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书名:最后的侠客 作者:沧浪客 本章字数:10751字 发布时间:2022-01-18

第五十八回 怀祖国各族归诚 复南疆红旗报捷

官军穿过戈壁,进驻扎木台,远望阿克苏城上火光烛天,刀矛密布,不知哪里突然增添了这么多人马?刘锦棠派去侦骑探望。不久,侦骑回来报告,说白彦虎和安集延人已带着残兵败将由阿克苏城下匆匆逃走,城上防守的都是阿克苏的百姓。刘锦棠闻报大喜,他原以为白彦虎和安集延人会死守阿克苏,免不了一场恶战的,如今百姓抗拒叛军,定然归向朝廷,能够兵不血刃取得这进入南疆的门户重镇,当然是意想不到的大好事,当即命人马在扎木台驻下,派人进城与城中首脑联系。

原来拜城回民首领阿克奈木厘被杀的消息,当天就传到了阿克苏。乌斯木等人紧急会商,在汉声的鼓舞策动下,决定组织起义。趁白彦虎等尚未撤退到阿克苏以前,迅速解决阿克苏的安集延守备部队,固守城池,不让白彦虎和安集延人进城。城内各族人民怕被白彦虎劫掠驱赶流亡,也怕他们据城坚守造成更大的破坏,一致踊跃响应,满城百姓奔走相告,磨刀擦枪。安集延守备部队见势不妙,正待要逃走。汉声、玉姣、宋公望和程敬唐等率领起义的百姓杀了进来,百姓早对安集延人恨之入骨,有了汉声、玉姣、宋公望三人的带头冲杀,百姓把十儿年来受奴役折磨的仇恨愤怒都发泄在这些安集延人身上,犹如火山爆发,蜂涌而至,不到半小时就把五百多守备部队消灭得干干净净。

乌斯木等头人伯克,见大事已定,随即迅速行动,组织人马守卫城池。半天之内就组织起上万人马,白彦虎和安集延人的败残人马败退到城下时,城上乱枪齐射,哪里能够靠前?百姓听说安集延人和白彦虎到来,都自动上城守卫,白彦虎见城上旌旗如林,枪矛密布,不敢攻城,又怕官军追及,只好慌忙逃走。

刘锦棠派出的一个参将,带了一小队官兵来到城下,向守城的百姓说明大军已经到来,要见城中头目,忙报与乌斯木等知道,乌斯木和众回民首领闻报,忙出城迎接,得知刘锦棠率大军已至扎木台,连夜赶到大营谒见。刘锦棠听说了起义的经过,大为嘉勉,吩咐他们,原来担任伯克或其他官职的,仍然担任原职,叫他们回去安抚百姓,官军所需给养都按市价付款,不许向百姓摊派勒索,从中牟利,各回民首领见刘锦棠威而不峻,处处为百姓着想,十分敬畏。

刘锦棠问起,阿克苏城百姓起义如何这样齐心,如何组织得这样好?乌斯木说有个甘医生和他的夫人在阿克苏住了几个月,给大家讲了许多道理,这次组织起义也多亏他们帮助,不然是不会这样顺利的。刘锦棠心中疑惑,这人究竞是谁?怎么自己一点也不知道,就问这甘医生的情况状貌,回民头目一一说了,有的人还说,甘先生的夫人很漂亮,传闻是总教主的女儿马小姐,拜城曾经为了找他们闹得满城风雨。前年在喀什噶尔更是尽人皆知,可是甘医生又承认又不承认,大家也弄不清楚。

刘锦棠根据乌斯木他们的描述,估计十九是苏汉声无疑,可是怎么又冒出个马小姐来了?不管怎样,明日相见就清楚了,也不再问。只吩咐乌斯木,进城后务必请这位甘先生一见。

第二天,刘锦棠派出两路人马追击残敌。一路经戈壁以东直达叶尔羌;一路经戈壁以西去喀什噶尔,两路官军追至胡玛纳克河,击毙、俘虏了一千多名敌军。白彦虎和安集延人为了分散追兵,在胡玛纳克河分路奔逃,安集延人奔叶尔羌,白彦虎走乌什城。

刘锦棠派出追兵后,率领亲兵标营整队入城。官军部伍严整,枪械鲜明,百姓夹道欢迎,比拜城更为热烈。刘锦棠进入行辕,刚安排好驻军守备事宜,中军来报,乌斯木求见。刘锦棠说声:“有请!”见同乌斯木前来的果然是汉声,哈哈笑道:“我说哪里来的这么个厉害的甘先生呢?除了苏兄谁有这份胆识才干?昨晚我就猜的是苏兄了,果然不错。”

汉声道:“在下前年在喀什噶尔闹得安集延人狼狈不堪,所以此次来南疆改姓了义父的姓,至于这次阿克苏起义,都是大阿訇阿斯木和各首领深明大义,百姓向往大军威德所致,在下不过尽些口舌之劳、奔走之力,实在不足挂齿。”

刘锦棠笑道:“讲的都对,不过这口舌之劳,奔走之力,当年班定远宣国威于西域,也是差不多的,苏兄就不必过谦了,倒是传闻尊夫人就是总教主的女公子,是不是真的啊?”

汉声道:“前年马小姐确是和我们到南疆,所以有些人误会了,把拙荆错认作马小姐。那次马小姐为了拒婚,曾说过和在下有婚姻之约,也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其实他们回教女子是不嫁出外教的。”于是把前后的情况择要说了一遍。刘锦棠道:“马小姐肯为朝廷出力,深明大义,真是难得。我们敬佩还唯恐不及呢,左宫保闻知,一定也十分嘉许的。苏兄和马小姐也算得是一段奇缘了,马小姐孝义两全,可敬,可敬!可是马小姐的终身,苏兄总要设法周全才好。”

乌斯木至此,才知道个中曲折,也不胜感喟。当下大家谈了些安民善后工作,乌斯木起身告辞,刘锦棠留下汉声,商议下一步作战方略。

左宗棠的计划是先取叶城、和阗、英吉沙尔,扫清喀什噶尔外围,然后集中兵力,围攻喀城,从军事观点看,无疑是很正确的。这样可以避免顿兵坚城之下,又无运馈不继之虞。汉声十分叹服,不过阿克苏这次起义,倒使刘锦棠非常兴奋,问汉声是不是可以在喀城想些办法。汉声道:“喀城百姓的心情和各地一样,是向往官军的,但安集延在那里统治严密,要想和喀城一样起义,有很多困难,但官军大军压境时,百姓做为内应是完全可以的。”于是把石金汉和何步云的情况说了一下。

刘锦棠道:“能做到这一点就很好了,这里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还请苏兄去喀城辛苦一趟如何?”

汉声道:“这里已经没有我的事了,正准备告辞前去。”

刘锦棠道:“如此最好,但愿早日在喀城相见。”两人又密谈了一会,汉声才告辞回乌斯木家,和玉姣、宋公望收拾行李,辞别乌斯木,回喀什噶尔而去。

汉声走后,刘锦棠得报,敌军分两路逃窜,安集延人南走叶尔羌,白彦虎西走乌什城。刘锦棠决定先把安集延人放下,去追白彦虎,因为白彦虎最为狡悍,自从在陕西倡乱以来,到处窜扰,所过之处,无不糜烂,官军平定陕甘之后,陈林、崔伟、禹得彦等悍将都已归降,只有白彦虎继续抗,而且认贼作父,投靠安集延人残害各族百姓,每次战,白彦虎总是让人顶锅,自己乘机逃走,所以左宗棠把彦虎视为心腹之患,每次会战都要事先计划安排部队堵截防止他回窜去关内。白彦虎也正因如此,才被逼得步步向边国境线败退。

刘锦棠暂时放下安集延人,去追白彦虎,这一方略是常正确的,在刘锦棠的穷追猛打之下,白彦虎一路又折损残余的大部分人马,死党之一马有才也被官军擒捉杀掉,彦虎自己最后带着一、二百人窜入戈壁才摆脱官军的追击,逃入俄境。

刘锦棠赶跑白彦虎之后,回兵平定了乌什城,派兵驻守。十月中旬回转阿克苏,正准备进军叶尔羌。探马报来喀什噶尔汉城民兵反正的消息,接着,何步云派来求援的人也来行辕求见,呈上何步云的蜡丸书信,信上大意说:“罪臣闻大军不日将抵喀城,特起兵保境护民,迎接王师以赎罪愆。现敌军攻城甚急。旦夕可危,望大军火速驰救。”云云。

刘锦棠得信大喜,详问了喀城起兵反正的经过,赏了来人,决定改变进军计划。大军主力首先驰救喀城,令提督余虎恩,总兵桂锡桢率马步二千余人,取道巴尔楚克;提督黄万鹏总兵张俊率马步二千余人取道布鲁特尔边界,定期至喀什噶尔会合,自率大军进驻巴尔楚,扼叶尔羌和阗冲要以为援应。

原来刘锦棠在乌什追击白彦虎时,咯什噶尔形势正面临着巨大变化,事情是这样的:

当刘锦棠收复库车时,南疆震动,安集延人恐慌万状,和阗伯克呢牙斯不满安集延人的统治,早派人和官军联系归顺,这时就趁机起义。擒杀了当地的安集延头目,并率兵进攻叶尔羌以响应官军。伯克胡里接到叶尔羌告急的报告,留阿里达什守喀城,亲自率领五千精骑援救叶尔羌,在叶尔羌大败呢牙斯,乘胜追击,又攻陷了和阗,呢牙斯遁逃,所部又投降了伯克胡里。伯克胡里因要处理一些善后事情,在和阗叶尔羌停留了一些日子,不料喀什噶尔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前门拒敌,后院起火,加速了安集延统治的崩溃。

期那阿里达什留守喀什噶尔,大权在握,加强了对军政人员的控制,他原本和何步云有些芥蒂,见何步云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早有所警觉,曾多次问伯克胡里进谏。无奈伯克胡里由于何赛花的关系,认为何步云与他休戚相关,绝不会有二心,根本不听阿里达什的劝告。伯克胡里走后,阿里达什加紧对何步云及其亲信的监视,发现了何步云和石金汉之间人员往来的一些蛛丝马迹。阿里达什藉口清查奸细,派兵进入汉城,把何步云监视起来,同时打算拘捕何明达和另几个何步云的亲信,恰好汉声此时已回到了盛宝林家中,见安集延人来意不善,就准备提前起义。

当下大家商议好,由盛宝林到街上发动城中豪杰和百姓,汉声和何明达去军营指挥应变,邓玉邓和宋公望去何步云家,保护一家老小,分派已定就分头行动。

阿里达什派的人进入汉城,兵分两路,一路马上包围了何步云的住宅,一路直扑民兵军营,准备拘捕民兵骨干。何步云听到外面喧嚷,家人报告说安集延人把府第都包围了,吓得不知所措,家中上下,乱成一团。正没有主意,带队的军官带着一群兵丁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向何步云道:“阿里达什大总管,听到报告,汉城民兵意欲叛乱,特来保护何大人,请何大人全家不要外出。”

何步云强作镇静,忿然作色道:“你们也太不象话了,要把我怎么样?你们眼里还有王妃么!”

军官道:“这都是大总管的差遣,何大人有话去跟大总管说吧。标下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请何大人不要怪罪。”说着,也不管何步云高兴不高兴,命兵士看住门户,自己在内厅坐了下来。何步云知道阿里达什有心来寻衅,又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心里十分焦灼不安,在房里踱来踱去,不知如何是好。

猛听得厅内咕咚一响,出外看时,安集延军官已倒在血泊里,邓玉姣身着紧身短裳站在厅中,长剑上鲜血犹滴。何步云上次看见玉姣时,她穿的是安集延军官服装,这回换了女装,慌乱之中却认不出来了,惊疑得结结巴巴道:“女英雄是……是……?”

邓玉姣道:“我是和苏公子一道来的,上次还到过府上呢,苏公子去军营了,叫我和宋大哥来保护你们。”

何步云才记起这女英雄和上次到他家来的军官确实相象,略微放下心来,但仍然不安地说道:“安集延人把房子都包围了呢,外面怎样了?你把他杀了,这怎么办?这怎么办?”

玉姣道:“不要害怕,进府来的安集延人都被我们杀了,你快点叫家丁守住门口,我们的人马上来接应,事到如今,何大人,你自己拿主意,下决心反正吧!”

何步云走出厅外,见几个安集延兵都死在门口,宋公望提着带刀的单刀从厢房里走了出来,何步云又是一惊。宋公望道:“何大人不要害怕,里里外外的安集延人都被我收拾了。”i

何步云苦着脸道:“官军还没来,事情就闹大了,这……这怎么办?”

这时军营方面传来密集的枪声,大门外也乒乒乓乓地打起枪来。何步云的老婆、小老婆披头散发跑了出来,哭叫道:“怎么得了!怎么得了!”何步云究竟是军官出身,此时也豁出来了,喝道:“嚎什么!都给我进去,这里有苏夫人呢!”又向邓玉姣、宋公望道:“苏夫人,宋义士,事到如今,只有干下去了,请苏夫人吩咐吧,该怎么办?”

玉姣和宋公望商量了一下,吩咐何步云叫齐家丁守住二门,他自己在内院不要动,她们出外面看看,说着,两人身形一闪,已飞上了房顶,一眨眼就不见了,何步云惊得半晌作声不得,幸好这步棋走对了,不然安集延人虽不杀他,他这颗脑袋迟早已保不住的。不过,转过来一想,有了这样的高手帮忙,反正想必没有多大问题,心情才安定下来。

玉姣和宋公望走后不久,府门外呐喊声枪声大作,二门口家丁们也打起枪来,又过了一会,枪声渐稀,宋公望跑了进来,说包围府第的安集延兵丁全部被义民收拾了,起义的市民都聚集在外面,请何大人出去相见。

何步云慌忙寻出清朝的官服穿了,走出外面,见院子里聚满了义民,有拿刀矛的,有拿铡刀、斧头、锄头的,也有拿着刚缴获的快枪的,一个个意气昂扬,神情奋激。见何步云穿着清朝官服,人群中腾起一片欢呼声。盛宝林正和邓玉姣在整理队伍,见何步云出来了,邓玉姣道:“何大人,你给大伙讲几句话吧!”

何步云见群众这种热情振奋的样子,也很受感动,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乡亲们,谢谢大家,我何某人这回也看清了,豁出命来跟大家一起干!”群众中又腾起一片欢呼声。

盛宝林大声说道:“乡亲们!静一静,我们分几拨人去把守城门,余下的去支援军营,大伙先推举几个为头的来!”

群众议论争嚷了一会,选出李云、张勇、陈四、刘平四个武功较好威望高的为头,各带一拨人去分守四门,盛宝林和邓玉姣、宋公望护着何步云向军营走去。

一路上义民大喊:“反正啰!杀安集延人去!”路上不断有人参加到队伍里来,人越聚越多,半路上碰到何明达,说军营的那伙安集延人已经被解决了,汉声不放心何步云家,特叫他来问信的。

何步云手下的民兵有五百多人,骨干大部分是石金汉派来的,为头的叫方亮。这天安集延一个胖色提带领两百多兵丁来到军营,方亮一看势头不对,就叫大家做好准备,那胖色提说奉大通哈之命,要民兵集合,检查枪支武器,方亮知道安集延人要抓人了,就命令民兵把安集延人包围起来,安集延人没提防发生兵变,一动手就被杀了几十个,余下的拚命抵抗,恰好汉声和何明达赶来了,指挥民兵一顿厮杀,把这两百多安集延人尽数消灭了。吩咐何明达去何步云家联系,其余的人分头出动,大部分去捉拿驻汉城的安集延官员和守备部队,余下的去分守各处城门,准备拒敌。同时派人骑快马去通知石金汉,叫他马上带队伍进城。

邓玉姣、宋公望、盛宝林和何步云赶到军营和汉声会合,何步云提出,原先和他一起叛变投敌的英韶,此时也有反正之意,这人在军事上还有些经验,问汉声是不是吸收他参加,汉声道:“英韶既然愿意反正,当然欢迎,大敌当前,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嘛。”何步云大喜,就派人去把英韶叫来,英韶见事已如此,只好俯首听命。

汉声留下何明达盛宝林帮助何步云去清理粮仓,造出清册,向富户征集粮食,安排军食,自己和邓玉姣、宋公望带领一队义民去支援消灭安集延守备队的战斗。此时,整个汉城的百姓都涌上了街头,除守备队还在顽抗外,其他部门都已控制。汉声命民兵去各街巷传令,凡愿参加起义的,都到就近的城门口去,编好队伍,参加守城,马上给他们送枪械武器来,有的百姓就跟在汉声他们后面,一起去攻打守备队,汉声他们赶到时,守备队还在顽抗,汉声和玉姣、宋公望从房上飞越进去,杀了出来,内外夹击,民兵一拥而入,把守备队全都消灭了,收缴了枪支武器,挑选出一队老成正派的人,命他们去城内各处巡逻,维持秩序,防正坏人捣乱趁火打劫,分头带领民兵和义民去各城门整偏队伍,布置防守。

此时整个汉城都动了起来,百姓久苦安集延人的残暴统治,一旦发动起义,群情振奋,纷纷要求参加战斗,人数何止上万。好在盛宝林、何明达在汉声的指导下,先前联络了一部分豪杰志士,虽然起义来得仓卒,但幸好有这批骨干,还不致忙乱有失,不过要把义民组织起来守城,把各项善后应变工作安排就绪,也就够汉声他们忙碌的了。

那边满城的阿里达什派兵往汉城后,正在等候消息,从汉城逃回的军士气急败坏地报告说何步云叛变,全城暴动。阿里达什大怒,立即点齐五千人马,亲自率领去猛攻汉城。城上早有准备,土炮、快枪、火铳弓箭一齐乱放,没有武器的百姓也纷纷投掷砖石、灰瓶,阿里达什折了好些人马,毫无效果。就一面架炮轰城,一面派人去叶尔羌给伯克胡里报信,怕伯克胡里回来听何赛花的话袒护何步云,自己反落个激变的罪名,亲自闯进王宫把何赛花杀了,然后督率手下日夜攻城。

当天半夜,石金汉率领五百多人马赶到城下,和围城的安集延人大杀起来。黑夜之中,安集延人不知虚实,不敢妄动,只是紧守营盘,汉声见城外喊杀连天,枪声大作,和玉姣、宋公望带了五百多人出城接应,纵横驰突,把安集延人杀得七零八落,会合了石金汉,又大杀了一阵,见已近黎明,才收兵进城。估量到阿里达什必将下死力攻城,城中武器短少,枪支不上两千,守城困难很大,叫何步云写了封信,用蜡丸封了,派两个得力的人,趁安集延人惊魂未定之际,骑上快马冲出城去,赶到阿克苏向大军求救。

第二天,阿里达什果然倾全力攻城,架起二十多门大炮向城中轰击,城内房屋纷纷倒塌,城墙也轰坍多处,民军在炮击时躲入掩体内,炮停时迅速用门板砖石填堵缺口,一面奋勇还击。安集延人多次猛攻,都被兵军打退。

中午过后,西面尘头起处,来了一彪人马,安集延人大喜,以为是伯克胡里回来了,走得近时,才看出都是回民,怕是来帮何步云的,乒乒乓乓一顿乱枪射击,那支人马只好远远地停住,派人跟安集延人联络,说是白彦虎的人马,请求进入满城驻扎,原来白彦虎逃入俄境后,用金银珠宝买则了俄军,带着残兵败将,通过布鲁特游牧地区,奔到喀什暖尔来了。

阿里达什此时正为何步云反正恼火,对中国人都不相信,怎肯放白彦虎进满城?对白彦虎派去联络的人说,叫他们打进汉城驻扎去。白彦虎此时残兵败将只剩下一百多人,哪敢去攻打汉城?只好驻在城外观望,同时纵兵大掠城外村庄,把年青力壮的男人都抓去当兵,妇女掳到营中奸淫取乐,当地回民恨得他们要命。

白彦虎一来,阿里达什对他心存戒备,对汉城的攻击不敢倾注全力,汉城的民军百姓才略微有了喘息的机会。到了第六天上,伯克胡里赶回了喀什噶尔,也不追究阿里达什杀何赛花的事。听说白彦虎到了城外不能进城,他知道白彦虎是死心塌地与官军为敌的,此时他势孤力穷,正需要白彦虎这样的帮手,即命阿里达什让白彦虎进驻满城,合力攻打何步云。

伯克胡里此时正象条被打急了的疯狗,他在叶尔羌接到阿里达什的报告返回喀城时,经过英吉沙,为了泄忿,把城里的汉民全部杀了,发誓要捉住何步云零刀碎剐。他回来后,和白彦虎对汉声发起猛攻,大炮轮番轰击,城墙倒塌多处,安集延人几次登上城墙都被汉声、玉姣、宋公望、石金汉率领民军杀退。双方死伤甚众,汉声、玉姣、宋公望都被炮弹弹片炸伤,所幸都不甚重,仍然坚持战斗。

汉城民军百姓又苦守了五天,看到安集延人不再攻城,仓皇退入满城,知道大军到了,全城军民欢腾起来,一面休整队伍,一面修聋城垣,同时做好协助大军收复满城的准备。

这时,黄万鹏一军已由布鲁特边界进至喀城以北的麻古木;余恩虎一军由巴楚克进至喀城以东的牌麦特。两军距喀城都已不远,前锋游骑达到城郊哨探。安集延人和白彦虎所掳掠裹胁来的回民,听到大军到来,相率逃走。安集延人捕杀逃兵也禁止不住,人心惶乱,不敢拒战。伯克胡里和白彦虎商量分路逃跑,白彦虎向西北,伯克胡里和余小虎护着家属辎重向正西边境逃窜,留下王元林、阿里达什率五千大守城抵挡官军。

当晚,余虎恩率部由城东大道进军,将至城下,数里外见城中火光烛天,知敌军即将逃窜,麾军急进,先消灭城外哨卡的守敌,进于城下。敌军王元林率千余骑上前拒战,余虎恩分轻骑为左右翼,命步兵列队进击。敌骑蜂涌而至,官军步兵排枪齐放,敌骑未及近前已纷纷落马,队形大乱,奔马收势不住,直冲到步兵跟前,步兵挺起长矛便刺,敌骑又被刺伤不少,余下的和步兵缠斗起来。

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对方枪才举起,马已冲到面前,所以快马冲锋时,枪铳发挥不了威力。而前进的奔马,疾驰而来的冲力,绝不是七尺之躯所能阻挡的。马上健儿居高临下,挥刀劈砍,势如狂风扫叶,一般步兵,不是被战马撞翻踏倒,就是死于马刀之下。步兵越是惊慌失措,就越容易被骑兵所制,连跑都跑不了的。

湘军都有一个特点,步兵都配有刀矛,而且经过严格训练,临阵丝毫不乱,各个兵勇互相配合支援,往往四、五支长矛齐举,形成一道铁墙,敌人战马望而却步;敌兵在马上躲闪不便,反而给步兵以放手刺杀的机会。步兵对付骑兵,远用矛挑,近用刀砍,马的身躯大,随便哪里被砍中一刀,就会负痛腾跃,使骑手无法驾驭,甚至给颠下马来。所以骑兵闯入了湘军步兵阵内,碰到一组组的刀矛,完全丧失了驰骤的优势。在长矛的攒刺下,骑手顾前顾不了后,顾人顾不了马,就只有挨刺挨砍的份儿了。湘军在陕、甘对付叛军的骑兵,用的就是这套战术,如今积累了丰富经验,更是得心应手,安集延人碰到这样的对手,吃亏就大了。

敌将王元林陷入步兵阵内,驰突不得,仗着刀法纯熟,气力过人,手刃了几个官兵,但官兵毫无惧色。即使负伤倒下,只要还有一点气力,也要给敌人的马足砍上一刀。他们一般都是四、五个,六、七个人紧靠在一起,犹如刺猬一般,没有上乘的武功,休想占他们的便宜。王元林在阵内咋呼指挥,穿戴又华丽显眼,官兵认定他是个大头目,哪肯放过?齐齐向他围攻过来,王元林招架不住,被一个军士一矛刺中腰部,倒撞下马来,另一个军士手快,向前一刀砍下首级。敌军见主将已死,顿时大乱,余虎恩指挥两翼骑兵合围歼杀,敌军已无斗志,在官军步骑夹击之下,纷纷倒毙。

正酣战间,城中西北面冲出数千敌骑前来援救,余虎恩分兵迎敌,又是一场激战。敌军是困兽犹斗,官军是越战越勇,猛听得敌军后面枪炮轰鸣,杀声震地,黄万鹏率军由北路掩杀而来,敌军在两路官军夹击之下,顷刻之间上崩瓦解,死伤惨重。余下的的四散逃窜,满城内的敌军见了官军这个阵势,吓得心胆俱碎,打开西门,和败逃的残敌混在一起,向西狂奔。

黄万鹏、余虎恩收兵入城,收复了喀什噶尔,天明后,留张俊守城,处理安民善后事务。黄万鹏向西北追白彦虎,余虎恩向西追伯克胡里,白彦虎和伯克胡里在逃窜中途,又被官军追及,斩杀了大批死党。余小虎和叛匪以及成集延人眷属四百余人被活捉,匪首马元被俘,所部二千余人悉数被歼灭,伯克胡里和白彦虎只带了少数人马逃入俄境,为俄国人所收留。

刘锦棠派余虎恩黄万鹏进军喀什噶尔后,亲自率军直捣叶尔羌英吉沙尔,只在阿郎格尔隘口遭到数百敌军的抵抗,当即全部歼灭。叶城守敌闻隘口兵败,弃城而走。刘锦棠进入叶城,正准备绕过英吉沙尔会师喀城,得了余虎恩收复喀城的捷报,就派总兵董福祥率兵收复和阗,自率马步大军兼程向英吉沙尔前进,英吉沙尔守军,慑于官军声势,也弃城逃走,大军进驻英吉沙尔。

这里的汉民已全部被安集延人所杀,城中回民见大军入城,甚为惶恐,刘锦棠派人善言安抚,叫他们各安本业,朝廷对各族人民一视同仁,决不歧视,回民大悦。刘锦棠留罗长枯,谭拔萃搜捕各城逃匿残敌,自己向喀城进发。

咯什噶尔是阿古柏经营了十多年的老巢,是南疆经济政治交通中心,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外国商人也不少。收复时还有英国人和阿拉伯人十余名,印度、巴基斯坦商人数千名。此次未经恶战,一鼓攻克,百姓免涂炭之苦,城市免炮火之灾,官兵少伤亡之惨,刘锦棠自是满心欢喜。进得城来,见街市繁华,人烟稠密,果然不愧是南疆第一名城。城中各族人民焚香顶礼,夹道欢迎,争光瞻睹大军统帅的风采。各伯克首脑趋前恭迎,刘锦棠此时正是三十四岁盛年,雄姿英发,顾吩之间,踌躇满志,内心充满喜悦,对父老百姓也就笑脸如春,频频致意。标下湘军健儿,精神抖擞,枪械鲜明,部伍齐顿,对沿途百姓也是满脸笑容,真是桓桓虎旅,上将威仪,百姓见了无不欢喜。

刘锦棠入城,张俊诸将和各族首脑以及何步云英韶等都来谒见。刘锦棠一一嘉勉,命各人仍担负原职,协助大军办好善后安民工作。何步云、英韶虽然曾经失节,但此次戴罪立功,也就不咎既往,命他们暂时管理汉城民政事务。民兵以石金汉为首,进行收编。问起汉声时,何步云说,苏公子已于喀城光复后第三天就回艾比湖去了,怎么也没能留住,临行交给何步云一张条幅,上面写道:“上将专征瀚海西,边民重睹汉旌旗。

天山南北腾欢笑,万里春风逐马蹄。

笔力劲遒潇洒,诗意豪迈雄浑,兼寓期望刘锦棠广施德泽,惠政爱民之意。刘锦棠和诸将幕僚看了,无不击节赞赏。刘锦棠感叹道:“苏公子功成身退,激履功名利禄,真有如闲云野鹤,令人欣佩羡慕不已,不过他竞不能多等几天,大家痛饮黄龙,在喀城一聚,也太遗憾了!”言下不胜感喟。

几天以后,董福祥克复和阅的捷报送到,罗长祜、谭拔萃在各地搜捕到的悍匪、巨寇,及安集延人残党包括阿古柏的四个儿子,都已送到喀什噶尔。刘锦棠请示了左宗棠后,把他们连同马元、余小虎一并杀了。至此,整个新疆除伊型外,全部平定。

这时张曜已进驻库车、阿克苏一线,后路由湘军易开俊部填防,各城守将都按左宗棠的命令,安抚百姓,迅速恢生产。官军一面屯田,一面修整道路桥梁,设置驿站客店。同时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各族百姓重瞻太平气象,无不欣鼓舞,处处颂声载道。左宗棠一面申奏朝廷,用最隆重的仪式“红旗报提”为将士请功,一面提出新疆建省的建议。他认为过去对新疆的管理,朝廷只派有管兵的大臣,民政事务都由各族首领伯克负责处理,百姓只知有伯克,不知有朝廷。由于言语通,伯克良莠不一,有功归于己,有过诿之于官。每有税捐劳役,伯克趁机敲诈勒索,官府征收一石,百姓付出动辄三、五石乃至十石,困苦不堪,下情不能上达。而且新疆百姓负担极不合理,伯克只按人口征收捐税,富户人少,纳税也只按人交出所得的极少部分;贫民人多食繁,却要把收入的大部分交纳捐税,致使民生凋敝,盗贼滋生。如果建省,设置州县官员直接管理民事,则可以废除伯克的特权和弊端,税捐按土地财产数量多寡,十取其一,百姓负担分均,耕种也热心得多。官府所收钱粮,足以供给驻军的粮饷,不必长期靠关内负担。所以左宗棠屡次上奏朝廷,说建省是巩固边防,安定民心的第一要务。在奏折中,左宗棠对此在新疆如何兴办教育、出版书籍,如何管理丝茶贸易,发展工、农业生产等都作了详细规划,请求批准实行。

朝廷接到奏章,当即封赏有功将士。对建省之事,交部议研究。因此举涉及官场许多陈规陋习(例如要栽减许多将军、参赞大臣等高级官员,免去许多闲官冗职等),一时尚未能做出决定。左宗棠命各城伯克暂时管理民事,但所出告示一律用汉文维吾尔文两种文字书写,税单收据也都用这两种文字说明,防止伯克从中舞弊,同时命令在各地开办义学,招收各族儿童入学,印发《千字文》、《三字经》、《四言杂字》等通俗书籍供儿童习诵。各地官员加紧督促清丈土地,整理户籍,为建省设县做好准备工作。

按原先俄国人的许诺,左宗棠派人去伊型交涉,要求他们交还伊犁。不料俄国人置之不理,于是左宗棠着手规划用武力收回伊犁地区,奏请朝延批准他用兵,同时下令刘锦棠、张曜、金顺诸将整军经武,准备同俄国作战。

当黄万鹏、余虎恩在喀什噶尔城下麾军大战时,汉声、玉姣、宋公望、石金汉、盛宝林等都在汉城城上观战,石金汉、盛宝林踊跃欲试,要求出城加入战斗,汉声按住他们道:“官军锐气正旺,制胜绰绰有余,民军出城作用不大,况且夜间作战,全凭服色辨识敌我,民军与叛军混杂,反而容易产生误会,如若官军受困再出城援助不迟。”后来安集延人和白彦虎部狼狈溃逃,民军也就只在城上鼓嗓呐喊助威,没有出阵了。

喀城已复,汉声见大事已了,怕留下牵缠难以脱身,和何步云、石金汉、盛宝林等交代了有关事务,写了一首诗送给刘锦棠,三人就飘然出城,仍由布鲁特游牧地区回野马滩而去。他们既满怀胜利豪情,又无勋名之累,超然洒脱,一路信马驰骋,心情十分畅快,但觉景物增辉,河山焕彩,娱目赏心,踌躇满志。此时虽然已到了十一月中旬,但正如汉声写给刘锦棠的诗:“万里春风逐马蹄,”连天山的飞雪也好象有春意了。

正是:但看万马清边塞,不必论功话觅候。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最后的侠客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