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七集
在台州前线的胡宗宪忽然接到道长的密旨,让他立刻去北京汇报工作,沿途还要注意保密工作尤其不能住驿站,对倭寇的战事初期进展还算顺利,道长此刻急吼吼的喊他去北京一准是没好事,这一趟恐怕是吉凶难料。临行前胡宗宪特地去前线视察部队,见到了海瑞派来的齐大柱,一时间心血来潮没忍住顺手把自己的佩剑也送了出去,虽说是宝剑送英雄,估计此刻的胡宗宪自己也是心乱如麻。只用了五天时间,沈一石的四箱子账本和杨金水的低一手资料就被道长签收了。平时多掌握点职业技能总会派上用场,比如道长这样的,除了参与权利的游戏顺便炼丹修道外,搞财务会计工作也是把好手。道长手底下养着几十号没了命根子的注册会计师,算盘打的飞快,比户部那些混吃等死的公务员业务能力可是强多了,大明朝的财务收支情况他老人家心里是一清二楚,旁白都称赞道长才是大明朝真正的户部尚书。没花多少时间,沈一石那四箱子账本就被庖丁解牛般的重新审计了一遍,各年的审计结果就摆在道长的案头。一张张的报表看的道长脑门子直冒汗,这才叫真正的上头,20年间道长的小金库被人黑了100万匹丝绸,折合经济损失没有1000万两也得有800万两,这已经不是黑吃黑的问题了,分明就是虎口夺食,妥妥的割道长的肉喝道长的血。有些事就怕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区区一个浙江的沈一石20年间就被黑掉了上千万两白银,这还只是冰山的一角,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道长还有盐茶铜铁瓷器棉纱那么多的产业,天知道手底下这群腌臜杀才20年间背地里割了自己多少肉,想到这些道长心都在滴血,今天晚上注定又是一个不眠夜。仔细想想道长平日里无非就是给自己修修别墅,资助资助本土炼金术及制药产业,吃点好的用点好的,逢年过节给亲戚送礼出手大方些,顺便给几万宫务员提供就业而已,一年也花不了几百万两银子,跟手下这群城狐社鼠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此刻道长发现自己的利益被毫不留情的触动了,不由得对着吕芳发出了震撼灵魂的诘问“这些银子都跑到哪儿去了?”吕芳硬着头皮答“要彻查”,“怎么查?”道长不依不饶的追问,“回主子,胡宗宪奉密旨已经于今日下晌到了,奴婢把他安排在西苑禁门朝房候旨。”吕公公的回答貌似顾左右而言他,其实正是说到了关键处。要彻查一点也不难, 20年间严嵩父子、三任总督、四任织造、五任巡抚还有各级官员各自黑了多少钱沈一石的账本记的清清楚楚,让锦衣卫和东厂的鹰犬们拿着账本去顺藤摸瓜一准儿能人赃并获,费不了几鞭子的事说不定还能帮道长多收个三五斗回来。麻烦的是彻查的头号目标就是严嵩父子,剩余的也基本都是严党的骨干分子,所以要彻查势必就要倒严。倒严这事道长早就下了决心,唯一要考虑的无非是个择时的问题,四大箱子账本打击面肯定不小,这种群体索赔的事趁倒严的时候一并干了最合适,批量处理组团抄家,方便快捷一波带走。所以道长问怎么彻查,吕公公答胡宗宪已经到了,追赃这种小事自然不用道长他老人家费心,道长只需要跟胡宗宪把倒严的事合计合计,商量好行动时间表就可以了。
针对倒严这事,道长和吕芳估计私底下筹谋了许久,听说胡宗宪已经到了,道长问了一句“有人知道他来了吗?”吕芳答“回主子,他是奉密旨来的,一路也没有住驿站,没有人知道他来。”吕公公的回答也得辩证地听,胡宗宪的确是了奉密旨偷偷摸摸上路的,路上肯定也没有住过驿站,至于是不是没有人知道他来那可就不好说了。别人知不知道胡宗宪来北京不好说,至少严阁老肯定是知道的。胡宗宪身为前线最高统帅,莫名其妙就从指挥部消失了,一走就是好几天不见踪影,这种事光靠不住驿站就能瞒得住的吗,想一想《雍正王朝》里瞒着四爷偷偷进京看望八爷的年羹尧,不是照样被四爷抓了个现行。这部神剧里除了海老爷这种确实两眼摸黑消息闭塞的主儿,其他那些老狐狸哪一个不是手眼通天,耳聪目明的,连郑泌昌身边都有胡宗宪的卧底,像胡总督这种手握兵权、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身边不长期潜伏几个特务,这是瞧不起谁呢?
上文说了,严嵩一早就知道胡宗宪背着自己偷偷到了北京并且见了道长,这个结论本身并不难判断,剧中前后也给出了暗示,只有理解了这一点,后面胡宗宪与严嵩的对话才能品出其中的真味,所以要多说几句。为何楼主敢肯定胡宗宪进京的行踪是被严嵩全程掌握的,本剧给了两处暗示,一个是后面的剧情,严嵩被道长逼着休“病假”软禁在家里养病,白天严世蕃带人去西苑门口耍赖闹事,张居正明目张胆溜进西苑找徐阶通消息,这些事严嵩在家里躺着就知道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半个时辰前陈洪和徐阶在西苑说的每一个字严嵩都知道,这才叫细思极恐。严嵩的信息网或许比不上道长的好用,可不代表在紫禁城、西苑里面有什么事可以瞒得住他老人家,听听严嵩是怎么教育严世蕃的“你们知道的我都知道,你们不知道的我也知道。我还是首辅,是大明朝二十年的首辅!二十年我治了那么多人,朝局的事我敢不知道吗?老虎吃了人还能去打个盹,你爹敢打这个盹吗!”可爱的严阁老哪怕睡觉都是睁着一只眼睛的,设想一下,严阁老的爱徒、严党第一干将胡宗宪跋涉几千里秘密进京,下午进了西苑待到半夜才出来,期间还跟道长在卧室里嘀嘀咕咕了半天,出了西苑带着两口箱子大半夜就把自己从被窝里喊出来,这么大的事如果严嵩都一无所知、毫无应对措施的话,倒严何至于如此费尽,估计第一集周云逸一出场就能把严嵩父子给扳倒了。就如同严嵩贴身的婢女是聋哑人一样,道长和胡宗宪具体对话内容大概还是能保密的,不过对于判断当前政治形式来说,谈话这个动作本身比具体内容重要多了。
经典的小说、影视剧作品里的人物对白哪怕是心理活动有时候都会是个烟雾弹,专门用来误导观众,比如吕公公拍着胸脯和道长保证胡宗宪进京这事没人知道,这话估计也就电视机前的观众会信,别说道长这种天生疑神疑鬼的性格了,怕是连吕公公自己都不信,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然以上判断只是针对极少数经典作品的,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无论说什么观众最好都信,无论多离谱多没有逻辑,千万不要动脑子去想,更不要去质疑,比如日本鬼子到了中国就特么该说中国话,哪怕是日本人和日本人之间。信不信是一回事,该怎么汇报还得怎么汇报工作,反正发的是密旨,沿途也没住驿站,保密条例上的各项规定也都严格执遵守了,按道理说应该不会泄密,至于严嵩怎么知道的那就不好说了,不过肯定没有吕公公的责任,这就叫尽职免责。
道长让吕芳叫胡宗宪过来看看浙江这一桌子的烂账,有些事也不好太较真,但有些事看似随意却是刻意安排的。胡宗宪赶了一天的路,中午饭就没吃眼瞅都快半夜了自己还在传达室里苦等,好不容易有个宫务员给端了份公务餐过来,胡宗宪刚拿起筷子端起碗,嘴还没张开呢,吕公公就来了“知道你一路奔波,腹中饥饿可是皇上召见,先觐见吧。”,没法子胡宗宪撂下筷子只能走人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吕芳精心设计好的,就是故意让胡宗宪从下午干等到晚上,饿的前心贴后背然后把饭端上来,刚拿起筷子就喊你去见道长,一切都是为了消磨胡宗宪的耐心和意志力,让胡宗宪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去接受道长的考验。这种把戏其实在面试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应聘重要管理岗位的时候,最后一关都是一把手亲自面试,一般人力会通知你某日下午3:00来公司见一把手,你提前10分钟赶到公司,然后人力告诉你领导要么在开会要么有重要客人,总之要等一等,于是乎一等就是2个小时起,最后等到6:00领导要下班的时候,抽空花5到10分钟接见了你,说几句片汤话面试结束。这些劳什子的套路其实也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一把手要在你面前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故意考验你的耐心和服从度,顺便打压一下你的信心与自尊,特意等到你疲惫不堪状态低迷的时候和你会面,这种套路其实也常见于PUA。把这些套路点出来也是为了给年轻的朋友们提个醒,以后面试如果不幸遇到了这样的老板,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切记在老板心中,能够给你一个长期996当社畜的机会那便是天大的恩赐,千万别误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人才,你最多算是个耗材。从踏入西苑的那一刻,胡宗宪的考验已经开始了,无疑这将是漫长而痛苦的一夜。
对于道长秘密召见胡宗宪这件事,不妨换一个角度看,打个比方,假设有一个巨型的家族企业,绝对的行业龙头外加百年老店,每年仅上海分公司贡献的利润就占全部利润的1/3,而你恰恰是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分公司有一半的客户都攥在你一个人手里。当然你能坐上这个位置,除了个人能力优秀之外,主要还是靠公司总经理也是你大学的学长,一路的扶持与提携。最近2年经济不景气,企业效益年年下滑,公司上下人心浮动,私下都在盛传说董事长打算换一个总经理,上海分公司近期好不容易谈了一个大项目,由你本人亲自挂帅,这个项目做成了整个公司未来3年的利润都有了保障,公司也在倾全力支持你。就在这个时候董事长给你打手机,让你立刻来北京说有重要的事要和你面谈,还特地嘱咐你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急匆匆赶到北京却发现董事长不在办公室,秘书要你去董事长常去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等他,你下午就到了结果发现董事长这边才刚开杆,足足等他打完十八个洞,董事长贴身秘书才叫你去休息室汇报工作,临进们前还特地给你透了个风,董事长对你的工作很满意,下一次管理层换届打算提拔你去总公司当副总经理。来到休息室董事长和你聊了几句工作,顺手递过一个笔记本电脑让你看,电脑里音频、视频、图片、聊天记录、各类文件啥都有,全都是总经理的光荣事迹,从贪污公款、中饱私囊到乱搞男女关系一应俱全,放下电脑你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各种不堪入目的画面时,董事长明确的向你表达了他个人对总经理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然后目光炯炯的盯着你,那么问题来了,请问董事长到底是什么意思,此时的你又该如何应对?
所谓的空穴来风也并不都是无稽之谈,有时候捕风捉影才能防患于未然。董事长想要换掉总经理,这一点自然是昭然若揭、毋庸置疑,作为总经理的嫡系本该被一并清洗,为什么单独把你挑出来促膝长谈,还给你看了那么多劲爆的猛料,其实无他只因为你身上还有值得被拉拢的价值。拉拢你并不是因为你占着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更不是看重你优秀的业务能力,你的价值就是把手头那个大项目做完,当然还有你手里攥着的那些客户。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听了不该听的话,此刻再想置身事外已经不可能了,面对着董事长伸出的橄榄枝,你又该如何应对?大概有三个选择,A、紧紧抓住橄榄枝,立刻向董事长宣誓效忠,绞尽脑汁再提供几条电脑里没有的黑材料,回到上海后所有重大事项均跳过总经理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做完手头项目等着升职加薪;B、对着董事长虚与委蛇、一顿忽悠,说几句言不由衷的场面话,回头偷偷找总经理商量怎么办,等总经理跳槽找到下家,你直接带着项目和客户投奔新东家,一样的升职加薪,还能保住兄弟情谊;C、即不向董事长表忠心,也不跟总经理暗通款曲,梗着脖子对着董事长痛陈利弊,掏心掏肺地讲了一大堆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都是平日里想说不敢说的肺腑之言,最后还不忘回应下主题,为了公司本年度的经营业绩,建议董事长不要立刻更换总经理。回到上海后,出于个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把手头的项目做完,客户都移交给同事,然后非常识大体顾大局的提出裸辞。
各位朋友可以想一想换做自己会如何选,选A是情有可原,选B是人之常情,又有多少人会选C呢?例子讲完了,还是接着说大明的事,大明是一家寡头垄断企业,在这里不用更新简历,也不存在着跳槽的可能性,没有道长的许可连辞职都是一种奢望,所以除非是选A,基本选B和选C都不会有什么happy ending,付出的代价也不仅仅是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不留神就只能准备投胎了。对于胡宗宪来说,选A是对恩师不义,选B是对道长不忠,既不能出卖道长又要护着严嵩,只能去选C了,也就是做吕芳口中的媳妇儿,媳妇儿难做好人难当,可是选了C就能忠义两全吗?大明朝的天上有且仅有一片云,那就是道长,在道长面前根本就不存在站队的问题,要么跟着道长走,要么跟着周云逸走。关键问题上必须要表态,不表态本身也是种表态,在道长面前不存在任何的模糊地带,也不需要任何的骑墙派。
上一篇把胡宗宪面临的考验抽象的讲了一遍,下面还是回归原剧情接着分析。胡宗宪来到精舍门口匍匐跪地向道长报道,道长让他进来聊,平时这精舍除了严嵩、吕芳也就只有辅助道长修真的方士才能进,胡宗宪是个谨慎的人第一时间没敢动跪着回复“臣谨奏圣上,精舍乃圣上仙修之地,外臣不敢擅入。”这就是江湖经验丰富外加小心谨慎的好处了,不像可爱的豹子头林冲一心为了巴结领导,被两个临时工随便一忽悠,捧着口刀就进了白虎堂。胡宗宪不敢进门,吕芳走过来安慰“你是个识大体的。皇上万岁爷说了,这里平时只有严嵩一个人能进,也是因为严嵩用了你这样的人在撑着大明的江山。因此,他能进,你也能进。遵旨,快进来吧。”胡宗宪人还跪在门外几顶高帽子先送上来,又是识大体,又是你这样的人在撑着大明江山,听着颇为肉麻。吕芳接下来的话说的就更直白了,什么平时只有严嵩能进,他能进,你也能进之类的,其实不就是给胡宗宪画了张能进内阁的大饼吗,就这么个事让吕公公一说还显得挺暧昧,就好像胡宗宪只想在门口蹭蹭不进去一样。
道长和吕芳摆明了就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互相打配合,吕芳红脸唱完了,该轮到道长唱黑脸了。胡宗宪进了门,道长正襟危坐一脸严肃,总得先聊点工作铺垫铺垫才好喷人,说了句“仗打的辛苦。”道长的语气听不出来是询问还是慰问,胡宗宪赶紧回答“尽忠报国,是臣等的本分。”道长接着说“听说戚继光几千人打倭寇几万人,已经连赢了四仗。打得不错。”工作干得好得到领导的表扬,胡宗宪总算松了口气赶紧顺杆爬“上托皇上洪福,下赖将士用命。还有浙江的百姓也体恤朝廷,有不少义民帮着抗倭。”到此为止君臣二人的谈话还算正常,当然正常的谈话也就到此为止了,道长忽然话风一转“就是官场贪墨,后援不济!是吗?”不得不说道长的思维跳跃幅度是真的大,主题切换异常生硬,上一句还在聊军事下一句就扯到官场贪墨上来了,道长这一闷棍砸下来,胡宗宪直接眩晕一秒外加身体僵直。见胡宗宪不说话,道长脸一黑开始喷人“公忠体国,实心用事,这都是你的长处,这就不用说了。太圆滑,不肯得罪人,放任下属跟朝里的人通同贪墨,视若不见又怎么讲?现在打仗没有了军饷,你这个总督怎么当?”论甩锅的功力道长当之无愧是天下第一,打仗没钱是因为胡宗宪放任属下和朝中官员勾结贪污,先摘干净自己再指责胡宗宪为人圆滑不肯得罪人,最后大声质问他这个总督怎么当。道长的愤怒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浙江的小金库被黑走了1000多万两白银,胡宗宪却对此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甘当吃瓜群众,属于典型的行政不作为,也就是传说中的看人出殡不嫌殡大,被道长劈头盖脸一通臭骂也不算太过分。
道长很愤怒胡宗宪很委屈,不知道是饿的头晕还是气的发慌,胡宗宪也上头了,带着情绪给领导回复的确不合适 “微臣本不是封疆之才。三月臣陛见的时候就曾经请辞。”字面的意思翻译下就是,我早就说了这活儿我干不了,是道长你非逼着我干的,如今出了岔子却要找我麻烦,明明是自己瞎还要甩锅。当然这句话还可以再往下引申一层,不是我不管,是如今官场大环境太差,底下人我根本管不了,除了辞职也没别的办法,至于为什么大环境太差,道长你自己猜。胡宗宪的回复无异于火上浇油,道长本来心里就憋气,数落胡宗宪几句竟然还敢顶嘴,这种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道长还击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胡宗宪话音未落就被抓狂的道长给怼了回去“不要拿请辞当借口!什么‘水清濯缨,水浊濯足’这一套在我大明朝用不上,朕还不是浊世昏君!”胡宗宪分明是语带双关、含沙射影,既然胡宗宪敢打道长的脸,就别怪道长诛你的心。道长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在你胡宗宪的眼里,整个官场都是一潭浊水,就你自己是一汪清水,你还敢偷偷讽刺朕就是浊水的污染源,你以为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就高人一等了吗,少来这套,你不过就是个圣母婊。此言一出吓得胡宗宪赶紧低头赔罪“微臣万不敢有这般心思”,这就叫祸从口出,光认错可不够,你怎么也得给道长个说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