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飞越疯人院(下)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4648字 发布时间:2022-01-24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一集

 

交浅言深实为人之大忌,尤其说的还是杀人灭口这种极其敏感的话题,杨金水和朱七算是特务系统的同事,好歹还有一起喝30年女儿红的交情,有些话说也就说了。可杨公公为啥好死不死的,非要当着赵贞吉的面说这些犯忌讳的话呢,这事儿值得好好地捋一捋。首先问诸位一个问题,现在这个时候杀掉郑泌昌、何茂才,对杨金水而言,到底还有没有用?答案是已经晚了,根本就没有用。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站在海老爷的角度看,毁堤淹田的事,海老爷通过自己的调查,已经掌握了完整的证据链条,有没有郑、何二位的口供,又或者郑、何二位后面是否翻供,都不会影响海老爷把毁堤淹田的事拿去上秤。因此也只有道长亲自出手烧掉海瑞的卷宗这事儿才算彻底摆平,从这个角度说,灭口根本就是无用功,一丁点意义也没有;站在杨金水的角度看,此时海老爷手里已经拿到了郑、何的口供,这个时候杀掉郑、何,就如同胡宗宪杀掉马宁远一样,唯一的作用就是把口供变成遗嘱,而口供一旦成了遗嘱,那就是铁证如山,因为死人是永远不会去翻供的。虽说翻供也没用,但好歹能拖一集算一集,让郑、何二位多少也给海老爷那边添点麻烦也好,所以说杨金水真要灭口也该是去灭海老爷的口,跟人家郑泌昌、何茂才没有半毛钱关系。

 

再问一个问题,杨金水是真的想要杀人灭口吗?答案很明显,杀人灭口的事儿,杨公公就是说着玩的,压根儿就没想动真格的。前面多次提过了,这世上有些事是只能做却不能说,有些事是只能说却不能做,真打算杀人灭口那就是只能做不能说,一旦说出来那就表示杨公公根本没打算去做。这个逻辑稍微有些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考场作弊,无论是看小抄还是传纸条,都是背着监考老师偷偷摸摸干的,诸位见过哪个考生在考场上举手问监考老师,“老师您好,我有三道多选题不会做,请问我可以扭头去看看隔壁学霸的卷子吗?”如果真有考生这么问了,诸位觉得这哥们是真的想作弊,还是单纯想证明自己脑子进水了?杨公公真想杀人灭口,今晚根本就不会来见赵贞吉,直接跟朱七密谋于暗室之内,就在大牢里直接动手,等赵巡抚这边收到消息,怕郑泌昌、何茂才二位都臭了,这才是认真干工作应该有的态度。

 

既然此时杀掉郑泌昌、何茂才根本就没有用,而杨金水压根儿也没有杀人灭口的心思,那杨公公当着赵巡抚和几位锦衣卫的面,演这么一出戏又是为的哪般呢?就如同上面那个考场作弊的例子所描述的情况一样,这位考生只是想委婉的告诉监考老师,自己其实只是脑子进了水,不是真心想作弊的,麻烦老师赶紧把他赶出考场,他一会还要去医院给脑子照个CT呢。简而言之,说什么杀人灭口那都不过是杨金水的障眼法,在赵贞吉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杨公公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随之破灭了,随即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行为艺术表演。当赵贞吉用狐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杨金水;当朱七用无奈的语气说,“好了,记住了,赵大人安排人送公公回去吧”;当门外听墙根儿的王书办背着胡言乱语的杨公公离开的时候,杨金水的这场自我救赎才刚刚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条救赎之路道阻且长,留待以后再慢慢聊。

 

这世上哪里有什么30年的“女儿红”,有的话也该叫“剩女红”了;又哪里有什么张真人的血经,说不定当初写这玩意的大哥,本名就叫“张真人”,这么解释也还算说得过去;好好的一个杨公公,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就疯了,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怕也不是这么个疯法,杨金水这顶多算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罢了。终归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世间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是是非非,诸般因果纠葛、人情世故,又有谁都能说的清楚、看的通透,既然学不来海老爷那般的是非分明,我等凡人本来就看不破,何必又非要去说破,还是内心留几分清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便好。


海老爷来杭州的这一晚,彻底改变了杨金水的人生轨迹,曾经意气风发打算回北京进司礼监的杨公公,在经历了海老爷的突然袭击和赵贞吉的见死不救之后,终于是大彻大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人生。“家破人亡就该入十八层地狱,逍遥法外才能升大罗升天”,这就叫一语成谶。沈老板的茶叶就如同法老图坦卡蒙的诅咒一般,凡是收过茶叶的达官贵人,最后大都是家破人亡、直堕无间地狱,只有装疯卖傻的杨金水与千金散尽的吕芳堪堪躲过了这一劫,父子二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重重考验,最后修成了正果,终于逍遥法外、升大罗升天。至于杨金水为什么要故意伪装成一个精神病人,这个问题可以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所谓内因就是杨公公这个山寨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所谓外因就是杨公公所处的客观环境,把这些都捋清楚了,杨公公装疯这事儿也就可以水落石出了。下面请诸位朋友伴随楼主一起走进科学,共同见证一位山寨精神病人的诞生过程。

 

在揭秘杨金水的内心世界之前,有必要聊几句题外话。问诸位朋友一个问题,如果织造局参与毁堤淹田这件事被坐实,究竟会产生什么恶劣的影响?此处不妨参考一下道长对织造局买田事件的评价,“朕要是这样的天子,天厌之,要是这样的君父,万民弃之”。织造局只不过是贱买百姓田地,道长就要被“天厌之、万民弃之”,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如果是织造局参与了毁堤淹田这种反人类、反社会的行为,道长他老人家又应该如何去量刑才算合适呢,所以说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为尊者讳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再仔细回忆一下何茂才同志的口供,按照何大人的说法,毁堤淹田这事儿,织造局似乎才是幕后主谋,而严党的这帮兄弟最多算是个从犯。这就相当有意思了,指控织造局策划了毁堤淹田,就如同指控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去围攻、占领本国国会大厦一样的荒谬,怎么看都像是个fake news。

 

新安江大堤决口的真正原因,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无论始作俑者是内阁首辅的儿子还是江南织造局,这个盒子一旦打开,其结果都是动摇国本,势必会严重损害道长的统治基础及个人权威,甚至在史书上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话不妨说的再直白些,要真只是分茶叶、私自变卖国有资产这点事儿,这口锅杨金水一个人背也就背了,只要还属于经济犯罪,就没有什么是一条绳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毁堤淹田不一样,这不是该谁去背锅的问题,这口锅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背得起,因为在大明朝只能有河工失修,永远都不可能存在毁堤淹田的事,这是个政治问题!当然指望海老爷讲政治,这辈子怕都是不可能了,连道长都办不到的事儿,赵巡抚、杨公公你们也就别再浪费时间了。

 

海老爷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觉悟太低,始终没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说穿了海瑞这个人就是不讲政治、不顾大局、只以自我为核心、从来不向道长他老人家看齐。海老爷无论是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都始终与道长的要求背道而驰,道长派海老爷去协助调查沈一石分茶叶的案子,结果海老爷揪着毁堤淹田的事不放,差点就把朝局给搅翻了天;道长把卖酱菜的六心居改成六必居,海老爷一进北京城,家门都没进就跑到人家店里去瞎哔哔,说什么,“六必者:一、产地必真;二、时令必合;三、瓜果必鲜;四、甜酱必醇;五、盛器必洁;六、水泉必香”。道长他老人家好不容易造了点舆论攻势,想着带一波风向,结果愣是被海老爷打着“正民心,靖浮言”的幌子全给祸祸了,什么特么的“盛器必洁、水泉必香”,还不如说“洗洗更健康”呢;道长他老人家选了个良辰吉日打算搬新家,也就是在工作群里提了提这事儿,正常人要么说两句片儿汤话恭维一番、要么发个表情包给点个赞、要么求道长群里发个大红包也行,可海老爷是个穿美特斯邦威的,偏偏不走寻常路,工作群里发了3M的PDF文件,点开一看才知道,文件名叫《治安疏》,洋洋洒洒三千多字,最后道长家还没搬呢,倒是海老爷先把自己给搬到班房里去了。


讲道理,杨公公的山寨精神病一半儿是自己装的,还有一半儿是被逼的,本篇便从一个山寨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开始聊起。先问诸位一个问题,杨公公这般处境,除了装疯卖傻还有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无论是半路蹲一波,还是驿站放把火,趁乱杀掉海老爷似乎是个还不错的办法,不过前面也分析过,按照杨公公的性格设定,别说对钦差下黑手了,估计连想都没敢往这方面想,所以说关键还是要解放思想,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既然不敢弄死海老爷,那杨公公写一封遗书说自己一直有抑郁症,然后找根绳子弄死自己行不行?很抱歉,弄死自己也不行,在道长手底下做事就要有这种觉悟,有时候不仅贤与不贤由不得自己,连死与不死都由不得自己。上文也分析过,如果仅仅是经济问题,杨公公死也就死了,反正道长手底下好几万宫务员,三条腿的男人不好找,两条腿的太监有的是。可毁堤淹田是个政治问题,就算杨公公赶着去投胎也得考虑一个择时的问题,凡事都要讲政治,生不由己,死亦不由己阿。

 

诸位不妨设想一下,这个敏感的时间点,杨公公无论是自裁还是出了意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杨金水早不死晚不死,偏偏是在何茂才在口供里暗示织造局策划了毁堤淹田的时候,嘎嘣一下杨公公就自挂东南枝了,说好听点这叫此地无银、欲盖弥彰,说难听点这就是做贼心虚、畏罪自杀。杨公公如果真的死了,当初浙江直接参与毁堤淹田的几个当事人,活着的也就剩下郑泌昌、何茂才了,死人是不会翻供也不会为自己辩解的,到时候岂不是何茂才说啥就是啥了,那这江南织造局也就真成了毁堤淹田的策划者了,杨公公这个时候去死就等于帮严党上下做慈善了。马宁远、李玄可以死,因为后面有胡宗宪帮忙在擦屁股,用河工失修的名目一床棉被把所有烂事儿都给盖住了;杨金水不可以死,因为这样会把干爹吕芳直接卷进毁堤淹田的浑水里,就这么不明不白莫名其妙地死了,对干爹吕芳是不孝、对道长是不忠、对工作是不负责任,杨公公绝不会作这种不忠、不孝、不负责任的死人妖。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既不能杀人也不能自杀,那杨公公啥也不做,就躺在床上等死行不行,很抱歉,消极怠工等死也不行。道长给杨金水和胡宗宪布置的主线任务其实是一样的,“浙江的案子你也要过问,哪些该查,哪些不该查,怎么查,你把着点”。结果让海老爷这么一搅合,浙江的案子该查的没查,不该查的给查了个遍。赵巡抚来了一出打鬼借钟馗;胡总督因为徽商的事儿撂挑子不管了;何茂才一心要把水搅浑了,如果自己活不了,那大家就都别活了;海老爷正寻思着替天行道收人呢,巴不得借何大人这张嘴多收几个人头,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浙江早已是遍地干柴,海老爷不但负责点火而且还自备东风。杨金水对海老爷的判断那是相当的准确,“他不是在审郑泌昌、何茂才,他是在审织造局,审宫里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审织造局只是手段,海老爷真正的目标从来都是道长。既然何茂才的口供提到了织造局,海老爷的下一步自然是顺藤摸瓜,凭着钦差的身份去请杨公公协助调查,聊聊毁堤淹田的事儿。

 

织造局的一把手,因为毁堤淹田的事儿,被海老爷请去协助调查,这种爆炸性新闻绝对比粮船上挂着织造局的灯笼,更加的骇人听闻。杨金水决不能让自己落到海老爷的手里,这是个政治正确的问题,织造局的一把手绝对不可以被喊去协助调查,就算杨公公身上真有事,宫里的事也得让宫里人去审才是。那么问题来了,已知杨金水既不能杀掉海瑞,也不能杀掉自己,又不能擅离职守离开杭州、更不能躺在床上等着海老爷上门,而且短时间内也没有任何外援可以借用,请问此刻的杨公公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该怎么做才能成功逃离海老爷的魔掌,并且最大限度的迟滞海老爷对毁堤淹田的调查,为道长和吕芳尽可能争取一些时间?换句话说,诸位不妨设身处地的替杨金水想一想,在这种局面下,除了装疯卖傻伪装成精神病人,要想达成以上几个目标,杨公公还有别的选择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