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黄泉路上不孤单了!”唐川笑了笑说到
“嗯!我们这是要去哪里!”王潇拉着唐川的手,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这不是黄泉路吗?想必这条路通往冥界,我想去察查司!对了,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之前不是把你的那个瓶子封起来了吗?你又是怎么出来的?”
“哦!你师傅帮我打开封印的,所以我在瓷瓶里也知道你的情况,你到安海后,魂魄不知道怎么不见了!我找了好久,没找到你,就往黄泉路上来找了,结果还真碰到你了!”王潇说道
“我师傅?无海子吗?你看见了吗?”唐川惊奇的问道
“是你师傅啊!不过我没出去看,我听到的!反正那人自称是你师傅,还留了一本书在阿文那里!”王潇说道
“哦!那应该是吧!我又不是什么名人,人家也没必要来冒充!我这个师傅啊!我都没怎么见过,就见过一次!”唐川感慨的笑着说道
“啊!你这是什么师傅啊!他怎么这么忙?你们怎么认识的?”王潇问道
“哈哈哈!说到这个,挺有趣的!哈哈哈!”唐川大笑道
“你说啊!别光笑啊!”王潇嗔道
“那时候你不是半夜三更的来吓我吗?我就是为了对付你,才去拜的师!学了这么些半吊子道法,弄得自己经常受伤!学艺不精啊!”唐川又有些感慨的说道
“你已经很好了!我都听见大哥私底下夸过你好多次,说你进步快什么的!让你受伤的那些,谁不比你修炼久!”王潇说道
“哎!不说这些了!我们快走吧!别等久了,我肉身真死了,那就完蛋!不过说实话,这种灵魂状态走路,感觉很新奇!”唐川说道
两人就在这条鲜花相伴的路上一直走,这条路像是没有尽头一样,两人走了好久,向上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只有灰蒙蒙的一片,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尘埃,同样是只有有灰蒙蒙的一片,唐川都不知道自己踩在什么上面行走的。向前看,看不到阳关大路,向后看,看不到亲朋四邻。
只能看见左右有火红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所以书上说这些花红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也许有人会问,死者的家属给死者烧去了纸牛、纸马、纸车,为什么不用这些工具上路呢?因为这个时候死人的灵魂,还不能叫做鬼呢!只有进了丰都城,才能叫做一个真正的鬼魂。
很多道家弟子知道,有的时候给人买寿抢魂,就都是在这个黄泉路上抢魂的,因为还没进入酆都城,一切都还有转机。
另外,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发落。
唐川两人一路上看见许多亡魂,从两旁不停汇集到黄泉路上,有被鬼差用铁链拴着走的,也有自己走在鬼差前面的的,更多的是一脸迷茫,一个人走在黄泉路上的亡魂,一步一步的向前迈着步子,看上去无比的凄凉和孤独!
这些多半是正常死亡的人群,人的阳寿到了就会死,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走过黄泉路,然后再是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才会被地府认可,才会有机会投胎转世!
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因此,黄泉路可以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也可以单指这条名叫黄泉路的路。
唐川两人走了好久,终于走到黄泉路的尽头,两人看到前面有一座古式楼亭,四角飞檐。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血锈般的横匾上,镌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苍劲有力的血红色大字,引人注目。
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据记载鬼门关有四座和四天门对应,分别是东南西北四个鬼门关。
传说是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的第二座关卡。关侧古树荫蔽,雀鸦聒噪,寒星凉月,给人阴森恐怖之感。
按照唐川看来鬼门关就是一座牌楼,下面就是门洞,供鬼魂通过。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众鬼魂在关前排队接受检查,不敢有丝毫逾越之举!
传说十八个刑罚恶鬼都是鬼王级别,一个个花颜绿色,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使得鬼门关看起来就是森严壁垒、铜墙铁壁,牢不可破。还有众多把门小鬼把守,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
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
其实就是一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面印有“为酆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酆都县太爷”三枚印章。
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
路引一说起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丞相魏征梦斩泾河老龙,唐太宗李世民受到牵连而被阎罗王传讯到了地府,当阎罗王问明情况后,知道李世民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不但文韬武略,而且安邦定国,创造了唐朝初年的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
于是决定放李世民还阳。临行前,阎罗王委托李世民把鬼国护照“路引”带回阳间,发给善臣善民,使他们死后凭此路引进入鬼国首都丰都,可以免受地狱众鬼欺凌和刑罚折磨。
所以自唐以后,路引就象圣物一样被流传了下来,从无变动。所以这种路引只有好人才能买到,作恶的人是买不到的。以前很多人都要请人为家里的老人买一份路引回去,以表示自己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