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完结后,本想去旅行,即使需要前后隔离14+14=30天也无所喂,已经够了飞 机票,但出发前一天,收到了两位读者的提问,这两个提问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城市,我觉得我需要对读者负责,需要向读者作出说明,我有责任把这两个问题讲清楚,这种责任感使我毅然退掉了飞 机票,专门写了这个“后记1”。
第一位读者问到:你文章里出现了“恨屋及乌”这四个字,看上去像个成语,但没有查到这个成语呀。
这位读者可能是从本书中间的某个地方开始阅读的,没看到前面还有“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恨屋及乌”是对“爱屋及乌”的一个借用,这是一种文学手法,估计应该是三年级以上年级才会讲这个方法。
这里解释一下“爱屋及乌”,之后,“恨屋及乌”这个词自然就懂了,爱不用解释了吧,屋不用解释了吧,“及”字要解释一下,这个字相当于“就是”,比如,小明在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季军,及第三名。
意思就是季军就是第三名。
乌就是指乌龟,这个成语的完整解释就成了,爱房子就是爱乌龟。
因为乌龟壳像房子,这说明古人观察很仔细。
解释了“爱屋及乌”,那么,“恨屋及乌”就好解释了,就是指不喜欢房子就是不喜欢乌龟。
另一个读者问到,这篇文章谈到了国家的治理,就想起了在另一篇谈论治国的文章中看到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直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希望我能百忙中抽时间解释一下。
好的,这位读者的心态很好,我退掉飞机票也要为你解释一下,这句话是汉朝大诗人李白的名言,这里的“若”字是“相当于”的意思,整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治理大国,就相当于烹饪小鲜肉。
而实际上,这是倒装句,是一种高级文学手法,小学阶段一般不讲授。
这句的意思就成了:把小鲜肉烹了,大国就治理好了。
对这个关于治国的提问,我们还可以引申的思考一下,手先,爱提问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提问能使问者和答者都得到进步,实现又又赢。
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回答世界的问题,同时,也向世界提出问题。
我们反对关起门来搞小圈子,一个大国、强国关起门来就会越来越不是大国、强国,中国近代以来的例子还立立在木。
一个在强的大国,只要抛气了问者与答者的心态,没有退掉飞机票也要回答问题的心态,最终只能是个死,却死,有个别国家正在着死,儿且,这个着死的过程进入了不可力阶段。
好了,回答完这两位读者提出的问题,这下我就放心了,我可以重新去够飞机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