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庸两派将士熬过一个艰难的夜晚,天终于又放亮了。
巴达里安刚吃过早餐,就接到教主夏丽花的命令,限巴达里安今天天黑之前,一定要结束战斗,彻底消灭雅派大军。
巴达里安再次走到大地图前,重新审视一番地图,用炭笔在上面画了几个圈圈,初步拟定了今天的作战方略。
经过昨天一天争夺"堡垒"的局部战斗,巴达里安虽然损失不少兵力,但也有不少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基本摸清了苏腾大军的底细,知道雅派人数只是庸派人数的十分之一。
他变得信心百倍、胸有成竹,是到全军出击的时候了。
上午八点整,两军正式开战。
一如既往,一阵炮火轰击过后,巴达里安开始主力推进。他下令自己最得意的重骑装甲营,开始朝着苏腾的主阵地冲锋。
所谓重骑装甲营,古代称作“重骑兵”,是一种用铁甲装备起来的骑兵。重骑兵铁甲坚固、刀枪不入,在战场之上,一向都有势不可挡的威力。
苏腾军以步兵为主力,面对巴达里安的重骑兵,苏腾下令组成一个一个的步兵方阵,用盾牌和长矛予以对抗。
重骑兵对步兵,本来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再加上巴达里安还有人数优势。但见一股股洪流般的黑色铁骑,将步兵方阵团团包围,不断的砍杀。
正在巴达里安万分得意之际,苏腾也派出了一支非常神秘的队伍,名叫“铁棍营”。
所谓“铁棍营”,装备的全是清一色的精钢铁棍。
冷兵器排行榜上,按人们喜爱的程度和使用的频率,大约第一名是剑,然后是刀、枪、弓、矛……,“棍”已经排在很落后的位置。
但这不表示“棍”的威力就比其它兵器弱,曾经有一位天神的武器就是“棍”,名叫“金箍棒”。就凭那根天下闻名的“金箍棒”,他一直打到玉帝的灵霄宝殿。
此时,就见上千名雅派弟子,把手里的铁棍舞得跟风车一般,朝着巴达里安的“铁骑营”冲杀过去。
铁棍打在敌人的长刀上,长刀断成两截;打在敌人的重装铠甲上,铠甲就凹陷下去;打在敌人的头颅止,当即脑袋开花。
“棍”可以扫,可以劈,可以捅,甚至还可以弹。打法多种多样,变化莫测,比起剑和刀,有更多的战斗花样。
“铁棍营”一出,一如秋风扫落叶,巴达里安的重装骑兵,纷纷倒地。
不过,毕竟巴达里安的人数多,他又派出“炮火营”,对着苏腾的步兵方阵,进行炮火轰击。步兵方阵的人员挤在一起,过分集中,正好成了炮火营的靶子。顿时,血肉横飞,死伤无数。
两方差不多就是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样子。照这样子打下去,估计两方很可能是同归于尽,全都打到不剩一兵一卒。
然而事情总会有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就在这时,战场之上,突然刮起了一阵莫名其妙的怪风。
如果细心,就会发现,“气候”是一个特别古灵精怪的家伙,它最喜欢到战场上面去搞事捣乱。
记得“赤壁之战”中,周瑜面对曹操的强大阵势,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竟然是一阵“东风”帮了他大忙,让他取得了千古称道的胜利。对曹操对来说,那可真是一阵倒霉的“东风”,害得他差点掉了命,几十年没敢再轻犯江东。
还有“斯达林格勒保卫战”中,也是大雪纷飞的严寒气候,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致使最艰难的一方,扭败为胜。
还有战场中突然出现“日全食”,导致激战中的双方,居然收兵罢战的故事。
现在,“天气”又来掺和了。这一次还是帮助弱势苏腾一方,怪风朝着庸派大军的方向吹,风中夹杂着尘沙,直吹得庸派武士,一个个都睁不开眼睛。
对于庸派将士来说,这可真是要了命,闭着眼睛怎么打仗?
相反,雅派这一边,真是“乘风直上”,战斗精神更加陪增。不过几分钟,庸派一方支持不住,开始出现败退之势。
巴达里安一看有少量武士朝后退,又焦急又恼怒,必须将这股势头立即压制下去,否则蔓延全军,致使全军朝后退,后果不堪设想。
他下令督战营,立即将后退的武士统统就地处决,并下达死命令,有敢畏战后退者,格杀勿论。
这一招倒也很有效果,果然,庸派后退的苗头被压了下去,庸派武士顶着怪风继续冲锋。
战斗进行到无比激烈又艰难的胶着状态,谁也算不准战斗的结果最终如何,双方都到了赌命运、赌前途的时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一刻,第一大将军苏腾也坐不住了。他知道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自己不能光站在后面观战,必须跟自己的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奋力杀敌。如果要死,也要跟着将士们一同洒血沙场。
他解下了他的将军披风,跨上战马,也拿了一根“精钢铁棍”,奋力冲向战阵。
他就如一道闪电,划破乌云。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落马。他把一根铁棍舞得象带上了魔力,阵阵“棍风”把十几米外的大树都打倒,岩石都打碎。一棍下去,敌军不是一个个倒下,而是一排排倒下去。
他把铁棍在地上一点,身形一弹,一个筋斗翻出去,人从几十米外,只三两下突然就冲到了巴达里安的指挥阵地。朝着巴达里安本人冲过去。
一看苏腾朝着自己风驰电挚的猛扑过来,大有“于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势头。巴达里安是真慌了。
他自己还想保持一个将军的风度,镇定应对,决心拿起长刀与苏腾决一死战。但是他的护卫营为了他的安全,护着他坚持要求他撤退。
在火枪营的掩护下,巴达里安开始向后退。
可是这一退不要紧,他自己是安全了,却引起了全军的大溃败。
原来庸派的武士们,一看将军在撤退,都发生误会,以为战斗失败了。庸派将士立即丧气战斗意志,也都开始后退逃命。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庸派一旦败退,雅派更加奋力掩杀,庸派的溃败之势,更变得一泻千里,巴达里安想挡都挡不住了。
护卫营还想带着他继续逃。但巴达里安站住了,再也不愿意挪步。他知道兵败,他根本无路可逃,还不如迎向苏腾,死在敌方的刀下,保留住自己身为统帅的尊严。
那一刻,他望着丢盔弃甲的自己阵地,仰天长叹,对天呼喊一声“教主,我对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