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卫青病逝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443字 发布时间:2021-12-30

“你说大将军怎么了?”

  “卫大将军病逝了。”

  顿时,哭泣声像没拧紧的水龙头一样,潺潺不能停。

  “要是他们能像朕一样该多好啊!”嬴政茫然望着空荡荡的大殿。

  大秦一百零六年,即公元前一一六年,在漠北大战三年后,霍去病病逝一年后,大将军大司马卫青病死府中。为彰显卫青戎马一生,对匈奴七战七胜的彪炳战功,嬴政下令在皇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取“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谥号“烈”。

  原本,嬴政计划再次派兵深入漠北,对匈奴发动最后一击。霍去病的突然病逝,让他措手不及,不得不叫停出征准备。一年之后卫青的病逝,则完全断了对匈奴发动最后歼灭战的可能。霍去病、卫青的相继离世,给他带来太过沉重的打击。

  帝国双璧短时间内无人能替代,启用新统帅远征漠北实在过于冒险,无奈之下,对匈奴作战只好无限期延后。连年战事暂告一段落,帝国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光,人们收获不惜一切代价反击匈奴后带来的安定,满满的幸福感,一切都值了。

  可惜,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漠北大战之后,匈奴和大秦之间的全面停火仅维持了短短七年。得到喘息机会,渡过最困难时期的匈奴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开始回忆起当年到中原烧杀抢掠的美好时光。

  大秦一百一十年,即公元前一一二年,漠北大战七年后,伊稚斜单于在郁郁中死去不久,其长子乌维单于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和警告,率兵越过大漠进犯五原郡。沉寂多年的匈奴兵突然出现,让边境守军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五原郡郡守不幸战死。

  “可恶匈奴,胆敢还来冒犯。”

  消息报到长安,嬴政十分震怒。他亲自带上京师的几万骑兵前往边疆巡视。这是史无前例的,即便是在一统六国的历史过程中,他也未曾亲临前线。可想而知,他是多么地痛恨匈奴人,痛恨无赖的匈奴人给大秦百姓带来的无妄之灾。

  匈奴已经不是从前的匈奴了。乌维单于听说几万大秦骑兵直冲自己而来,吓得拔腿就跑,等嬴政率大军到达边疆时,匈奴兵早已逃回了漠北,消失得无影无踪。

  嬴政派遣太仆公孙贺率领一万五千骑兵出九原郡二千余里,到达浮苴井才撤回,途中没见到一个匈奴人。又派遣从骑侯赵破奴率领一万多骑兵出令居几千里地,到达匈河水才撤回,也没见到一个匈奴人。

  “无赖匈奴,就会欺负无辜百姓。”

  “传使者郭吉。”

  嬴政无法平复心中的愤怒,“郭吉,记好,把朕的话原原本本传给匈奴单于。”

  “今单于即能前与秦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即不能,亟南面而臣子秦。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

  乌维单于当然没胆来边境与嬴政做最后决战。他深深地感觉受到了秦朝廷一万点的羞辱,愤怒地扣留下郭吉,将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湖)。

  出于羞耻,也是出于惧怕,乌维单于自此一直没有渡过大漠,到大秦边境劫掠,而以在漠北修养兵马、增强实力为主,并多次派使者前往秦朝廷假意说好话,请求像以往一样两家和亲。

  秦朝廷“礼尚往来”,同样将匈奴的使者扣留下来,不同意与他们和亲。

  虽然暂无合适的人选率军到漠北与匈奴大打一仗,但将匈奴人压制在漠北还是力所能及的。为了让匈奴人老老实实地待在漠北,嬴政下令在位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瑙木冈县的巴彦布拉格古城址处建立外长城(蒙语巴彦意为富饶,布拉格意为山泉,即富饶的山泉,南戈壁省以戈壁沙漠为主,但阿尔泰山脉延伸到此,生成许多戈壁绿洲,因而可以在此筑城)以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自此之后,大秦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又延续了七年。

  虽然匈奴不再来犯,若是对他们坐视不理,早晚一天重新强大起来,还是会再来,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连年对匈奴作战,致使国力严重消耗,百姓生活艰难,但无论如何,蛮族匈奴与大秦之间的恩怨必须彻底了结。即便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领不在世出,没有必胜的把握,嬴政像当年毕六国那般坚定,依然决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继续对匈奴进行无情地打击,誓将他们赶尽杀绝。

  大秦一百一十八年,即公元前一零四年,嬴政以浞野侯赵破奴为将军,令其率二万余骑兵试探性地出朔方进攻匈奴。赵破奴出塞北行二千余里至浚稽山(今蒙古境图音河之南)。儿单于(乌维单于死后其子乌师庐立为单于,因年龄小被称为儿单于)发左贤王兵攻杀赵破奴军,赵破奴击败匈奴军,俘虏数千人后回军。大军行至距离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四百余里处,被追上来的八万匈奴骑兵主力围困多日。赵破奴熟悉草原环境,趁着夜幕带着士兵出营寻找水源,却不幸被匈奴发现并俘虏。匈奴军于是发动猛攻,秦军失去主将,陷入混乱,最终全军覆没。

  首战告败,失去老将赵破奴,让嬴政痛心疾首,不得不暂缓军事行动。

  五年后,即大秦一百二十三年,公元前九九年,嬴政像当年重用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一样,启用新人——宠姬李夫人的长兄李广利,再次对匈奴主动发起进攻。

  五月,嬴政令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至天山(今新疆天山)进击匈奴右贤王。在初战获胜,撤军返回途中,不幸遭到前来增援的匈奴主力包围,被围困几天后突围,出征将士死伤惨重,达到十分之六、七。

  同时出征的因杅将军公孙敖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涿邪山(今蒙古国境内满达勒戈壁附近一带)会合,一路未遭遇匈奴军,只好无功而回。李广的长孙骑都尉李陵立功心切,独自率五千丹阳步兵进入大漠,在浚稽山(今蒙古境图音河之南)遇上且鞮侯单于的八万骑兵主力,浴血苦战八天八夜,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匈奴。

  丹阳兵是指出身于丹阳郡(辖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的精壮兵士,因精兵辈出而闻名。丹阳兵之勇往往令人闻风丧胆,这也是李陵领五千兵士就敢深入大漠的底气。当然,多少也有对赌的成分在内。

  仅从战况来看,五千步兵对战八万凶残的匈奴骑兵,在无城可守,无险可守的情况下,能血战八天八夜,实属不得了。若不是力量太过悬殊,李陵此战不是完全没有取胜,为李氏一族洗去羞愧的机会。但是,终究还是败了,还败得彻底,当了俘虏。

秦军一再战败,嬴政愤懑不已,此战中投降匈奴的李陵自然成为撒气的对象。嬴政下令将李陵一家老小拘捕。此后,又听闻李陵在大漠帮助匈奴训练士卒,一怒之下将李氏满门抄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