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傻闹西苑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6543字 发布时间:2021-12-25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八集

 

道长扫了一眼跪在一旁的胡宗宪,严嵩这边的事情交代完了,胡宗宪这里还得再嘱咐几句“胡宗宪,东南战事吃紧,再辛苦你今天也要赶回去,倭寇在今年一定要平了,需要多少军用就向朕要,朕就是砸锅卖铁都会给你。”听到砸锅卖铁这四个字,严嵩微微抬起头一脸郁闷地瞟了一眼道长,明摆着的杀猪盘,道长无非就是说几句便宜话,反正要砸也是砸严党的锅,要卖也是卖严嵩父子的铁,羊毛肯定还得出在羊身上,道长是不可能掏自己腰包的。道长给胡宗宪下了死命令,今年必须彻底平定倭寇,这句话的分量和吕公公那句“今年死也要死出五十万匹丝绸”一样,这要是年底完不成任务,胡总督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领导的充分重视自然也意味着资源的大量倾斜,抠门的道长好不容易大方一回,拍着胸脯承诺费用管够,这胡总督要是还不干票大的简直就是天理难容阿,就是用银子砸也得把倭寇砸死。胡宗宪曾在台州和戚继光说过“你打胜了我后面就好部署,我大明朝的朝局才会有改观”(见第十五集),皇天不负苦心人,靠着胡宗宪的一番操盘运作,道长终于下定决心把筹码押在了胡宗宪身上,小仗变成大仗,区域防御改成战略决战,朝局就此改观,日本友人要倒霉了。

 

道长特意语重心长地嘱咐了胡宗宪一句,“浙江的案子你也要过问,哪些该查,哪些不该查,怎么查,你把着点!”胡宗宪满口答应下来,“臣这就回浙江,一切遵皇上的圣意办。”胡宗宪拍着胸脯告诉道长,浙江的案子自己会把着点,一切包在他身上没问题;何茂才拍着胸脯告诉郑泌昌,自己是二十多年的老刑名,通倭案包在他身上没问题;袁崇焕拍着胸脯告诉崇祯,满洲建奴都是纸老虎,五年平辽包在他身上没问题,没问题你妹阿,全都特么的有问题好吗,底下人的嘴就是骗人的鬼,长叹一声,哪怕道长精似鬼最后也是喝了胡宗宪的洗脚水。表面上看,道长摆出两箱子账本,拉着严嵩唠几句嗑,一道圣旨就把内阁从上到下洗了一遍,逼着严嵩退了二线,貌似赢得不费吹灰之力,实际上好戏才刚刚开始。台面上永远都是一致拥护,要想听点不同意见还得去台面下听,严嵩会善罢甘休吗,很难,徐阶能当好这个家吗,不好说,严党清流能暂时停火吗,门也没有。

 

道长对时局的走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严党、清流的主战场依然在浙江,改稻为桑告一段落,浙江大案即将粉墨登场,道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倒严,而是要防着清流的少壮派借浙江大案,自下而上的倒逼自己倒严。徐阶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没什么好担心的,道长真正放心不下的是赵贞吉和谭伦,这两位万一解读错了政策信号,被升职加薪冲昏了头,在浙江查出点什么有的没的,配合上高拱、张居正的推波助澜,那时候局面可就被动了。浙江的案子决不能全交到清流手上,由着他们胡来,道长特地嘱咐胡宗宪替严党把一把关,为的就是在浙江装一道防火墙,防着清流下克上,也算是有先见之明了。无奈人算不如天算,清流的赵贞吉、谭伦不靠谱也就算了,道长怎么也想不到严党的胡宗宪竟然也叛变革命了,关键时刻掉了链子,防火墙竟然自己裂开了,由着海瑞一通胡闹,差点把天都给捅破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不知不觉写了16万字,已经更新了100章,闲话《大明王朝1566》才写到剧中第18集,这个系列楼主是一定会写完的。此处说两句题外话,剧情下一篇再接着聊。大明这部剧有许多地方使用了“留白”的拍摄手法,“留白”讲究的就是何茂才说高翰文的那一句“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真正重要的情节要么在剧中一带而过,要么根本就没拍,全靠观众自己去脑补,而老戏骨之间精彩的对手戏很多时候也仅仅是为了飙戏而已,就比如沈一石和海老爷斗嘴那场戏,看着确实过瘾其实没啥鸟用,类似情节还有很多。就是因为这种故意“留白”的手法,所以想看懂大明这部剧,就要时不时的从剧情中跳脱出去分析问题,如果被剧情所限,巨细靡遗的讨论台词反而会落了下成。感谢诸位朋友几个月来的支持与鼓励,没有你们这篇文章恐怕写不了几万字就会被束之高阁了,再次感谢诸位朋友,正所谓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也。

 

内阁办公室里,三个主角严世蕃、高拱、张居正此刻正围着条案看沈一石的账本,一脸事不关己模样的严嵩端坐在首辅的座位上,旁边的吕公公一直冷眼旁观,盯着这三位活宝等着看猴戏,徐阶则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想着心事。不得不佩服道长的老谋深算,特地交待了要让三位主角看完账本再宣布旨意,为的就是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看看他们的态度,先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这叫百花齐放,等他们哔哔的差不多了再挨个收拾,这叫引蛇出洞,这群人收拾完了世界也就清净了,其他人也算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叫杀一儆百,用这一手对付右派、公知、女拳和慕洋犬是屡试不爽。道长不担心底下人乱说话,怕的是他们不说话,比如严嵩这样啥也不说的就很难办,台面上热烈拥护、一致通过、献计献策还要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台面下使绊子、搞破坏、顺手写几封匿名信,还让你抓不住把柄,总之就是要鼓励大家说话。严世蕃这类人其实也挺可爱的,有什么说什么,心里想什么全都写在脸上,一张嘴就知道他在鬼扯,和川建国同志有一拼。此刻的严世蕃心中既惊又喜,惊的是这些年从沈一石那分茶叶的证据都摆在桌面上了,铁证如山没法抵赖,喜得是不知道哪位神仙姐姐暗中出手相救,这些证据完全没有牵涉到自己,现在跟郑泌昌、何茂才做切割把自己摘干净还来得及。

 

打定了主意的严世蕃一拍桌子直接开始骂街“畜生,贪墨吴国!这些畜生把我们都害了!”别看严世蕃一脸义愤填膺又拍桌子又骂娘的,用力过猛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论演技比自己老爹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严世蕃同志就是如此的real,无论是御前会议当着道长的面,还是内阁办公室当着他爹的面,一开口就飙脏字,光看这份魄力和胆识确实算得上是一条好汉,至少也是赤发鬼刘唐这个级别的。严世蕃说“把我们都害了”,这个“我们”二字就有点蹊跷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就体现在用最简单的词表达最复杂的含义,比如范冰冰和李晨那一句“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好像啥也没说却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装哔界集大成者也不过如此了。严世蕃这句“我们”说的确实有点突兀,内阁办公室里就这么几位,掰着指头数数徐阶、高拱、张居正自然是没分过茶叶的,除了自己和老爹,似乎就剩下吕公公了,还都是每人分二斤茶叶的主儿。严同学你这么赤裸裸的要拖吕公公下水真的好吗,要不是人家吕公公半夜帮你挑账本,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趾高气昂的拍桌子骂娘吗,真是一丁点良心也没有。

 

此刻圣旨还在吕公公手上,但道长大体的意思徐阶是知道的,严嵩已经成了挂名的首辅,吕公公只负责看戏顺便在小本本上记两笔黑账,徐阶马上要主持工作了,严世蕃跳的这么高必须得压一压,给自己立个威,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东楼兄,这是内阁会议,注意礼态。”徐阁老虽然语气平和,实际上是绵里藏针,过去内阁开会的时候都是叫人家严世蕃小阁老,如今新人变旧人,开始叫东楼兄了,这称呼都变了还不说明点问题吗。严世蕃从来也没把徐阶真正看在眼里,什么东楼蕃、西门庆的哪管那些,直接开怼“事情都闹到这个地步了,礼态还有什么用!”徐阶的话严世蕃没听懂不代表别人也听不懂,至少站在边上斜眼瞟着严世蕃的高拱估计是反应过来了。一遍听不懂就再说一遍,徐阁老有的是耐心,顺便给严世蕃挖坑,严世蕃你不是想说吗,那就让你说个痛快,“那照东楼兄的意思该怎么办呢?”办法是现成的严世蕃早就想好了,转过头大声说“追赃,拿人,立刻把郑泌昌、何茂才他们给抓了。”追赃比较难,毕竟赃款大头在你们父子、吕公公跟杨金水那里,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其实也没多少油水可捞,拿人更麻烦,搞切割也是个技术活儿,郑泌昌他们知道的东西实在是有点多,别到时候账本上没有的东西让他们用口供给补全了,最好是能灭口。听了严世蕃的话徐阶连连点头,然后紧接着又问了一句“怎么抓,派谁去抓?”这才是关键,想当初内阁让抓沈一石抄家的时候,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也是研究了半天,才决定让高翰文去抄家抓人的,徐阁老问这句话为的就是引蛇出洞。

 

道长跟严嵩、吕芳说“商议一个人选,到浙江去担任巡抚,立即拿办郑泌昌、何茂才。”其实道长就是跟严嵩客气客气,人早就选好了就不劳内阁诸位操心了,所谓的“商议”不过是让内阁把人事任命的相关流程走一遍而已,不是让大家真的开个会讨论个合适的人选出来。这事严嵩、吕芳、徐阶早有默契,三个老狐狸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破不说破,偏偏严世蕃、高拱、张居正不知道其中原委,让徐阶拿话一勾搭还真就“商议”起来了,讨论的还挺热烈。徐阶已经叫了两遍东楼兄了,严世蕃就是再迟钝也该反应过来有问题了,好在自己老爹还在首辅位置上坐着,不管徐阶憋着什么坏严世蕃都是有恃无恐,“爹,吕公公,我举荐罗龙文或鄢懋卿接任浙江巡抚,去办这个案子。”在内阁的办公室里,严世蕃一张嘴就叫爹还直接把徐阶给省略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一把什么叫霸气侧漏、目中无人,嚣张的简直能上天了。徐阶好歹也是马上就要主持工作的人了,在自己办公室里,还当着吕芳和一堆人的面,就这么被个中年“熊孩子”给直接无视了,徐阁老脸皮再厚此时也坐不住了,不得不从椅子上站起身开始反击,“我如果没有记错,郑泌昌是罗龙文推荐的,何茂才是鄢懋卿推荐的。东楼兄,你觉得派这两个人接任浙江巡抚能查好这个案子吗?”严世蕃同学,这已经是徐阁老第三次称呼你为东楼兄了,咱们可长点心吧。

 

徐阶这番话是标准的杀人不见血,从账本里捋出来郑泌昌、何茂才,从郑泌昌、何茂才捋出来罗龙文、鄢懋卿,后面的话徐阶没有说,如果徐阶愿意还可以从罗龙文、鄢懋卿捋出来严世蕃,最后从严世蕃捋到他爹严嵩头上,这就叫顺藤摸瓜,当然徐阶这一手后面严嵩也用过,从通倭案捋出来齐大柱,从齐大柱捋出来海瑞,从海瑞捋出来谭伦,从谭伦捋出来高拱、张居正,只要严嵩愿意甚至能捋到裕王头上,也就是道长最愤愤不平的“朕的儿子也通倭?”。徐阶帮严世蕃捋完了证据链,还要再反问一句东楼兄你觉得这么做合适吗,分明是啪啪打严世蕃的脸,徐阶话音刚落高拱就跳出来送助攻,走到严世蕃身边开始指桑骂槐“徐阁老是明镜,国事被这些人贻误至此,我们今天还要一误再误吗!我提议让谭纶署理浙江巡抚查办此案。”高拱这就叫得理不饶人,一边开喷还一边跟严世蕃眼神交流,把嘲讽和挑衅都写在了脸上。单论开嘴炮的功夫,除去海老爷高拱就是清流里面的杠把子,高拱你说徐阁老是明镜,那请问在你心中严阁老算什么,墨镜吗;国事被“这些人”贻误至此,请问“这些人”具体是指哪些人,除了账本上记得郑泌昌好、何茂才,还有被明镜徐阶点名的罗龙文、鄢懋卿,办公室里其他几位算不算,吕公公又算不算,范围攻击就这点不好,无差别伤害容易误伤友军;“我们今天还要一误再误吗”,请问高拱同学,你口中的“我们”和严世蕃口中的“我们”是一个“我们”吗,“一误再误”又是指的啥,不妨指名道姓的说说清楚,省的大家闹心。严世蕃、高拱一番话,听得吕公公心里直泛恶心,自己就是个看戏的,严世蕃、高拱互相泼脏水,反倒溅了自己一身泥点子,这不是倒霉催的吗,好在两边大体的态度都摸清楚了,回去见了道长也好交差。

 

职场里总有些人,喜欢给自己贴个标签,逢人就说自己是哪位领导的人,生怕自己被同事给看扁了,是不是领导的人自己说了不算,等到干部提拔的时候,领导说了才算。罗龙文、鄢懋卿自然是严世蕃的人,属于严党右派的核心骨干,谭伦算是高拱的人,属于清流鹰派的干将,浙江巡抚这个位置是浙江大案的关键,谁把住了这个位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事关严党、清流的对决,严世蕃、高拱都想火中取栗搏一把。先聊聊严世蕃的盘算,既然上了秤,除非道长亲自发话否则郑泌昌、何茂才肯定是凉透了,浙江的事不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能性,必须要给道长一个交代,郑泌昌、何茂才就是升级版的马宁远、李玄,这就叫天道好轮回,因果报应不爽。严世蕃派罗龙文或鄢懋卿是去做防火墙的,跟道长派胡宗宪去干的事差不多,郑泌昌、何茂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要想切割干净就要用非常规的手段,哪些能查,哪些不能查,怎么查,只有靠自己人把着点才放心,一个不留神弄不好就是火烧连营、引火烧身,这可是关系到严党救亡图存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真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也只能用非常手段去铤而走险了,保不齐地牢里就会出点什么意外事故。

 

针对浙江巡抚这个人选,如果说严世蕃想要的是一堵防火墙,那高拱需要的就是一台挖掘机,能够给严世蕃挖坑、给严党挖坟的那种,浙江这个案子明显是要深度挖掘的,多少可以拿来做文章的东西就在地下藏着。账本里没有的证据口供里可以有,拿到口供回过头再去捏造证据都还来得及,总之浙江的案子有证据要查,没有证据创造证据也要查,毕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高拱相信谭伦就是那台挖掘机,谭大人是清流鹰派骨干,根正苗红;常年从事挖坑害人的工作,业务相当熟练;不但自己心黑手狠,手下还有海老爷这种金牌打手,和严党对线丝毫不怂。严世蕃的提案被徐阶、高拱一阵前后夹击、冷嘲热讽,局面相当被动,情急之下严世蕃扭过头盯着高拱反唇相讥,“郑泌昌是郑泌昌,何茂才是何茂才,你要是追究是谁推荐的话,那他们还是皇上下旨任命的官员,难道连皇上你也要追究吗!”遇到事就往道长身上扯,这是严党惯用的伎俩,第一集御前会议上严世蕃就用过,谈不上多高明却相当好使,至少能堵住徐阶的嘴顺便还把高拱怼的无力反驳,总算是扳回了一城。听了严世蕃自作聪明的一番辩解,严嵩终于不再淡定了,以前严嵩是和道长穿一条裤子的,严世蕃鬼扯两句也不要紧,道长不但不计较还得出面护个犊子,经过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这一通折腾,严嵩跟道长算是分道扬镳了,这严世蕃要是再这么口无遮拦的话,只怕不但要被道长打屁股还要被打脸。

 

道长想看的戏也看了,想听得话也听了,闹腾到现在也差不多该收场了,怕严世蕃再说出点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严嵩喊了声“住嘴”打断了这场没有意义的争论,严嵩缓缓站起身对着吕芳说“吕公公,请徐阁老宣旨吧。”原著里清清楚楚写的是“吕芳从袖中掏出了圣旨,递给了徐阶。”,这个动作不知道是根本没拍还是被剪掉了,下一幕直接就是徐阶手捧圣旨,一本正经地开始宣读“严世蕃、高拱、张居正跪听旨意!”听到有旨意,三个人全都跪了,“内阁掌国家中枢,上承朕意,下领百官,九州国运,亿兆民生,其任该何等临渊履薄方不负社稷之托!乃有阁员严世蕃、高拱、张居正议政处事屡屡浮躁,且互相攻讦贻误国事,”在圣旨里被点名批评,处事浮躁、互相攻讦、贻误国事,这个感觉实在不好受,尤其是刚刚严世蕃和高拱才展现了一把现场版的处事浮躁、互相攻讦,气氛一时间变得分外尴尬。“朕听纳严嵩、徐阶建言,”念到这一句时,徐阶自己也懵了,顿了一下瞟了一眼底下跪着的三位,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儿,道长您喜欢挑事儿的恶趣味能不能改改,这不是摆明了坑人吗,“着将严世蕃、高拱、张居正除去内阁阁员之职,各回本部仍任原职,内阁仍由严嵩掌枢,徐阶实领其事。另调李春芳、陈以勤入阁,补任阁员。钦此。”

 

对严世蕃而言,道长屡次三番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自己的严重不满,还叮嘱严嵩把自己看紧点,如今自己从内阁卷铺盖走人也算不上意外,而且自己是和高拱、张居正组团一起走人的,一个换两,不亏还有赚,真正让严世蕃不满的是那句“内阁仍由严嵩掌枢,徐阶实领其事。”无论还是不是内阁阁员,只要亲爹还是阁老,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小阁老,要是亲爹退了二线,那小阁老就真的要变东楼兄了。对高拱、张居正而言无疑就是飞来横祸,刚才绕着桌子看账本的时候心里还在暗爽等着看严嵩父子的笑话,如今自己却成了笑话,郑泌昌、何茂才还没革职拿办呢,自己先被从内阁扫地出门了,而且最糟心的是圣旨里自己的评价跟严世蕃的一模一样,实在是太跌份了。圣旨读完了,三个人各怀心事杵在原地毫无反应,还是严嵩提醒了一句,三个人才磕头谢恩,一时间三位前内阁阁员群情激愤,打算从浙江巡抚的任免上找点场子回来,严世蕃首先发难“我虽然不是阁员了!但我还是吏部的堂官。我仍然向内阁举荐罗龙文或鄢懋卿接任浙江巡抚!”,高拱跟进“我举荐谭纶署理浙江巡抚!”,一直没说话的张居正也表态了“我附议高拱,举荐谭纶署理浙江巡抚!”。严世蕃这番话说的多少还算有点依据,东楼兄管着人事这摊儿,向组织推荐合适的干部本也无可厚非,可高拱、张居正一个管财务、一个管军事也来掺和干部任免的事儿,这就有点越俎代庖加胡搅蛮缠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