲端国王得知拿回去的只是一座瓦砾的卡曼城后,十分恼火。但是蒲端水师主力几乎丧失殆尽,萨描岛的陆地兵马主力也遭到重创。虽然蒲端在那峨岛、斑集岛、内罗岛等各地还有水陆兵马主力七八万人,但是调集非常困难,蒲端也不得不打算与晋国媾和。而且蒲端国在斑集岛和萨描岛北部最富裕的地区和财富基本被全部被洗劫或者摧毁,与晋国对峙的前沿地区已经无法具备与晋国抗衡的能力。
九月十日,蒲端国派使臣前往昌南州,与崔华南进行和谈。
崔华南同意和谈,并派人立即上报中书省。
商谈从九月十日开始到十月二十日,持续了一个半月多。
晋国要求两国在斑集岛北部与萨描岛北部设榷场,进行贸易,并允许晋国派兵驻守,但是蒲端国对此断然拒绝。
蒲端国要求晋国赔偿损失,但晋国自然也不会答应。
双方这一个半月可以说基本是没有大的进展,唯一的共识就是维持原有疆界,并在天雄府西南百余里和蒲端国西部重镇巴望岛中间的岛屿进行边界划分。邻近晋国天雄府的布加岛归属晋国,其余以南的岛屿归属蒲端国。中间的柯伦岛则划为转为贸易的岛屿,双方可以互设榷场进行贸易,并各自派兵驻守,人数不得超过五百人。
此次边界划分,双方都是一拍即合。这与双方的需求相吻合。
就晋国而言,布加岛是天雄府的外围,虽然是没多少人也没发现什么物产,但是其地离天雄府较近,有了此地可为天雄府提供一个外围前沿基地,可以作为缓冲区。而对于蒲端国来说,巴望岛幅员不小,但是其核心地带则是东南部平原地带,其余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情况,生存和开发环境很难。其地土人遍布不说,而且丛林密布,开发难度极大。虽然隶属于蒲端国,但不过是羁縻而已。蒲端国的核心始终是在萨描岛、内罗岛和那峨岛这几个地方,而巴望道则距离这几个地方较远,最远可达一千二百多里,最近处也有三百多里地。
在达成这方面的共识后,崔华南率部分晋军北撤,其余则各自返回原有的驻地。也就是在谈判的一个多月里,崔华南也派人清点此次缴获的物资,并先期派人将其运回海山洲。同时下令在天雄府的刘永霖将在斑集岛方向缴获的物资除金银铜铁等金属资源必须由其亲自运回海山洲外,其余可以留下供天雄府使用。
十月二十二日,崔华南、庾山甫、杜子颖等人率主力七千人启程北返海山洲,临行前带走了唐海超。范天喜部也返回雄武县驻防。
二十六日,大军主力抵达了镇海州。
十一月五日,大军抵达安晋港和永晋府区域。
十一月十五日,大军抵达铭英府附近。
十一月二十五日,大军抵达宁河港。
抵达宁河港后,为确保安全,分数批逐步返回海山洲。
十二月三日,崔华南率最后一批两千人登船北返。
十二月二日,第一批军队返回海山洲。
十二月十日,崔华南等最后一批返回宁安府。
十二月十五日,崔华南等返回了怀远府,次日在朝会上详细介绍了作战情况以及双方的和谈与边界划分等。
关于作战情况和所损失及缴获,马承华已经有了了解。虽然损失了一万多人,但是这还是可以承受的,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尤其是此战扫荡了蒲端国斑集岛和萨描岛北部的富庶地区,蒲端国北部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再对晋国南部边防构成威胁。
另外,崔华南将功劳首先归于晋公马承华的圣断和运筹帷幄,其次是对陈忠继、刘永霖等人进行了表彰,为他们请功,把功劳全退出去,谦虚地称自己只是个跑腿传话的。
崔华南如此这般,让马承华很是高兴。
十二月十七日,马承华下令:
崔华南加正二品文英殿大学士;
刘永霖实授宁安府水军都统制、上轻车都尉;
陈忠继加正四品中奉大夫衔,仍为昌南州知州兼都统制;
李明诚加正四品上阶正奉大夫衔,仍为天雄府知府兼都统制;
庾山甫升协管殿前军公事,加从四品明威将军衔;
范天喜升镇海州知州;
贺元靖升永晋府知府;
唐海超开复一切处分,任雄武县知县;
崔耀坤由铭英府知府升任户部次官;
于允晨由永晋府知府升任礼部次官;
杜子颖加从七品翊麾副尉衔。
马承华借嘉奖南征将士之机也将南洋大员格局重新进行了调整。在铭英府、永晋府任职有年的崔耀坤、于允晨都调入海山洲中书省任职。其余人则普遍荣膺一方。杜立阳的年仅十四岁的儿子则被加从七品衔,是极为罕见的。
而已经七十五岁的卸任右相唐定飞看到了儿子因为军功被开复处分,而且还荣任一方知县,非常高兴。他咬着牙活到现在,就是为了这一天。
唐海超被开复处分,其妹妹和孩子也都被允许留到了海山洲。
这道命令在昭信二年正月中旬陆续传达到了南洋各地,二月下旬到三月初也都分别到任。
随着人员的相继到任。这次对蒲端国的预防惩罚性打击也最终落下了帷幕,马承华也因此在南洋树立了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