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帝国双璧
书名:秦匈大决战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140字 发布时间:2021-12-19

此前我们说过,霍去病是卫少儿与平阳人霍仲孺的私生子。

  得知卫少儿腹中怀有霍去病,霍仲孺不敢承认与当时还是平阳侯府女奴的卫少儿私通,于是在侯府完成差事后,匆匆离开侯府,回到家中娶妻生子,与卫少儿断了关系,不通音信。

  霍去病从小到大,像所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常常追问自己生父的情况,但母亲卫少儿总是三缄其口,不愿提起当年的这段感情经历,霍去病对于自己的身世,只知道生父姓霍,其余一无所知。

  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卫家迅速飞黄腾达,全家上下都显贵起来。在始皇帝的安排下,出生为奴的卫家姐妹都嫁给了皇亲国戚,卫家长女卫君孺做了太仆公孙贺的妻子,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嫁给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

  成为人妻后,霍去病也长大成人,跟随舅父卫青立下了赫赫战功,卫少儿方将他的身世告诉他。知道自己的生父是平阳人霍仲孺后,霍去病却一直忙于练兵准备打仗和打仗中,始终没有空闲时间前往寻亲。

  此次顺利送走了浑邪王,受降一事基本可以宣告成功,霍去病松了一口气,在回长安的路上,恰好经过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这让他想起了与生父霍仲孺一见的念头。

  跟普通孩子一样,虽然生父霍仲孺对他未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他还是无法克制地想见他一面,反正现在也不急于赶回长安。

  作为威风凛凛的骠骑将军,想见一人还不简单。在平阳县衙住下后,霍去病命人将霍仲孺请过来。此时的霍仲孺年纪已经不小,早就不再担任县令一职,赋闲在家。

  霍仲孺对他们母子内心有愧,不想与霍去病相见,更不想霍去病因与他相认,日后受人议论,坏了他的名声,当然也有受霍去病怪责的担心,但最终还是不敢违背堂堂朝廷骠骑将军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到县衙与霍去病一见。

  让霍仲孺万万想不到的是,从未谋面的霍去病见到他,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立即向他行普通父子的礼节,下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父亲大人之子,直到今日才来拜见父亲大人,作为儿子没有尽到孝道,实在有愧。”

  霍仲孺本就很自责,听霍去病这么一说,更是老泪纵横,愧不敢当,扑通一声匍匐在地,叩头道:“老臣有愧于将军母子,将军不计前嫌,愿认老臣为父,此乃老臣的荣幸,是上天赐予老臣的福泽。”

  霍去病也没有想到父亲霍仲孺会向他跪拜,一向冷静沉着的他慌了手脚,连忙将霍仲孺扶起来,“去病不是不忠不孝之人,父亲大人不该跪拜去病,天下岂有父亲跪拜儿子的道理。”

  “好,好,好,我起来。”见霍去病情真意切,霍仲孺这才在霍去病贴身搀扶下,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

  霍去病搀扶他面对面坐下来。霍仲孺犹犹豫豫坐定后,还是以为眼前发生的一切是在做梦,迟疑了一会道:“将军,老臣当年胆小怕事,弃你们母子俩而去,实在不配做将军的父亲,将军不必对老臣如此有礼。”

  “父亲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父亲对我有生育之恩,去病理当如此。再说,父亲也是迫不得已,才不得不与自己的亲生骨肉相分离。”霍去病安慰道。“父亲大人就认了去病这个亲生儿子吧。”

  “老臣不敢。”见霍去病如此通情达理,霍仲孺从内心深处被感动,也真切地感受到儿子霍去病真心实意来认他这个老爹,但身份地位实在悬殊,他一时也难以改口。

  “老父亲,家中还安好吧?有什么困难吗?尽管跟去病说。”见霍仲孺以将军待他的态度一时半会改不过来,霍去病转变话题关心道,来拉进俩人的关系。

  “家中老小一切安好,将军不用担心。”依旧像下级对待上级一样,霍仲孺客客气气地答道。

  缺乏父爱的霍去病虽然希望霍仲孺能够像平常人家的父亲一样跟他聊天,但也没有强求,继续向霍仲孺了解家中同父异母兄弟姐妹等的情况。

  “父亲,去病打算将弟弟带到长安去,不知道父亲意下如何?”知道自己底下有个小几岁的弟弟霍光,霍去病非常希望将他留在身边栽培,也算是自己为老父亲尽一份孝道。

  霍仲孺当然是求之不得,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便随同大军一同启程前往长安。霍仲孺虽说当过县令,但没有军功,生活还是比较清贫,与堂堂的骠骑将军完全没法比。离开时,霍去病安排部属留下来,为霍仲孺置办了大量田宅奴婢,好让他安享晚年。

霍去病回到长安,圆满完成了受降工作。嬴政得知受降过程中的这段惊心动魄的插曲,再次下令给霍去病加封食邑一千七百户,以表彰他在这次受降中的功绩。

匈奴是草原上各游牧部落的组合,普遍缺乏民族认同感。正因为此,降服大秦的匈奴人中虽说有像赵信这样反叛的人,但他们绝大多数还是认同了大秦新主人,一心为大秦帝国效力,甚至慢慢地也把自己当成了中原人,为对抗草原上的匈奴蛮族出力,整体上对大秦帝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嬴政悉数收留了浑邪王部众,封浑邪王为漯阳侯,将其部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边境一带。为了完全占据河西走廊地区,嬴政又下令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那里戍边。

  从此,自今甘肃金城、河西并祁连山至罗布泊的广大区域,再无与大秦为敌的匈奴人,边民得以修生养息,朝廷从而将陇西、北地、上郡的驻军减少一半,大大减少了军费开支,减轻了百姓的赋税与劳役负担。与此同时,降服的浑邪王部众在祁连山北麓开辟了最大的马场,为大秦军队源源不断地输送战争所需的军马。

  经过此次河西之战及受降浑邪王,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充分展示出勇武、机智、果断的出色军事指挥才能,光彩夺目,其声望、地位迅速提升,甚至与大将军卫青不相上下,舅甥俩人被誉为帝国双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匈大决战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