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了张太虚和柳承渊过招,便如天神行法般精妙绝伦,暗自赞叹。尤其是玄妙,看得都呆了,心想短短数年不见,为何柳承渊的武功竟突飞猛进至斯,自己的武功却停滞不前。莫非真的是师傅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行不通。
玄妙不由得看了看师傅,却见师太一脸不屑,仿佛对两人的武功极度不认同。
玄妙心想:“此二人武功之高,本派掌门师太恐怕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不知师傅为何如此不屑。”
张太虚欲试试柳承渊内功,依照《形神坐忘神功》里的“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苟造坐忘之妙,神气自然相守”几句来运转内力,将内力周游百脉,流畅三关,一掌“与道冥一”轻飘飘拂面而来。
柳承渊有意要与张太虚打和,如此便不会伤了上清派的面子,于是使出一招“以和为贵”与张太虚的手掌相击。
张太虚感觉一股温润之气经掌心周游四肢百骸,受用无比,显然是柳承渊将张太虚的掌力以温润的儒家内力中和后又还给了他。
柳承渊这一招竟是赢得无声无息,除了张太虚自己知道已落败外,其余众人都未看出两人这一对掌,到底谁的内力更胜一筹。
柳承渊撤掌拱手道:“上清派武功精妙绝伦,在下受益匪浅。”
张太虚道:“小兄弟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武功修为,且武功中处处透着仁者之风,不知是何门何派?师承何人?”
“家师复姓端木,名讳是一个孝字。乃子贡第三十五代孙,学的是家传儒家功夫,并未成立江湖帮派。”柳承渊恭恭敬敬地回答。
张太虚奇道:“是了,适才见识到小兄弟的武功,处处透着儒家之风,不曾想,世间竟有儒家功夫,是贫道孤陋寡闻了,今日贫道真是大开眼界呀。”
“摩尼教并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不知道长可否做主,饶过摩尼教这六名弟子?”柳承渊救人心切。
“这是自然。” 张太虚随即转身对伽晏师太说道:“掌门师兄托各位协助我兄弟四人下山对付祆教众多高手,襄助颜公(颜真卿)等忠臣义士,依贫道之见,咱们办正事要紧,莫要旁生枝节。”
伽晏师太愤愤不平地对柳承渊说:“他奶!你小子三番五次坏姐姐的好事。这笔账姐姐可饶不了你,今日暂且看在上清派的面子上不与你清算。玄妙,咱们走!”
世上之人,越属真才,越能惺惺相惜,此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时柳承渊虽与上清派动手过招,高足四虚却对柳承渊大为赞赏,柳承渊也敬仰高足四虚的人品和武功。四位道长又与柳承渊寒暄了几句之后才相互惜别。
却说安禄山的大同军使高秀岩引兵来攻振武军,大同兵马使薛忠义来攻静边军。此时郭子仪已升任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中军帐内坐定,召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濬等将士到帐中议事。
“高秀岩、薛忠义寇振武、静边。其军远来疲惫,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可穿鲁缟者也。”郭子仪坐阵从容调兵遣将:“众将听令!左先锋使仆固怀恩引一千军至库布其一带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东面火起,可纵兵出击焚其粮草。右武锋使浑释之引一千军去杨家窑埋伏,只看火起,便引兵出击。左兵马使李光弼引兵五千,于振武安营扎寨,敌军一到,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兵掩杀。右兵马使高濬引兵五千于静边驻扎,埋锅造饭,多升炊烟,见火起后出兵驰援。我自引中军在城中驻扎,顺便安排庆功宴,恭候各位得胜归来。”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郭子仪为何如此自信,虽听令而行,但都疑惑不定。
高秀岩引兵至振武,遥望李光弼军马,见只有区区数千人,哈哈大笑道:“彼军人少,我军大军压境,势必将其杀个片甲不留。”遂纵马向前。
李光弼出马来战,战不数合。李光弼诈败而走,高秀岩从后追赶,直至城外约十里处,忽见后面火起,原来是仆固怀恩趁机在后面烧了高秀岩军的粮草,并纵兵追击。
浑释之见火起,引军自杨家窑而来夹击高秀岩,李光弼回军掩杀。
薛忠义见静边军炊烟袅袅,又有振武军中飞马来报高秀岩中计,请求驰援。薛忠义心下拿不定主意,只好将大军分为两队,一队攻打静边,一队驰援振武。
这时天色已晚,振武、静边地处蒙古草原,夜风极大,道路两旁都是干枯的野草,遇火则燃。霎那间,四面八方都是火团,仆固怀恩截住驰援振武的军队,奋力厮杀,高濬引兵五千来战薛忠义,薛忠义大惊,夺路而走。
这边李光弼与高秀岩两马相交,李光弼挺枪来刺高秀岩,高秀岩无心恋战,且战且退,投小路奔逃而去。这一战,杀得高秀岩、薛忠义两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歼其骑兵七千余骑。郭子仪大军乘胜围攻云中、马邑,大破之,兵马直追至东陉关。
捷报传至朝廷,玄宗大喜。加郭子仪御史大夫,重赏李光弼、高濬、仆固怀恩、浑释之等一众将士。
李光弼乃契丹人、仆固怀恩和浑释之是铁勒人。后人有诗叹李光弼曰:
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
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
却说柳承渊自函谷关一路驰马向西,抵达潼关附近。探听得安禄山令崔乾祐屯于陕郡,与唐军在潼关僵持。朝廷派行军司马田良丘率王思礼、李承光共守潼关。
柳承渊心想:“崔乾祐屯兵于此,独孤问俗必在其军中。欲知独孤问俗在洛阳开元观掳走的美貌女道士是不是钱雨,只需潜往其军中探听便知。”
是日夜里,柳承渊换了夜行衣,潜入崔乾祐军中,点了一名守卫的穴道,以匕首指其颈部,逼其说出独孤问俗的营帐所在。
柳承渊又潜步往独孤问俗营帐窥之,见有四名守卫把守。遂以轻功无声无息悄悄跃入,环顾了一下四周,院内只有一间房间亮着灯,于是破窗而入并将屋内两人同时点了穴道和哑穴。
柳承渊看屋内两人的打扮,应当是独孤问俗的下人,柳承渊恐两人认出自己,也不揭下面罩,以匕首指着其中一人的颈部说:“我问一句,你答一句,若敢大喊大叫,立即要你性命。”于是解开此人的哑穴问道:“独孤问俗在洛阳开元观掳来的年轻女道士叫何名字?”
这人吓得结结巴巴地说:“叫......叫马......马凌虚。”
柳承渊心想:“朱二爷说钱雨拜了马凌虚女道士为师,原来被独孤问俗掳了来,也不知钱雨是否一同被掳。”于是继续问道:“其余女道士呢?独孤问俗是否也一并掳来了?”
此人哆哆嗦嗦地回答:“不.....不曾掳来。独孤将军不是见异思迁之人,将军喜欢马道士三年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此次随东平郡王进洛阳,本.....本好意请马道士到府上做客,马道士执意不肯,独孤将军又怕...怕郡王手下其他将军心怀不轨,因此才将马道士安置于安全之所在。”
柳承渊继续追问:“马道士现在何处?”此人道:“听说安置在洛阳,具体所在小的也不知。”
“道观中其余女道士现在何处?”柳承渊有些急了。
此人战战兢兢地答:“其余女道士四散奔逃,有随百姓一同逃出城的,也有投井的,小的实在不知啊。”
柳承渊怅然若失,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崔乾祐大营,趁着夜色施展开轻功游城墙而走,入了潼关。
却说安禄山在严庄、高尚、张通儒等人的怂恿下已在洛阳称帝,自号大燕皇帝,改元盛武。以降将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史思明率军击破常山,于是邺、广平、巨鹿、赵、上谷、博陵、文安、魏、信都郡皆为叛军所有。叛军兵锋正盛,安禄山遣其子安庆绪带兵增援潼关,叛贼大军压境,冲车、云梯、投石车等器械陈列开来。
田良丘召王思礼、李承光于军中议事。田良丘眉头紧锁:“今安庆绪大军压境,一拥而来,二位将军有何退敌良策?”
王思礼道:“彼大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安庆绪可擒矣。”
李承光素来要与王思礼争短长,听王思礼欲据守,遂出言反驳:“此言差矣!彼军备冲车、云梯、投石车,必是要强攻,潼关虽易守难攻,也禁不住叛军每日强攻。”田良丘听后一筹莫展。
柳承渊在城内见百姓慌乱不堪,多有收拾包袱往西奔逃者。城内百姓纷纷议论:“胡人天性残暴,叛贼若攻破潼关,必会大肆屠城,咱们还是早些逃命吧。”
柳承渊不愿看到生灵涂炭,计上心来,径直往田良丘军中去了。经通报后,柳承渊见到田良丘,拱手行礼道:“草民有一计,或可退叛军。”田良丘将信将疑地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
欲知柳承渊献何计策?且听下回分解。