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和亲就是政治(1)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11739字 发布时间:2022-01-17

永昌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杜德曜等率精锐主力七千余人并船只数十艘从宁河港启程,返回海山洲。

因为遭遇大风浪,启航时间被迫延误了七天。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晴朗,风向有利。大军北返。

二十五日,抵达三屿县,在此停靠。

二十九日,大军抵达宁安港。

三月六日,杜德曜、刘天韵、潘厮铎、董星五、卡埃伦等及军队全部返回怀远府,正式结束了此次出征。

杜德曜、刘天韵、潘厮铎返回怀远府后,受到了隆重的欢迎,马旭炎亲自在宫门口迎接,百官自然也跟随。杜德曜也将兵符印信和宝剑交换马旭炎。

身为左相的杜定瑞看着儿子像当年自己那样凯旋,非常高兴,他内心想没想到这小子会这么争气,杜家还有希望,但是杜家也得急流勇退了。

当夜,马旭炎在怀晋殿大摆宴席,犒赏南征归来的将士,马若文、林燕卿也出席,还有宗室勋贵及其成年子女等,也都出席,非常盛大且隆重。

在庆功宴上,洛那卡公主卡埃伦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庆功宴上,杜德曜向马若文、马旭炎等介绍了卡埃伦,也向卡埃伦介绍了晋国的高层。

卡埃伦认识几个主要人物后,先跪谢马若文、马旭炎。

而在场的人尤其是许多还年轻的公室勋贵子弟也无不倾倒于卡埃伦的美色,而卡埃伦也一开眼界,晋国之繁华、富庶远远超过洛那卡王宫。

卡埃伦:“洛那卡国公主卡埃伦奉父王之命拜谢宁阳王、晋公,感谢宁阳王、晋公在敝国危难之时仗义支援。”

马若文让马旭炎回礼,马旭炎说:“晋国与洛那卡国历来友好,自我高祖时代就开始了,今日应你们之请,我国设都护府,一定会更好地帮助和保护你们。”

卡埃伦:“谢宁阳王、晋公。敝国国小民寡,自然一切有赖晋国庇护。”

在行完代表洛那卡国应尽的礼仪后,卡埃伦又下跪行礼,马若文、马旭炎不解,马若文说:“公主请起,不必再多礼了。”

卡埃伦:“刚才所行之礼乃臣以洛那卡国公主所行之礼,现在之礼乃我以一个在南洋洛那卡的汉族女子向保佑我们的宁阳王和晋公所行之礼。刚才之礼乃代表邦国,现在乃小女子发自内心向宁阳王、晋公所行之礼,且代表在洛那卡的汉族女子。虽然我身上只有一半的汉族血统,但母亲时刻让我不忘故国,而晋国就是我们这些身在南洋异域的家乡、是根基、是依靠。”

卡埃伦边说边落泪,这让在场的许多人都感动了,马旭炎也被感染了,赶紧让她起来,说:“难得你小小年纪却知道这么多,还有这片心。你是洛那卡国公主,今日我也封你为公主,封你为宁瑞公主。”

卡埃伦:“小女子谢宁阳王、谢晋公。”

马旭炎:“既然封了你公主,你就相当于我的女儿了,都是自家人了,就不要拘礼了。另外在晋国,我给你起个汉名,就叫做宁佳蓉如何啊。”

卡埃伦:“谢晋公赐名。”

接着,马若文很慈祥地询问了其父母和弟弟的状况,卡埃伦如实相告,但也回答的很有章法。她弟弟文弱实际上就是懦弱是众所周知,但是他则以弟弟从小在父王和兄长的强势管理下显得懦弱为由而应对。当马旭炎听后夸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时候,她则又以一副小女孩的姿态说自己只是女人,只因为是姐姐,在洛国是异族,必须要照顾母亲和弟弟为由而回应。

一切回答都非常的很巧妙。马若文、马旭炎和杜定瑞、刘宪深、崔安邦这些官场政治老人都很佩服起语言技巧。

马旭炎今晚是很高兴的,喝了不少酒,这已经是非常少见了。他自永昌十年以来身体一直时好时坏,根据太医向黄傲英的禀报,他的身体已经是日趋恶化了,才五十五岁,但身体却不如已经七十八岁的马若文和林燕卿,也不如还比他大七岁的六十二的黄傲英。黄傲英心中有底,这个丈夫不会是一个长寿之人。而整个晋国,知道马旭炎病情的除了看病的几个太医和黄傲英外,就只有马若文、林燕卿二人了。

次日,杜德曜将盟约呈送马若文、马旭炎,二人阅后同意用印。马若文还说:“设立都护府,你功不可没,你们父子两代忠良且能干,我很高兴。都护府的事务,你们还得再拟出个具体的章程,这样才能有章可循。”

马旭炎:“父王所说极是,你和中书省、枢密院、易物司等有关的衙门迅速商议,然后拟出条陈,父王阅后就正式实行。”

杜德曜:“臣遵命。”

接着,马若文又问了一些关于洛那卡国王扎罗玛尔比和其王妃霍思菱及卡麦罗等人的情况。

杜德曜退下后,宫中就剩下马若文父子二人了。

马若文对儿子马旭炎说:“昨晚你很高兴啊,我也很高兴,卡埃伦成了焦点了,这孩子确实是绝色漂亮,看得出来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之倾倒了。你怎么看这个人和她说的话?”

马旭炎:“那番代表洛那卡国说的话都是场面话,她个人说的话倒是看起来有些真情实感,父王的意思呢?”

马若文:“我就八个字。”

马旭炎:“哪八个字,请父王明示。”

马若文:“貌美如花,心志难测。”

马旭炎:“何解?”

马若文:“貌美如花这不用解释,心志难测字面意思你也是明白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从没有来到晋国,平日在洛那卡国也是养尊处优的,与普通人接触是不多的,即便其母有艰难的经历,她最多只是听过并不曾经历。怎能有那样的感触呢。还有她代表在洛那卡国的汉人,在那儿的汉人十几万,她一个女子就能代表吗,即便是官场和邦交中的场面话,也不是她一个人能代表的。而且面对昨晚那么大的排场,她丝毫不紧张,而且谈笑风生,与任何人都能镇定自若交谈,这绝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女子,有这样的女子,她母亲也恐怕不甘于人后,另外就是既然她母亲和她强势了,她的弟弟就会相对懦弱一些了。”

三月七日,马旭炎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杜德曜以工部官参与政务;

潘厮铎加定南军节度留后,子爵;

刘天韵加威南军节度留后,子爵;

刘通奎、董星五加护军衔;

田宜兴升怀远府尹;

崔曜坤加铭英府尹。

其余人交吏部按律封赏。

三月十日,马旭炎参照先前大卫国体制和武国现有部分体制在晋国首创学士的职位,资历和勋望高者为大学士,一般人为学士,作为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学士的头衔分以下等级:

昭文殿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为最高,分别为左右相兼任,专修国史事宜,从一品;

文英殿大学士、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次之,为参知政事和六部官中勋望功绩高者之加官,正二品;

龙文阁学士、武宁阁学士、永宁阁学士为正三品,无实职,作为加官,掌侍从备顾问应对,有所献纳则请对或奏对;

文宁阁、天文阁、华文阁、定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宣华阁学士为专人出任,从五品,晚上轮流值班,以免突发事件时候找不到人。

以前晋国历史上不是没人提出过设学士、大学士的主张,但是历任晋公都拒绝了,都认为这是一种虚名,无实际意义。可是与武国打交道以来,晋国越来越发现这种虚名有时候是一种文化脉络和学识的体现,作为自认为继承前朝精髓文化的晋国,自然会要求设立这种职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设置,但是以上均为加官和荣誉职衔,没有实际职务和俸禄,除从五品的专任学士外。

当日公布后,马旭炎下令以左右相杜定瑞、刘宪深为昭文殿、集贤殿大学士;

崔安邦、沈昌茂为观文殿、文英殿大学士;

龙文阁学士、武宁阁学士、永宁阁学士暂时无人;

从三月七日到月底,中书省、枢密院和易物司以及杜德曜、刘天韵等出征归来的将帅根据洛那卡国实际情况,并翻越史料,制定出了一套都护府的章程规制。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保证不干涉其日常事务和各部落互不统辖的情况下,规定洛那卡国自国王开始以下直到普通部落酋长,皆佩晋国之印绶,另外晋国可在驻军地域屯田,同时晋国部分律令洛那卡国必须执行,其内部或者管辖部落有乱,得发兵征讨。这就是说在保留洛那卡国国王封号及名义的情况下,事实上和部分名义上将洛那卡国降为晋国的属国,成为一个不挂府州名义的府州。奏闻最后一句,杜定瑞、刘宪深等写道:
    洛那卡国乃我南疆重镇,为我铭英府、永晋府之屏障。乃我金、铜、铁矿和木材之重要来源地,自不可等闲视之。春秋晋国成何对卫国使臣说‘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我今日宜明确此事让洛国君臣子民知晓,洛那卡国即乃我海山洲晋国之温原。虽我名义上仍尊崇其王爵,然实则以本土视之、经营之。待他日时机成熟,则可以彻底划为郡县。

杜定瑞等于三月三十日正式将此奏闻呈送马若文、马旭炎,二人高度认可,尤其对将双方的关系比喻为昔日春秋晋国与卫国的关系的提法很赞同。同时正式任命实授刘通奎为洛那卡都护府都护,从三品,董星五为副都护,正四品。李正维为都护府参军,兼任王宫驻军都统制,统三千人。崔曜坤以铭英府知府身份参赞协办都护府事务。同时下令铸官印,然后由杜德曜等于年底前将文书、官印等正式封授于洛国国王等人。

而整个三月份到六月份的时间,卡埃伦(宁佳蓉)在王温瑜、林静珊、崔迎彤等女眷的陪同下在怀远府附近游览,一览晋国的部分大好河山。但是马若文暗中直接给仪仗司的沈明哲下令,务必要“保护”好,同时宫中重要地方和中书省及重要衙署严令女眷进入。

马若文已经知晓了马旭炎的病情,他不得不考虑要做好万一的准备,马旭炎能没事儿最好,但如果万一,他必须要做好准备。而这段时间他重点查阅了当年马海晋去世后,马宪永支持马康远上台的国史,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另外密令手下亲信及仪仗司对马旭炎的三个儿子也进行监视。他这些所作所为,没有任何人知道,当然除了林燕卿,他瞒谁也不会瞒林燕卿,他不放心谁,也不会放心林燕卿。

南征归来后,马承华继续投入了对兵器和各种器械的研究之中。但是据仪仗司的消息,范家、李家这两个海山洲最富有的大商家以及掌握宫苑府的杜德浩还有在宫苑府任职的马承泽给马承华的各种研究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并帮助其从武国走私兵器、盔甲、木材,从乐东国运来良马,从南洋运来柚木、硝石,从东町国运来其特产的刀剑和铜铁,甚至从南交国、室佛利等国也运来其国的部分兵器和资源及木材。为了换取这些,范、李、杜等家利用权势向这些国家出口不少的粮食、茶叶、蔗糖和硫磺,也有部分兵器和造船技术。

对于这些,马若文以前是知道一些的,也是鼓励的,但是他没有想到马承华搞的研究规模竟然这么大,已经具备一个完整的将作院的功能了。而且据报,马承华所秘密储藏的兵器足以武装约两万人的规模。

比起马承华而言,马承宣这几年很少对国事发表意见,他的政策主张与父祖的不能说是大相径庭,也算是相距甚远。马承宣跟吏部、礼部、易物司和工部部分五品以下的中低级官吏走的很近,这些人大部分是中小地主家庭和中小商人出身,虽然也有一定的身家,但是比起大族而言则相差极为悬殊。他们主张维持现有现状,不赞成对南洋诸国的文攻武吓的政策,主张以农为本兼顾工商的自由贸易。而有些极端则主张必要时可以放弃永晋府以南的所有地区,而马承宣也没有强烈反对。

马承泽是最规矩的,他以马海宁、马康岩为目标,但是在对两个哥哥的态度上,他是暗中偏向于支持二哥的,他向马承华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就是例证。而宫苑府使虽然还是马若涵,是马若文的亲姐姐,也是最可以放心的人,但是姐姐毕竟老了,杜德浩、马承泽等人对宫苑府的影响是与日俱增,而且马若明已经也老了,公族府的事务也是难以顾及了。

马承宣、马承华、马承泽兄弟三人虽然感情还不错,但一谈及政务,争吵就会非常激烈,故而三人要不不见面,要不就是谈私事,不谈政务。马承华、马承泽对大哥的主张很不满,但是两个弟弟却对三个嫂子十分尊重。尤其是对林静珊,当年他们被父母外放将近一年的时间,如果不是林静珊,他们即便饿不死,也会掉层皮。而马承泽对嫂子林静珊更是十分尊重,一有什么好东西,总会有哥哥嫂嫂的。因为当年外放的时候,马承泽还是个半大的孩子,那段时间里,林静珊仿佛就像母亲一样。

如果说马承泽某种程度上将林静珊视为了母亲,而马承华则不然,他对嫂子很尊重,但是也十分爱慕嫂子。他曾十分想娶林静珊为正妻,但是两人年龄相差略大,而且马承宣纳林静珊、姚晓娇是马若文同意的,马承华当年根本无力阻止,连表示意见的胆量也不敢有。不过马承华对崔迎彤、林恺迪还是不错的。虽说马承华有些处处留情,但是这是一个懂得轻重分得清层次的人。

而三个孙子的女眷方面,马承泽一家最为和睦,马承泽和赵熠彤性格都比较温和,生活的有滋有味。两人有一个儿子,是马运昌,永昌七年出生。马承华一家不及马承泽,但是也还是颇多乐趣的。他们目前有两儿一女,除了长子马运扬外,还有一个与林静珊生下的儿子马运建,永昌八年出生。永昌十年还与傅颖佳生下一个女儿,名叫马雅春。最糟糕的则是马承宣一家了。王温瑜、姚晓娇、林静珊对马承宣一直十分关心,不断提醒他不要事实与父祖唱反调,不听,后来索性就不闻不问,自己只求不出事就行了。虽然马承宣对三人也很好很关心,但这三人尤其是王温瑜、林静珊都不是只想当贵妇人的女人,他们都有更强的心志。

王温瑜虽然生性淡薄一些,但是王家祖上也是大族,而且出了不少王后,她的内心终究会有希望自己也成为王后的愿望。林静珊强势惯了,她也想,何况自己也有儿子。但是她明白她的愿望很难,一来自己的地位不及王温瑜,儿子也不是长子,更重要的是马承宣的那个样儿,让她十分担心。为此,王林二人先联合起来,目的是先把马承宣扶上台。她们对马旭炎夫妻和马若文、林燕卿是殷勤备至,对下人也十分宽容,在宫中是博得众人的赞誉。无奈马承宣始终摆脱不了那种比较清高的毛病,她们二人也是有苦难言啊。

文宁阁、天文阁、华文阁、定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宣华阁学士七月五日选好了人选,分别由田建安、林博学、李承运、高明兴、钱惠人、张世安、余元振出任。从七月十日起正式办差。

这七人之中,田建安、张世安为勋贵嫡传子弟。田建安是田铭濬之子,张世安是张绍晖的孙子。钱惠人是崔旭鹏的外孙,余元振是连海知县余元化的哥哥,比他大一岁。林博学、李承运、高明兴是六部和易物司之中的青年才俊,都是昌晋三十五年到永定三年之间出生的。

七月初,卡埃伦(宁佳蓉)从外地返回来。这几个月她是玩儿好了,还有些乐不思蜀,在七月二十日的时候,她通过马承华向马旭炎委婉地提出了一个请求,即想在海山洲大族之中找一个人嫁了,但是以后她如果要回洛那卡国的时候,此人必须跟随,而且以后她要求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并且希望在半个月内得到答复。

马承华得知后,感觉兹事体大,不敢也不能做主,立即上报马若文和马旭炎。二人也在思考,同时召杜定瑞、刘宪深、崔安邦等大臣还有马承宣、马承华商议。

众人知道这就是相当于和亲,对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什么意见,她再怎么强势也是一个女子,而且晋国实力在此,谅她也不敢如何。而且对她要求嫁一个勋贵或者公室子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哪家人能忍痛割爱啊。另外这相当于倒插门,即便洛国有晋国驻军,我们的人嫁到那里去,终究是异地,万一出事有怎么办,而且如果此人惹出事来引发争端怎么办呢。所以大部分人的意思是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慎重而行,可是卡埃伦却急着要回话。

最后还是崔安邦、杜定瑞二人想出了一个主意。

杜定瑞:“依老臣看,我等可以先同意,并表示欢迎。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可以,但是要事先知会,并派人保护,这是为她安全起见。另外就是要半年一次,即半年居住于晋国,半年居住于洛那卡国。此外就是以敦睦友谊起见,让她弟弟也娶我公室或者勋贵之女为太子妃就是日后的王后。趁此控制其国度。”

崔安邦:“另外就是我嫁入其国的太子妃即日后的王后由我国派人保护。而且她嫁和我嫁两件事必须挂钩起来,由她去说服,如果她能做到则可以答应她的条件,但是如果不答应,则不能。”

马旭炎:“依我看,可以这么办。由承华去和她说,可是如果她答应并且做到了,我们派谁去啊,你们都是勋贵子弟,如果选中你们的后代,你们怎么办啊。”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但是谁又舍得呢,虽然看起来荣耀,但谁家的子女谁不心疼啊。崔安邦、杜定瑞等都沉默了。

马若文:“此事可缓图,先让承华去说,看看她的意见。”

马承华:“孙儿遵命。”

马承宣几乎是一言不发,他知道父祖对他有所轻视,但是他偶尔还是说几句,他的意见是坚决反对的,并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一味反对是不妥的,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因为南洋这些异族与九州的异族是不同的。马若文、马旭炎都是与异族打过多年交道还生活过的人,比起西北党吐族、发羌族那些虽然凶悍但直率的异族来说,南洋这些有一定文化的异族比起部落人更难预料,必须防备,时刻准备以武力制服。

八月五日,马承华将卡埃伦请来,崔迎彤、林静姝、林恺迪也在,恰巧这天王温瑜、林静珊没事儿,也过来了,就一起看马承华如何对付这个女人。一番客套后,还不等马承华开口,卡埃伦就开口了,说:“二公子,你们商议的怎么样了啊。”

马承华:“你可真是个急性子啊。”

卡埃伦:“我终究还有你们所说的一半蛮夷的血统,有时候自然是快人快语了。”

马承华:“爽快。”

卡埃伦:“晋公怎么说?”

马承华:“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个不难办,不过需要事先知会提出请求并经过晋公同意,进入晋国后再由专人安排并进行保护,而且你如果来晋国,必须直接从贵国经海路进入海山洲,无故不能进入铭英府文林州等地。另外如非公务来往,不管你是用洛国公主还是晋国公主的名义,沿途费用均需自理,不能惊动官府,惊扰百姓,这是原则问题。”

卡埃伦:“二公子,想的真是周到啊。我一个姑娘家,能花多少钱啊,你是不是有些小气啊。”

马承华:“你不是一般的姑娘,另外这是晋国,朝廷自有体制和祖制在此,是不能违背的。而且不是小气与否的问题,是国体的问题。如果你连这个也接受不了,别的也没法谈了。”

马承华态度十分坚决,而且这都是他临场发挥的,事先父祖都没有交代。而在场的王温瑜、林静珊见这个小叔子能这么有胆识,无不暗中高兴。

卡埃伦:“好,这个我答应,那另外的呢。”

马承华:“俗话说双喜临门,你既然能有心,我们自然愿意成全。另外宁阳王和晋公也考虑到你的弟弟也就是卡麦罗太子也未婚,何不与你一起办呢。就是说让他也娶我晋国宗室或者勋贵之女为太子妃,他即位后就是将来的王后,这不更是增进双方友谊啊。当然此事,事关重大,你未必做的了主,可以回去请示你的父王母后。”

卡埃伦:“二公子的意思是将两件事并在一起了,我不答应或者办不到后者,我的事情你们也办不到。”

马承华:“你可以这么理解。”

卡埃伦:“此事我确实做不了主,必须请示父王母后。你们何时安排我回去。”

马承华:“你想何时走,我们就送你回去。杜帅也随同,并有公务要去办理。”

卡埃伦:“好,我会随时通知你的,告辞。”

马承华:“不送。”

卡埃伦临走时候虽然仍然尽量显示地很从容,但已经是不高兴了。而马承华在此事上则表现出彩了。

卡埃伦走后,林静珊等就问马承华说:“你为什么执意要求沿途费用自理呢?”

马承华:“嫂子,这些蛮夷,与他们打交道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如果不提前说好,把缝隙堵死。他们就会以各种名目来,可以说是见缝插针,而且所带之人十分之多,沿途还要求接待,对我们地方官府和百姓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另外,她虽有一半汉人血统,但也是一个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她这个半异族与祖父当年带回来的党吐等直率的人大不同。另外,我感觉这个鬼丫头,心志难测啊,看起来如花似玉,内心恐如蛇蝎,不得不防啊。”

林静珊等深表赞同,也十分佩服。回去就和黄傲英说了,黄傲英又和马旭炎、马若文说了,对他都很满意。

马承华次日向父祖如实报告了昨天与卡埃伦见面的情况,马若文、马旭炎非常赞赏,极为赞同。马旭炎还说了一句:“你比我们也想的周到,很好,很好啊。”

马旭炎连说两个很好,这极不寻常。马若文也觉得儿子更青睐于这个次子而非长子。

八月二十日,卡埃伦直接要求请见马旭炎,马旭炎同意。次日,马旭炎接见了她,马承华也在侧。

卡埃伦一改平日温和柔弱的面孔,说话是简单干脆。

她说:“我要求尽快返回洛那卡国,会尽力促成此事。希望晋公不要食言啊。”

马旭炎:“当然不会,你如果能办成,那是双喜临门了。九月一日出发,如何啊。”

卡埃伦:“我返回洛那卡国,您应该不会让我空手而回吧。”

马旭炎:“那是。”

马承华感觉父亲似乎要落入其圈套中,赶紧插话道:“晋公自然不会,你是他封赐的公主,他会像对女儿一样给你个人一些礼物,但是只是给你个人的,而非给贵国的。”

马旭炎听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说:“对,就是这个意思。”

卡埃伦见状,只能是退回去了,表示感谢。

卡埃伦走后,马旭炎对儿子说:“这小鬼头不容小觑啊,恐怕是个祸害啊,以后难说啊。”

八月二十五日,礼部官沈昌茂因病请辞,马旭炎批准。刑部官傅建义也要求请辞,但遭到拒绝。

二十六日,马旭炎下令沈昌茂致仕,学务司使赵聚华调任礼部官,裴守敬升任学务司使。同时沈昌茂的参知政事衔空出,以傅建义出任参知政事,但刑部官开缺,由刘天韵出任。

二十七日,马旭炎下令以杜德曜为南洋宣谕使,潘厮铎、王士公为副使,马承华为长史兼参军,护送卡埃伦返回,但同时暗中密令如有不测可节制南洋所有驻军,董星五也一同返回。

九月一日杜德曜再次启程前往南洋。一年之内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走这条海路了,但心情是不一样的。而马承华则一路上高度提防卡埃伦这个女的,他甚至建议如果不行,就将其杀掉,办法有的是,但是杜德曜反对,认为太过于冒险,风险太大,后果难以预料。

他们这次没有经宁河港进入洛那卡国,而是直接抵达帕伦港。

九月七日抵达帕伦港后,然后进入洛那卡国都城。

从帕伦港到都城的路途是比较险峻的,但是因为此行人数不多,还是走的比较快的。而沿途,洛那卡国普通人和汉人对他们再次到来普遍是欢迎的。尤其是汉族商旅,平时洛国官吏就时常欺辱甚至从汉族商旅中抽取重税,但是晋国驻军和允许其组织团练武装后,他们感到安全了许多。

九月十三日,杜德曜等来到都城进入王宫会见国王。因为有了都护府,杜德曜对国王的礼节就相应降低了,保持一种平等的姿态。

国王扎罗玛尔比和王妃霍思菱见女儿安然无恙返回很高兴,卡埃伦也还是实事求是,对晋国对其的优厚招待也向其父母如实禀报了。当晚,国王设宴隆重招待了杜德曜一行。

宴会大多是场面话,但是宴会上,国王的王后话很少,而霍思菱仿佛以女主人自居,话非常之多,并对杜德曜等大献殷情。这让国王很不满意,也让杜德曜充满了警惕,这个女人与她的女儿一样不简单,权欲心很强。

宴会结束后,杜德曜没有在王宫住,而是住在了李正维的府邸。代理都护刘通奎也前来,并向杜德曜报告了这几个月的情况。

这半年洛那卡国局势平稳,因忙于恢复战乱带来的损失,国王和其大臣低调了很多,并做出了许多以前没有过的改善民生的措施。而刘通奎则发动驻军和平民,在拉韦城初步兴建了自己的府城,将其作为都护府所在的府城,并重兵把守。而打交道方面,扎布洛对晋国好感日渐增加,并采用晋国的部分章程来练兵,还要求得到晋国兵器,刘通奎婉言拒绝了。

九月十五日,在拉韦城,杜德曜正式宣布晋公的命令,任命刘通奎为洛那卡都护府都护,从三品;董星五为副都护,正四品;李正维为都护府参军,兼任王宫驻军都统制,正四品。而各地人员由他们派人任命。

杜德曜也宣布了都护府的章程和职责,并授予其文书印信。

同日,在洛那卡国王宫,杜德曜代表晋公正式册封扎罗玛尔比为洛那卡国国王,卡麦罗为太子。

按典制,扎罗玛尔比要跪接,但是考虑到不要刺激他,杜德曜免除了过于繁琐和有损他尊严的仪式,相对简单却保留了其尊严。

扎罗玛尔比内心极度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办法。

同时,杜德曜还代晋公任命阿里尼尔为国相,扎布洛为副相兼都尉,掌管兵权。

在之后的几天里,卡埃伦就和亲一事摊开了与国王讲,杜德曜、马承华也参与其中,并向其说明是卡埃伦主动提出,晋国才提出了一个双喜临门的方案。

扎罗玛尔比对女儿如此自作主张十分不满,但骂归骂,他还是宠女儿的,可是同时也发觉女儿发生了变化。他也知道自己如今的威望已经是江河日下了,因为晋国驻军的存在,他身边的亲信已经所剩无几了。而他和阿里尼尔的态度呢,则比较复杂。他既不想开罪晋国,同时需要借晋国的力量维持局势,同时也恼怒于霍思菱、卡埃伦日渐专断和飞扬跋扈。作为一个执政多年的老国王,他也明白晋国的利益与女儿的利益是不一样的,晋国谋求的是在洛那卡国的晋国利益,而霍思菱和女儿恐怕谋求的是自己的王位。

这件事是比较麻烦和复杂的,所以从九月一直僵持到十月底。而卡麦罗确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没有母亲和姐姐的强势。他似乎有些不想做这个太子,夹在父亲为首的传统派、扎布洛为首的晋国驻军为后台的亲汉派、母亲姐姐为首的骑墙派之间,他太难了,但是如今的他已经是坐在火山上了,不管如何都得做下去,一旦下来绝没有好果子。

不得不说,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霍思菱、卡埃伦还是很有手段的。他们以晋国的力量逼迫国王扎罗玛尔比答应了和亲的要求。同时还散出风去,希望利用各种压力逼迫国王同意立霍思菱为后。

而这一个半月,杜德曜、马承华、刘通奎、李正维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情况,他们也在商议办法。

刘通奎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办法,杀掉骑墙的霍思菱、卡埃伦,这两人就是乱源,虽然一个是汉人,一个有汉人一半血统,但完全被利欲熏心了,如果支持他们上台或者不加限制,必然会影响晋国的全局利益。

他们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也能够办成,但是洛那卡国刚战乱结束,再发生宫廷政变,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这个建议被否决。

李正维提出一个办法,即暂时维持三种势力之间的平衡,但是重点压制霍思菱、卡埃伦为首的骑墙派。

李正维的方案得到了同意,不过马承华、杜德曜则加以细化。提出了一个补充办法,即以和亲为名来支持强化温文尔雅的卡麦罗,从国内选择一位精明能干且贤淑的公室或者勋贵之女来帮助卡麦罗,在其身边在宫内建立亲晋力量,以压制霍思菱、卡埃伦。同样选择一位实际强硬的勋贵之女娶卡埃伦,然后想尽办法将卡埃伦留在海山洲,只要她不回来,霍思菱独木难支。

另外,刘通奎又提出了一个方法,即继续支持洛那卡国王后伊格罗梅因,与之结好,可以让卡麦罗做太子做日后的国王,但决不能让霍思菱做日后的太后。霍思菱想母以子贵,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个办法,杜德曜、马承华非常赞同和欣赏。而且有绝对的理由。伊格罗梅因虽然在卡斯罗活着时候有些专横,但并没有失德,不能轻易被废。另外如今儿子战死,他的唯一希望就是国王还有王后的身份,尤其担心失去王后的身份,但是国王担心霍思菱飞扬跋扈,也会支持留住他王后的位子,而晋国此时支持伊格罗梅因,也就是支持了国王。

十一月五日,扎罗玛尔比请杜德曜、马承华等进宫,同意了婚事。杜德曜表示了感谢,扎罗玛尔比也隐约流露出了疲惫的神情,以及对霍思菱专横的反感与担忧,这段时间他也很难。

杜德曜、马承华发现了。这也正是时候。

杜德曜说:“请国王放心,我们会为太子选择一位合适、贤淑、能干的太子妃,让其成为您的好儿媳妇,未来的好王后。另外请国王放心,晋国一定会支持您的王位,同时支持王后的地位。”

扎罗玛尔比:“请带我和王后感谢宁阳王和晋公。”

杜德曜:“我们对于国王先前的许多国策是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对于王后的贤淑是知道的,对于前太子卡斯罗的战死是敬佩的,没有你们的教导,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勇敢的人的。另外,关于贵公主的婚事,我们也会尽力做到最好的,但是按照汉人风俗,女儿嫁出去就不能随意返回娘家了,但是考虑到贵国风俗和您的爱女之心,我们可以另外考虑。”

扎罗玛尔比:“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当然是宠爱她的,也迁就她。但是她既然选择嫁入晋国,嫁给汉人,那就得按照你们的风俗办。每年让她回来住段时间就可以了。我也是了解你们汉人风俗的,所以这点请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为难的。”

杜德曜、马承华心中大喜,也从中明白了扎罗玛尔比的态度,巴不得这个女儿赶紧出去,呆在自己身边,和霍思菱一起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当晚,扎罗玛尔比向伊格罗梅因告知了晋国的态度,伊格罗梅因也如释重负,他最为担心的就说晋国会支持霍思菱来取代她王后的地位,但是如今她算是安心了。

十一月八日,扎罗玛尔比设宴招待杜德曜、潘厮铎、王士公、马承华、刘通奎、李正维等人。

宴席上,国王正式宣布了和亲的决议,是为了增进友谊。同时开府库交付第二批补偿军费的黄金五千两,还有就是女儿的婚事了。

扎罗玛尔比:“我的女儿很有头脑和眼光,她要嫁给汉人,嫁入晋国。我相信晋国的宁阳王、晋公一定会为其选择一位好人家。同时我希望并要求她按照汉人的风俗做晋国的好儿媳妇,恪守晋国汉人的风俗。”

卡埃伦一听,恍然大悟,不想自己精心策划一场却被父亲给卖了。在这种场合,她插不上口,说了也没用。

杜德曜:“国王请放心,我们一定如您所愿。”

扎罗玛尔比:“杜大人,准备何时启程啊。”

杜德曜:“国王的意思呢?”

扎罗玛尔比:“后天如何啊。”

杜德曜:“国王说了,我们当然同意。”

霍思菱、卡埃伦彻底无语了,精心策划的一场游戏结果被晋国和国王联合给装了进去,只有一天的时间给他们运作了,但已经太晚了。

九日,整整一天,国王以种种名义拆开霍思菱和卡埃伦,同时晋军和扎布洛加强了对宫廷和城郊的把守,霍思菱、卡埃伦及其党羽是毫无办法。

也就这样,晋国成功利用洛那卡国内部的矛盾维持了晋国利益的最大化,避免了权欲派的独大利益。

十一月十日,杜德曜等人和卡埃伦一起启程北上。

从十一月十日由都城出发到三十日返回怀远府的这二十天里,卡埃伦感觉自己如同囚犯一样,被晋军好吃好喝好言好语地伺候和关押着。

返回怀远府后,卡埃伦被安排居住在永寿宫和文昌宫旁的一个小阁中,名为安心阁,阁楼的名字很有意思,也让卡埃伦感到沮丧。安心阁,晋国的意思很明白,让其安心,不要再追求不切实际的利益和幻想。

而就在杜德曜南下的这段时间里,中书省、公族府奉命从所有的马姓公室和张、崔、杜、田、李、苏、裴、袁八大家族中寻找与卡麦罗、卡埃伦年龄合适的男女。而且是下了死命令,必须找到,主动有功,拒绝则严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