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谭大人的心魔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27字 发布时间:2021-12-14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接上文,谭大人上一秒还在封官许愿画大饼,跟海瑞说你干的事不久就会简在帝心,封疆入阁也不是没可能;下一秒画风突变,就成了你丢了命我坐了牢,帮海瑞讨个追谥,实在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只有站在谭大人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理解他此次来淳安见海瑞的良苦用心。谭伦和海瑞之间是深度绑定的,举荐海瑞到淳安的是谭大人,海瑞干得好谭大人受益,捅出篓子谭大人连坐。按谭大人的剧本,海老爷本该在淳安象征性地抵抗一番,然后被随便安排个莫须有的罪名变成烈士,等浙江乱起来,谭大人顺理成章的继承海瑞累积的政治遗产和民心,竖起倒严的大旗,倒严成功谭大人封疆入阁,若不成功一样是枚弃子。可海瑞不但没有死,反而摘了粮船的灯笼,还从沈大户那里借了粮食转贷给百姓。海瑞摘灯笼和自己摘有区别吗,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道长那边又会如何看自己;买田的事被海瑞彻底搅黄了,这笔账自然也会算自己一份,小阁老和清流那边又该如何交待。太白金星两次诏安孙悟空,一次当弼马温、一次当齐天大圣,结果都不太好,玉帝心里会怎么想太白金星,谭伦举荐的海瑞捅了这么大篓子,道长、裕王心里又会怎么想谭伦,谭大人内心直打鼓,想起来就后怕。

 

  淳安百姓都在传海老爷是裕王派来的,已经被锦衣卫记在小本上了,谭大人这时候想和海老爷做切割也没办法了,海瑞成了谭大人最大的心魔。海老爷自己不怕死,谭大人却怕的要死,海老爷烂命一条死不足惜,谭大人可是要封疆入阁的,天知道海瑞后面还能捅多大的篓子、惹多大的事、得罪多少人。当务之急是不惜一切代价给海瑞戴上紧箍咒,让他彻底消停消停,千万别再给自己惹事了。所以谭大人特意把海瑞一家老小都接到淳安当人质,自己就在院子里等着海瑞,要亲自嘱咐他几句。海老爷浑身是胆、做事无所顾忌,可总要考虑下一家老小的生命安全吧,当然不能搞特殊化,王用汲那边也是同样待遇。

 

  谭大人难得敞开心扉说几句实话,后面自然要说点儿片汤话调和调和气氛,像什么把海瑞母亲、媳妇儿、闺女接来自己家住,一听就是扯淡,前面裕王府里那段戏看的清楚,裕王、张居正、谭伦压根就没有一个想抚恤海瑞家人的,如果不是裕王妃张口,海瑞成了烈士,他的家人大概率要流落街头了,指不定就得要了饭。后面的话说的就更混账了,帮海瑞讨个追谥、给老夫人请个诰命、给海瑞申请点抚恤金,还要等裕王登基以后,而且前提条件是自己得有说话的机会,等裕王登了基,海老爷坟头的草都得有一丈高了吧,谭大人让海老爷的遗孤这几年喝西北风去吗,而且就谭大人这个尿性,海老爷做了鬼要是不去托梦,他估计是想不起这档子事吧。谭大人忽悠了半天自己也有点心虚,最后问了句“这些心里话,你不会不信吧?”,“你说的这些我都信,你就是不该不跟我商量就把他们接来”,废话谭大人跟你商量了,这人还能接来吗。认识谭伦十几年,谭大人什么尿性,海瑞心知肚明,嘴上说我都信,心里想信你个锤子,所以后面但凡需要托付家人,海瑞都是去找的王用汲,可从来没敢麻烦过谭大人。

 

这世上没有纯粹的坏人,谭伦只是为了自己升职加薪不择手段而已,只要自己过得好自不会顾忌其他人的死活。自私也好缺乏同理心也好,职场上像谭伦这样的人其实不少,无论平时交情如何,到了关键时刻要么挖坑害人要么、踩着别人往上爬,就如同谭伦坑胡宗宪、坑海瑞那样,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好辨别,奉劝诸位,遇到谭大人这样的同事一定要敬而远之。当然谭大人偶尔也会干点好事,比如这次来淳安除了坑海瑞外,还特地请了名医李时珍来给海瑞看看病,解决下中老年男性不孕不育,生不出儿子的难言之隐。


常年在基层分管教育的海老爷,随便研究了几天《千金方》,就敢给全县的老百姓开药吃,这已经不是胆子大的问题了,灯塔国前总统川建国同志,也只是建议给新冠患者注射消毒液,可没敢真的注射。淳安的乡亲们运气好,遇到了李时珍,要不然瘟疫再加上蒙古大夫海老爷的药,还不知道得草菅多少人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像这种跨界的事弄几个综艺节目糊弄糊弄老百姓也就算了,可不能学海老爷那样,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贪官最多要点钱,海老爷这可是要命阿。

 

  谭伦一向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临走前还要捡要紧的事再给海老爷嘱咐几句。谭大人聊了聊当前局势的发展,东南沿海反恐战争进入倒计时,国库没钱还得让严嵩父子想办法,一边补亏空一边筹措军费,眼下自然不是倒严的时机。国库亏空,要么掠之于民、要么掠之于商,沈老板号称浙江首富类似于今天的马老板的地位,道长和严嵩都在打他的主意,罪名也是现成的,沈一石私自打着织造局的招牌买粮赈灾,这就是妥妥的商人乱政。海老爷听不下去了,开始感叹,“朝廷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横行,可到这个时候却弄成如此结果,可见立国不正,大明朝再不整治,亡国有日。”大明朝那会没啥言论自由,海瑞这番议论要是让朱七那几位锦衣卫老哥听了去,最少屁股得挨20板子,弄不好就得去找周云逸一起吃盒饭了,不像现在什么公知、恨国党、慕洋犬在网上随便恶毒攻击党和国家也没啥顾忌。

 

  听了谭伦的话,海瑞想的是大明再不改革就game over了,谭大人说这些消息自然有他的盘算。甭管是不是坑蒙拐骗,谭大人说话从来都是有的放矢,爆了半天沈老板的料,总不是为了跟海老爷扯闲篇吧。有一个逻辑要先说清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齐大柱去倭寇那里买粮食,到底有没有罪?罪肯定是有的,这一点海老爷也承认,关键在如何量刑,何大人觉得该全部砍头,海老爷觉得抽20鞭子就完事了,可见在量刑尺度上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间。同样逻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海老爷协助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牌子赈灾,商人乱政这个罪,有没有海老爷的责任?肯定也是有的,沈一石既无圣旨也没有织造局的公文,就带了身六品的官服,还没敢穿在身上,就这路三无人员说的话海老爷居然也能信,一点防诈骗的意识都没有。沈老板贴两张海报就宣称自己是奉旨赈灾了,海老爷不去核实反而积极配合,给商人乱政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这已经不是失察能解释的了,至少也是个渎职的罪名。谭大人提沈老板的事,分明就是在敲打海瑞,别以为通倭案摆平了,自己便一身轻松了,沈一石这事儿,你可还没摘干净呢。

 

  也不知道海老爷是真没听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己的错误不认真反省反而大放厥词地尽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谭大人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让海老爷闭嘴,“整治是以后的事!…有句话你不爱听我还得说。接下来朝廷有任何举动你都千万不要再去插言,严党一倒台,朝廷必定会重用你,为了谋国,你也得学会谋身。”不管海老爷是不是装糊涂,谭伦索性把话挑明了,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你啥也不要干,啥也不要说。其他几句都是客套话,海老爷千万别当真,只要道长还有口气在,严党倒不倒都暂时没你的事了。至于先谋身再谋国,那说的是谭大人他自己,这趟来淳安就是为自己谋身来的,为了以后封疆入阁,千万不能被海老爷给连累了,一定要先把这泼猴给摁住。

 

  谭伦的话海瑞应该是听懂了,所以才说,“兵者凶也,此次前去你要多保重”。谭大人临走前还是不放心,再三强调“前方打仗就怕后方不稳,…你海刚峰稳住了,我谭子理就不怕。半月内让百姓把桑苗插下去,产了生丝全卖给织造局。既要为百姓谋利,也要对上面有交待,我也好向上面说话阿。”谭大人是参军又不用上前线,打仗倒是不害怕,怕的就是海瑞在后方到处捅娄子,海瑞稳住了自己才算真的稳了。最后几句是暗示海瑞,要对上面有交待才能替你说话,海瑞的上面自然就是谭伦,关键是要把生丝卖给织造局,可不能由着乡亲们搞市场经济、公平交易,价高者得那一套。

 

谭伦话说完准备告辞,海瑞破天荒地俯下身为谭伦提鞋,谭大人稍微客气了下便心安理得的把鞋穿好,走了两步背对着海瑞念了句,“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无人如我二人也”随即转身告辞,领导范儿十足。海瑞主动给谭伦提鞋,这个动作就是他的态度,海老爷总算是服软了,谭大人很满意,就如同白天的何大人一样,这一趟淳安总算没白来,至此心魔已了。为了工作、为了家人,中年人的理想与尊严一文不值,该低头处总要低头的,不是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