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李清照的《声声慢》,喜欢《声声慢》里面的词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细细读来如同歌词一般缓慢而来,却又无声无息,感觉像一地掉落的红花,残缺而艳丽的裹在风尘中,艳丽的美丽,凋落成释然。我想一个女人,用身心写下的诗词就是这么细腻而悠扬,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气壮山河华丽的景色如画,却能够动人心扉,融入心底!
夜色醉酒,看得一地落花萧零,静静听去,有女子在轻叹,声声冷哀,声声缓慢。喝下几盏薄酒,对花如红,看落叶惆怅。心底的有些事,她不说,只是借此思量来声声低吟罢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外面的冷风仍旧凄凉,屋内的人儿看得流泪。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她知道,离去的大雁,淡去的酒浓,落叶和残花,黄昏细雨,夜晚秋风,都不如心底的这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来得凄凉。是冷的词,却开出暖的花,美丽而娟秀的搁置在词文里。她不说话,却写出了无限的思量和感慨,无论是谁读来,心底有多少相思情怀,都能从那三句词里读了出来。声声慢,细细读出自己的心底事,是惆怅?是伤怀?是无可奈何东风逝?还是落花满地的惆怅和思量?
对残烛,看明月,任风吹,举杯饮尽满腔空思量。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人比黄花瘦,梦如秋风去,宋城桥外一场错误的约会,最终要成为一个女人一生隐匿不能言说的浪漫。她不说,只是不停的喝酒。一个人坐在炉膛温暖的闺房,没人来做伴,也只想独自清凉,不邀明月来清扰,此刻谁也不想,只是缅怀着此生寄予的这点情怀,所有发生过的,无可奈何的,美丽从容的,失去不再得的,将来难预知的,都变成一个女人情感上丰富的宝藏,然后吟出一首令人感怀的诗词来。
美酒微醺,人有醉意,拨几声搁桌面的琵琶,却无心弹奏,那弦音如同哀怨的叹息声,一叹,两叹,再三叹,不停息,好漫长。寻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天终究是渐黑了,吹落地上的那些落红早就不知踪影,一地的萧条凌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外面的景色已经模糊不清,心底的感觉却随雨声越来越清晰痛楚,难以遮掩,怎奈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痛的也只是这一个“愁”字了吧!
唉——她不说,终究无法去说什么。一个女子,一生清凉。她把所有的伤感、浪漫都压抑成一首《声声慢》。要说,不能说,全都融汇在一点思量词里,不用说,只给懂得的人听,是刚刚拨出来的两声弦,把一切的开始引出来,然后适当地止住,就把所有相思开了口,让人费劲思量,满地惆怅伤怀。或许她早已转身而去,那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仍旧砸落在地上,不得归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寻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