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前面是一个阔大的广场,坐满了挤挤挨挨的民众,衣衫褴褛,神情憔悴,看情形是乡下涌进城来的流民。
只见人群当中一个少女,头戴轻便遮阳短帷帽,身着蓝底绣荷花襦裙,臂扎一条白色麻布带子,身材婀娜,清丽宜人。
一个府医打扮的正和少女说着什么,少女点点头,回头看一眼身旁的府兵,就有两个府兵上前,将地上的两个人拉起来,带到旁边的院子里去。
耿顺昌说:“这是府医确诊患了大热症的,林小姐吩咐一律带到单独院子隔离。”
元宇潜点点头。
众人又见少女走进场地旁边的粥棚,捞起锅里的粥看了一眼,对灶下烧火的妇人说:“辛苦大娘,麻烦再加几把柴,他们饿了好几日了!”
“好咧!林小姐也辛苦了,歇歇去吧!”
这时候元宇潜一行已走近粥棚,耿顺昌忙上前两步,说:“林小姐,朝廷赈灾巡察使到了!”
林小姐转过身,摘下帷帽,抹一把额头的汗,这才看清来了一群生面人,听耿校尉这样说,她展开笑容,紧走几步,俯伏跪拜,脆声说:“民女林绮雯见过五殿下、楚王,敬祝福安!”
元宇潜忙命平身,说:“方才听到知府大人噩耗,深感哀恸,孤将上奏朝廷为林大人追加褒奖,还望林小姐节哀顺变。”
林绮雯俯首低眉,收住泪光,说一声:“遵命,多谢殿下!”
元宇潜又说:“据耿校尉介绍,灾情以来,林小姐劳心劳力,辛苦异常,武源赈灾,林小姐功不可没!孤也将上奏朝廷为林小姐请功。”
林绮雯连忙抬起头来,连连摆手:“殿下,万万不可,小女子随手之举,不敢居功,还恳求殿下将封赏赐予州府其他大人,他们才是真真正正劳心劳力!”
这样大义大格局的女子,世所罕见!众人都在心里赞叹一声。
再看这林绮雯,不但坚强隐忍,胸中有丘壑,外貌也是一等一的美,再加上言谈大方,行事进退有度,比比京城的女子,竟还要胜一筹!
真可谓不出京城怎有奇遇,怎知天下山外还有山?
林绮雯请耿校尉引路,延请五殿下一行到州府衙门,她也走在旁边陪着,轻声问耿校尉是否通报了黄主簿。
耿顺昌说:“船一到码头卑职就先去府衙通报了,只是黄主簿外出,稍后才能赶到。”
到了衙门,林绮雯又一一安排五殿下等人的住处,连声道歉说:“实是灾情所迫,家父又遭不测,无人做主,小女子只好尽力布置,安排不周,深感愧疚。”
元宇潜还有什么话说,看这各处打扫得干净清景,安排住处也妥妥当当,足见林小姐提前预备,很是用心。
刚好黄主簿赶回来了,向元宇潜大致汇报了灾情。
林小姐又奏请用膳,于是众人就先去吃晚饭。晚饭亦是简单,三菜一汤加大米饭,林小姐又连声道歉,元宇潜又连声安慰,让她不必如此自责。
此时天已入黑,黄主簿和林小姐请两位殿下早点休息,明日再打算。元宇潜却让二人带路,他要到隔离院子看望病人。
黄主簿大为震惊:“不可,殿下,那里都是大热症病人,容易传染!”
林小姐也劝阻说:“殿下,大热症非同小可。况且经过治疗,病人已日渐好转,很快即可痊愈。今日增加新入城的二十三个病人,已经在院里另辟小院安置,由府医和郎中负责治疗,殿下放心吧!”
元宇潜说:“我们做足防备措施,但去无妨。黄主簿且带路!”
他的音量不高,却自有威严,黄主簿竟不敢再劝止。
元宇潜等用几层纱巾遮鼻,外穿大罩衣,走进隔离院。
院里的病人听说两位殿下亲自前来看望,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磕头。
元宇潜命他们起身,不必拘礼,又问了其中几个病人,知道已经好转,不日即可出院回村。
元宇潜不住点头,又问林小姐:“今日新进院的病人在那里?且带我去看看。”
林小姐正想出口劝阻,抬头看到五殿下神情,满满的不容拒绝,只好将话收住,将众人带往旁边的小院。
小院里已有府医和郎中在忙碌,问诊的问诊,开药的开药,见五殿下带了三位太医来,赶忙将座位让给太医,又将药方交由太医过目。
最后,经太医复诊,排除了五位病人,他们的病不是大热症,而是普通的中暑。
黄主簿赶忙叫人扶这五人到其他地方对症治疗。
太医留下京城带来的草药和蜜丸、汤剂、膏剂,叮嘱府医及助手注意给发热病人敷毛巾、擦米酒,以尽快降温。
又留下几袋粟粉,叮嘱饮食注意事项。府医和郎中这才知道,大热症病人须忌食稻米,最好进食鸭爪粟磨出的糊糊,兼之以拔罐,五七日即可痊愈,不由慨叹:“不愧是宫中太医,他们的高超医技是我等不能望其项背的!”
元宇澈听了,微微一笑,想起那个主张在农庄种植鸭爪粟的小小人儿,还有忽然递到眼前的辛夷花……
林小姐正在旁边吩咐府医和郎中,一抬头,就看见六殿下甜甜的笑容,顿时愣神,竟忘了继续说话。
武源是湘西重要州府,故元宇潜将武源作为此次赈灾的重点。因有朝廷派来的人力和粮食、医药,武源人心很快安定下来。
而桃苑农庄捐助的两船甘薯块和薯藤,更使武源人觉得日子比以前还有盼头。
农庄派来三位庄农,手把手指点武源人种植甘薯。这神奇的甘薯软糯香甜,好种易活,特别耐旱,三个月就可以挖来吃了,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宝贝。
在武源第三日,看看灾情控制住了,元宇潜、元宇澈便商量,留下陆锡阳镇守武源,元宇潜带部分人马和物资到韶州去,元宇澈则到永州。
翌日,两位殿下在府衙门口道别,却见黄主簿气喘吁吁地走来,禀报说:“五殿下,楚王,城外五里村十几个村民出现吐泻之症,还有两位村民病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