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稻谷咕嘟咕嘟喝饱水,就会抽出浅绿色穗来,开着细小的花,在大日头的照耀下,那干瘪的绿壳一天天鼓胀起来。
玉米也节节攀升,不同于水稻对水的渴望,玉米在多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结出果子来。
它向土里长出筋骨般的根来,狠狠抓在松散如流沙的地里,便是斜坡上,便是有大雨冲刷,便是有狂风肆虐,它即使弯了腰,折断枝节,根仍是牢固在泥土里的,不曾同大地说别离。
玉米杆子与竹相似,又更像甘蔗。小沉檀跟在外祖父身后,去地里锄草时,外祖父总会挑那些细枝一点的,模样碧绿的玉米,剥出杆子来,拿手掰成几段,给小沉檀当甘蔗,吃了解渴。
那玉米杆子壳又硬又锋利,小沉檀不知从何下口,外祖父就拿过去,用牙咬住皮,手和牙反向用力,皮“嘶拉”一声,就轻轻松松剥落下来。
外祖父不舍得浪费一点口粮,他把玉米杆子外壳嚼嚼。
“今年的杆子甜。”他含糊不清说着,把嚼走甜味的渣子吐在土里,等它腐烂营养回归田地。
等剥好,外祖父把只剩甜芯的杆子递给小沉檀,自己拿着锄头去地里锄草。
玉米是没什么草好锄的,只是玉米地里,总会夹杂种些四季豆,毛豆,豇豆这些豆子,它们有藤蔓要往玉米杆上爬,不把杂草锄掉,抢夺养分不说,还容易爬上来遮住阳光,叫玉米也结不大。
鸭跖草、苘麻、九重楼、香附子、小飞蓬、苍耳、车前草……
外祖父大半辈子都在同这些无冤无仇的植物们,在地里较劲。
若是不管,就容易草盛豆苗稀。
所以外祖父高高挥起他的锄头,像道士拿桃木剑做法,在烈阳下除魔卫道。
“对不住啦,草命比人命贱,下辈子投个好胎,来我家做客,我好吃好喝款待你们。”外祖父念叨着,豆大汗珠一滴一滴排着队从他额头跳入土里,又很快被毒辣的太阳蒸发到天上去。
断根的野草被外祖父甩到道路上,太阳连它们的水分也是不放过的,很快一个个抽抽搭搭蔫了吧唧,全然没有生的希望。
即使这样,它们仍是会接连不断生长于地里。
野草们同执着的农民一样执着于土地。
小沉檀不明白外祖父说话的意思,但她能听懂甜。
她若是受了凉,受了惊,害了头痛,外祖父就会拿出一包头痛粉来,叫她吃下去。
小小的长方形纸包,上面画个绿色小人,正扶着额头,跟她头痛时一模一样。
这药粉苦,苦得像是胶,黏住她小小的嘴,再也张不开,去吃下第二口。
但头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
不吃药是不行的。
所以外祖父想出个办法。
拿铁勺子,把药粉和白砂糖一起放,药粉先入口,放在外头,白糖后入口,放在里头。
若想要吃到糖,就得先吃药。
这样吃,药虽然也是苦的难过,但有甜的希望在,也就不觉得那么难过了。
沉檀还不明事理,不懂得什么叫甜,但她知道,苦过后,就有一种奇妙的东西,但砂石,这东西会刺激她的味蕾,让她觉得愉悦。
那种愉悦不同于吃辣椒。
吃完辣椒,要先觉得痛,才觉得快乐。
得先付出什么,才能有收获。
但糖不同,它不先向你索取,只无缘无故给你甜,让你觉得快乐,且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小孩子比大人要更喜欢不劳而获。
他们有限的人生经验,还不足以让他们明白,这世上,从来不存在没有代价的获得。
所以他们总是会很轻易喜欢上甜食。
就像沉檀一样。
她知道头痛就会有糖吃后,总是说头痛。
一回两回,大人顾不过来她,也就给她和着药吃了。
但药这东西,吃多了总是有副作用的。
所以外祖父他们,开始观察沉檀的头痛。
发现她既不疼得打滚,也不扶着头,便察觉到小孩子在撒谎。
但他们并未拆穿,只是说她不像头痛。
于是沉檀,无师自通,撒谎的精髓之一。
模仿,且要模仿得像。
以致于到后来,外祖父甚至不能判断这孩子到底是真头痛,还是在撒谎。
但她慢慢蛀烂的牙齿,是真的。
后来沉檀回首这一段,才明白,有些东西,不会一开始就向你索要代价,它们只是设下陷阱,让你心甘情愿,为自己的贪婪买单。
你还怨不得它。
毕竟从最开始那一口糖起,往后所有,都是你主动的。
所以越是长大,沉檀越是嗜辣。
她喜欢这种,得到欢愉,就得享受痛苦的感觉。
这让她感觉踏实,不像吃完甜食后那种落寞空虚。
不过,现在的小沉檀还不懂得。
她听见甜,便抱着玉米杆子芯在田边啃了啃,小小的牙还没长好,啃不掉,只能在上面留下浅浅印子,然后舔舔清甜的汁液。
这甜,不比白砂糖来得直接,畏畏缩缩的,像是怕生的小孩。
“不好吃……”小沉檀不吃了,拿着剩下的玉米杆子当齐天大圣的金箍棒,挥舞着去杀那些长得高高地艾蒿。
外祖父当然把这一切尽收眼底,但他不会斥责小孩子浪费粮食,对于教育,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孩子小的时候,对于善,对于好,甚至对于美的印象,理解,都是很怪异,很浅层的,换句话说,他们其实并不太能理解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所以这个时候对他们去讲道理,收效甚微。
相反,小孩子对于恶,对于坏,对于丑,反应会极其剧烈,大人们若是表达方式不当、表达太过粗暴,往往会迎来他们的抗拒,更严重的,还会留下一生的阴影。
所以这时候对孩子动辄打骂斥责,也是不行的。
当你觉得孩子有哪里做得不对时,你最好什么都不要做。
孩子小时候,在没有老师教导的时候,父母就是她最好的老师。
所以外祖父虽然从不曾开口讲一句节俭,但他总是用自己的行为,来教导他所有的孩子们。
或是收割稻谷后捡起地上散落的稻穗,或是吃掉那些孩子都不愿意吃的变质猪肉,或是把用掉的本子搓揉变软,拿来当厕纸用……
故此,沉檀虽然不能做到像外祖父那样,但她是懂得节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