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进击的海青天(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034字 发布时间:2022-01-19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集

 

撒泼打滚耍无赖的事,郑泌昌也不是没干过,当初郑大人在织造局的地板上都躺过尸,仗着自己巡抚的身份,旁边的宫务员除了说几句风凉话,谁拿郑大人也没辙,直到锦衣卫现身,郑大人才从地板上爬起来。如今面对海老爷的逼问,郑泌昌也是实在没辙了,又打算故技重施,既然逻辑说不通,那就只好胡搅蛮缠了,郑大人厚着脸皮说了句,“因是口头禀报,他说的本就不清楚。”沈一石到底有多少家产似乎成了个未解之谜,无论海老爷怎么问,郑泌昌都说自己不清楚,好在海老爷对此也并不纠结,换了个话题接着问,“你们凭什么抄没沈一石的家产?”,郑泌昌用带着几分戏谑的眼神盯着海老爷,掷地有声地说“圣旨”。郑大人此时说“圣旨”,就是在委婉地告诉海老爷,有些事没必要刨根问底,知道了太多对你也没好处,今天晚上折腾的也差不多了,识相地话,海老爷你还是见好就收吧。

 

其实郑大人口中的“圣旨”根本就不存在,严阁老发的内阁廷寄倒是有一份儿,说穿了郑大人这就是在拉大旗作虎皮,盘算着把道长他老人家抬出来,看能不能让海老爷投鼠忌器。讲道理如果对面坐的是赵贞吉或王用汲,郑泌昌这招说不定还真能管点用,可惜对面是海老爷,海老爷正愁找不到道长的把柄呢,反正“圣旨”是郑泌昌说的,又不是海老爷说的,郑大人说啥就是啥,记录在案便是了。如果较真儿的话,此刻应该让郑泌昌把“圣旨”拿出来展示一下,或者给个文号,让海老爷回头去查也成,毕竟“圣旨”里写了啥,谁也没看见不是。万一“圣旨”里写的是“who’s your daddy”或者是“show me the money”之类的话,那不就尴尬了,总得拿出来验验货才对阿。

 

一丝不苟地海老爷,此时选择性地忽视了“圣旨”的真实性问题,开始顺着郑泌昌的话远程给道长挖坑,“奉旨抄家,难道你们不向朝廷回话吗!难道皇上问你抄家的结果,你们也说不清楚吗!”海老爷语气忽然变地严厉起来,冲着旁边又喊了一句,“将我的问话记录在案”。海老爷一番话说完,隔壁正在踱步的杨公公倏地转过身,脸色铁青、目光阴冷,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盘逻辑终于把自己盘到坑里了,郑泌昌此刻面如死灰,事到如今也只能继续耍无赖了,“海大人这样问,革员自然无话可说,可当时实情就是这样,时间隔的太久了,我也上年纪了,记不起来了。”饶是郑泌昌脸皮如城墙一般,终于也是无话可说了,毕竟郑大人也上了年纪,又是阿兹海默症前期,硬说自己啥也记不得了,海老爷还真没辙。问话进行到现在,郑泌昌要么是“不清楚”,要么就是“记不起来了”,最后还刻意强调了一句“可当时实情就是这样”,嘉靖21年的老进士耍起无赖来,果然是一副大师风范。

 

海老爷鄙视地看着郑泌昌,反问了一句,“前天的事记不起来了?你亲自交代的事情也记不起来了?”郑泌昌翻了翻眼睛,随口回了一句,“那应该记得”,这话随即便被海老爷记录在案。郑大人你似乎有点上头了,前天你亲自交待的还能有什么事儿,自然是徽商的事儿了,海老爷说这句话几乎就算是打明牌了,这话郑大人你也敢接?楼主要是郑大人就这么回复海老爷,别说前天的事儿了,刚才的事儿我都不记得了,劳驾再问一句,您是哪位?到了这个时候就要把滚刀肉精神贯彻到底,郑泌昌如果能学学黄盖,对自己再狠一些,使一出苦肉计,把屁股豁出去吃一顿大棒,今晚海老爷这关,郑大人也许就能挺过去了。

 

听到隔壁郑泌昌说自己还记得“前天的事”,脸色铁青的杨公公此刻已是,这海瑞绕来绕去,终归还是绕道自己头上来了。海老爷的问话还在继续,“前天,你和何茂才将抄没沈一石的家产卖给了徽商,当时沈一石的家产是多少?你们是如何作价卖给那些徽商的?记录在案!”海老爷一边陪郑大人盘逻辑,一边欣赏郑大人耍无赖,为的就是借郑泌昌的嘴,把徽商这件事给坐实了,前面绕了半天圈子,话问到这里才算进入正题。

 

郑大人前脚刚说前天的事“那应该还记得”,海老爷后脚就把徽商的事给点了出来,这分明就是一道送命题。老谋深算的郑泌昌果断选择了避而不答,“海大人,圣旨上应该没有问这件事吧?”圣旨上确实只说了分茶叶和追赃的事,但架不住海老爷他借题发挥、浑水摸鱼阿。面对郑泌昌的质疑,海老爷反手就给郑大人扣了顶帽子,“你的意思是皇上叫你把沈一石的家产卖给徽商的?”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海老爷给郑大人扣的这顶帽子,比私自变卖国有资产的罪名可大多了,吓的郑大人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慌忙矢口否认道,“我没有这样说。”海老爷用铁一般的逻辑论述了关于旨意的问题,吊打了自以为是的郑大人,“那圣旨上怎么能有问这件事的旨意!皇上叫你抄没沈一石的家产充归国库,你却把它卖给别人,皇上事先怎么知道,你们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别看海老爷逻辑盘的贼溜,但他也有致命的破绽,这破绽就是,除了王用汲嘴里的小道消息,海老爷手里根本没有半点证据,能证明沈一石的家产被卖给了徽商。银票跟合同在赵贞吉手里,徽商又被软禁在了织造局,隔壁的杨公公也不可能跳出来自爆,今晚自始至终都是海老爷一个人在虚张声势,德州扑克里管这手叫“Bluffing”,如果今晚不能从郑泌昌、何茂才身上打开缺口,借他们的嘴把徽商这件事给坐实了,到了明天海老爷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谁能想到一向刚正面的海老爷,居然也开始使诈了,海老爷耍诈比流氓有文化还可怕,的确是让人防不胜防阿。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向英明的郑大人,终于还是被艺高人胆大的海老爷给忽悠瘸了,张口就把自己给卖了,“皇上自然不知道这件事,可我们也没有把卖沈一石家产的钱拿到自己家去。”郑泌昌这句话,跟何茂才那一句,“我是拿过沈一石的钱,拿多少我认,能退多少我退”,有异曲同工之效。甭管道长到底知不知道,也甭管钱最后去了哪里,借郑泌昌的嘴,海老爷总算把徽商这件事给坐实了。

 

讲道理这事儿还真怪不得郑泌昌,前天晚上郑泌昌、何茂才刚签完合同就被双规了,今晚让海老爷这么有的放矢地一诈唬,郑大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徽商的事儿露馅儿了,毕竟自己签过字的合同还有那几个徽商都在外面飘着,真要是人证、物证都落在海老爷手里,自己在这儿装傻充愣也没锤子用,只能想办法给自己洗地了。郑泌昌的遭遇充分证明了串供的重要性,信息不对称真是害死人阿,但凡有人给他提个醒,郑大人也不可能自己往坑里跳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付海老爷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耍无赖这事贯彻到底,年富力强的杨公公一个晚上说疯就疯了,郑泌昌都这把年纪了,忽发老年痴呆,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吗?楼主要是郑大人,就舔着脸对海老爷说,“以前的事我记不清了,前天的事我也记不清了,就这么跟您说吧,今天晚饭吃的啥我都快忘记了,我这人身子虚,还有痔疮在身,海大人千万别对我用刑,万一整成个大出血,我可能就死在堂上了。”

 

海老爷心里估计早乐开了花,但还是一脸严肃地追问了一句,“到哪里去了?”不明就里的郑泌昌还在耍着小聪明,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现在已是革员,海大人是否应该去问接任的巡抚。”郑大人您此言差矣,当着矬人不说矮话,徽商的事儿海老爷但凡能去问赵贞吉,他又何必大半夜跑过来折腾您老人家呢。果然郑泌昌话音刚落,海老爷就毫不客气地开怼了,“圣旨现在叫我问你!沈一石的家产一分一厘都要充归国库!你们却把它卖了,交不上来,我现在就可以上疏朝廷,着地方官抄你的老家。你的家有那么大宅院,那么多的田地,都要抵没沈一石的家产充归国库。”审讯郑泌昌、何茂才是圣旨赋予海老爷的神圣权利,自然要充分利用;至于“沈一石的家产一分一厘都要充归国库”,这仅代表海老爷个人的意见;说到抄家这事儿,海老爷您就别操心了,赵贞吉一早就派人去了,赵巡抚如今是兜比脸还干净,正愁没地方化缘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