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风背上藤筐,拿上用藤条特制的大网抄子下山去赶海了。
当风来到海沟边时看到水中闪动着的银光与搅动的水花,立马放下背筐,用抄子捞鱼。
这就象是在水槽里捞鱼一样,只用抄子一舀,就捞了上来,可惜的是只有四条鱼。
自己设计的陷阱并没有上次的一群鱼,这次可能是乱逛而留在沟内的四条鱼。
虽然没有预想的多,但这也足够了,还有其它海沟呢!
风一个海沟一个海沟的走过去,除了二个海沟没有外,其它的海沟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两条,最多的一个有五条。
风算了一下,总计捉了昨天的那种银色鲳鱼二十六条。
风就地把鱼杀了,把内脏连鱼头一起放到海沟里并且用石头盖在上面。
设置陷阱不放饵当然不会丰收,风这样想着,重新下饵后,风背着二十三条鱼回到山上。
风准备晾晒鱼干,多多储备粮食,食物这种东西再多都不嫌多。
风把分成两半的鱼铺在岩石上晾晒,等风忙完时,已是下午。
提早回到休息地休息,第二天一早风才懒懒的起来。
用泉水洗了下脸,烤了两条鱼,喝了一点鱼汤
从山上看到潮水已经退去了,风才慢悠悠的背上藤筐准备去收鱼。
当风来到海沟边看到是一大群的鱼及奇奇怪怪的生物,也是吓了一跳。
除了上面游着一群鱼外,下面的海星螃蟹和外形奇怪而恶心的虫子,密布一层,都在疯狂的撕扯石头下的鱼内脏。
这次的鱼也有好几种,不过风最喜欢的还是那种扁平的鲳鱼,当把沟内的鱼捞个差不多时,岸上已丢了一地的鱼,粗略的算一下至少有六七十条。
看来今天有的忙了,如果每条海沟里的鱼都这么多,那里面的其它东西,也就没有时间管了。
光这些鱼风能收拾完就不错了,也不迟疑,风手中石刀飞舞,开膛去头清内脏,鱼头与内脏就随意的的丢在沟中,又引得水中一阵沸腾。
清理干净后,把鱼装到筐内,一筐装不下,看来还得来一次,风把鱼运到山坡上的岩石上,准备晾鱼。
但看看这里的风并不大,自己这两天没煮盐,这么晾恐怕都臭了,不如放到架子上,但自己没带斧子,另外也不想作架子了,因为还有更多的鱼要自己去收拾呢!
干脆就挂到山坡更上面一些的的树林边的树枝上吧!还能避免地上的虫子。
另外山上面的风也比这下面大,想到这,风又背起筐往上走。
到了林边,找了一条藤蔓,剥皮,穿线,挂鱼,弄好后,再下去把另外的鱼背上来,挂好,风又直奔下一条海沟。
六条海沟,一天就收获了三四百条鱼,忙完时风已是腰酸背痛。
不过看着挂了一大片的鱼肉,风还是非常满足的。
风从海沟里随意的捡了十个大螃蟹就回住处了,晚餐就吃螃蟹了。
回到洞口时,海面上的夕阳依旧象血一样红,风没有兴趣欣赏它的美,开水煮螃蟹。
这个省事,一锅一只,这只还没吃完哪只已经熟了。
风吃的很快,吃完了就倒在棚子里睡去了,明天还要忙的。
日上三竿,风才起来吃了一些东西,准备去看看昨天晾晒的鱼。
如果腐烂话,自己是否拿到风更大的山上去,或继续煮盐用盐涂上盐更好一些。
部落里都是秋天制作鹿肉干,还要拿到风口上晾晒。
现在天这么热,虽在北边的阴坡,树林边的风也不小,但风还是不放心。
最安全的是煮盐,腌鱼,但是这种自己煮的盐,味道真的是难以下咽。
背着大藤筐一边想着一边往山下走,当风快到林边时,一下愣住,难道我走错地方了?
风四处打量,没错啊?但我的鱼呢?我那一片如硕果累累般在风中摇曳的鱼怎么没了?
风紧跑几步来到林边,是这里没错,上面还有断掉的藤皮捻成的绳子,有的上面还挂着肉丝。
地上除了自己踩过的零乱脚印,有鱼掉下来砸了在地上的痕迹。
噫!怎么还有故意用东西抹擦掉的痕迹?
一些痕迹多的地方就象有人用鸡毛掸子打扫过一样,这岛上还藏着别人不成?
风想了想自己笑了,这个岛怎么可能有人,人是怎么来的,又怎么生活?
自己可是详细的搜索过这个岛,要是有人自己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这肯定不是人干的,风在周围仔细看过,除了树下,再没有什么痕迹,看这犯罪现场绝不是野兽干的,很象鸟干的,过来叼着直接飞走了。
所以四周才没有痕迹,可是风疑惑的看看树木里那还没鸽子大的几只海鸟,从风一到岛上就看到过它们,它们一直在。
它们的体型到自己住的洞口抢点螃蟹腿还可以,偷走一条鱼不可能,要说是它们干的,风自己都不信,可是这岛上就没有大的鸟了。
风闭上眼睛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一股股浓浓的鱼腥味从山坡下传上来。
风睁开眼,疑惑的看看那边杂草都不怎么多的山坡,味道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被人丢到山坡上了?看不见啊!银色的鱼应该很容易就能看到。
风背着筐,提着长矛,向下走去,这里有味道,风转头看去,那里是一丛野草,风笑了。
那是一个藏在杂野草丛间的洞口,风走过去,扒开杂草,洞口与一只盘子大小相仿。
被分成一半的鱼完全可以进去,更重要的是洞口有拖拉留下的痕迹。
洞口的顶上还有几片细小的鱼鳞。
洞在斜坡上的草丛里,水平通向山坡里,风用长矛往里捅了一下,不到一米深就到底了。
里面什么也没有,风知道这个洞肯定转弯了,因为那鱼腥味就在里面,而矛头根本就没有碰到鱼,风笑了笑,放下藤筐,就用长矛来挖土。
山坡的泥土松软,很快就挖到转弯处,继续深挖不到半米,就挖出了小偷与脏物。
一只比鸽子大一点的黑灰色的绒毛球小鸟,正害怕的缩成一团,一动不动的趴在被吃了一大半的鱼旁边。
黑色的喙上还粘着一小条鱼肉,稚嫩的鲜黄嘴角显示这是一只雏鸟,它还没长出飞羽,不可能出窝,那么偷鱼的应该是它的父母了。
风向四周看了看没发现这里有什么大的鸟,看洞口的大小,它的父母应该也就是普通的鸭子大小,把这么大的半片鱼叼回来,应该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
风抬起头,目光在山坡上的草丛处扫过,这才吃惊的发现四处都是这种大小的洞口。
它们只是简单的在草丛里或草丛旁打洞,并没有刻意的隐藏。
不注意时看不到,仔细找时,却是遍布了整个山坡,这是一个海鸟繁殖群啊!
这么多的洞,怎么没有看到过大鸟呢?仔细回想,自己在前一些日子,似乎看到过一只长相傻萌,红条纹嘴,有点象海鹦的海鸟。
当时自己只是看到它们笨拙的从不远处飞过,以为是只路过的海鸟,并没在意。
原来它们在这里育雏,可是怎么看不到它们在岛上呢?不过应该就是它们了。
再看看被破坏的巢穴中,瑟瑟发抖的小家伙,风心里有了一种负罪感。
它的父母只是偷了你半条鱼,你却把它家给拆了,不知母鸟回来还会不会要这只雏鸟。
风想了想,就在原洞的内壁上又挖了一个半米深的洞,把小鸟推了进去,鱼也放进洞内。
只能做到这样了,小家伙听天由命吧!风这样想着离开了。
至于其它的鱼,就当送给它们了,风还不差这些鱼,只当是白干了一天而已。
今天本就起的晚,又光顾着找偷鱼的案犯,一通的折腾,再来到礁石滩时已过了中午。
看着已开始上涨的海水把海沟又淹没了,风也是一阵无语。
在礁石处找了几只大螃蟹当作午饭,今天放假不用捕鱼了。
想想有海鸟偷鱼,自己又不想过来看着,那就腌一部分咸鱼吧!
每天往山上带一筐鱼到山上风干,其它的就在这时作成咸鱼,如果都弄到山上去工作量有点太大了。
即使准备做咸鱼,那就把锅带到礁石滩准备煮盐。
看着一锅海水在翻滚,风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一片巨大岩石堆。
自己还曾想在那里晒鱼,为什么不把海水倒上直接晒呢?那可比煮盐要方便的多。
想到这,风提了一罐子海水就来到岩石堆旁。
有四块很不错的岩石适合晒盐,平坦而光滑并且面积大,四周略高,中央略低,倒上海水不容易流走,风跑了几次把岩石上倒满了海水,
看看这些大块岩石,风找一些粘土在平坦的岩石上作了一些泥坝,能盛下更多的海水了。
就这样,风做了足足十个晒盐池,忙完后,又找了几只螃蟹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