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山与司天监高监正赶回来时,几位医官已经用尽了各种外法施治,各种药石也无法灌入其口,太后不仅毫无起色,且已经气息几无了。
皇后听闻此事也早赶了过来,和南歌一起候在赵璟身侧。
赵璟此时正心急如焚,所有的希望便都寄托在了高监正身上。
高监正倒很是镇定,先在殿内外观察了一圈,便道:“臣昨夜观天相,见有煞气隐隐自东南方而来,至东阳门而消散。臣以为已然瓦解。看来此事自有关联。”
赵璟急问:“如何解之?”
“此煞既然于东阳门无法消散,必然喜阴不喜阳,可在东南方位着一贵人化煞。此贵人需命格贵重,且属卯年生人,只是…”
南歌初时还只疑惑,监正此话一出,她便知是谋划之事无疑了。因为她便是卯年生人。
“官家,妾是卯年生人,若请监正查看,若命格不算卑贱,愿为大娘娘化煞。”
“吾也是卯年生人。正好比宋娘子大了一轮,吾身居后位,自然命格贵重,此事便由吾来吧。”
赵璟一愣:“圣人娘子与宋娘子都是卯年生人?监正,此化煞之事可有风险?”
“回官家,化煞亦有移命之说,可谓用化煞者生年交换,若体质虚弱者或可累及性命。故而,还请官家与圣人娘子、宋娘子三思。”
“移命?”
“正是。”
“可有破解之法?”
“化煞者可遁入道门,以求天地神明护佑,只是这换年折寿之累,怕是难免了。”
南歌毫不犹豫请求道:“妾自幼年便得大娘娘垂爱,妾心甘情愿以性命相换!还望官家允准!圣人娘子乃国母之尊,岂可作此险事。”
说罢便寻了笔墨写下生辰八字。
皇后亦道:“此事不分尊卑,便听监正查看命格,若能适用,尽孝之事中宫更应当仁不让。”言罢亦将生辰写下。
赵璟虽不舍南歌入道,但见榻上生身之母命悬一线,如何再能犹豫。不仅不合孝道,且无法向天下臣民交代。
“速去查后宫嫔妃勋贵大臣家的家眷等,还有谁是卯年生人?若有,将人带来!”
“是!”
一时宫人自去查验档案,候了一时,便又带了三位品级不同的娘子来,将八字写好。
“回官家,勋贵家眷的档案不在宫中,查验还需一时。”
“如此,监正便看看眼下谁的八字合适?”
高监正取过几人八字看了,回道:“这几位娘子虽都是卯年生人,其中属圣人娘子与宋娘子命格贵重,化煞机缘更佳。”
南歌率先跪倒:“事不宜迟,请官家恩准。”
太后气息奄奄,眼看再耐不得拖延。赵璟便道:“既如此,为万全策,便度宋娘子入道吧。”
“是。请官家传天一真人。”
“传天一真人。”
皇后还欲再争,南歌阻拦道:“若明日无有起色,圣人娘子再以身犯险不迟。”
皇后见她心诚,心怀感激,便也不再争执。
一时天一真人传到,便为南歌沐圣露,授衣冠。
非常之时,自然不用冗长礼仪,简易仪式之后便寻好东南方位置一蒲团,南歌盘坐其上。
太后是以鼻端吸入迷药,在天一真人正围着太后卧榻甩动拂尘时,徐医官趁机将解药撒入其中。
一时太后随着微弱的呼吸,吸入些许解药,气息便缓缓的恢复过来。
“三哥儿…”
“孃孃…你醒了…”赵璟大喜,紧奔过去问道:“孃孃感觉如何?”
太后动了动腿脚,奇道:“我今日在梅园中赏梅,刚赏了两枝,便觉得一阵邪气直入灵台,瞬间天昏地灭。只是身体倒没什么不舒服,这会子也倒清爽。”
她这话一出,赵璟愈发觉得确是煞气入侵,若是生病岂能无甚苦痛,醒后也难有清爽之意。
眼见太后已醒,众人无暇顾及于南歌,只宴山将目光悄无声息的扫了过来,她极快的向他做了个手势,便将自己藏匿的迷药悄悄的服入口中。
药效依旧迅疾,南歌立时便昏扑于地。
所谓化煞移命,太后既一如往常,那化煞之人与太后同样的昏迷之态,倒是更让人信服。
几位医官相继诊了,只说脉象虚浮几无,仿若暮年离世之人,显然,不只化煞功成,且反噬到了南歌身上。
此时赵璟想起南歌入宫后不争不抢,上孝下怜,与人为善,到此日生死未卜,更觉满腔歉疚之意,便问高监正道:“可还有化解之法?”
高监正道:“需寻一清净宫殿,谴退俗人,为宋娘子招魂。七日后,若化煞者精魂纯正,或可有续命之机。只是此后娘子需供奉三清座前,不可再入宫廷。”
天一真人却道:“既已入我道门,哪里还有宋娘子一说?”
赵璟思忖一时,便道:“宋娘子替朕尽孝,以身挡煞,封大义真人,日后用例以太师规制。将永安宫改为大义宫,供以修行。”
太后此时方知这其中因由,一时不忍,泣道:“老身一把年纪,如何能用孩子的寿数?为何不听天由命,让这把老骨头去了就是!”
太后此时正当享尽荣华之时,自然不愿升天,嘴上虽自责了几句,内心却当真是感念她为自己续命,又道:“真是个好孩子,老身当初选了她入宫,便知她宅心仁厚,可谓后宫表率,如今孝心至此,老身没有看错人。只是遗憾还没有生出个一儿半女,就要许身道门,一身孤零!”叹罢又吩咐赵璟选位医官跟着。
赵璟选了徐医官,与高监正和天一道人一起将南歌移入永安宫。
宴山又上前禀道:“宋娘子出了这般事情,是否要知会宋相公?”
赵璟点头道:“是该知会,这事你去办吧。”
宴山领了命便去了。
折腾了半日,此时已是薄暮时分。南歌坐着车撵回了永安宫。徐医官示意高监正,趁机遣散了一些宫人,除蘅芜、春蔷外,只留了两位杨东楼安插的宫人听用。
一时永安宫换了宫匾 ,安放了各式道家画像法器等,一应上下也都做了道家装束。
为防生疑,徐医官一时也不给南歌服用解药,只等七日之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