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漠北,非去病不能成。
霍去病病故后,嬴政停止了北上攻击匈奴的计划,而匈奴人在漠北之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远走漠北苦寒之地,无力也不敢再犯大秦边境。双方完全停止交战,进入了少有的和平时期。
我们知道,霍去病在漠北之战前,打赢了河西之战,从匈奴人手中夺取了河西走廊,切断了匈奴与西域及西羌各部落之间的联系。而漠北之战的大捷,则基本将匈奴势力从西域赶跑,为大秦帝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往来创造了条件。
从张骞出使西域中,大秦朝廷得知了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不仅住着成千上万的各族部落,而且物产丰富。张骞出使西域的战略意图是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无意中却搭起了两地文化和商贸交流的桥梁。
在第二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在祁连山大破匈奴,匈奴向西北退却,却不甘心失去河西走廊,不停怂恿西域各国与大秦对抗。
始皇帝为招引西域强国乌孙国回迁河西故地,以彻底切断匈奴右臂,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三百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数千万,牛羊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同时宣扬国威,劝说西域诸国归附大秦王朝,联合对抗匈奴。
不巧的是,张骞到达乌孙国时,乌孙国正发生内乱,无暇顾及东迁之事。张骞将带去的多名副使派往其余国家,分别接触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大秦王朝在西域的影响,部分完成了此次出使得目的。
在此期间,匈奴在漠北遭受大败,远遁苦寒之地,进一步失去对西域诸国的影响和控制。张骞一行带着乌孙使者数十人启程返回长安。乌孙使者回国后,将一路所见大秦王朝的强盛禀报给国王,乌孙王昆莫因此对双方联合对抗匈奴有了信心。他再次派使者前往长安,请求与大秦和亲。
嬴政把江都王之女细君作为公主嫁给昆莫,又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这次和亲,与此前大秦和匈奴之间的所谓和亲完全不同,乌孙从此对大秦王朝言听计从,成为大秦王朝在西方牵制匈奴的一支最可靠最重要的力量。
随着匈奴势力的消退,西域各国开始与大秦帝国建立联系,两地的贸易也随之火爆起来。大秦的丝绸比起西域生产的粗麻布衣,质地轻柔光滑,穿着舒适,彰显贵气,跟匈奴人一样,西域各国贵族对它爱不释手。
这些丝绸织品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市场需求旺盛,利润惊人。在高回报的吸引下,两地的时空距离完全阻挡不了商人们从大秦帝都长安出发,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将大量丝绸织品运往西域。
西域本地商人看到了巨大商机,沿着秦人的路径,不远千里来到大秦帝都长安,采购丝绸织品销往西域各地。
生意越做越远,大秦的丝绸一路向西销往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所在地区,最远到达地中海罗马帝国。从而构建起一条以大秦帝都长安为起点,经过今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以罗马为终点的陆上贸易通道,全长一万二千八百八十里,史称“丝绸之路”。
经贸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的政治交流。大秦和西域各国频繁互派使者,多者数百,少者百余人,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
虽然大秦和西域诸国关系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匈奴人在西域经营了上百年,一直影响和支配着西域诸国,加之相比中原王朝,匈奴与西域各部落皆以游牧为生,具有天然的种群认同性,西域诸国并未完全断绝与匈奴关系,转而全身心拥抱大秦这个新朋友。
在匈奴人的挑唆下,位于西域最东端,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楼兰国(位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角)、姑师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开始经常出兵攻杀大秦使者,劫掠商队财物,给丝绸之路造成了严重破坏,也给其他各国起了负面示范作用,极大影响了大秦王朝的国威。
确保对西域诸国的有效控制,不仅可以让大秦帝国从丝绸贸易的暴利中获得高额赋税,更是牵制匈奴的战略需要,而增加朝廷赋税收入又是支持对抗匈奴的有力武器。如果不能果断地教训那些替匈奴冒头的小国,张骞所建议的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来扩张大秦王朝在西部影响力的策略必然会遭受失败。
“无名小国,竟敢造次。”
必须杀一儆百。即便是霍去病病故,不得不放弃继续打击匈奴,为了确保西域通道,始皇帝毫不犹豫地决定对千里之外的西域小国楼兰、姑师进行打击,命令赵破奴率一万骑兵火速前往西域讨伐楼兰、姑师两国。
这是立威的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楼兰小国,灭它哪用得了我大秦万人大军。”
赵破奴不负众望,到达西域后,留下近万人不用,只身领了七百壮士,三下五除二攻楼兰城,活抓楼兰王。姑师国虽大了不少,赵破奴同样以迅雷之势将其攻溃,并强行将姑师分为八个小国。姑师王率兵匆忙越过库姆塔格山投奔匈奴。
而与此同时,位于西域西边的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则依旧听从匈奴,认为自己足够强大,而且远离大秦王朝边境,秦军难以到达他们居住的地方,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用大宛的国宝——草原上最优良的汗血马与大秦王朝的丝绸作交换。
在攻破楼兰、姑师后,赵破奴乘胜率军向西挺进近千里,对大宛都城发动数轮猛烈的进攻,虽然大宛国不像楼兰、姑师那样不堪一击,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死伤,但在秦军强弩的集中攻射下,最终还是攻破了大宛都城贵山城。
楼兰、姑师两国被来自千里之外的大秦王朝的七百骑兵吊打的消息马上传遍整个西域,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宛也逃不过被灭国的严厉惩罚,彻底击碎了西域诸国的玻璃心,各国吓得噤若寒蝉,自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哪个小国敢造次,争先竭力为来自大秦的使者和商队提供便利。
此后,大秦王朝在楼兰、渠犁(今新疆塔里木河北)和轮台(今新疆库车县东)驻兵屯垦,置校尉。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中原,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