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锡阳见皇上对着棋盘沉思,就耐心等待。
若五皇子也借口母病逃避下湘西,则从此永远成弃子。
“皇上放心,臣认为五殿下会当仁不让肩负起此责任。”陆锡阳说。
崇明帝终于落下一子:“朕,也相信他,只是,他未曾出过京城,全无巡察地方经验。”
元宇潜在户部表现相当出色,户部尚书多次当面夸赞,崇明帝对这个儿子也越来越看好。
陆锡阳说:“其实六殿下可以辅助他,六殿下相当有经验。”
正说着,庞冬桂就进来报五殿下求见。
君臣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心有灵犀。
元宇潜前来御书房,是再次请命到湘西赈灾。他并非见四皇兄不能成行特来表功,实是为解开父皇忧心。
元宇潜说:“父皇,儿臣已安顿好母妃这段时间的事宜,自从食用药膳粥后,母妃身体大有好转,请父皇放心!”
“哦,药膳粥?”崇明帝有点兴趣。
元宇潜说:“某次儿臣到慈宁宫探望太后老娘娘,老娘娘问起母妃病症,恰好玉大小姐也在,就说她也患过类似病症,后来用食疗治好了。老娘娘就叫玉小姐替母妃开几剂药膳方,母妃吃了半年多,竟真的好转了!”
“呵呵!”崇明有点意外,“这樊将军外孙女还有这本领!”
潜儿主动前来请缨,作为父亲的崇明帝心情大好,不过他又说:“明日早朝即宣布你为湘西巡察使,散朝后你速速做好准备。你下户部已有半年,应该熟悉赈灾物资储备流程。”
元宇潜行了个礼,说:“儿臣遵命!”
“然,你亦缺少巡察地方经验。此次灾情紧急,不容迁延,朕想命你六弟从旁协助,与你一起下湘西……”
元宇潜喜出望外:“其实儿臣早有此意,只是不好擅做主张,再说六弟赈救雪灾回京不久,儿臣实在不忍再烦劳他。”
崇明帝说:“兄弟之间还客气什么?没猜错的话,小六子正眼巴巴等着朕下旨!”
知子莫若父,崇明帝对小六子脾性还是了解的。
第二日早朝这事就定了:五皇子元宇潜为巡察使,奉命到湘西赈灾;六皇子元宇澈为副使,协同前往。
元宇潜亲自到楚王府找元宇澈。
他知道,六弟肯定也为灾情着急,不会有所怨言,只是如果由他直接要求六弟陪同,终是不妥,父皇下旨就顺理成章了。
呵,父皇英明,算尽人心!
元宇澈二话不说,就和元宇潜、陆锡阳商讨起赈灾事宜来。
他回京后事务繁忙,飞龙卫、飞虎卫的高端训练和培养,还有铁弗国的情报网络,都需要一一过问,布置、调整。
但是以他多年经验,目前没有比湘西灾情更逼迫的事情,行动稍微迟缓,也许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然,一,他不能事事都争出头,虽然每次出头都是皇兄们因这因那做不了,才由他捡漏;二,早朝已有两位皇兄出列请命,他不便去抢风头了。
谁知皇后娘娘忽然身体有恙,四皇兄去不了,而五皇兄毫无地方巡察经验,又着实令人不放心。
元宇澈正想进宫向父皇请命协助五皇兄,这圣旨就下来了。
元宇潜组建赈灾人马,第一个招的就是国子监司业、兼翰林院侍讲陆锡阳,陆锡阳欣然领命。
几个意气相投的人一起共事,更有赈灾把握了。
定了后日为出发吉日,时间紧迫,几个人忙得脚不踮地。
出发前一日,元宇潜两兄弟正在码头指挥装船,吴铭来报:“吕老板有事请见。”
吕盛霖和薛志荣一块来的,他们带来了四艘船,船上装的全是粟米。
元宇潜说:“多谢二位,只是朝廷下拨了足够的稻谷、大米,已经装上船。这粟米细小,容易流失,不易加工,暂时不需要。”
吕盛霖说:“我们这粟米可不是常见的黄粟米,乃是闽粤桂一带的鸭爪粟。”
薛志荣在一旁说:“粤桂一带多种鸭爪粟,因该地季节不分明,每到六七月,天气极其湿润溽热,经常有人罹患大热症。当地土医开出的方子是禁食谷类、大米,将鸭爪粟磨成粉,煮出糊糊,患者只食用这糊糊,兼以草药、刮痧,三五日即痊愈。”
元宇澈听了,若有所思:湘西道亦是大热症多发地,患者一发病则不易治愈,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才能康复,难道是没有禁食稻米的缘故?
元宇潜就叫来随队太医,太医说:“《本草纲目》有言,‘鸭爪粟补中气,治反胃湿痢,除热,解毒,养脾’,这粤桂土方很有道理!”
元宇两兄弟这才明了吕、薛二人送粟米前来的用意,遂真诚感谢。
吕盛霖又说:“鸭爪粟以陈年的为好,这是去年夏播的一批。玉小姐说种植此粟,平时煮粥食用可以益气补虚、防衰养颜,若遇上暑天热症蔓延,还能帮补一二。”
元宇澈听到“玉小姐”三字,不由心神一动。
自上次桃苑农庄宴会散后,还不曾见到过她,一是事务实在繁忙;二是面对她总归有点发憷;三是有娄飞婵在她身边,既放心,也多少知道一些近况……
他已暗示娄飞婵想办法让玉丽筝得讯,他要到湘西赈灾了。上次巡察罗杞雪灾,没能等到她来相送,这次会不会有惊喜?
元宇澈盼惊喜,惊喜却提前到来了,只听吕老板又说:“不知两位殿下能否抽出半个时辰,到敝农庄一趟?还有些许物资请两位殿下过目。”
元宇澈小心思里预感,玉丽筝应该也在农庄,果不其然,来到青葱田地,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戴着遮阳帷帽的小人儿。
玉丽筝正指点庄农挖甘薯。
不似其它作物要大块的地,甘薯须种在狭长的地垄上,这样收获时才能挖得完整的薯块。
圆圆胖胖的甘薯成行成列,摆在新挖开的地垄上,元宇潜和元宇澈都没见过这种作物,不由捡起来细细打量。
玉丽筝也走过来和客人打招呼,几个人遂一起到旁边凉亭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