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正是林绮雯,只见她娉婷而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前往码头的众人都惊呆了。
有人说:“那就是武源知府嫡长女林小姐!”
“久闻其名,今日才得一睹芳容!”永州人士慨叹。
“林小姐才貌俱佳,行事大方,很多京城女子也比不及的!”楚王随从接口点赞。
美少女是谁,长得有多美,对玉丽筝没有什么影响,她的心思全在后面的人群。
她提着剑快步越过林小姐,扫视几眼她身后拿小物件的人,没有一张熟面孔,又见后面还有车推牛拉大件物品的队伍,赶忙跑上去继续寻找。
元宇澈见她如此心急,不由加快脚步。而林小姐也是礼数周到,十几步外就行福礼:“楚王殿下万福。”
元宇澈略略停步,点点头,转头吩咐陈长史:“你引路,请林小姐到州府衙门去。”
陈长史不太愿意,他也想到码头看热闹,而且,看情形前面玉小姐才是王府未来女主人!
不过他不能表现出来,只好边延请林小姐边暗暗给自己掌嘴:都怪刚才出声,楚王才把这差事丢给自己!
林绮雯本来还想问楚王是不是真的受伤了,可惜他闪身而过,来不及问,只能停步回眸,问陈长史:“前头提剑的是楚王亲随?好像在找什么人。”
陈长史不动声色地说:“那是永州通判的嫡女玉小姐。”
“哦。”林绮雯一声“我懂的”的“哦”,让陈长史认为无须进一步介绍。
林小姐自荐行李,硬要随楚王一起来永州,虽然表现落落,仍让王府属官心有隔阂,不过楚王默许,也就罢了。
只是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陈长史哪知道,林绮雯的“哦”是另一番意味:原来这玉小姐果然举止粗疏,穿着打扮竟不像个女子;而楚王还真像世人传说,为了关顾未婚妻感受经常枉自委屈。
哎,这……林绮雯转过身,脚步放慢了很多。
这一边,元宇澈追上了玉丽筝:“你别急嘛,我问了,农庄的船稍迟一点就到。”
一路看去都没有熟面孔,玉丽筝急得要掉眼泪了,担心菊菊她们出什么事,听了元宇澈的话才放下一半的心。
待赶到码头,看到农庄的三艘货船齐刷刷停泊在那里,吕冉菊三姐妹正相互搀扶着下船,玉丽筝的眼泪终于流出来了。
“菊菊!娟娟!紫格!”
“筝筝!”
几个好姐妹搂成一团,又哭又笑的。
吕冉菊捧着玉丽筝的脸蛋看不够:“筝筝你瘦了,这仗打得,可把人急死了……”
沈娟则用右脸颊靠靠筝妹妹的脸蛋,又把筝妹妹全身端详一遍,这才说:“你没有受伤吧?听说你晕倒了?”
紫格则一直看着自己的小姐,不住用手帕擦眼泪。
这两天太煎熬太煎熬了,只恨自己不会武功,什么也帮不上!
玉丽筝于是一个个安慰:“没事没事,你看我不好好的?”
“别哭了啊,哭肿眼睛待会见不得人呢!”
“擦擦泪,随我走,有一堆事情等着你们去忙呢!”
她看见船队的人员都集中到码头了,还有不少永州本地人,正在薛志荣指挥下搬运东西。
覃进强大声说:“玉小姐,你们先进城吧,这里有我们!”
玉丽筝说:“好的,辛苦了哈!”
三姐妹簇拥着玉丽筝往前走,完全无视站在一边傻傻微笑的元宇澈。
吕冉菊还狠狠瞪了他一眼。
哼,从昨日傍晚等到今日午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这楚王的船队,让她们苦等就罢了,还带来一个妖妖娆娆的女人!
管她什么武源知府的女儿,看那情形,鬼信她是顺路去永州探亲!
退婚退婚,这回无条件支持筝筝退婚了!吕冉菊替玉丽筝撩了撩鬓旁的一缕头发,对后面的元宇澈磨了磨牙颌骨。
玉丽筝哪知道吕冉菊对元宇澈磨牙,她心里眼里只有姐妹,一路走一路告诉她们发生的事,把三姐妹唬得阵阵惊呼。
元宇澈讪讪跟在后面,觉得玉丽筝一颦一笑分外可爱,又觉得可能有什么不妥的事情要发生,于是越走近永州府衙心里越惴惴。
转眼走到府衙,玉丽筝看到父亲就撒着娇跑前去:“父亲!”又转头介绍:“这是我父亲。这是我好姐妹,吕小姐,沈小姐。”
玉通判说:“好好!你先带她们到后院去吧。”
玉丽筝等来到后院,见到苏姨娘,惊喜地发现娄飞婵也在,又是一阵搂抱。
紫格自和苏姨娘相熟,这时忙去沏茶。
苏姨娘拉着玉丽筝的手,走向旁边的女子:“筝儿,这是武源知府的千金林小姐。”
又对林绮雯说:“这是我们家大小姐。”
林绮雯微笑着,向玉丽筝点点头:“玉小姐好!”
玉丽筝也向她点点头,笑笑:“林小姐好!”
苏姨娘忙请大家坐下,紫格和飞婵敬上茶。
玉丽筝说:“姨娘,你也坐吧,你有身子,粗身大势的,不要拘泥什么。”
苏姨娘这才坐在玉丽筝身旁,细细问她可还头晕,要吃点什么。
吕冉菊她们则小声问娄飞婵打仗的情形,待听娄飞婵讲到扈大炮踢破城门冲进来,都忍不住大声尖叫。
玉丽筝看林绮雯一直微笑着坐在一旁,就说:“我们姐妹一处习惯着吵闹,还请林小姐别见外。”
林绮雯说:“怎会?我正想听听永州剿匪的故事。玉小姐为保永州英勇杀敌,我深感佩服。”
说着拱手致敬。
玉丽筝摆摆手:“当不得林小姐夸赞。”
这时下人摆好饭菜,大家简单吃了晚饭,出得厅门,西边已是晚霞满天。
玉丽筝来到衙门旁的广场上,见船上搬来的粮食和草药正在清点入库,心下大宽。又见广场一侧新支起十几口大锅,正热气腾腾地冒着白水汽。
玉远安拄着拐杖,指点衙役将一篮篮草药倒进煮开的沸水里。
他身边的袁主簿见玉丽筝走来,就迎上几步,将手中一张纸递给玉丽筝,说:“玉小姐,按你写的方子和方法煮药,你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