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岚山反击战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19160字 发布时间:2021-12-28

昌晋二十五年五月五日怀远宫天海阁,马仲云召集众臣议事。参会人员有马仲云,还有马若文、马若援、马仲寿。朝臣有中书左相杜守贤、右相萧兴祖,参知政事沈文辅、王星仪、于廷皓、徐冠雄,枢密使段文成、枢密副使卫庆仪、杜守升,户部官王昌茂、户部次官兼易物司使田铭玮、刑部官施云捷、礼部官邵连云、枢密都承旨李铭顺、怀远府知府袁克功、仪仗司都指挥使崔旭鹏、水军副统领梁维嘉。

梁维嘉首先将具体的情况介绍了一番,同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梁维嘉说:“据臣的判断,康世杰刚上任不足半年,虽然境内粗安,但是五月是按例的贸易时节,他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点生事,相反他想借此来查探虚实。而最有可能的攻击时间,臣认为会在五月贸易结束后到十月贸易之间。”

接着马仲云让众人各抒己见,他则边听边判断。

杜守贤:“臣基本认同梁将军的说法,不过臣担心即将开始的贸易,康世杰会否扣留我们的人员和物资,这个极有可能,以此来作为人质和要挟。这次贸易对我们将十分犯难。我们已经知道了他要进攻外岛,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损失是小事,如相反如果不去,他则会有违约为由出兵,这样他反而师出有名,我们理亏了。”

    田铭玮:“贸易还是必须要去的,但是是否可以缩减人员与规模呢。”

王昌茂:“臣认为贸易也必须去,规模不必缩减,仍按照惯例。这样我们不必承担违约的风险,另外也可以借此打听消息。相反如果不去或者太过于缩小规模,反而会让其怀疑。”

马若援:“儿臣认为王大人所言在理,我们现在不需纠结贸易去不去和去多少,关键是要如何备战。”

马仲云:“若文,你与康世杰打过交道,你如何看这个人。”

马若文:“儿臣与康世杰确实打过交道,有过交手。他的大体情况大家已经知道了,就不多说了。康世杰素有酷吏之称,十分崇拜西汉酷吏苍鹰郅都。为人好勇斗狠,敢于搏杀,却也有勇有谋,绝非无能之辈,不可小觑。一旦他下定决心的事情,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萧兴祖:“大公子既然与之交手过,有何良策啊。”

马若文:“看来与其交手在所难免,那么必须硬拼,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与之作战。虽然当年我败在他手,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儿臣认为今日我晋国有必胜的把握和决心。”

马仲云:“你说一说。”

马若文:“一者,康世杰虽然悍勇且谋勇兼备,但是无端生事,必败;二者,他此战属于利用职权便宜行事,然而重大兴兵必须请旨,即便有便宜行事之权却也是违背武国制度,必败;三者,西北人员剽悍刚勇,康世杰可用所以获胜,然而东南民风文教与西北不同,他的风格与东南官场大相径庭,属下未必实心用事,将帅不一心,必败;四者,康世杰出身西北,长于步骑冲锋,却对水战不甚知晓,必败;五者,康世杰选择先攻岚山岛,而不封锁外海和进攻宁西,我后方无忧,其必败;六者,武国实力已经今不如昔,水师常年不谙战事甚至不出海,必败。”

段文成:“大公子所言句句在理,臣赞同。”

马若文的这番表态确实字字珠玑,说中了要害,而且条理清晰,马仲云内心也颇为欣喜,但没有表现出来。杜守贤、沈文辅、杜守升、李铭顺、施云捷、崔旭鹏、梁维嘉等都纷纷赞同。连萧兴祖、王星仪也点头认为颇有道理,马若援承认论兵战,确实他不如兄长,毕竟马若文在西海有过实战经验,更何况对手还熟悉。

马仲云:“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和,我们局部地域可以与武国拼死一搏,但是我们更需要与武国的贸易。所以我们要一手作战,一手谋和。先备战后谋和。在我们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派人北上求和,要说明是康世杰利用私仇借机兴兵。康世杰既然有酷吏之称,就不愁给他找些证据,最好利用作战来搞掉他。”

马仲寿:“晋公所言圣明,实乃上策。臣愿意办理此事。”

马仲云:“很好,谋和及反间之事由你办理。另外,从即日起海山洲立即封锁,非有中书省、枢密使、易物司三个衙门的公文,居民商民不得私自出海与武国贸易。”

杜守贤:“臣遵命。”

马仲云:“本公下令以马若文加定远军节度使衔,出任双海道招讨使,统帅水路兵马前往岚山岛御敌,便宜行事,赐太宗剑。段文成、王星仪为招讨副使。诸军将佐任其调用。杜守贤、马若援办理后勤事宜。”

马若文等:“臣等遵命。”

马仲云:“众臣先散去各自筹备,马若文、马若援、杜守贤、段文成、王星仪留下。”

众臣散去后,马仲云留下五人来商议具体的事情。

马仲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守贤、若援,后勤之事,你们务必谨慎小心,船只调配等方面你们一定要妥善谋划,谋划好后报送我来看。一个月之内筹备停当,然后开始启运,先到宁西,然后运到岚山岛,也兼顾金龙岛。我们要谨防康世杰趁机也偷袭金龙岛。”

杜守贤、马若援:“臣等遵命。”

马仲云:“作战之事就由若文、文成、星仪你们来干了。二十余年海山洲没有经历战事,军队里不知有多少可战之军,你们可以选择军队,也可以随机招募,具体怎么打就你们来看了。”

马若文:“儿臣遵命。”

之后六个人还商谈了其余一些细节,然后散去准备。

从五月六日开始,晋国就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梁维嘉于六日就返回宁西,准备水师备战。

五月七日开始,马仲云、段文成、李铭顺前往殿前军、侍卫亲军和宁阳军中视察,不久后的作战肯定要从这几个军中抽调,但是这几个军已经二十余年没有经历战事,能有多少把握,谁也不知道。

马若文的视察从七日开始持续到十五日,这三军之中,宁阳军算是战斗力最强的,侍卫亲军次之,殿前军反而是最差劲的。马若文要求三军将领抓紧训练,重点是守城作战和反冲锋的作战。

看到这些老爷兵,马若文顿感将来的作战很艰难,这些人大多只适合守城,反冲锋作战恐怕就难说了。他想到了还是得靠那些跟随自己来的北来流亡民众。他于十二日就中途派李铭顺去兴通、东林、通远招募两万悍勇之民。

十七日晚回到宫中,马若文十分劳累,但是他顾不上劳累,相反精力仍然旺盛,他十分渴望战胜康世杰。他努力回想当年在西海城与康世杰的作战,从中思索如何战胜康世杰。并不断地看岚山岛、金龙岛的地图,虽然他长于陆上作战,但海战他没有经历过,所以这也是需要临阵磨枪的。

就在这时候,林燕卿带着黄澄泽过来了。

马若文:“燕卿姐,有什么事儿吗?”

林燕卿:“我知道你很忙,也知道恐怕是要作战了,是吗?”

马若文:“是的,我告诉你对手是康世杰。”

林燕卿:“就是那个破灭我们西海国的康世杰吗?”

马若文:“是的,我也曾经败在他手,所以我这次一定要战胜他。”

林燕卿:“我相信你一定能的。”

随即,林燕卿让黄澄泽去自己的房中取出了好几盒珠宝。

黄澄泽拿过来之后,林燕卿交给马若文说:“康世杰与我有深仇大恨,与你也一样。这是我的所有积蓄了,你拿去,拿它来招募兵勇,我只有一点,就是希望你能打败他,最好能阵战了康世杰。另外,让澄泽也和你一起去吧。”

马若文:“这怎么能呢。”

林燕卿:“这怎么不能呢,你一定要收下。”

林燕卿眼神异常坚定,马若文就收下了,说:“这些就算是弟弟借你的,战胜之后一定加倍奉还,但是澄泽就算了吧,他还小。”

林燕卿:“他也二十岁了,应该去见见世面了,而最好的世面就是战场,你当年去西海国的时候也只有这么大,他应该去的。”

黄澄泽:“叔父,你就让我去吧。我虽然武艺不高,但也看过几天兵书,纵然什么也不能做,至少能给你做个卫兵吧。”

随即黄澄泽下跪求马若文带他前去,马若文竭力推辞,但林燕卿、黄澄泽意志坚决,马若文没办法,就收下了。

除了兵员外,马若文还调集了战马五千匹和车辆及攻城、守城器械,这些都是大型和重型物资,必须及早运输,故而从二十日就开始秘密派船分批运往宁西和岚山岛储存。他除了调运战船外,还以公族府的名义密令海宁通、盛华祥两大商号运送。

六月十日,李铭顺带着从兴通、东林招募来的首批三千人来到了怀远府。这些人之中有过半之人是从西海国来的,有的是兴通、东林的猎户或者山农。马若文下令给其分发兵器,调何胜、唐定飞来训练。

六月十五日,马若文召集何胜、唐定飞、方世宝、吕晓骏及两千从西海国而来的如今从军的流民在校场训话。

马若文:“弟兄们,我们都是从西海国历经五千多里甚至更远的路程好不容易才来到海山洲过来的,总算是有个安身之地了。然而康世杰这个老鬼如今却又追到了闽东岚山岛一带了。一旦外岛失守,下一步就是宁西和海山洲了。我们已经被他赶到海岛了,如果再失败,我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你们说怎么办?”

唐定飞首先说:“与康世杰老鬼拼了,誓死守卫岚山岛。”

这些任也跟着唐定飞呼喊说:“拼了,和他们拼了。”

马若文:“我们只能拼了,后面就是大海,我们退无可退。誓死保卫闽东最后的土地!”

何胜、唐定飞等说:“跟着大哥,消灭康世杰!”

这一个多月里,马若文主要忙于调兵练兵,而作战计划则由段文成、王星仪等人筹划。

六月十六日,马若文、段文成、王星仪在马若文府中商议作战计划。

王星仪:“大公子,根据情报,我和段相认为武国重点会是进攻岚山岛。我等认为不妨在武国进攻岚山岛同时,先坚守数日,然后放弃。以优势的水师击败武国,然后再顺势光复岚山岛。同时,在金龙岛、宁西都做好防御的准备。我们的底线是宁西,宁西绝不有失。”

马若文:“段相,你的意思呢。”

段文成:“老臣与王大人意见基本相同,不过认为在岚山岛应该坚持的更长一些。”

马若文:“宁西自然不能有失,是绝对底线,这是高祖以来的铁律。但是我认为岚山岛等地是宁西的屏障,也不能有失。岚山岛的防御和民众如何啊,将领是谁?”

王星仪:“经过黄建复等人的改革,岚山岛如今与往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如今民众有约七万余人,居民依山佃种,临海捕捞。村居百余处,房间三千多,牛马羊猪也不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有城池仓库,虽然城池不大,但还是可以的。坚守半个月估计还可以,但以上就难说了。守将是杜定瑞,很年轻,不到三十岁,看起来有些木讷,但沉稳果敢。”

马若文:“既然有城池仓库,还有两万人,那就不能轻易放弃,必须死守。要让岚山岛死守至少三个月,而这三个月,我们要调集我们所有的海运力量向岚山岛增兵。岚山岛不破,则武国闽州府的外围就在我们的眼皮之下。所以岚山岛必须死守。从现在开始,就要向岚山岛增兵增运物资。另外我们水师虽然占优势,但是水师战船和商船都造价高昂,如果水战相遇,即便我们战胜,损失也太大。所以我们要以水师封锁武国海岸,并派部分水师佯装进攻其余地区,声东击西作为牵制。”

段文成:“这个方案确实可行,但难度似乎太大了。”

马若文:“是的,但是比起损失而言这还是小的。另外,我们要做好另外的准备。如果岚山岛不保,就将岚山岛付之一炬,退守宁西。如果岚山岛战胜,则顺势登陆反击闽州府最东端的镇东、海清两地。即使拿不下,也要大造声势,为岚山岛争取屏障,换句话说就是要以攻为守。”

王星仪:“大公子还要进行反击作战啊。”

马若文:“是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我们能拿下闽州府的几个外围县,我们谈判的资本就更足了。”

王星仪:“这好是好,可是就是有些难啊。”

马若文:“王将军,我听说你当年在操演中就以勇猛突袭见长,如今位高权重了,是不是有些小心谨慎了。你放心,你只管拟定计划,带队冲锋。我竭力支持,出了事情我兜着。如果成功了,你就是首功之臣!”

王星仪:“臣遵命。”

就在马若文调兵遣将安排部署的这一个月内,武国与海山洲五月的例行贸易基本结束了,这次出奇的顺利,而且换回了许多海山洲需要的,这大大超出晋国的预料,让一些文官和部分军人认为莫非是情报有误啊,也许武国不会进攻岚山岛啊。

六月十七日,马仲云召集几位重臣就此事进行商议。萧兴祖、邵连云等都认为似乎不会有战事,马若援也感到怀疑。但是马若文则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太过于平静友好和顺利,反而是最危险的。儿臣坚持备战和运兵,也许正在我们商谈的时候,康世杰已经在秘密准备进攻了。”

杜守贤、段文成、王星仪都有过作战经验,基本赞同马若文的观点,主张谨慎从事,不应该轻易放弃备战。

马仲云思索后,采纳了马若文等人的意见,并让马若文相机行事,择日启程赶赴宁西和岚山岛。

六月二十日,马若文、段文成、李铭顺、徐瀚昂、赵飞雄、何胜、唐定飞等率军五千人作为先头部队从怀远府出发先行赶赴宁西。由王星仪率领其余主力一万五千人务必在六月三十日之前赶赴宁西,七月十日前作为第二批次力量。姜淮泰、吕晓骏、方世宝作为第三批次,率军六千人务必在七月二十日之前抵达宁西,七月底之前赶赴岚山岛。马若文计划在岚山岛一带动用三万以上的兵力与康世杰决战。

果然如马若文所料,正在马若文调兵的同时,康世杰于六月十八日下令进攻岚山岛。

六月十八日入夜后,康世杰派自己的弟弟康世明和部将赵成昆各率精兵五千人分别从镇东、海清两地悄悄登陆岚山岛。岚山岛的守备力量毫无察觉,武国军队万余人已经抵达了岚山岛安营扎寨。

六月十九日,康世明、赵成昆率军顺利扫荡了岚山岛外围,包围了岚山岛上的连海县城池,开始大举进攻。连海守将杜定瑞反应略微迟缓了一步。不过他随即反应了过来,决定放弃外围,将城外居民全部撤回城内,拿不走的物资等通通烧毁,采用坚壁清野的办法,下令死守县城,利用坚固工事死守不出。同时派出两千人扼守岚山岛东部的草屿,并派人向宁西求救。他的计划是只要死守岚山岛,水师就能够运送大队人马前来。同时派出仅有的五十艘战船袭扰镇东、海清两地的水域,至少可以缓解武国大队人马的到来。

康世杰为何没有派水师继续进攻呢,因为康世杰上任时间很短,水师将领对其一直有所不满,而且战船多年来老旧不堪,难以用于海战。而且水师将领多年来从贸易中也捞取了不少好处,即便作战也是出工不出力。他们只愿意帮着康世杰运兵,如果正面作战,则就另说了。而比起水师来说,康世杰这半年来对步骑兵的整顿则有些成效,另外他还从西北调来一些自己的老部下和精兵,虽然不多,但却颇具战斗力。

六月二十五日,岚山岛被围攻的消息传到了宁西。黄建复、梁维嘉火速派水师战船七十艘搭载水陆人马五千人先行赶赴增援,同时派李修群、田铭濬率战船五十艘搭载精锐三千人从岚山岛东北方向的东墙登陆增援。避免鸡蛋都砸在一个篮子里。他们担心不无道理。

六月二十八日,马若文抵达了宁西。黄建复、梁维嘉向其报告了武国的进攻情况,马若文的预言终于成真了,当即开始点兵部署。

马若文下令:

黄建复留守宁西,调度后续兵力增援岚山岛事宜;

李胜保率战船赶赴金龙岛附近海域巡视,相机对金龙岛到岚山岛之间的水域和岛屿进行进攻;

何胜、唐定飞率战船六十艘搭载七千人从金龙岛进攻晋安府外围的中浦、福全等地,攻守便宜行事;

马若文、段文成、梁维嘉亲率主力五千人由战船三十艘赶赴岚山岛。

众将听令后随即开始各自准备行动。

马若文的计划是以年老的黄建复留守宁西,安排转运事宜。黄建复已经老了,这已经是他能做的最后事宜了。李胜保则主要起到的是警戒作用,以确保宁西和闽东外岛之间的安全。按照马若文的估计,武国的水师如今已经不是当年,不具备大海与海山洲争夺的能力。而何胜、唐定飞所部则由金龙岛以攻为守,作为牵制作用,起围魏救赵的作用,当然这也是极具风险的。毕竟这是要直接进攻武国本土。然而马若文顾不上这些,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又密令二人进攻的时候不着晋国的服装。而马若文则亲率精锐要登陆岚山岛与康世杰决战。

六月二十九日,马若文部登船,同日,何胜、李胜保等部也登船出发。

大海之间风浪穿梭,是极有危险的,但是海山洲的水师官兵已经熟悉了这里的风浪和气候,虽然这个时段不是最佳的时间段,但他们依然勇敢的前行,这将是他们二十多年来又一次的作战,而且的登陆反击作战。

七月七日,李胜保部顺利登陆金龙岛。金龙岛的防务与岚山岛基本相当,李胜保登陆后,留下部分兵力协助守军继续固守,然后率军巡视附近水域。而何胜、唐定飞则在登陆后就开始准备三日后进攻中浦、福全两地。

七月十日,马若文所部历经海上风浪从岚山岛东部的东墙登陆。登陆非常顺利,这是意料之中的,武国水师没有阻拦的意志。而黄建复、梁维嘉之前派遣的田铭濬、李修群两部也在七月六日登陆了岚山岛。

马若文部登陆后,立即下令梁维嘉固守东部,确保后续增援部队的安全。同时以赵飞雄率一千人从城西进攻,以李玉坤率一千人从城东增援。他和段文成、李铭顺、徐瀚昂率主力三千人从正中突击。这五千人就是李铭顺从兴通、东林和宁阳军、侍卫亲军中选拔出来的最精锐的五千人。以骑射见长,尤其是长枪突击。

马若文登陆的时间是午后接近未时,登陆后,马若文即下令冲锋。不到半个时辰,马若文三路人马都顺利杀到了连海县城下。康世明、赵成昆与杜定瑞交手已经快一个月了,前半个月杜定瑞一直凭借城池死守。后来偶尔有了反击,判断有了援军,但是也并没有在意。他们这万余人是康世杰的先锋部队,为了攻城,他们集中了许多攻城器械,有铜炮、云梯、冲车、临车等。然而没想到杜定瑞虽然反应迟缓也不善野战,却长于守城,善抚军民,加上连海城储存丰富,竟然能一直坚守下去。连海城是黄建复出任水师统领后开始修建的,以武国沿海的军户制度下的城池为参考,结合当地情况而修建的,多年来又有加固。为了确保仓储不被偷袭,仓储主要安排在了城内以及东部地带,故而虽然武国占据了岚山岛外围和城外,城内军民仍然可以坚守。

康世明等对连海城的坚守是有估计的,也知道肯定会有援军。但是他估计晋国的援军最快也要在七月中旬才能到来,没想到提前了。马若文部五千人的进攻十分凶猛,很快从城池东西两侧的后方杀了过来,这让他们措手不及。而且没多久,马若文的主力也杀了过来。这些人的风格极为凶悍,明显不像是东南人的作风,这让康世明感到遇到了强敌。

到入夜时候,马若文所部将康世明、赵成昆的大军杀退二十里。马若文下令以赵飞雄、李玉坤在城外扎营,与城池成掎角之势。自己则没有进城,驻守在赵飞雄、李玉坤部中间略微靠前五里左右的位置。三路人马的位置都安排在了康世明等部进攻连海城的必经之路上,这也基本相当于解围了连海城,但是岚山岛还没有被全部收复。康世明短暂挫败后,也立即派人向康世杰求救。请他继续派兵增援岚山岛,而且报告海山洲新增主力上万,战斗力不俗。

当夜,杜定瑞、田铭濬、李修群从城中到马若文部账中会和商议军机。

杜定瑞:“大公子,末将有罪,致使连海被围,请处罚。”

马若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虽然反应慢了些,疏于防范,但是近一个月来却能死守城池,还是功大于过的。现在城内情况如何啊?”

杜定瑞:“城内军民死伤约三千多人,但其余人还有一万二三,仍然可以投入守城作战,粮食还可以支持至少两个月。”
    马若文:“这就好,两个月内,我们还会有大军前来的。”

段文成:“大公子,死守总非上策啊。”

马若文:“死守确实非上策,要以攻为守,但是在岚山岛不能。康世明部仍然固守滩头,且颇有战斗力。不如围魏救赵,从别的地方进攻如何,你们熟悉这里,认为哪儿合适啊。”

杜定瑞:“岚山岛南面隔海相望的是万门,但是这里城防坚固,不易攻取。西北方向隔海不过十几里就是小连山,然后以此北上约二十里就是长梅城。这里较为富庶,虽然也有驻军,但是已经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也许可以一试。”

马若文:“那就去这里,今夜就派船载人去攻取,谁可以去啊。”

田铭濬:“大帅,末将愿望。”

李修群:“大哥,我也去。”

马若文:“好,你们带领你们本部兵马前去。尽量劝降,如果不能就进攻,攻不下就撤回来,万不可丢了老本。”

田铭濬、李修群:“末将遵命。”

马若文:“其余人继续死守城池和营寨。”

田铭濬、李修群领命后随即开始准备过海出发,到次日清晨时候两人率军三千五百余人坐船出发,到接近中午时候顺利抵达小连山滩头,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上岸了,这太出乎意料了。上岸后他们发现这里人口不算太多,但却商贾云集,约数百人。一些商贩发现大批军队前来,以为是武国驻军要进行换防和操演,竟然都一哄而散。田铭濬对李修群说:“看来武国平素军纪并不好啊。”

李修群:“是的,所以我们要更加严明军纪。”

田铭濬:“对,所获财物不要带走,派人看管,待回军时候再返还给他们,也是彰显我军仁德。”

李修群:“将军所言甚是。”

随即,他们派人张贴布告以安剩下的军民。然后继续向北推进,到七月十二日晨抵达了长梅城附近。长梅城驻军约有千余人,城墙比较坚实。不过守军却没有什么战斗力。守军将领丁湘也知道康世杰要对海山洲用兵,故而战前已经做了准备,不过他们知道守军多年不习战事,野战未必有胜算,也选择了守而不攻的战法。

田铭濬、李修群派兵攻击了一次,就被坚固的城墙和完善的防御所击败。李修群对田铭濬说:“将军,以我们的兵力加上没有重型攻城器械,恐怕无法拿下城池,不如撤军吧。”

田铭濬:“就这样回去,我们不甘心啊。”

李修群:“我们不如放弃这里,退守小连山附近。这里扼守长梅到岚山岛的海陆要冲,那里商贾云集,估计平日将是一个繁华之地,如果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对我们以后有百利而无一弊。”

田铭濬:“只能如此了,撤。”

田铭濬随即下令撤军,长梅城守军也没有追击,任其来去。

田铭濬当日下午撤到了小连山附近,然后安营扎寨驻守。田铭濬严明军纪,与当地商贾公平贸易,没有强行征收。这让当地商贾的大户林、梁两家十分意外。林家派出自己的代表林朝安与田铭濬商谈互不侵犯事宜。

另外一方面,何胜、唐定飞部登陆金龙岛略加修整后也上岸进攻中浦、福全两地。何胜进攻中浦,唐定飞进攻福全。进攻中浦的战斗也失利了,中浦的守军也采用了以守为攻的打法,何胜猛攻一周连续失败,被迫退军返回金龙岛。而唐定飞进攻福全的战斗倒是很顺利,福全守军没有坚守城池而是选择了野战,这让唐定飞十分高兴。唐定飞野战击溃武军主力千余人,然后再攻城,攻城遭遇了难度,但是因为主力被击破,攻城就比较顺利了。七月二十日,唐定飞攻破福全城,然后迅速进驻福全城。这是海山洲在与武国的交战中拿下的第一座武国城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拿下福全城后,唐定飞对俘虏的武国将士说:“我们各为其主,你们都是英勇的,我不会难为你们。你们都是世袭制下的军户,辛苦一年所得都被纳为军粮,而土地又日益减少,何必为武国卖命呢。”

随即唐定飞从自己的军粮中拿出一部分发给被俘的将士,被俘的将士当即就有数十人反正投诚。唐定飞攻占福全城,康世杰得知后大怒,下令附近永宁、高浦、同安等地驻军火速向福全进发,下令必须夺回福全城。

七月十五日,康世杰又亲率主力一万两千人从东澳口登陆岚山岛。这样,岚山岛上的武国攻击力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人。而马若文所统的军民总计也只有一万七千人,但实际的可战之兵只有一万人,兵力是康世杰的一半而已。

七月十六日,康世杰亲自指挥大军攻击连海城,康世杰主攻马若文部,其余人马攻击周围的赵飞雄、李玉坤部。杜定瑞也亲率人马出城来支援马若文部。双方从十六日到二十日在城外血战四天,死伤都不小。但是康世杰部的士气却逐渐低迷,而马若文部依然士气高昂。马若文敏感地发现这就是武国的软肋,康世杰虽然凶悍,但其手下真正精锐的西北西南来的野战军不多,大多数是东南土生土长下的军户兵。

七月十九日,马若文亲自书写了一封信函,射入武国军营。信中历数武国军户制的弊端和罪恶,还特意针对康世杰进行攻击。说他刚愎自用,违背前约滥用兵力,以东南百姓军户之鲜血欲染红袍服。他日康世杰袍服鲜红之日必是双海百姓军户白骨如山之时。不得不说,马若文的说辞十分恰当也是一针见血。马仲云、马若文父子在武国都生活多年,对武国的军政体系和内情都十分了解,加上有各种情报,所以此番攻心战十分成功。当夜,就有百余名武国士兵冒险前来投诚。

次日入夜十分,从岚山岛东部开来数十艘大船,是王星仪率领的援军一万五千人来到了。王星仪亲率一万人登陆后赶赴连海城,其余五千人交由梁维嘉统帅继续驻扎东部地带。

马若文坚守数日后,总算盼到了援军,这样马若文的兵力至少就可以与康世杰持平了。当夜,马若文下令以梁维嘉率水师搭载精锐从东部出发绕行到岚山岛西面与闽州府外围的海域进行巡逻,见了船只就攻击或者俘虏,目的是为了切断闽州府对岚山岛武国军队的补给线,只要切断补给线,康世杰所部就成为瓮中捉鳖。

二十一日晨,马若文亲率徐瀚昂、李铭顺、杜定瑞部从中路突击。王星仪、段文成从两翼掩护。赵飞雄、李玉坤也从两翼向康世杰部发起了凶猛的冲锋。因为卷入了近战冲锋,武国军队野战赖以凭借的火器发挥的作用就很小了。此战从早杀到即将入夜,持续了近五个时辰。岚山岛地形只有中部是平原,而康世杰占领的地区正是中部和西部的交界地带,地处平原和丘陵之地。为此,马若文下令以步兵为主,王星仪、段文成则以骑兵为主进行突击。战场之上,一群人凶狠的拼杀,康世杰顿感不支。他也发觉这些人的战斗力过于凶悍,按照他的理解海山洲的人应该与双海人差不多,不会这样的凶悍。正在这时,马若文、李铭顺和黄澄泽率领百余骑兵突入敌阵,直冲康世杰中军所在。康世杰远远看到有百余骑兵向他重来,而为首的那个年轻人他十分面熟,他果断想到了,然后说:“竟然是他,西海的马若文。”而马若文、李铭顺也高呼:“生擒康世杰者,赏千金封公爵。”

康世杰的卫队赶紧拼死抵抗,左右人马也赶紧向康世杰周围靠拢,眼见局势不利,马若文下令边打边撤。最后总算是撤了出来,没有被包围。不过因为康世杰调集了左右人马向自己靠拢,这样段文成、王星仪部的进攻所面临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在安全撤出围困后,马若文身边一贴身侍卫从容不迫拉起强弓瞄准已经在近两百步之外的康世杰方向射去,此箭势大力沉,犹如流星一般穿越空中飞向了康世杰的方向,忽然康世杰胸部中箭落马。马若文周围的士兵也随即向那个方向纷纷射箭攻击。康世杰受伤,武国军队士气顿时衰弱,其余海山洲各部纷纷冲杀,武国军队的防线和阵型完全被冲散。到入夜时候,康世杰大军已经被赶到了远离城外由十余里的地方,被压迫到了岚山岛的滩头东澳口一带死守。

晚上经过统计,此战马若文部集中了主力一万五千人,死伤近四千人。而康世杰部集中了约一万七千人,死伤七千多人,被俘近五千人。马若文缴获长短兵器七千余件,火器二百余,战马两百匹,各种车辆五十余辆。

当夜,马若文召来了那位射中康世杰的士兵,奖赏了他。并询问了情况。原来这位士兵是侍御史李子恒之子李运昂,昌晋八年出生,才十七岁,但从小尚武,十五岁就从军了。马若文十分高兴,当即封其为从七品武骑尉。

马若文这一天的凶悍亡命徒似的攻击取得了胜利,岚山岛基本收复,只剩下探头地带还有康世杰部残军约不足五千人。而这一天也为梁维嘉率领水师封锁海域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这一天到下午的时候,梁维嘉率水师战船五十余艘赶赴岚山岛西面海域。这里水流平稳,适合快船和战船快速突击。梁维嘉当日击毁武国各种船只二十余艘,缴获不少粮食和军械,还有一些车辆牛马。

次日,马若文也得知了消息,康世杰虽然中箭落马,但是因为身穿细甲,加上周围有不少士兵阻挡,他虽然受伤但是并不是致命伤。

虽然马若文部取得了胜利,但是损伤也不小,而且康世杰老奸巨猾困兽犹斗,马若文也不指望能靠一次性的短促突击就将康世杰全歼或者赶下海。马若文的计划是以水师封锁海域,切断其补给线,困死康世杰。

二十二日下午,马若文下令全军选取精锐不断袭扰康世杰滩头部的残军,并发动宣传攻势进行劝降。

从二十一日到三十一日,历经十天的袭扰和海上封锁加上劝降。康世杰部残军只剩下三千人了,战斗力疲软。而海上运输线则全被切断,武国大小船只十余天损失上百艘,损失的粮食有约两万石。到三十一日,康世杰部断粮已经三日,难以坚持了。更要命的是他们困守滩头,梁维嘉的水师不时从海域向其滩头放箭放炮攻击。

八月一日,梁维嘉分兵试探性进攻,开始登岸进攻镇东城外围的牛山一带,顺利拿下。次日又分兵进攻海清的外围,也顺利拿下。梁维嘉知道自己率领的只是水师,虽然搭载了不少陆战人马,但兵力有限。拿下后只是大造声势或者拿走一些财物,并没有继续深入进攻。

同日,马若文下令全军猛攻东澳口康世杰部残军。断粮和失去战斗意志下的康世杰部残军几乎毫无战斗力,进攻从早上持续到快中午的时候,康世杰部残军就被全歼。马若文成功收复了东澳口,岚山岛全部收复。康世杰部将赵成昆战死,康世杰、康世明兄弟及其亲随二十余人乘小船逃离,经西南海域逃向了泽山,然后准备返回闽州府。

康世杰逃脱,马若文心有不甘,但是想想如果俘虏了康世杰反而会有更大的政治风险,逃走或许最好。

同日下午,姜淮泰、方世宝的第三批援军六千人抵达了岚山岛。马若文的兵力继续增加,加上劝降投诚过来的士兵还有约两千人。马若文实际控制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人。

八月三日,马若文下令集结主力跨海进攻闽州府最东南的牛头门、鼻头山、泽山等地三处的巡检司,全部顺利拿下。这里人烟较少,驻军寡弱,加起来只有千余人。这些地方在梁维嘉占领的牛山以南。因为从西到东分别有牛山、鼻头山、牛头山三座山,因此也称三山巡检司。而在鼻头山以北还有一座山叫泽山,但仍叫三山巡检司。如今拿下这些地方则可保证梁维嘉后路无忧。一连串的胜利,让王星仪、段文成都为之疯狂。他们力主集结兵力攻打镇东城,但是马若文则另有考虑。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是希望攻击镇东、海清。但是经过作战,加上攻打长梅、中浦的失利,让他认识到在转运攻城器械困难的情况下,贸然以野战和水师攻打坚城将损失惨重,为此他改变原有计划。他一方面让王星仪率军三千人扬声北上缓慢前行做出攻打镇东的样子,实际上率军攻击牛山西部五十里的黄仙寨。此地是牛山的侧翼,也是闽州府与兴华府的交界处,更重要的是兵力薄弱却寨子坚固,还是天然良港。有了此地则牛山的侧翼有了保障,而因为有了牛山以南地区和小连山,则岚山岛的两侧安全将高枕无忧,可以专注于正西部的海清城。

八月五日,马若文率主力五千人登船进攻黄仙寨,守军将领梁昊伟率军千人竟然不战而降,马若文不解。梁昊伟的解释是康世杰上任以来对沿海大姓林、梁、王等家欺压过度,早有不满,故而选择了投降。马若文的原则是降将可用,叛徒难容。对梁昊伟进行了嘉奖和赏赐,并留下李运昂率军两千驻守防范,如有反叛就地诛杀。

康世杰八月六日辗转返回了闽州府,他的箭伤没有痊愈,反而加重了。原来李运昂的箭有毒,是采集自海山洲东南特有的毒药所制成的。每隔几天就会发作一次,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是会让人时常难受进而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是一种不致命却很折磨人的慢性毒药。

八月六日,康世杰返回闽州府,先后得到了各种不利的战报。永宁、高浦、同安等地的军队共计六千余人进攻福全城的战斗十分不利。当地驻军出工不出力,面对福全城唐定飞已经不足两千人的守军攻击了快半个月却接连失利,还损失了约一千多人。而田铭濬、李修群的人马则在小连山与林朝安和平共处了起来。还有就是在七月三十日左右,海山洲李胜保的水师分出一部两千人由安雄铭(昌晋三年出生)率领从金龙岛南下巡逻南部海域时候,因为遭遇风浪于蝶陵岛搁浅。蝶陵岛的铜山寨守将黄海渊、刘长康有驻军两千人和大小船只六十艘,竟然不仅没有抵抗,反而主动欢迎安雄铭部。更打击大的是牛头门、鼻头山、泽山等地三处的巡检司和黄仙寨被马若文拿下。如果不是他跑得快,险些就被俘虏了。而自己的主力人马已经损失殆尽,康世杰心有不甘却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就在一路胜利的时候,马若文决定从八月八日起暂停对武国的陆地攻击,继续海上巡逻,他开始谋求与武国的和谈。以海山洲的实力尤其是跨海转运数万大军的运输补给这是十分巨大的工程。虽然海山洲实力不弱,但是大海风浪无情,海山洲晋国如今的实力也只能支持五万大军半年的远征军需,如果持久作战下去,会被耗干的。

马若文八月八日修书一封,让人带给康世杰,希望停战罢兵言和。而马仲云安排的马仲寿的求和活动早在七月中旬就已经开始了。马仲云父子的要求是恢复原有管辖范围和地域,继续维持原有贸易的局面,这是底线。最高要求是希望武国将此战晋国获得的土地全部交由宁阳王管理,并获得赔偿。当然这个最高限度是要求,实际上是很难被接受的。

马仲寿的求和活动由其子马若明和范希礼的儿子范仲粹来专办。马若明是马仲寿的独自,永兴五年出生,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和其父一样精通人际交往,仗义疏财。海宁通在闽州府的贸易平时基本都在马若明手中控制。除了儿子外,马仲寿还有两个女儿。分别是马若昀,永兴八年出生;马若羽,马仲寿之女,永兴九年出生。

范仲粹是范希礼的幼子,文永三十八年出生,是范希礼的指定接班人。掌管海山洲内外的所有贸易和情报网络。

马仲寿以马仲云的名义于七月十五日派使臣北上朝贡武国大皇帝。武国大皇帝如今是朱济慈之子,时年三十二岁,在位已经七年时间,如今的年号是天统七年。这是个好人,为政宽简,但是缺乏魄力。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是朝臣和将领强硬,他又耳根子软,经常在主和的文官与官宦及强硬的将领之间打太极。而康世杰的这次行动就是瞒着朝廷以便宜行事的名义擅自发兵的,和当年王宁辅等人作为一样。

马若文的求和信八月十日到了康世杰手里,康世杰平心而论也想求和,但是遭受如此奇耻大辱,自己还险些被俘战死,让他心里极度恼怒。他不是不同意求和,但是非常希望打赢一仗,至少收复目前丢失的岛屿和土地,否则他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但是经历战败,双海省的文武官员将佐都已经不愿意再战了,至少是出工不出力。故而康世杰只能敷衍的给马若文回信一封,他同意马若文派人在闽州府谈判,从八月十七日开始交涉。没有军力做支撑,他只能派人靠嘴皮子与马若文斗争了。

马若文八月十一日就收到了回信,决定派李铭顺、方世宝二人率亲随前往闽州府与之谈判。二人及亲随十三日出发。临行前,马若文要求他们谈判时候言辞可以温和,名义上的事好商量,但是实际不能轻易让步。目前得到的绝对不可退出。

八月十三日,李铭顺、方世宝出发,十五日抵达闽州府,拜见了康世杰。康世杰一反常态,对二人盛情款待,同意派出自己的弟弟康世杰和部下李辉与李铭顺协商各种事宜。

八月十七日,李铭顺等与之谈判。康世明、李辉态度极其强硬,他们颠倒黑白,认为是海山洲挑起了战端。这种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很快被戳破。然后退一步要求海山洲从占领的土地上撤军,并释放俘虏,要海山洲做出高昂的赔偿,李铭顺全部拒绝。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康世杰是以谈判作为缓兵之计,他这段时间继续招募壮丁、山贼和无地的农民猎户等,又从各地军户和驻军中选募精锐,半个月内就组成了一支约一万余人的武装,加以训练,并给厚赏,战斗力迅速得以恢复。这些消息,马若明、范仲粹都很快得以打听到了,派人密告李铭顺及马若文部。

马若文得知消息后也不得不再做准备,看来还必须要打一仗才能逼迫康世杰求和。马若文八月二十三日下令给宁西,要求从宁西派水师主力和陆上人马五千人迅速抵达牛头门地域。同时命令金龙岛守军和水师全部归属何胜节制,不惜一切代价要攻下中浦,并派李玉坤率军三千增援。

何胜于八月二十五日得到命令,李玉坤的援军二十六日抵达。二十七日大军乘船登陆中浦,派水师封锁中浦附近海域。然后何胜、李玉坤率七千余人猛攻有一千驻军驻守的中浦城。中浦城建筑在鹭门岛之上,岛上居民数千人,守军千人。城池周长四百二十五丈,高连女墙一丈九尺,城门四座,设有窝铺二十二个、城垛近五百个,营房近一千间,屯驻一千多名士兵。易守难攻。

中浦城守将是武国双海行省的悍将王继昌,时年三十五岁,极难对付。此次战端发生以来,他就加强了中左城的守备。何胜七月时候已经试探性攻击了一次,遭到了失败,此后就一直采取与之对峙和袭扰封锁的办法。

八月二十七日,何胜、李玉坤部率先攻城。何胜亲自领兵攻城,他知道此战的重要性,所以异常疯狂,这是他从军以来从未有过的。王继昌也没有想到何胜第一天攻城就这样疯狂,也死守城池。当天攻城直到入夜,何胜没有破城,死伤上千人,王继昌也死伤三百人。

二十八、二十九日,何胜继续猛攻,终于在二十九日攻下了东门。但是入夜又被王继昌率军夺回。

三十日,何胜还要继续猛攻,李玉坤劝阻道不能这样死打硬拼,这样下去即便破城,七千人也要死伤殆尽。最后他们从城外居民中悬赏熟悉城内情况者来帮助他们攻城,另外从金龙岛调集运输大型攻城器械。

九月五日,何胜、李玉坤终于找到了几个熟悉城池构造的人,而且运来了大型投石车两座,冲车三辆。六日,何胜再次猛攻,此次的进攻相对顺利一些,主攻防御最弱的西门。当天拿下西门并稳固占领。十日,拿下南门。十三日,拿下北门。只剩下东门依旧在王继昌手中。王继昌此时的守军也只剩下不足二百人,何胜也剩下只有两千人可以投入作战。

接连的作战与封锁,让王继昌的部下对坚守失去了信心。九月十五日,王继昌的部下赵安江趁夜俘虏了王继昌主动出降,献出中浦城。

何胜俘虏王继昌后,没有杀他,毕竟这是个正五品的官员,而且忠勇可嘉,何胜还是很欣赏他的。

在中浦城攻坚战的同时,康世杰强令水师出战,首要的任务就是解除海山洲对岚山岛附近海域的封锁。

九月二日,双海省武国水师战船百余艘由赵诚临与海山洲水师梁维嘉部在此发生了遭遇战。双方都对这片海域很熟悉,所以就看谁的战斗意志了。梁维嘉指挥大军诱敌出海,在相对宽阔的大海上,利用自己船大坚实和火力凶猛的优势击败了武国水师,击沉其大小船只六十艘,俘虏十余艘,逃走二十多艘。自己损失十余艘,损失并不大。

自宣威皇帝后期不再巡洋以来,武国的水师船只逐渐也以内河和近海船只为主,船只普遍较小,大者不过十余丈。而海山洲水师以当年缴获武国水师大型福船和战船为主,二十多年来打造出了一支可在近海、远海与大风大浪中都能作战航行的水师。整个晋国拥有大小战船两千余艘,在南洋方向部署三百余艘。主力集中于宁西、宁安附近。此次出征的先后总计二百多艘,其中大型福船六艘、大中型战船七十余艘,还有坐船、粮船、马船、运输船等共计上百艘,还有商船上百艘。

水战的失利,武国没有打破海山洲的封锁。康世杰的态度不得不软化一些。马若文九月六日下令岚山岛水师主力由海向陆对海清城外围港口码头放箭开炮,做出要进攻海清城的架势。同时派王星仪率军向万安城方向前进,做出要进攻万安城的样子。

马若文这两路的进攻声势造的很大,但实际上他是不会进攻这两地的,以马若文现在的人马根本拿不下这两地,即便集中所有兵力也非常艰难。万安城在岚山岛南部一个小岛上,城池十分坚固,乃武国高祖、太宗皇帝时代耗时十余年而打造的坚称,坚固远甚于中浦城。而海清城是闽州府正对岚山岛的城池,十分坚固,另外与闽州府陆地相连,如果进攻,极易遭到武国大军增援,所以均不敢贸然进攻。

虽然马若文没有把握和实力对两地贸然进攻,但是因为声势造的很大,加上水战失利和中浦城失守,康世杰面临的压力也日渐加剧。其手下的官员已经上表指责康世杰擅启边衅。而马若明也在八月中旬抵达了武国都城大京城,见到了武国的中书内阁大臣还有管事太监,百般奉承和贿赂,打听到了朝臣对于康世杰擅启边衅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天统皇帝也知道了此事。更重要的是还打听到了武国西北和江西一带发生了大小不一的农民叛乱,此事已经出动了数万官军。

从八月底到九月中旬,天统皇帝与大臣及将领就东南战事多次召集御前会议进行商榷。都认为康世杰虽有便宜行事职权,但是擅启边衅罪不可赦。不过为了天朝大国的体面,目前还不能处决康世杰,要求他妥善处置,既要收回失地,也不能再有损失。同时天统皇帝还派大臣给马若明以手书,一方面嘉奖宁阳王马仲云多年来尊奉朝法随时纳贡,对其往年贡献予以重申,但是也话里话外警告马仲云适可而止,不要引起更大的不愉快。

马若明基本明白了武国朝廷的意思,武国至少暂时是不会大举兴兵于东南,但是如果晋国做的过头,那么不排除武国会大举用兵东南的可能。

马若明九月十九日从武国都城出发返回,并派人先行报信。武国朝廷的诏令也在十月二日传到了康世杰那里。马若明的消息也基本同时间传到,只差两三天左右。

九月二日水战以后,马若文的各部与康世杰部继续在各个方向进行对峙,但主要方向还是在牛山一线。在这里,康世杰调集各路人马三万多人,配属骑兵八千人,火器营官兵三千人随时准备进攻牛山一线。马若文也集结大军两万,骑兵两千与之对峙。马若文与之对峙,但是并不想与康世杰部再次发生大战,几个月作战下来,马若文部也十分劳累,更何况他的后勤补给需要从海上转运过来,时间上首先来不及,如果无法一击制胜,陷入拉锯战必将损失惨重,而康世杰部则没有这样的压力。

九月二十日开始,李铭顺、方世宝继续与康世明、李辉进行谈判。双方依然在僵持,寸步不让。不过随着十月初武国皇帝诏令的到来,康世杰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他愤怒于朝廷的不支持态度,他认为只要朝廷再给他最多两个月时间,就能将马若文赶下海去,更恼怒的是双海行省的部属不仅不帮忙还拆台,曾在一次会议上大骂手下都被海山洲的探子喂饱了。

十月五日,谈判开始有了转机。但是武国康世杰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的。武国要求晋军必须撤出现在所占领的全部地区,恢复战前态势,释放俘虏,贸易按照原有规矩办理。李铭顺则要求晋军可以撤出部分地区,但是所占领的地方绝不放弃。以后海山洲与武国的贸易可以在双海行省任何地域进行,并要求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康世明、李辉坚决反对。

可以看出,双方争夺的主要焦点就是晋军是否放弃占领的地方。康世杰是绝对不允许的,但马若文也绝不轻易放弃。为此,康世杰于十月十日下令向牛山发动突然袭击,首战虽然损失了几百人,却因为是突袭,晋军损失上千人。马若文不甘示弱,当夜也发动突袭,获得了基本同样的战绩,但是马若文也由此感觉不得不让步。

十月十二日,双方再次开谈,之后的一个多月,双方小规模的打,大规模的谈。陆地上双方互有胜负,但马若文无法长久坚持,海上马若文占据优势,但是武国海禁多年,而且地大物博,也不怕继续封锁。

马若文十一月十五日下令开始从牛山以南和福全城逐渐撤军,但是中浦、小连山、蝶陵岛仍然不放弃。尤其是蝶陵岛,蝶陵岛地处双海和两广交界处,地势险要,幅员也不小,有坚固的城防,何况是主动投降,所以不愿放弃。中浦城,马若文也不愿放弃,中浦所在的鹭门岛,是金龙岛的屏障,马若文深知此地重要,但是鹭门岛的城池已经残破,海山洲无力固守,不愿放弃却也得放弃了。

康世杰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朝野和属下及民间的压力却逐渐加大。马若明、范济粹则搜集到了康世杰当年在西北滥杀无辜的证据,还有他在双海强征壮丁引发民怨的证据,全部交给了他的敌对势力,进而上报到了朝廷,朝廷一些人已经对他颇为不满,主张要换掉他。在朝野政治压力下,康世杰也不得不让步,他虽然一心为国,但却不想为此丢了乌纱帽甚至自己的脑袋。

昌晋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双方达成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海山洲军队从牛山以南和小连山、中浦、福全城全部撤军;

武国允许海山洲在小连山、牛山以南的三山巡检司开设榷场进行贸易;

海山洲在此地的榷场可以派出最多五百人来守卫;

每年闽州府五月、十月两次贸易依旧;

小连山、牛山以南的榷场贸易不守限制;

海山洲释放被俘虏的中浦守将王继昌。

海山洲往来贸易船只可以在经过当地官员允许下停泊中浦城所在的鹭门岛。

十二月二日,马若文、康世杰分别对文书签字盖印,各执一份为凭。

这份文书中没有涉及蝶陵岛,马若文不愿放弃蝶陵岛,谈判中让人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死守蝶陵岛的态度,并向蝶陵岛增兵。康世杰知道马若文是虚张声势,但是也知道马若文有可能做出来,也不愿意因为蝶陵岛的问题而再与之纠缠,想赶紧了解此事。何况蝶陵岛的铜山寨守将黄海渊、刘长康是主动投降,朝廷命令没有太明确的要求,也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若文除了在蝶陵岛问题上,基本答应了康世杰的要求。虽然从中浦、福全等地撤军极为不愿意,也遭到了王星仪的坚决反对,但是马若文还是强力坚持。康世杰能允许在牛山以南的三山巡检司和小连山开设榷场,还允许驻军五百人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果不是他们找到了康世杰的一些把柄,连这也办不到的。

康世杰在完成这样的文书后,大体上觉得如释重负,这几个月来因为箭伤的原因,他已经多次发兵,请了不少名医治疗,但是只能稳定无法根治。十二月初他把与海山洲的协议报送朝廷,二十日内送到,得到了朝廷的同意。虽然有部分强硬派反对,但是重臣与皇帝认为宁阳王马仲云历来忠顺,何必与之斤斤计较。天统皇帝还说:“海山洲之地亦朝贡天朝,自然也是朕之度内,何必争焉。”

十二月十日,马若文下令从各地全部撤军,安雄铭率军两千人与铜山寨守将黄海渊、刘长康继续驻守蝶陵岛。升安雄铭为蝶蛉铜山镇守使,从五品,黄刘二人为镇守副使。三山巡检司和小连山各留下五百人驻守准备开设榷场事宜。榷场建设事宜由杜定瑞专制办理,驻军也由他统一节制。

十二月十八日,马若文大军先头部队由段文成率领先行抵达宁西,然后准备返回海山洲。二十日,第二批人马由王星仪、姜淮泰率领开始返回。二十二日,马若文率第三批最后的军队三千人从三山巡检司地区撤军,南下金龙岛和蝶陵岛视察防务。从三山巡检司撤军时候,马若文看着大军先后撤走,然后看着不少受伤的跟随自己从西海回来的将士再度挂彩,他不免伤感万分。他拉着其中一个士兵的说:“兄弟,辛苦了,是我对不起你们啊。”这个将士说:“大公子,这些小伤不算什么,能和你一起教训康世杰,我们死了也值。如果不是你,我们恐怕当年就死在西海国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抵达了金龙岛,三十日抵达了蝶陵岛。并在蝶陵岛与守军度过了昌晋二十六年的春节。

马若文抵达蝶陵岛,对黄海渊、刘长康厚加赏赐,二人感恩戴德。就在马若文准备启程的时候,突然听说中浦被释放的守将王继昌在被放回去后遭到了康世杰等人的诬陷,王继昌下狱。马若文听后就派人赶赴闽州府,让范仲粹不惜一切代价打通关节要救下王继昌并将其和家人带回海山洲,但还不能引起康世杰的怀疑并进而引发事端。

对于王继昌,黄海渊、刘长康二人这几天里给马若文做了一些介绍。王继昌文武兼备,素有忠勇之名,对水战和攻守城作战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常年驻守中浦,扫除海盗和匪患。但是因为其忠勇也有些刚烈,上面很不喜欢他,就对他不甚重用。马若文听后认为他是个人才,所以决定要把他拉回来并重用。

正月初七日,马若文率军从蝶陵岛出发,十二日抵达宁西。这是他第一次走蝶陵岛到宁西的海域,他觉得这片海域风浪很平静,是一个与到金龙的更为稳妥的海域,他感觉自己坚守蝶陵岛是守对了。

正月十六日,马若文抵达宁安府,二十二日抵达怀远府,结束了此次的征战之行,历时八个月。

此次以岚山岛为核心的对武国反击作战,晋国动用了水陆人马五万余人,死伤以及失踪接近两万人,耗费的粮草约三十多万石,金钱约近二百万贯,战马损失近两千匹,船只因为战损和遭遇风浪损失近百艘。歼灭俘虏武国人员两万多人,获得战马数百匹、船只近百艘。

这场作战,从战损和所获方面看,海山洲没有获得什么实际的财富和太多的缴获。可以说除了换取了一个蝶陵岛和武国同意开设两处榷场并允许派驻少量保卫人员外,几乎是一无所得。因此如果从实际经济利益上来考虑,即便不算是赔本的买卖,至少也是不赔不赚,这在晋国历次对狄、对武作战上来说还是第一次。以前至少能换取一个头衔,如今几乎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从战略角度来考虑,蝶陵岛的价值非常之大,它与金龙岛、岚山岛呈一字型阵型由北向南对武国双海行省形成了锁链,为海山洲争取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何况允许在武国内地开始榷场和少量驻军,这更是破天荒的,为以此为基地深入武国内陆渗透提供了前进基地。但是这种层面的考虑,晋国内部有人知道吗,会从这方面想吗,那就难说了。

为了此战,也是为了一血耻辱,马若文为此投入了许多的心血。他从西海国带回的八万多弟兄,此战损失了也有六千多人。虽然取得了总体上的胜利,但是马若文也知道胜的艰难啊。他是熟读晋公国历史的人,这场作战也是自高祖马文慧以来在对狄国和武国作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在回来的路途上,他曾经慨叹道:“夕阳如血,胜的如此悲壮,败的如此惨烈。”然后又说:“胜者撤军,败者收复,胜败只在一瞬间。武国势大,海山洲一隅难以与之争衡啊。”

马若文抒发的是真情实感,可是他不知道这样的言论恐怕会为他带来不小的灾难啊。毕竟他已经离开海山洲十六年,刚回来也不过两年多,如今又在外征战近一年,立下了大功,不免树大招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