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所托非人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6349字 发布时间:2022-01-06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胡宗宪的名言,“我大明朝几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听着有些夸张,仔细想一想还真是恰如其分,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怕是除了海老爷,还就真找不出几个干净官儿了。胡总督这句话等于把自己也算进去了,自黑的同时也顺带消遣了一把“理学之臣”。哪些该查、哪些不该查,哪些该追、哪些不该追,哪些该争、哪些该忍,胡宗宪一番话说得是云山雾罩、语焉不详,正常人听了肯定头疼,到底哪些是特么的哪些阿。上行下效,这口吐象牙的毛病都是跟道长学的。如果是照章办事,一切都按规矩来,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话讲的再直白、再事无巨细、甚至公开讨论都无所谓,比如什么“四季常服不过八套”之类的话,报道的都挺详细的;关键是道长很多事压根儿就上不了台面,挪用办公经费给自己修别墅、打着改稻为桑的旗号从老百姓手里敛财补亏空、找人暗地里收拾敢哔哔自己的官员、搬新家之前让大家都来发帖子祝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种事领导自然不方便明说,全靠底下人自己揣摩领导意图。

 

久而久之道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信息传递机制,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能靠敲磬解决的坚决不说话,必须要说话的时候,要么念首诗、要么借着写清词的由头布置个命题作文、要么直接出个字谜让底下人猜。女孩儿的心思男孩儿你别猜,道长的心思大家全靠猜,总之道长就是个重度的装哔犯,正常交流绝不可能说人话,等道长开始手把手教人做事的时候,一般就是要憋着坏,准备挖坑害人的时候,比如教胡宗宪具体怎么给严嵩送账本,教严嵩具体怎么去宣读圣旨。

 

光搞竞猜也不行,要想群众积极参与、踊跃配合,必须得弄点彩头,搞有奖竞猜才是正道。道长是个讲究人,猜对了奖励自然少不了,要么是暗地里赏点什么东西,要么是升职加薪,甚至在内阁里留给位置也可以考虑。不过高收益的事自然也意味着高风险,这要是猜错了,弄不好要么屁股开花、要么脑袋就得挂在粮船上去、至少也是职务一撸到底,不信看看冯保,第一集出场也就10分钟,东厂提督太监冯公公就去裕王府当育儿嫂去了。投其所好这种事其实是个技术活儿,弄不好马屁就可能拍在马蹄子上,尤其是赶上道长这种领导,啥事都不明说,自己心思还变来变去的,简直让底下人抓狂,估计到现在冯公公也没琢磨明白,这道长当初究竟想不想弄死周云逸。

 

道长当初对胡宗宪说的原话是,“浙江的案子你也要过问,哪些该查,哪些不该查,怎么查,你把着点”,道长的最高指示,胡宗宪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传达给了赵贞吉,至于究竟哪些是哪些、具体怎么查,道长自己也没说明白。如今的胡总督一脑门子官司,前线要打倭寇军费还没着落,后院还有杨公公在放火,指不定啥时候就烧到自己身上,胡宗宪为大明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本打算着靠几个徽商给自己攒点退休金,看眼下这局面,弄不好就是人财两空,这人要一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此刻的胡宗宪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情去管浙江的案子了,反正该传达的也传达了,众猜猜不如独猜猜,这烫手的山芋索性就扔给赵贞吉了,赵巡抚爱怎么解读就怎么就读,喜欢怎么查就怎么查,谁想把着点谁就去把着点,胡总督轻飘飘一句,“浙江之事就全靠你了”,这就打算撒手不管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胡宗宪是打定主意要当甩手掌柜的了,筹措军费的事儿、搭救徽商的事儿、还有浙江的案子一股脑全都托付给了赵贞吉,这就叫所托非人。

 

要做一个合格的领导,关键是要用好人,说白了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去做合适的事。把所有的事都交给一个“理学之臣”去办,自己在旁边当个甩手掌柜的,这合适吗,绝对不合适,胡宗宪知道这么做不合适吗,自然是知道,而且胡总督分明是故意的。徽商的事虽然不能100%确定是道长授意的,但胡宗宪的不满却是实打实的,有不满就要表达,有情绪就要宣泄,而胡宗宪表达不满、宣泄情绪的方式就是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躲在一旁准备看道长他老人家的笑话。浙江的案子还没开审,道长预先准备的防火墙,胡宗宪同志就已经罢工了,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兆头,当然这还只是冰山的一角。


听到胡宗宪说,“浙江之事就全靠你了”,赵贞吉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在了实处,现在想来赵贞吉还不禁后怕,这要不是自己第一时间喊着“汝贞,汝贞”拔足狂奔一路追出来,真让胡宗宪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了,自己后面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官场之上可以没有朋友,但绝不能四处树敌,尤其是不能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对着干,当然海老爷是个例外。刚才胡宗宪连“既然这样,就当二十年我们从来没有交往过”的狠话都放出来了,赵贞吉要是真不管徽商这事儿,这军费一准儿无法“望你及时为我送来”。赵贞吉此刻的处境,借用吕公公的名言,“要找死也不是你这么个找法”,撕哔刚正面是绝对不可能的,该认怂的时候果断要认怂,更何况杨公公也暗示了,道长似乎对胡总督意见挺大,如果胡宗宪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那就更不能让胡总督临死还拉自己做垫背,否则自己不是亏大发了。

 

甭管这几个徽商最后能不能捞出来,赵贞吉索性先答应下来,用时间换空间,先过了眼下这关再从长计议。胡宗宪与赵贞吉反复交锋了几个回合,墨迹来墨迹去,两个人终于是把合作的条件谈妥了,无论用什么手段,只要赵贞吉把徽商捞出来,军费的事儿,赵巡抚早送几天、晚送几天,多送几两、少送几两,在不耽误战事的前提下,胡总督自然不会斤斤计较。不但军费好商量,浙江的案子胡总督也可以放手不管,赵巡抚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哪怕是把天捅破了也无所谓,毕竟前线战事吃紧,胡总督分身乏术,难免也会有鞭长莫及“把不住”的时候。

 

讲道理胡宗宪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了,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等战事结束论功行赏的时候,赵贞吉后勤保障有力,胡总督该嘉奖也是会嘉奖的,何况此刻形式比人强,赵巡抚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赵贞吉刚才对着胡宗宪拍着胸脯牛哔都吹出去了,这会自然是硬着头皮顺坡下驴,“抗倭才是军国大事,细柳营不可无周亚夫!你放心去就是。上为国事,下为你我的交情,我知道该怎么做。”赵贞吉这番话得拆开来讲,“抗倭才是军国大事”此话不假,与军国大事相比浙江的案子那就是个屁,胡总督您就不要再为此等小事操心了,一切都由我赵贞吉代劳就好了,等案子审完了我再跟胡总督您汇报。“细柳营不可无周亚夫”这个典故用的颇有讽刺意味,细柳营少不了周亚夫,戚家军离不开戚继光,真到了战场上,无论是指挥作战还是冲锋陷阵,似乎也没胡宗宪啥事,单论指挥作战能力估计连蒋光头都能甩胡总督几条街,胡总督坐在指挥部里就是个吉祥物。

 

事实上胡宗宪连个吉祥物都当不好,在战场上发挥的全是负作用,胡总督既不听道长的话也不听老恩师的话,结果把自己整抑郁了非要上赶着当烈士,全军统帅没事就往前线上钻,恨不得直接冲塔给倭寇送人头去,害的戚继光一边指挥作战一边还要分兵保护胡总督的安全,真是操碎了心。最后要不是齐大柱踩着七彩祥云把胡总督给救了,胡总督估计就要被倭寇给阵斩了,这倭寇要是把胡宗宪的脑袋插在旗杆上示众,戚继光这仗能不能打赢还真就不好说了。文官指挥作战还是要多多学谭伦这样的,虽然帮不上啥忙但人家至少不添乱不是,你看人家谭参军,比飞将军李广还能飞,比长腿将军孙元良腿还长,别说倭寇了连自己人都不知道谭参军到底跑哪里去了。

 

扯得有点远,还是接着分析赵贞吉这句话,赵贞吉此刻还不忘给胡宗宪灌点迷魂汤喝,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你放心去就是”,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说的跟胡宗宪马上要领盒饭似的。再说了胡宗宪能放心嘛,自己离开浙江也就半个月功夫,这边就整出这么多幺蛾子来,如今徽商还在杨金水手里扣着,胡总督晚上觉都未必能睡得踏实。最有意思的还是这最后一句话,“上为国事,下为你我的交情,我知道该怎么做。”,赵巡抚问你一句,千万别介意,帮着胡宗宪给徽商开脱,到底算是哪门子的国事;都现在这般田地了,你和胡宗宪之间还有哪门子交情可谈;如今被夹在杨金水和胡宗宪之间,你真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


赵贞吉当着胡宗宪的面,大义凛然地慷慨陈词,“上为国事,下为你我的交情,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眼下这个局面,赵贞吉真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此时的赵贞吉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杨金水非要借徽商的事儿给胡宗宪下套,还美其名曰帮赵贞吉筹措军费,甚至不惜把吕芳都搬出来,逼赵贞吉配合;胡宗宪用“及时送军费”相威胁,不惜翻脸绝交,也要让赵贞吉把徽商捞出来,甚至还撺掇赵贞吉实在不行就给道长上疏。郑泌昌曾说过,“这说明朝廷已经乱了,他们在上面拿着刀斗,却都砍向浙江”,眼下的赵贞吉就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胡宗宪和杨金水在浙江PK,两个人拿着刀,却一个劲儿地往赵巡抚身上招呼,赵大人也实在是命苦。

 

自从年初道长和严嵩合伙开始推改稻为桑这个幺蛾子项目,浙江的局势就已经逐渐失控了,浙江巡抚一个一个都成了媳妇儿命,两头为难、两头受气还得两头瞒。看看海夫人就知道,在大明朝做个媳妇儿有多苦,不到一年时间,浙江巡抚初代目胡宗宪、二代目郑泌昌相继退出政治舞台,唯有三代目赵贞吉一人含辛茹苦,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算是落了个善终。下面讲述的就是,大明好媳妇儿赵贞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带着他那后来大闹天宫的大徒弟海瑞、当搅屎棍的二徒弟谭伦、还有负责划船打酱油的三徒弟王用汲,在浙江一路降妖除魔,求取张真人“血经”,最后终于修成正果,顺利进入内阁的感人故事。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科举,谁都知道媳妇儿难当,可却偏偏都要争着当这个媳妇儿,前不久严世蕃、高拱、张居正为了争派谁去浙江当媳妇儿,还在西苑引发了一场骂战。没有哪个媳妇儿希望自己头上有个婆婆管着,即使海夫人也不例外,更何况是赵巡抚。赵巡抚的事情比较麻烦,他头上有两个婆婆,一个婆婆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另一个婆婆是个没有命根子的宫务员,偏偏这两个婆婆彼此还不对付,有事没事就拿自己做文章。赵巡抚心里清楚,只要有这两个婆婆在,浙江的事情就永远轮不到自己说了算。

 

恰好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婆婆忽然表态,只要媳妇儿帮忙把这几个徽商捞出来,自己就回娘家待一阵子,家里的事儿全权交给媳妇儿打理,这实在是个好消息,少一个婆婆总比多一个婆婆强。胡宗宪看着赵贞吉一脸庄重、煞有介事的样子,内心颇感欣慰,如今是病急乱投医,死马也只能当活马医了,姑且也只能信这“理学之臣”一回了,胡总督冲着赵巡抚抱拳拱手、鞠躬行礼,发自肺腑地说了句,“拜托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赵贞吉拱手抱拳还礼,郑重其事地回了一句,“义所当为,部堂保重”,此刻背景音乐再次响起,胡宗宪转身离去,赵贞吉站在原地注视着胡宗宪的背影越走越远。

 

颇为感人的一幕离别戏,此处竟也有了几分《英雄本色》的感觉,可惜赵巡抚最后一句话还是穿了帮,考虑到赵巡抚刻意强调的,两个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以及20多年的交情,这个时候称一句“汝贞保重”,不是比“部堂保重”更合适吗。估计刚才赵巡抚也是心里没底,真怕胡宗宪翻脸无情,拿军费的事做文章给自己小鞋穿,所以赶忙喊了句“汝贞,汝贞”,先套套交情,缓和缓和气氛,现在条件都谈妥了,赵巡抚心情一放松,很自然地就改口称“部堂”了,所以说官场之上无朋友,二十年的知交也免不了逢场作戏一番。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前文分析过赵贞吉是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赵贞吉说“义所当为”,就如同道长说“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浙江首富马老板说“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一样,有些话听归听,可千万不能信阿。最后补充一点遗漏内容,胡宗宪说,“孟静,我大明朝几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支撑大厦,也就靠你们这些理学之臣了”,这是胡宗宪讽刺赵贞吉这个理学之臣手脚不干净;赵贞吉回呛,“抗倭才是军国大事,细柳营不可无周亚夫”,这是赵贞吉反讽胡宗宪根本就不是打仗那块料,上了战场千万别误了军国大事。“理学之臣”智斗大明“周亚夫”的闹剧总算结束了,大明“周亚夫”去军营继续给戚继光添乱,“理学之臣”后面的麻烦事儿还多着呢。


大明“周亚夫”胡宗宪智斗“理学之臣”赵贞吉的情节分析完了,胡总督把筹措军费的事儿、搭救徽商的事儿、浙江案子的事儿一股脑都托付给了赵巡抚,四个字儿形容就是所托非人。从赵贞吉口中听到“义所当为”四个字实在是充满了违和感,同样的话用来形容杨金水到是恰如其分。一大早几位徽商带着合同跟订金就去了织造局,胡宗宪跟赵贞吉斗心眼这功夫,杨公公谈笑间已经准备收网抓人了。杨金水翻了翻手中的一大叠银票,随手递给身边的秘书,漫不经心地说了句,“把这些约书收了存档”,说完便气定神闲的低头喝茶。几位徽商眼见合同跟订金就这么被人收走了,都慌了神,一时间惊起蛙声一片,还是那老年徽商强装镇定地问了句,“杨公公,这约书您老似乎应该签了字,盖上织造局衙门的大印,给我们留一份才对呀。”

 

甭管是不是钓鱼执法,总之签字画押的合同、一大叠的银票还有几个徽商此刻全都攥在了杨金水手中,这就叫人赃俱获,现在哪怕是胡宗宪派兵上门来要人,杨金水也完全不会虚。图穷匕首见,只见杨公公淡定地抬起头,开始翻脸了,“我怎么能在这样的约书上签字?织造局怎么能在这样的约书上盖印呢?”此话一出几位徽商彻底傻眼了,杨公公捧起茶杯接着给徽商灌迷魂汤,“你们呐,放着安徽好好的生意不做,要到杭州来趟这趟浑水!实话告诉你们吧,郑泌昌、何茂才昨天晚上已经奉圣旨被抓起来了!”其实杭州这水一开始也没这么浑,能脏成这样一多半都是拜杨公公所赐,至于徽商为啥放着安徽好好的生意不做,赶了几百里路来杭州,这还不都是被杨公公您给勾搭过来的吗?

 

听到郑泌昌、何茂才昨天晚上就落马了,几位徽商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围成一团,大呼小叫、议论纷纷,杨金水坐在一旁冷眼旁观。几位徽商吵吵了片刻便扭头转向杨金水,老年徽商再次带头发言,“杨公公,我们都是安分守法的商人,哪里知道朝廷和官府的大事。既然郑大人、何大人犯了钦案,我们和他们签的约自愿撤回。”也不知胡总督是怎么找到这么几个货当手套的,看这几位老哥岁数也都不年轻了,行走江湖这么多年,怎么张嘴说话就有种很傻很天真的既视感。这几位徽商一看就是没有买过某地的切糕,人家这刀都亮出来了,还说什么“签的约自愿撤回”,这事还轮得到你们“自愿”吗?

 

见这几位徽商实在是幼稚的令人发指,连杨公公都没忍住揶揄了一句,“你当这是赶庙会买东西,想买就买,想撤就撤?这是钦案,卷进来的人谁也跑不了!”讲道理,哪怕是赶庙会买切糕 ,都由不得你想买就买,想撤就撤,何况这本来就是个套儿。至于说“钦案”那纯属杨公公忽悠人了,郑泌昌、何茂才的确是钦案,可眼下徽商这事儿都是台面下搞的阴谋,压根儿就没打算上秤,真要想把这几位徽商卷到钦案里,怎么也得让赵贞吉先给道长上道疏不是。不过杨公公最后一句倒是大实话,这几位卷进来的徽商是真的谁也跑不了了。几位徽商老哥昨天晚上还在做着财务自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美梦,这才过了一宿啥也没干呢,莫名其妙就被卷进了钦案,成了犯罪嫌疑人,不得不说这人生大起大落来的也实在是太快、太刺激了。

 

一听到“钦案”二字,几位徽商全都给吓跪了,不住地哀求,“杨公公放我们回去吧!”同样是落入圈套,看看人家高翰文,最后虽然也被迫留了个字据,但好歹还说了几句如,“回去告诉你背后的主子,我高某人不会写任何东西。还有以后不要再弹《广陵散》,嵇公在天之灵会雷殛了你们”之类的狠话,这就叫倒驴不倒架。再看看这几位徽商老哥,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央求杨金水放他们回去,实在是惹人生厌。杨公公此刻一脸的不耐烦,站起身发话了,“干什么,你们这是干什么?约是你们自愿跟郑泌昌、何茂才他们签的,求我还不如去求胡部堂,官儿可比我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用沈一石的家产做饵,钓来徽商这几条小鱼,再拿徽商这几条小鱼做饵去钓胡宗宪这条大鱼,环环相扣,总之胡宗宪不上钩,徽商求谁都没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