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哥舒翰恸哭出关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3096字 发布时间:2020-10-26

柳承渊见颜真卿还在犹豫,又道:“清河之民去逆效顺,托摩尼教清河分坛坛主传话于公,愿奉粟帛器械以资军,公乃不纳而疑之。吾等回清河后如何与乡亲父老交代?清河之民不能孤立,必有所依托,若复归安禄山,将为公西面强敌,公能无悔乎?”

颜真卿大惊,欲立即予之兵,却仍有疑虑,因说:“然摩尼教为朝廷所禁,某若借贵教兵,是不遵朝廷礼法。倘若朝廷降罪下来,你我皆身首异处。”

康教主道:“此事容易,我教不以摩尼教自称即可,公上奏朝廷时,亦可称清河乡勇来投,岂不两全其美。”

颜真卿遂以兵六千借之,送至境,执柳承渊手别。颜真卿问道:“兵已行矣,可以言贵教之所为乎?”

李萼道:“敝教打听得朝廷遣程千里将精兵十万出崞口讨贼,贼据险拒之,不得前。今当引兵先击魏郡,执安禄山所署太守袁知泰,纳旧太守司马垂,使为西南主人。”

颜真卿从其计,即命分兵攻崞口,崞口一开,程千里的十万精兵趁势讨伐汲、邺以北至于幽陵郡县之未下者。颜真卿率平原军,摩尼教率清河军,南临孟津,沿黄河据守要害,切断叛军北走之路。

袁知泰派遣大将白嗣恭率二万余人便来搦战,柳承渊对颜真卿道:“吾等率教众来投,尚未建功业,不如让晚辈来打个头阵,挫挫叛军锐气。”言毕就要披挂上阵。

钱雨一把抓住他道:“柳郎多加小心啊!谨防敌军使诈。”

柳承渊道:“放心吧,我已将《仁心诀》练至第四重,普天之下能伤得了我的已寥寥无几,我去去便回。”

钱雨虽担心柳承渊安危,然而此时大敌当前,也顾不得儿女情长,只能目送着柳承渊披挂上阵。

白嗣恭当先出马,与柳承渊战不三合,被柳承渊一棍击伤右臂,白嗣恭回马便走,叛军大败,斩首万余级,俘虏千余人,得马千匹,军声大振。

话分两头,长安城内, 高足四虚、湘西三邪 、伽晏师太和玄妙等人在李泌府上作客,饮食起居都由昆仑奴达图负责照料,达图性情温良、踏实耿直,武功高强。

一日,玄妙在李泌府中的花园散步,见到达图正在练功,玄妙心想:“想不到昆仑奴的武功竟也如此高强,我自幼随师傅练功,勤奋刻苦,十多年来从不敢懈怠,到如今武功却如此低微。”

玄妙本就是武痴,可惜伽晏师太总是以“书读百变其义自见”之法教她武功,从不向其解释运功窍门与心法要义,总是让她自己领悟,因此十多年来,玄妙的武功停滞不前。此次见到达图练功,依稀觉得与崇福庵的武功有相似之处,便上前向其请教。

原来达图乃昆仑国人,该国人笃信佛教,达图修炼的便是佛门武功,故而与崇福庵的武功颇为相似。在李泌府上作客的这几日,玄妙天天来向达图求教,达图性情温良,玄妙但有所问,达图皆耐心讲解。

佛门武功,一通百通,达图虽未学过崇福庵的武功,但练功的法门,心法要义与其所学武功颇为相似,达图生性又极为耐心,即便有一时不解之处,都会耐心与自己所学的功夫相互印证,想明白后又耐心讲解与玄妙听。

玄妙自幼由伽晏师太教导长大,伽晏师太为人急躁,动辄呵斥,不像达图如此耐心细致,达图温良的性格让玄妙如沐春风,这几日向达图请教后,武功也大有长进。

玄妙刚开始见到达图时,觉得他皮肤黝黑,长相奇怪,可与达图相处久了,看习惯之后,觉得达图虽然肤色黝黑,但是五官却很精致,长得浓眉大眼,直鼻阔嘴。

玄妙虽是俗家弟子,但自幼在崇福庵长大,极少与男子单独相处,达图与其又年纪相仿,慢慢地便生了情愫。

达图乃李泌府中的下人,玄妙秉持“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对其礼遇有加,从不把其当作下人看待。达图自幼家贫,常受人冷落,后来不得已进了李泌府中充当下人,此番亦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看重,而且玄妙又是妙龄女子,心中对她自然也是爱慕的。

伽晏师太对玄妙一向管教甚严,不准玄妙与陌生男子有过多接触。对于达图,伽晏师太觉得他只是个皮肤黝黑的昆仑奴,而且又只是下人,便未过多留意。

却说杨国忠屯兵灞上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召王思礼议政:“杨国忠募万人屯灞上,恐为其所图,思礼可有良策?”

王思礼不假思索便出言道:“不如末将带三十人进京劫持杨国忠至潼关杀之。”

哥舒翰摇头道:“如此,乃翰反,非禄山反也。”于是上表奏请朝廷,将灞上之军隶属潼关,玄宗此时正仰仗哥舒翰,但有所奏,尽皆准之。

灞上军隶属潼关后,哥舒翰随便找了个理由将灞上军的首领杜乾运斩首,换成自己的心腹担任。杨国忠大惧,恐哥舒翰排除异己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自己。

正好有大臣早朝时上奏,崔乾祐在陕,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杨国忠便奏请玄宗遣使者催哥舒翰进兵光复陕、洛。

哥舒翰奏曰:“安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必以羸师诱我,若往,正中其计也。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在坚守。况贼残暴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因而乘之,可不战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务速!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且待之。”

郭子仪、李光弼亦上奏表:“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潼关大军,唯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

杨国忠怕哥舒翰谋害自己,巴不得哥舒翰战败身死。于是向玄宗进言:“贼方无备,而翰逗留,将失机会。”

玄宗甚以为然,接连派宫中的中使催促哥舒翰,还派了冯太医为其诊治风痛之症,使者前后相望。经冯太医诊治后,哥舒翰可勉强下床行走。

李泌本欲请高足四虚、湘西三邪等江湖义士助哥舒翰共守潼关,如今玄宗竟下旨命哥舒翰出关迎战,李泌知此战必败,然杨牧之尚未回长安,李泌思来想去,也想不出破解之法,只好请各英雄好汉暂留在自己府中,静观其变,等杨牧之回长安后再作定夺。

哥舒翰接二连三接到玄宗出关的命令后,想起高仙芝、封常清被斩的前车之鉴,不敢违抗君命。哥舒翰不得已,捶胸恸哭,然后引兵出关。

官兵遇崔乾祐大军于灵宝,崔乾祐据险以待官兵。南靠大山、北依黄河,隘道七十里。

崔乾祐对众将道:“彼军中,吾所惧者,惟柳承渊一人耳!如今探子来报,柳承渊不在哥舒翰军中,此天赐良机,吾定生擒哥舒翰以献大燕皇帝陛下。”

官兵与崔乾祐大军会战。崔乾祐伏兵于险,哥舒翰与田良丘于黄河上乘船以观军势,见崔乾祐兵少。王思礼等率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率其余兵马十万继之,哥舒翰以兵三万登黄河北岸高坡观望大军,士卒鸣鼓以助其势。

崔乾祐所出兵不过万人,三五成群,稀稀拉拉,或疏或密,毫无章法,官兵望而笑之。

崔乾祐将精兵列阵于后,两军相交,叛军偃旗息鼓,似要败走。官兵见状,不为所备。突然,伏兵发,叛军乘高下木石,击杀官兵甚众。潼关道路狭隘,士卒束手束脚,长枪长矛无法使用。哥舒翰命令用马拉氈车为前锋,欲冲击敌军。

过了中午,东风大作。崔乾祐对众叛军将士道:“此天助我也!”随即下令以草车数十辆塞氈车之前,纵火焚之,烟火顺风吹向官兵,官兵被熏得无法睁眼,妄自相杀,以为叛军在烟火中,聚弓弩而射之。日暮,弓箭用尽,乃知并无贼兵。

崔乾祐派精骑自南山过,出官兵之后击之。官军首尾骇乱,不知所备,于是大败,或弃甲窜匿山谷,或相挤攘入河溺死,哭声振天,叛军乘胜追击。官兵后军见前军败,皆自溃,哥舒翰所率的之兵于北岸亦被击溃,只好与麾下百余骑败走,自首阳山西度河入关。

潼关外之前挖了三条深沟,都是宽两丈,深一丈,败退进关的人马坠落沟里,相互践踏,直至沟被填满,余下的人马才得以踩着溺死的人马的尸体败逃入关,士卒得以入关者才八千余人,于是崔乾祐攻破了潼关。

哥舒翰逃到关西驿,收散卒,欲复守潼关。部将突骑施人火拔归仁等以百余骑围驿站,入内对哥舒翰道:“贼至矣,请公上马。”

哥舒翰上马出驿站,火拔归仁率众将叩头道:“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且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乎?请公东行。”

哥舒翰不肯投降安禄山,欲下马。火拔归仁用麻绳将哥舒翰的双脚捆在马上,连同诸将中不愿投降的,全都捆绑起来向东走,投降了叛军。叛军将哥舒翰押送洛阳由安禄山亲自发落。

欲知安禄山如何处置哥舒翰,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