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长歌寂
书名:万里尘清 作者:千秋不言 本章字数:2145字 发布时间:2020-10-23

晏清帝被这突如其来的真相砸得眼冒金星之余,不禁也想起了十年前这样一场论罪中,路东阑的那番话。


“付大人是贵人多忘事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提起陈忠义公的死,何以成了徒添伤怀?”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鬼使神差地,他又忆起了数年前路东阑的死。


那时,长歌侯作为读心之能的最后传人,又本性不羁,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本就是朝中不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年,正是这位付大人一纸奏折,数罪并举,弹劾路东阑,名曰:图谋造反。


然而细究之,路东阑一生不结党,活得恣意潇洒,本与王权二字八竿子打不着。


可谁让他是大郑唯一一位异姓侯?


谁让他偏偏目如明镜,洞察人心?


初即位的晏清帝并没有追究原委,只将此案草草交给了御史台,再未过问。当年那个一战南疆平的少年将帅,就这样落了个诛灭九族的下场。


君不见,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高楼纵长歌,天地有谁和?


璀璨如长歌侯,即使落到了素来不穆的御史大夫付瑜手里,也依然潇洒到了最后一刻。


据说,那年地白风色寒。


在刑场上,万千人前,付瑜问道,你可有所憾。


漫天飞雪中,遍体鳞伤的长歌侯嘲讽一笑。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纸莫须有的罪名,抵过了十多年的征战之功。


终究,高楼长歌无人来和。


天地寂然。


忘川千尺,总还有什么舍不下。


你可有所憾?


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南疆叛未平。


悲河山分裂久。


悲泱泱大国,轻武至此。


悲铮铮铁骨,断折如斯。


路东阑的这一句,激起了黎民对朝廷爆发式的愤怒。一时间,民怨沸腾。以至于当时隐居在负雪山的孟岌都对此事有所听闻。


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是整个大郑的心病,直到今天。


时时提醒着所有人,


南疆未平,家国未定。


“付瑜,你可否给朕一个解释?”晏清帝手抖得几乎扶不住龙椅,“陈忠义公,和长歌侯路东阑,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


但,还没等到付瑜开口,大殿门口却突然冲进了一个面无人色的禁军。他径直飞扑到阶下,声嘶力竭:


“陛下,大事不好了!叶思存带兵攻到城下了!”


这下,杨兴业一个没扶住,晏清帝咚的一声跌下了龙椅。


举目四望。


满殿牛鬼蛇神。


他看到的不是真相,他以为的不是事实。


将星下凡一般的孟岌,是驱邪术士出身。


信任多年的付瑜,竟和大郑两位大将的死脱不开干系,甚至还处心积虑想要治孟岌的罪。


神勇如陈千秋,原来本是女儿身。


图谋造反的路东阑,在死前却但悲不见九州同。




“陛下,臣愿再战一场。”


忽然,阶下传来这样一个清清冷冷的声音。


似雪岭荒原,虽冰寒,却也纯澈。


“臣虽为驱邪术士,但也是介胄之人,本当以身镇山河。”


“臣曾答应过先帝,若家国有难,社稷须战,陛下一纸诏令,伏清定当逾万里而不辞。”


阶下皆默然。


大郑重文轻武数十年累积的痼疾,终于在今天一并爆发了出来。


偌大的朝堂,竟无一人堪此大任。


要正面对上叶思存,阚煜与崔旭到底还差得太多了。


昔年的大郑第一雄师主帅,率领着数万叛军,攻到了大郑皇城城下。


而当今的武将中,能与之匹敌的,唯有陈济苍和孟岌。


陈济苍深入南疆音信全无,孟岌方才又坦白了自己驱邪术士的身份。


这些年,大郑究竟做了什么。


从叶思存的流放开始,至陈千秋原因不明的全军覆没,再至十年前孟岌请辞,长歌侯以谋逆之名论斩……


文臣满殿,所谓武将却大都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


更何况,怀有异心的还不知有几人。


殉国多年的镇南将军陈千秋死得蹊跷,她的姐姐此刻还站在大殿之上,血泪相和,控诉着两朝间一直备受宠信的御史大夫。


……


“愿陈功过与千秋。”


月凉似水。


“但悲不见九州同。”


飞雪如絮。


“伏清愿挽南疆于生灵涂炭,许大郑以国泰民安。”


十年风烟。


“臣介胄之士,当以身镇山河。不胜不归。”


风烟俱散。


“末将愿往。”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卑臣请辞。”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岌此生孤苦。幼丧亲友,少失师长,及至弱冠,挚友见亡。然,征战多年,朔风黄沙,未泯护国之心;漂泊数载,夜雪冰河,不悔济世之愿。今而立之年,幸蒙复起。所恃,惟热血满腔,薄命一条。籍以此,付家国。”


晏清帝默然良久,终于在群臣各异的目光中,缓缓点了点头。


只不过。


不是出于信任,而是别无选择。


孟岌无甚表情地看着这一切,心底淡然得仿佛失了魂。


封侯本就非我愿,披甲出征,亦无关于君王台上意。


人们提起白甲将军,总是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家国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可是,又有谁知,他心底深藏的,从来只有黎民。


只有南疆平。


只有山河定。


只有社稷安康。


只有万里尘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他还是忧其民。


大郑的沉疴痼疾,本不该由黎民来承担。


本不该。


南疆二十三年前的尸山血海,断壁残垣。


长街血染,只余下了黄土白骨。只活在他梦里,残梦依稀,不灭不散。


本不该。


三万玄甲丧烟尘,送军家眷皆缟素。


本不该……


入目是白甲铮然。


孟岌拂去额前被银盔压住的发丝,将佩于腰侧的陆离出鞘三寸,复又收回。


三军列阵,画角声起。


一丝轻似秋风的叹息悄然拂过。


随即消散在了战鼓雷雷中。


隐藏身份数十年,他意欲何为?


十多年来,他豁出性命想要求取的,不过天下太平,万里尘清。








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万分抱歉,这些天反复雕琢前三章,越看越感觉不忍直视→_→

So,我把那三章全改了,现在变成了四章。

现在,《君不见》《风满楼》《千秋劫》《长歌寂》四章,都是新章节……

非常抱歉,以后应该确保万无一失再发的。再一次诚挚地向读者们道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万里尘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